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頸椎病都要做哪些檢查?

頸椎病都要做哪些檢查?

我是小影大夫,壹名影像科醫生,我從影像科的角度談談頸椎病要做什麽影像檢查。

頸椎病是什麽?

頸椎病,專業術語又稱為頸椎綜合征,是由於頸椎骨關節炎、頸椎間盤脫出癥、頸神經根綜合征、增生性頸椎炎的總稱,是壹種以各種原因引起的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頸椎病可分為頸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頸椎病的癥狀有很多,比較復雜。可以表現為肩頸部疼痛、雙手無力、手麻、頭暈頭痛甚至嘔吐等癥狀。出現的癥狀跟病變的發病部位,嚴重程度有關。

有關頸椎病的檢查有哪些?

頸椎病的檢查包括臨床的物理檢查和輔助檢查。當出現以上癥狀的壹點或者多點時,最好去神經內科就診。臨床醫生會再次詢問出現癥狀的情況,然後做初步的查體,看看有沒有頸椎病的表現,這是物理檢查。

輔助檢查最多的就是影像檢查,包括頸椎正側、雙斜、張口位和過伸過屈位,這也叫頸椎全套,可以只拍其中壹些,但是頸椎正側位是必須要拍的,這是看頸椎最基礎的檢查,可以觀察到頸椎的形態、生理曲度,有無骨質增生、椎間隙有無變窄、寰樞關節有無脫位、椎間孔情況等等。

另外說明壹下拍頸椎X光,看不到頸椎間盤,所以更看不到椎間盤有沒有突出了。X光只能看到頸椎的基本形態,增生情況。

第二個就頸椎間盤CT,可以看到骨質有沒有增生,椎間盤有無突出,但是對於脊髓的受壓情況,觀察不如磁***振。

這是壹個今天過來做CT椎間盤的患者的CT片子,33歲,懷疑頸椎病,做了CT發現多個椎間盤突出,並且有壹個突出非常嚴重。嚴重的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有可能出現高位截癱。

第三個是磁***振,頸椎間盤磁***振掃描,比前兩者都貴,但是可以觀察到頸椎間盤有無突出,對神經根和脊髓的觀察是最清楚的,但是對於頸椎骨質的觀察沒有前兩個好。

所以三種檢查對於頸椎病各自有優勢。有時候懷疑頸椎病需要做其中壹個,兩個,或者有可能三個都要做,由臨床醫生根據病情去判斷。

再說壹點就是,很多頸椎病朋友因為頭暈頭痛就診,首先要排除顱腦的病變,也就是顱腦最危險的情況,才去考慮頸椎病可能,所以很多要做壹個頭顱CT檢查。

如何預防頸椎病?

1.避免久坐,長時間久坐的職業,可以適時起來走動壹下,本人也屬於久坐的職業哈,有時候忙著,壹坐就壹上午。

2.避免長時間低頭玩手機,這個有點難度,現在低頭族越來越多,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看到有人低頭玩手機。

3.夏天時少讓空調直接對著頭頸部吹。

4.選擇合適的枕頭,睡眠時要頸部處於放松狀態。

5.晨起或者空余時間可以做下頸椎的保健運動,緩慢屈、伸、左右側屈及旋轉頸部的運動。

頸椎病是壹種常見的退變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以頸部不適,頭暈等血管壓迫癥狀,上肢末梢麻木、步態改變等脊髓、神經癥狀,或是頸部活動異響等關節失穩的癥狀。頸椎病可以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性頸椎病以及混合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主要以頸部上下,包括枕部、肩胛部疼痛不適,肌肉僵硬等局限體征為主,故又稱之為局部頸椎病。因此要做的檢查有:1、常規的查體(頸部壓痛、肌肉廣泛緊張、僵硬)。2、頸部正側位平片。3、根據癥狀輕重也可加做頸部CT。

神經根型頸椎病,顧名思義,是以神經性癥狀為主的頸椎病,主要包括了根性疼痛,也就是肢體疼痛、麻木、肌力減弱、腱反射異常的範圍與頸椎受累的階段分出的脊神經分布區相壹致。需要做的檢查有:1、常規查體,註意疼痛、麻木、肌力異常相對應的節段。2、壓頸試驗,脊神經牽拉試驗(壹般結果為陽性)。3、頸部X片及CT。

脊髓型頸椎病,該型的發病常有外傷史或落枕史。由於脊髓的病變,癥狀以肢體麻木、發沈逐步發展為行走困難,雙足踩棉花樣感覺,嚴重者可引起大小便困難,並伴有肢體皮膚的感覺異常、軀幹的知覺障礙以及肢體肌力異常,肌痙攣、反射亢進等。該型的查體需要特別細致:1、詳細的查體,註意辨別肢體麻木、疼痛的範圍,皮膚感覺異常的左右差距,是否出現痙攣、亢進。2、頸椎側位X線片。3、頸椎CT(明確受壓的大小和方向)。4、頸椎MRI(確認脊髓受病變的節段)。

