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如何走出雙相情感障礙(躁狂抑郁癥)的怪圈
只要是人,就有情感,只要有情感,就有可能出現障礙;只要有心,就有心病,只要有心病,就有可能染上躁郁癥。每壹個人的壹生中都有可能染上這種可怕的疾病,無論貧富無論貴賤。當妳害怕出現的事件壹再出現,當妳無法承受某種心理壓力而妳又必須再承受時,就如將壹顆顆的稻草不停地放到駱駝身上,駱駝的負重也就會持續加大,可駱駝的承受能力是有極限的,當放到令駱駝無法承受的最後壹顆稻草時,駱駝就倒下了。是因為駱駝不夠強壯,還是因為放的稻草太多的緣故而導致駱駝倒下的呢?或許應該歸罪於那最後壹顆稻草?終究是那最後壹顆稻草使得躁郁癥爆發了……。當染上躁郁癥時,大多數患者是從抑郁而起的,失眠了、註意力無法集中了、喪失性欲了、沒有任何興趣了、終日裏只想自殺了,剛發病時,倘若家人不註意照顧或者病人無法正視自己的疾病,壹念之差,生命也許就此消失了,如果能得到及時的住院治療,患者的病情就會得到控制。抑郁得到控制了,常常躁狂癥就緊隨而來,心境高漲了、意念飄忽了、自命不凡了、性欲亢奮了,又得住院治療了。躁狂得到控制了,抑郁又常常就緊隨其後……,如此循環往復,每壹個循環,有長有短,病魔吞噬著每壹個患者的心智與意誌力,從此生活的惟壹目的就是與病魔搏鬥。有的三年五年,有的十年八年,有的延續終生,從西醫的角度看,躁郁癥是壹種反復發作的終生性疾病。從此,精神病醫生與精神類藥物開始與患者長相隨了,丙戊酸鈉、碳酸鋰、氯丙嗪、百憂解、奧氮平、氯硝安定、奎硫平、利培酮、帕羅西汀等等精神類藥物成為患者的日常用品。,可能與遺傳、生化、心理和社會等多種因素有關,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中醫說,本病系陰陽失調,心腎不交,俗稱“桃花瘋”;佛學說,此病的病因系過於執著、邪魔附體所致。以上所言之病因皆屬實,西醫是從人體科學的角度,中醫是從陰陽學說的角度,佛學是從唯識論的角度說明此種疾病之因。實質上,躁郁癥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漸進的、系統的,比較形象的說法就是那壓垮駱駝的壹根根稻草,佛學闡明了其根源,由於有心,由於心隨境轉,導致執著,導致邪魔附體;中醫學闡明了其進程,壹點點不良習慣的累積、壹條條負面信息的沖擊,壹次次沖破心理底線,導致陰陽失衡、心腎不交;西醫闡明了其結果,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臨床表現為各種驅體化癥狀,如焦慮、失眠、氣喘、疲倦、心律不齊等。首先,我們應該正視自身疾病、相信西醫科學。西醫的人體科學傾註了不知多少醫學家、藥物學家的心血,躁郁癥在精神病院裏已是壹種普通病種,現代醫學已經可以通過藥物等治療方法控制其病情。如果抑郁癥或躁狂癥爆發了,應該及時住院治療,抑郁時病人有認知,自己可以去醫院就診,第壹次發作的患者最好是住院治療,以防患者輕生。躁狂時,患者大多認知缺失,心境高漲,並不認為自己有疾病,這時,往往需要采取強制措施進行住院治療。西醫認為,躁郁癥是壹種精神感冒,對治感冒的辦法就是吃藥控制,沒有根治辦法。為此,只要妳相信西醫的人體科學觀,患者就可保住生命。然而,長期的藥物控制時有失效的時候,躁郁癥時常會復發,患者經歷壹次次的躁狂,壹次次的抑郁之後,對藥物常會失去信心,況且精神類藥物是用於控制認知、控制情感的,副作用相當大,致使患者終日渾渾噩噩。大多數患者都曾懷疑藥物的有效性,隨著病情的壹再循環、壹再延續,部分患者會不堪其折磨……。其次,我們應該進壹步正視自身疾病、相信中醫學,既然是心腎不交,心和腎應該都有問題,兒童沒有躁郁癥,躁郁癥是發生在青春期之後,是成年人的疾病,陰陽失調、桃花瘋都與成年人有關,那麽此病可能與性生活習慣有關聯,陰虛、腎虛是表征,縱欲過度、手淫等不良的性生活習慣或許就是病因。為此,我們應該倡導壹種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戒掉手淫,參加體育鍛煉,任何壹種壞習慣的戒除都需要堅強的意誌,壹種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都需要不懈的努力,比如要戒掉手淫習慣,我們就不要去看黃色的網頁以及戒除壹切與“黃”有關聯的東西,當然也可輔以中藥治療,如服用“麥味地黃丸”、“天王補心丹”、“生脈飲”等,或者吃壹些方劑治療心腎不交。每周堅持鍛煉身體,從每周壹到兩次再發展到每周三到四次,每次壹小時,比如打球,跑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家裏邊看電視邊原地跑步壹小時。如果我們腎好了,身體體質增強了,即使還有心病,躁郁癥也會逐漸離開妳的,慢慢地驅體化癥狀會逐步消失的。再次,佛學是治療心病最有效的良方。我們從小接受唯物論的教育,很多人壹談及佛學就認為是偽科學,認為是封建產物,實質上佛學是唯識論,是治療心病最有效的良方,這是亙古不變的***識。有的患者到寺院裏生活壹年半載,病情就徹底痊愈了,這是事實。壹聲聲佛音(如大悲咒、佛母準提神咒、六字真言頌等)將妳帶入壹個清凈、平和的心靈世界,壹句句“阿彌陀佛”聖號將使患者的註意力不斷集中,倘若每天連續不斷地念“阿彌陀佛”聖號壹小時,三個月後,患者心態日趨平和,心病漸漸消失;另外,如果每日誦讀壹遍“地藏經”,患者的想法與認知,每日都會在改變,七天後,患者就會感到自己的變化,壹個月後,心病也將漸漸消失;任何壹種學佛法門,必將讓患者逐步向往“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的境界,倘若患者觸摸到“無我”的真實境界時,躁狂與抑郁將永遠成為過去。總之,面對躁郁,我們正視疾病、聽從醫囑、戒除邪淫、鍛煉身體、念佛誦經,這些措施將會使妳在不知不覺中擺脫藥物,走出躁郁、遠離躁郁、治愈躁郁,走向光明,還妳壹個美好人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吾自虛空來,身心皆如來,本來無躁郁,般若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