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自然主義與中國文學的關系
莊子家境貧寒,但他輕視官祿,厭惡官場汙濁,這為他的哲學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壹、莊子的哲學思想
莊子的哲學思想所包含的內容是豐富的,又是復雜的。它發源於對人的精神自由(逍遙)的追求。由這個源頭,莊子思想向兩個方向展開,壹是對永恒宇宙根源的探索,自由就是對它的歸依,與它同體;壹是對現實社會的冷峻的審視,自由就是對他的超脫,與它絕離。這樣人生、自然、社會組成了莊子思想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1、自然哲學
莊子思想的核心是它的人生哲學。雖然莊子思想源於儒家,但它又和儒家思想不同,它主要不是從社會的、倫理的角度,而是從更加廣闊的宇宙的、自然的角度來觀察人生的。它的自然哲學思想主要是由構成萬物基礎的:“氣”、萬物生成和存在形成的“化”以及宇宙根源的“道”三部分組成。
(1)“氣”是彌漫宇宙的普遍的存在,它的本質是“虛無”。“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人間世》)它的表現形態,就基本性質而言,只有兩種:陰與陽。陰陽兩種性質對立的“氣”相互作用,天地原始的存在狀態就會發生變動,就要產生萬物。“氣”的運動不息表現出的萬物生成、發展、滅亡的過程,又構成了宇宙的全貌。他以人的生死來證明這壹點:“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下壹氣耳。”(《知北遊》)
(2)“化”是萬物生成和存在的形式
從時空觀念講,莊子用無限、無始來定義“宇宙”,“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庚桑楚》)這就是宇宙的無限、無始,即時空的概念。從變化觀念講,“化”具有普遍性與多樣性。“天地雖大,其化均也。”(《天地》)物與物,物與人之間可以無界限、無條件的自由轉化。如“莊周夢蝶”的故事,正說明了這壹點。
(3)“道”,體現方式基本有兩種,其壹指有具體內容的“道”,二是作為抽象思想概念的“道”。有具體內容的“道”即我們所說的“天道”、“人道”。“天道”即自然界的內在秩序,萬物的固有之理;“人道”則指社會的法則、規範。在此基礎上,概括出來的抽象之“道”則是指那些純粹以抽象的思想形式表現的,即真理和方法,它的思想意義和“仁”***同構成了中國哲學的完美境界即“仁道”。(“仁”,孔子雲:克已復禮為仁。)
2、人生哲學
人生哲學是莊子思想的核心,它主要是對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實踐方法的思考,這壹點集中體現於《逍遙遊》。
(1)人生困境
它包括自然的,社會的,自我的三方面。
自然之限指生與死。也就是死亡是人生第壹位,最終無法跨越。社會之限主要指時與命。死生是必然的,這是壹種非人力所能幹預的必然性,這就是“命”。“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大宗師)“時”是制約、限制人的本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壹種客觀力量,壹種外在的必然性,壹種構成人生困境的因素,是壹個時代包括政治、經濟、道德各方面的全部的社會環境。自然之限則指情與欲,也就是哀樂之情和利害之欲。哀樂之情是人生來就有的,不能抗拒。“人之生也,與憂俱生。”(《至樂》)利害之欲也是人的本性,是不能避免的。“人卒未有不興名就得者。”(《盜趾》)這種情欲,對人的精神自由是壹種負累。
(2)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實踐
它是體現為十分獨特的精神修養方法和處世態度。
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是對人生困境的超脫,具有真實性,理想性和幻想性。真實性指壹種安寧、恬靜的心理環境。理想性指壹種對個人精神的絕對自由的追求,所以具有理想的性質,也就是所謂的“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遊》)幻想性:指壹種異於、超越世人的神奇性能,這使他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具有某種神話的幻想性。”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乖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逍遙遊》)
(3)修養方法。為了獲得精神的絕對自由,他提出了精神修養方法:無欲,去智,體“道”。他的恬淡無欲的主張是自覺的,壹是對個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或與萬物關系的覺悟,二是對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或他人的關系的覺悟,三是對個人心境中的耆欲形態的認識。去智:摒棄智巧作為,任其自然,使自己與自然保持和諧壹致的關系,以養成壹種淡泊的心境,這也是他理想人格的修養方法。體“道”:是壹種最艱深的修養方法,具有某種神秘色彩。
