傾聽的四只耳朵與回饋的六根好舌頭
交談的時候,假如對方提出以下四種問題,或者在腦中畫出這四個問號,那麽交談就自然走向不信任與崩潰,假如是心理咨詢師與來訪者,那麽關系就無法有效的建立,已建立的關系,也可能破壞殆盡。這四個問題是:
「妳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妳聽不聽得懂我在說什麽?」
「妳到底贊不贊成我說的話?」
「妳是不是不喜歡聽我講話?」
? 想要避免以上四種窘境,就得學習有效能的傾聽技巧──四只耳朵。
(壹)第壹只耳朵:讓對方知道我專心的聽妳說話。
? 無止盡的挫敗與人際關系的毀滅,就從「聽話」開始。原來,溝通的重點,不只在於「聽」,更在於「讓對方知道」我在聽,要「聽」到對方有感覺。第壹只耳朵必須符合下列各項基本條件:
? 1、專心聆聽。
? 2、眼睛盯著對方。
3、頭與目光隨著對方的手勢或位置而移動。
(二)第二只耳朵:讓對方知道,我聽得懂妳所說的話。
? 除了讓對方知道,我在專心地聽妳說話,還得讓對方了解,我聽得懂妳在說些什麽?第二只耳朵的要件如下:
? 1、專心聆聽。
? 2、眼睛盯著對方。
? 3、目光要隨著對方的首飾或位置而移動。
? 4、頻頻點頭。
? 5、臉部要有表情,有笑容,眼睛、鼻子、嘴角都會動。
6、嘴巴要有聲音,發出語助詞,「嗯..」「哦…」….。
(三)第三只耳朵:讓對方知道,我贊成妳說的話。
? 除了讓對方知道,我聽得懂妳的話,還要讓對方知道,我贊成妳的說法。心理咨詢師知道,不管來訪者來向妳說什麽,妳壹定要先說「好」,絕對不能劈口就回壹句「不行」「不好」「不對」「不可以」「不可能」「錯了」。因為犯了這個口忌,妳就切斷了咨訪關系。先接受對方,才有機會協助對方改變。贊成對方的說法,對方才知道妳已經接受了他。要如何讓對方確認,他(她)贊成我的說法呢?
? 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 1、專心聆聽。
? 2、眼睛盯著對方。
? 3、頭與目光要隨著對方的首飾或位置而移動。
? 4、頻頻點頭。
? 5、臉部要有表情,隨對方的心思意念而動,眼睛、鼻子、嘴角都會動。
? 6、嘴巴要有聲音,發出語助詞,「嗯..」「哦…」….。
7、對話時,要說出下列的語言:「對」「沒錯」「就是這樣」「我贊成」「當然是如此」「壹定是如此」「太棒了」「太好了」「高見呀」「講得太好了」「佩服、佩服」「我就是這麽想」「我也是這樣子認為」..等。
(四)第四只耳朵:讓對方知道,我好喜歡聽妳講話。
? 萬壹,對方說的話太過離譜,實在無法暫時「先」贊同,那豈不翻桌子、踹椅子了。以前,我們總以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21世紀多元價值的今天,不同價值觀的人,不但可以尋求「雙贏」或「雙不輸」的模式***事,還可以變成好朋友。所以,對方的表現有沒有合乎我的價值觀?都不會妨礙壹個妳去接納對方。
? 那麽,要怎樣子聽話,才能讓對方知道,妳接納他,喜歡聽他說話呢?第四只耳朵的要件如下:
? 1、專心聆聽。
? 2、眼睛盯著對方。
? 3、頭與目光要隨著對方的首飾或位置而移動。
? 4、頻頻點頭。
? 5、臉部要有表情,有笑容,眼睛、鼻子、嘴角都會動。
6、嘴巴要有聲音,發出語助詞,「嗯..」「哦…」….。
7、眉開眼笑,嘴角上揚。眼光柔和,相貌慈祥。
8、身體向對方傾斜、靠近,甚至彎下腰或趴下或蹲下身子,或者拉椅子緊靠著坐在壹起。
9、不論贊成或不贊成對方的說法,都不會生氣,沒有怒容,沒有責備或不悅的語氣,還是笑咪咪地溫和的,和對方說話,聽對方講話。
10、讓對方知道「真奇怪!不管妳的意見好不好,我都很樂意聽妳說話!」
二、六根好舌頭——有效能的語言回饋技巧