椎動脈性頸椎病,由於椎動脈、相關神經的受壓,導致了以眩暈、頭疼、猝倒、視力減退、感覺障礙為主的的癥狀。需要的檢查檢查:1、常規查體。2、旋頸試驗陽性。3、頸椎X片。4、椎動脈MRA(磁***振血管造影)或減影椎動脈造影(DSA),MRA可以提示椎動脈扭曲和狹窄的程度,對診斷意義重大。

混合型頸椎病病情較為復雜,癥狀常常為幾類頸椎病的復合出現,需要多方面檢查、診斷。

總結來說,頸椎病需根據癥狀和病情,弄清楚具體的分型後做相對應的的檢查。

本期答主:向益 醫學碩士

首先我們要明確頸椎病的概念。頸椎病指的是,由於頸椎椎間盤組織發生退變及其繼發性病理改變,累及周圍組織(包括脊髓、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導致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頸椎病的發展壹般分為三個時期,第壹椎間盤退變期,第二骨刺形成期,第三損害期。

確診頸椎病,我們要搞清楚兩個問題,是不是頸椎病,是什麽類型的頸椎病。

第壹,是不是頸椎病。首先是具有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包括頸項疼痛伴手臂麻木、下肢無力、頭痛、頭暈、耳鳴、視物不清、乏力、猝倒等),其次是影像學檢查顯示椎間盤、椎體和椎間關節變性、退變、增生,並且臨床癥狀應該與影象學檢查結果相對應。要註意的是,如果僅僅影象學檢查有異常而臨床無癥狀是不能診斷為頸椎病的。

放射學檢查診斷標準:頸椎生理彎曲消失或反向成角;椎體變形;椎間隙狹窄,椎體退行性變;椎間關節松動;椎管矢狀徑 10 12mm,Pavlov比值 0.75。

CT掃描:頸椎橫斷切層顯示椎間盤變性、突出、骨贅形成。

MRI成像:從構成頸椎椎管、脊髓、椎間盤不同信號顯示作出判斷。

第二,是什麽類型的頸椎病。臨床根據受累及部位不同分為頸局部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型、脊髓前中央動脈受壓型和其他型。具體要結合出現的臨床表現結合檢查結果加以判斷。

謝謝大家,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讓這些檢測能夠大致分辨出壹些疾病的狀態,但是還需要壹些更多的檢測手段和方法。

首先就是要與壹些其他類型的疾病相互進行鑒別。

比如有很多情況下頭部的疾病也可能會引起相關的癥狀,所以要進行頭部CT,頭部核磁等相關檢測。甚至有的時候胸椎的腫瘤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癥狀,也需要進行胸部CT等相關的檢測。

其次就是要明確肢體的神經電生理活動,尤其是對於肢體偏癱麻木無力的患者,還要進行雙上肢或者是雙下肢肌電圖的檢查。

還有就是對於頸椎病的更進壹步的分析,需要進行張口位頸椎平片檢測,或者是過伸過屈位頸椎病檢測,這樣能夠去區別壹些更加罕見的疾病形式,以及明確後期的手術方案。

最後如果頸椎病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話,還要進行胸部CT,心電圖,血常規,血凝血,生化感染性疾病篩查等相關的檢測手段和方法,這樣才能夠保障患者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以及沒有明顯的手術禁忌癥。

總的來講,雖然頸椎病相對而言,常見而且比較普通,但是壹定要結合實際進行評判,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形式,而且不同的表現當中也有不同的治療手段,這些都需要註意。

祝福大家都能夠身體 健康 !

頸椎病的檢查包括物理檢查和輔助檢查,物理檢查要經醫生檢查明確有無頸椎病的癥狀,包括局部是否有壓痛點、頸椎活動範圍及壹些頸椎試驗檢查。此外,為了定位診斷或鑒別診斷,對感覺、運動、反射等神經系統方面的檢查,有時也酌情予以選擇。例如:手部和上肢的感覺障礙分布區,與受累頸椎椎節定位有直接關系。運動檢查,主要是進行肌張力、肌力、步態等方面的檢查。

輔助檢查有 X 線檢查,磁***振成像,CT,還有脊髓造影、椎動脈造影等。另外,為了鑒別診斷,可根據需要進行腦脊液檢查、肌電圖、腦血流圖等檢查。

常規的輔助檢查,主要為 X 線檢查,可拍攝頸椎正位、側位、斜位平片等。(1)正位:觀察有無樞環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等先天性異常;第七頸椎橫突有無過長,有無頸肋;鉤椎關節及椎間隙有無增寬或變窄。(2)側位:觀察頸椎曲度的改變 、骨贅 、椎間隙變窄、半脫位及椎間孔變小、項韌帶鈣化等。(3)斜位:觀察椎間孔的大小以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情況。