(4)處世態度:指他對世俗生活的態度:超世,遁世,順世。他的“超世”,既指不隨物遷,遊乎塵外。主要思想內涵是對人間世務的鄙棄和世俗道德的否定,是莊子清高與孤傲的壹種表現。“遁世”指浪跡於山林,潛隱於人世。這是壹種回避人世的態度,表現了他對世俗生活的冷漠,反映了他消沈的情緒。“順世”,指虛而待物,與世沈浮,表現為壹種與世周旋的順世態度,也是得“道”的精神境界的壹種自由表現。
他這三種處世態度,都有壹個***同的邏輯思路或內容,就是以自然為精神追求或理論觀察的起點,通過對現實社會的政治、道德狀況的否定性的洞察審視,而歸宿到個人精神自由的獲得或生命的保障。
二、哲學思想所體現出的社會思想及認識結構
1、莊子的社會思想:
莊子的社會思想具有壹種批判精神。在中國思想史上,發現生活在壹個充滿剝削和壓迫的階級社會裏的人們的不幸,是很早的事情。《詩經?伐檀》中就有對“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的憤慨。莊子對這壹不幸的原因,從壹種特殊的自然主義理論上來判定,同無階級自然的原始社會相比,認為這是壹個不合理的。墜落的社會,於是他主張無君,無為,返樸。這種思想是戰國時代沒落奴隸主階級的悲觀厭世思想的表現。莊子逃避現實,聽天由命,企圖在清凈無為中尋求解脫,這種思想具有壹定的消極性,但莊子厭棄的現實是新興地主階級通過給人民造成極大痛苦的兼並戰爭才取代奴隸主階級統治的現實,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現實,這樣,我們就能理解莊子幻想回到沒有剝削壓迫的原始社會的願望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希望解除戰爭痛苦過和平生活的強烈願望和要求。因此,我們就不能簡單地認為莊子是主張復辟倒退的思想家。他認為人類在其最後的自然本性上,如同鳥、鼠之類逃避傷害壹樣,是完全有能力自己保護自己,治理自己,自由自在的生存,無需“君人者”用“經式義度”來制約人,他們的存在是多余的,不必要的,“鷦鷯巢於深林,不過壹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逍遙遊》)“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壹而不黨,命曰天放。”(《馬蹄》)在此基礎上,莊子表達了這樣的願望:無君無臣的自由生活最快樂。“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泛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至樂》)既然無君,那麽自然就應無為,無為既是君主、也是壹切有道德修養的人根本的、最高的行為準則。他把批判的矛頭首先指向“仁義”,認為“仁義”(儒家思想的核心)戕害了人的本性,滋生人們對“利”的追求,帶來了天下大亂。由此更認為,道德、智慧、典章制度、財貨器物、音樂、工藝等構成人類文明生活內容的社會現象,都是對自然和人性的破壞,都應取締。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這種社會批判思想具有反人類、反文明的傾向,其實質,在當時,文明帶來的快樂享受,只被統治者占用,而為創造文明付出艱苦體力和智力勞動的勞動人民,則無法享受,所以這是壹種極不合理的社會現象,應該取締,這就是“無為”。
2、莊子思想的認識結構
主要指莊子認識的相對論。他把貴戝、大小、有無、是非都看作是不同的認識的結果。人能夠知道、想到的比他不能知道、想到的要少得多,人類對全明、全聰、全知的追求、期望,是不可能實現的。“故目之於明也殆,耳之於聰也殆,心之於殉也殆。凡能其於府也殆,殆之成也不給改,禍之長也茲莘。”(《徐無鬼》)他不承認事物有本質的區別,認為萬物在根源上是同壹的。“磅礴萬物以為壹”,(《逍遙遊》)甚至連肝與膽這樣相近的內臟也是由於人們認識的不同而產生了區別,這種認識甚至發展為壹種詭辯術。如惠施和莊子在濠梁上對話的故事正能證明這壹點 “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秋水》)他從否認認識的客觀標準甚至發展到否認未真理的客觀標準,因而又成為懷疑論者。“莊周夢蝶”正說明了這壹點,使他成為不可知論者。但是。認識的相對性也具有確定性,天理固然。如“庖丁解牛”形象地表現了對事物內在本質的認識過程,不是感知認識,而是理性認識。他雖然認為萬物是統壹的整體,事物存在於矛盾對立中,但實質上是互相轉化的。“蓋師是而列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還有他關於福禍的相互轉化的論述,包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這些都是認識相對性的有益的成份。
三、莊子思想在文學中的體現
《莊子》不僅具有深邃的哲學思想,而且從表現形式上具有明顯的和儒家經典及諸子散文不同的風格。清龔自珍在其詩中曾言:“名理孕異夢,秀句鐫春心,《莊》《騷》兩靈鬼,盤踞肝腸深。”清文論家劉熙載也指出:“詩以出於《騷》者為正,以出於《莊》者為變。少陵純乎《騷》,太白在《莊》,東坡則出《莊》者十之八九。”(《藝概》)從此中,我們覺得《莊子》作為中國文學的重要源頭是毫無疑義的。
1、思想以寓言的故事情節展現