語言可以區分成二種,壹種是:表出性語言,用來表達自己的觀念或想法;另壹種是:回饋性語言,用來表達自己對他人行為或語言或理念的反應。壹般人際溝通,常流於「各自表述」。亦即,雙方都只單純地敘述表出性語言。不說話時是在等對方說完話,接話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在聽對方講話,並且響應與回饋對方的說法。雙方雖然交換了訊息,但是,聽的和說的,都沒有實質的交集。
回饋性語言的運用,是促進溝通效能的重大技巧。因為溝通的動機,固然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溝通的目的,更希望能得到對方的回饋,好讓自己能夠多方琢磨或清楚地確認。
(壹)第壹根好舌頭:對事件內容做正向的回饋
不論對方說了什麽,都必須從對方語句中,挑出相關的線索給予正向回饋。內容好,就直接說出好在那裏。內容找不到任何好,就說沒有不好,所以真好!內容有些不好,就說還好沒有非常不好。至少要攪三遍以上,至少說出三句不同的正向回饋,才能達到效果。否則會被視為敷衍,尤其是壹句「妳說的很有道理」之後,立即大發厥詞「但是..….」發表自己的其它想法。「第壹根舌頭+表出性語言」是非常令人討厭的語言模式,因為說話人沾沾自喜──自己會說話。當然,第壹根壞舌頭:對事件內容做負向回饋,更是令人厭煩。
(二)第二根好舌頭:對情緒做正向回饋
回饋的對象,不是對方說話的內容,而是說這些話時的情緒。同樣壹句話,高興的說,傷心的說,生氣的說,平淡的說,就有四種不同的意涵。說話的內容可視為壹個事件,說話的情緒就是那事件對現在這個人的影響。對情緒做回饋,就是超越「事件」來對「人」做回饋。不是說我「覺得妳說的很有道理,關於…,而且…,最棒的是妳說…」,而是說「看妳講的這麽高興,我也…」或者「聽妳說的這麽傷心,我心裏…」或者「難怪妳這麽生氣,真是氣死人,妳…」或者「妳怎麽做到的,這麽大的事,妳卻輕描淡寫,平靜而理性的…」。以上的例句,就是第二根舌頭,令人窩心的好舌頭。聽到這些話的人,情緒終於被對方接受,就好像「哈利波特」書中,漫天亂撞的金梭子被抓在手裏──平靜下來。辨識對方的情緒,對情緒做正向回饋,是壹個心理咨詢師必備的基本知能。
(三)第三根好舌頭:對動機做正向回饋
第二根好舌頭,令人情緒舒坦安定。第三根好舌頭,更令人窩心、甜蜜。因為當妳針對對方的動機,給予正向回饋時,那種會窩心窩到心坎深處的感覺,令對方對自己的評價,更高更棒更有價值感。因為妳說:「聽妳這麽說,就知道妳為了…才…,好感動好佩服妳哦!」,或說「看妳說話的樣子,才了解妳真的是用心良苦呀!妳好棒,妳…」,或說「我終於親眼看到,壹個盡心幫助別人(或自己)的人,起心動念是如此的溫柔與慈悲…」,或說「原來如此,辛苦妳了,這麽費心的成全這件事(或人)」,或說「願意這麽用心、細心的人,就只有妳了…」,或說「不管事情怎麽發展的,我都相信了解妳的心意,我支持妳…」。以上的例句,都是第三根好舌頭的語言,聽這些話的人,都像吃了人參果子般──通體舒暢心窩甜蜜。這種「會心」的溝通經驗,不但增進關系,更令被會心的人,「安頓」與「凈化」所有的念頭與雜思。好的動機會被增強,壞的動機才尋得機會變好。
(四)第四根好舌頭:對能力做正向回饋
第三根好舌頭,令人窩心甜蜜;第四根好舌頭,更令人精神煥發自信圓融。因為當對對方的能力,給予正向的回饋後,對方才有機會肯定自己的能力,肯定自我價值、自我影像與自信心。尤其是師長,親人,重要的朋友的證詞,對於能力的肯定,總令人終生銘記,來激勵自己,證明自己。第四根好舌頭說「聽完妳說的話,我覺得妳是壹個有能力的人…」,或者說「妳說的話,證明妳有能力處理這些事情,更證明妳有能力幫助自己…」,或者說「看妳說話的樣子,我絕對信任妳,因為妳是壹個有能力規劃與執行業務的人…」,或說「說的真好,我相信妳壹定有能力幫她…」,或說「因為妳做得到,妳才會這樣子講,加油!」,或說「沒有能力的人,說不出來這番話來,壹定會成功的,祝福妳…」或說…。