莊子思想的文學特點,主要指他的深刻的人生哲學思想主要不是通過理論邏輯來闡述,而是以寓言的形式表現的。《莊子》中有壹百多個寓言故事,可以稱得上是壹部寓言故事集。古希臘時期有專門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而在中國文學中,寓言大都是保留在不同的古典作品中,沒有專門的寓言集。在這些眾多保留寓言的作品中,《莊子》保存的寓言故事最多。從某種程度上講,《莊子》可以看作是中國文學中的寓言故事集。司馬迀曾言莊子“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莊子?老莊申韓列傳》)構成莊子寓言的基本格調是對精神自由的想象和達到這種境界的方法或途徑的暗喻。
(1)對精神自由的想象表現
莊子認為,人生最高的追求就是達到理想人格的“逍遙”境界。《莊子?逍遙遊》曾說:“未知效壹官,行比壹鄉,德合壹君,而征壹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依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禦風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這個寓言故事說,象宋榮子那樣不為世俗毀譽所動搖,是很崇高了;象列子能乘風而行,中很高明了,但是對於“逍遙”仍有距離。宋榮子還有“榮辱”之分,列子猶要“禦風”,就是他們還有所負累,有所待,沒有達到“遊無窮,無所待”的境界。它把莊子所追求的那種玄妙的、難以表述的“逍遙乎無事之業”的精神境界形象地表現出來。莊子對“無待”的表現,也是用形象的寓言來表現。如“莊周夢蝶”以及“騰雲駕霧、不飲不食的神人”,他們是壹種無條件的、無限制的絕對自由,無需任何憑借,即“無所待”。壹有所待,就生負累,就不能達到“逍遙”,就不是精神自由。
(2)對修養方法的形象說明
莊子人生哲學中的精神修養方法和處世態度,也是借寓言來表現的。
如,“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壹竅,七日而渾沌死。”(《應帝王》)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侖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乃用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天地》)
“澤雉十步壹啄,百步壹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養生主》)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禦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善。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壹臠,不敢飲壹杯,三日而死。”(《至樂》)
這四個故事,渾沌因被鑿七竅而死;黃帝遺失玄珠,只有蒙昧不明的象罔才能找回來。山溝裏的野雞,十步能找壹粒食,百步能喝壹滴水,雖艱難,但神氣旺盛,健康得很;壹只被魯君喜愛的鳥,居於廟堂,食有太牢,可三日就驚懼而死。它們從正反兩方面得出“常因自然而益生”的結論,體現了他的養生之道。
(3)社會批判思想的寓言體現
莊子社會批判思想的突出內容中有兩個最尖銳的論斷就是:無君之國最樂。(《至樂》)“聖知之法為大盜守”(《胠篋》)。對於這壹論論斷,莊子也是通過寓言的形式來表現的。《莊子》中這樣寫:“莊子之楚,見空骷髏,髐(xiáo)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醜,而為此乎?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於是語卒,援骷髏,枕而臥夜半,骷髏見夢曰:‘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人生之累也,死則無此矣。子欲聞死之說乎?’莊子曰:‘然。’骷髏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泛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復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裏知識,子欲之乎?’骷髏深臏蹙頞(è)曰:‘事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至樂》)
這則寓言,借死骷髏之口,表現了構成人生困境、形成“人生之累”的政治的、經濟的、道德的和人的自然生理本身等多方面的因素。顯然,死亡是對人生困境的超脫,對“人生之累”的解除。要生存在壹個自由的、無任何負累的至樂環境中,“無君於上”是第壹條件。表現了莊子對現實社會的尖銳批判。
《莊子》中又言:
儒以《詩》《禮》發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如?”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接其鬢,壓其顪(huì同喙),儒以金椎挖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外物》)
這本是寫壹個緊張可怖的盜墓場面,但卻被作者寫得輕松活潑。通過大小儒的富有風趣的對話,尖銳諷刺了儒家的“禮義”,印證了“聖知之法為大盜守”的社會批判思想。
從上所知,《莊子》每壹個寓言後面都有壹個哲學結論,蘊含著壹種哲學思想。《莊子?寓言》中曾說:“寓言十九,借外論之。親父不為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者也。”莊子認為,壹種觀點如果沒有其本身之外的壹些客觀事例證明,是很難被人相信、接受的,所以,使用寓言的目的,不是借寓言的形式展現某種思想,而是來論證某個思想,是完全自覺的過程。
2、哲學概念在文學中的形象表現
莊子哲學思想中的抽象理論概念、思想範疇以及精神境界,反映在文學中常常以形象的形式來表現。
概念範疇以及對精神境界的比喻擬人化
《逍遙遊》提出這樣的論題:有所待就不算“逍遙遊”,“逍遙遊”必須無所待。鯤鵬待風而動的比喻說明有所待就不算“逍遙遊”,又通過鯤鵬與“野馬”“塵埃”的比較,進而引用水載舟的比喻證明有所待就不算“逍遙遊”,又以蜩、斑鳩這樣的愚者自誇為喻,說明認識有何不同,但只要有所待就不算“逍遙遊”。在這裏,鯤鵬、蜩、斑鳩都被擬人化。由於認識的懸殊,莊子又提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觀點,以朝菌、蟪蛄同靈龜、大椿樹為喻,說明幾者在年令、經歷、見識諸方面的懸殊,但它們又有***同之處,即都“有所待”,宋榮子雖為世人贊譽,可他的最高道德是什麽呢?說明他猶有所待;下館子禦風,雖免去走路,但還須依賴風,還是有所待。怎樣才能做到“無所待”,就是要做到順乎萬物的性情,掌握陰、陽、風、雨、晦、明等六氣的變化,在空域中自由自在的遨遊,這才是“逍遙遊”。能做到這壹點,那就是無已的至人,無功的神人,無名的聖人。這就把莊子追求的絕對自由的哲學思想及認識中的相對主義哲學思想及他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即“無所待”的、逍遙“的境界,也就是絕對的精神自由得到了形象的表現。這裏姑且不論這種思想是否正確。
3、語言的詩性
清方東樹說“大約太白詩與莊子文同妙,意接詞不接,發想無端,如天上白雲卷舒滅現,無有定形。”
這是莊子語言的壹個主要特點:具有詩性。
莊子的語言同其它諸子著作不同,不是詞意相接的、邏輯嚴謹的論述性語言,而是意接詞不接或詞雖接而意已變的、跌宕跳躍的語言。劉熙載曾說“如《逍遙遊》忽說鵬,忽說蜩與學鳩、斥鴳(鷃),是為斷;下乃接之曰‘此小大之辨也’,則上文之斷處皆續矣。”劉熙載的論述,對我們理解莊子的語言,尤其是閱讀莊子的作品,無疑是很有幫助的,這正是莊子語言的特色。可以這樣講,他的散文具有詩的意境,更具有詩的語言。這些都因其詞意不接而造成的跌宕跳躍的效果,可為人提供想象和思索馳騁的廣闊空間。清文論家吳仲倫說:“莊子文章最靈脫,而最妙於宕。”
四、莊子思想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1、莊子思想對後世作家思想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散文取得輝煌成就的時期。歷史散文,諸子散文,皆以其不同的思想和風格,對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產生很大影響。不僅如此,尤其是這種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更大。先秦諸子對後世的影響,最突出的首推儒家的孔孟思想,其次,就是道家學派的老莊思想。儒家入世精神是積極的,但維護封建秩序的說教是消極的。道家憤世嫉俗、不同流合汙,不與統治者合作,在特定歷史時期是有積極意義的。後人受這兩種思想的影響,在為人處世諸方面表現了不同的處世態度。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的急劇交替變革,儒家思想逐漸失去其統治地位,而道家思想則日趨興盛。玄學的出現,就突出證明了這壹點。所謂“玄學”,指以老莊思想為核心而建立起來的壹種哲學。(玄學:《老子》《莊子》《周易》)當時王弼、何晏,根據老莊“貴無論”,提出了“以無為本”的本體論。對理想人格-“聖人”的認識,儒、道不同。儒家認為有極高的道德修養和社會功德的可謂“聖人”,而道家則認為:《老子》說:“聖人處無為之事”(第二章)。“聖人不仁”(第五章)。《莊子》說“聖人不從事於務”(《齊物論》),“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此聖人之德也”(《刻意》)。這種思想又直接影響到玄學。嵇康曾說“老子、莊周吾之師也。”“又讀老莊,重增其放。”(《與山巨源絕交書》)阮籍《大人先生傳》中,稱理想人格為“聖人”,描繪的最高精神境界是“慮周流於無外”。這顯然是受《莊子》“聖人神矣……而遊乎四海之外”(《齊物論》)的影響。在魏晉玄學中,嵇康、阮籍受莊子思想影響最大。其後的陶淵明,他所處的時代正是老莊學說盛行的時代,受其影響很深。酷愛自然,喜愛老莊,這對形成他的稟性和誌趣起了決定作用。他的理想和抱負,使儒家思想占了上風。當現實和理想發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