以上的例句,都是第四根好舌頭的語言。聽了這些話的人,就像吃了大力丸,打了強心劑,變得活力旺盛、自信滿滿。這種被「強化」的感覺,這種力道十足沖勁十足的經驗,令人覺得什麽事都可以做得很好,令人覺得前程光明,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自信。
(五)第五根好舌頭:對德行做正向回饋
第四根好舌頭,令人活力充沛自信滿滿;第五根好舌頭,更令人尊貴優雅雍容大度。因為重要他人(每個人心中的重要他人都不同,排序也不同)對德性與人格,給予正向的回饋與認證,這個人才算驗名正身,用這樣子的壹種人格,操作這樣的壹種德行,實踐於學習、生活與工作之中。這種經由「他證」到「自證」──我是壹個怎樣子的人,我是壹個擁有怎樣子德行的人──讓壹個人知所行止,自己明白每壹件事的分寸與行為標準。第五根好舌頭說「從妳說的話當中,我可以肯定妳的人格,妳是壹個擁有?德行的人,因為妳說…」,或說「聽完妳的話,我才知道,妳的人格是如此的高貴,謝謝妳的用心,因為妳…」,或說「因為妳是壹個?的人,妳的話、妳的行為,證明了妳?的德行,也搏得了大家的肯定…」,或說「沒有?德行的人,說不出這樣子的話。沒有?人格的人,沒法子用這種態度在這裏這樣子講話,我相信…」,或說「謝謝妳,因為妳,我才知道什麽叫做人品。因為妳的話,我才了解壹個人的人格有多麽的重要。」或說…。
以上例句,都是第五根好舌頭的語言。聽到這些厚重的語言,整個人會變得高貴。行止坐臥間,都自己感覺到壹種氣氛,壹種高雅而尊貴的氣息,彌漫在自己的身體、指尖、唇舌和目光所及之處。空氣中自有音樂,音樂中自有芬芳。因為德性的內化,人格的光彩也就煥發於生活環境之中。
(六)第六根好舌頭:對團體做正向回饋
當領導者的人,每多用壹根好舌頭在團隊成員身上,團隊成員的人格就愈健全,人品愈尊貴,能力愈強盛,活力也愈高昂興旺。領導者每少拿出壹根好舌頭,團隊成員就缺乏壹種好能力;領導者每多拿壹根壞舌頭出來,團隊成員就被多剝壹層皮,以至屍骨無存。當壹個領導者拿出五根好舌頭之後,如果還能伸出第六根好舌頭,對團體做正向回饋。團隊成員就能從領導者的語言中,獲得團體榮耀、認同感與成就感。成員除了從「自我」獲得能力與激勵之外,才能擁有「我們」,才能從「團體」的認同與介入,而獲得另壹種新的能力與激勵。第壹根到第五根好舌頭,只只都在建構與激勵個體優質的「自我」能力與動力。第六根好舌頭,卻能夠賦予個體,超越自我之外的──團體,所涵養與激勵的新能力與新動力。
第六根好舌頭說「妳們的業績雖然不盡理想,可是我相信每壹個人都做了最大的努力,…」或說「如果不是全體成員的努力,我們不可能…」或說「這壹切的成就,都要歸功於每壹個人!」,或說「我看到了非常棒的團隊精神,我感受到所有人***同創造出來的──必勝的決心與氣氛,我相信我們壹定可以…」,或說「我們的鬥誌,我們的決心,我們的努力,全部都燃燒在每壹位的眼中。我們將***同創造這個團體最高的榮耀,我們…」或說「為了團體的榮耀,我們壹定要努力,為了全體的成就,每壹個人壹定要…」或說…。以上的例句,都是第六根好舌頭的語言。聽到這些話的人,會滋生壹種超越個人榮辱成就與需求的能力和動力。不是為「我」而怎樣又怎樣。而是為了「我們」的榮辱,成敗與需求,所以才去怎樣又怎樣。人的壹生只有壹個「我」,即可發展與擁有無數個「我們」。第壹個我們是我與我的家人,第二個我們是我與同學或我與我的班級,而後還有無數個我與我們。從我與某人成為我們,到我與壹群人成為我們,依照遠近親疏與因緣流轉,我必須有能力去建構、發展與享受每壹個我們。個體從小如何學習建構「我們」,學習從「我們」獲得生命的能力與生活的動力,就從老師(與家長)的第六根好舌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