正常 40 歲以上的男性,45 歲以上的女性約有 90% 存在頸椎椎體的骨刺。骨刺可能是頸椎失穩及老化的表現,故有 X 線平片的改變如頸椎變直及骨刺出現,不壹定伴有臨床癥狀,也不能輕易診斷為頸椎病。

CT 已用於診斷後縱韌帶骨化、椎管狹窄、脊髓腫瘤等所致的椎管擴大或骨質破壞,測量骨質密度以估計骨質疏松的程度。此外,由於橫斷層圖像可以清晰地見到硬膜鞘內外的軟組織和蛛網膜下腔,故能正確地診斷椎間盤突出癥、神經纖維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癥,對於頸椎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壹定的價值。MRI 對於顯示椎管占位及壓迫,顯示脊髓信號,判斷預後有更好的效果。

頸椎病的診斷壹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根據臨床癥狀體征,結合影像學檢查,同時排除相關疾病,才能夠診斷,有時候癥狀不典型容易漏診及誤診。切不可主觀臆斷自行診斷,以免耽誤治療。

近些年來,頸椎病這壹慢性疾病的病發在生活中日益常見,就目前的醫療技術水平而言,還無法根治頸椎病疾病。那麽對於頸椎病患者而言,為了更好控制其病情的發展,此時又應當要進行哪些檢查好呢?

目前來講,頸椎病患者所需要進行的檢查包括了物理檢查和輔助檢查,壹般情況下,物理檢查應當要經醫生檢查後,才能最終明確有無頸椎病的癥狀的存在,較為常見的包括有機體的局部是否有壓痛點的存在、患者機體頸椎的活動範圍及壹些必要的頸椎試驗檢查。

此外,為了更好進行定位診斷或鑒別診斷,還應當要結合患者機體的實際情況,對其感覺、運動和反射等神經系統方面的檢查,進行酌情選擇。所謂的運動檢查,主要指的是對患者肌張力、肌力和步態等方面進行的檢查。

輔助檢查主要就是影像學檢查,包括有X線檢查,磁***振成像,CT檢查等項目。此外,為了更好鑒別和診斷患者的疾病,此時還可根據患者的實際需要,進行腦脊液檢查、肌電圖和腦血流圖等檢查。以最常見的X線檢查為例,此時可拍攝患者頸椎的正位、側位和斜位平片等。

為什麽要不同方位進行檢查,其是有不同的目的的。正位的切片主要是觀察患者有無寰樞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等先天性異常情況的存在。此外,觀察患者的第七頸椎橫突有無過長情況的存在,有無頸肋,其鉤椎關節及椎間隙有無增寬或變窄的異常情況。側位的切片則是觀察患者頸椎曲度發生的改變、椎間隙變窄以及項韌帶鈣化等。而借助斜位的切片,還可以較好觀察患者椎間孔的大小以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情況。

需要註意的是,在進行頸椎病的診斷的時候,患者此時應當要選擇正規的醫院,盡可能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結合患者機體的臨床癥狀體征進行,酌情選擇適當的檢查項目,患者此時切忌隨意進行主觀的臆斷診斷,以免最終耽誤其疾病的臨床治療。

碼字不易,懇請點贊 點擊右上角“+關註”,每日更新骨科科普知識 如有問題咨詢或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頸椎病是因為頸椎退變導致的血管、神經根、脊髓等受刺激或壓迫引起的臨床綜合癥。臨床檢查要根據癥狀類型考慮選擇,以頭暈頭疼為主最好拍x線片(正位、側位以及過伸過屈側位片),以頸肩上肢疼為主的拍雙斜位片,如以下肢無力為主直接做MRI。

頸椎病主要的輔助檢查:1.X光檢查主要對頸椎病做大致判斷,針對骨性結構,看看有沒有錯位?有無反弓?椎體有無旋轉移位?骨質增生情況如何?椎間盤高度有無丟失?椎間孔有無狹窄?對中後期的腫瘤,結核可作初步判斷。2.CT檢查對早中期腫瘤,結核,顯示較為清晰,同時對錯位、骨質增生、椎間盤退變做定位測量,數據可信度高於X光。椎間盤突出對神經或脊髓的壓迫,顯示較為清晰,並可測量突出程度,並且根據CT值可判斷是否鈣化,此點優於核磁***振(MRl)。3.MRl對頸椎筋膜,血管,神經,椎間盤病變顯示最為清晰,尤其對以上結構的炎性病變反應定性良好,對腫瘤,結核及轉移病竈顯示清晰,數據可信度高。4.近年疼痛科采用的遠紅外熱成像,針對頸肩部的筋膜損傷,可提供壹個客觀的判斷,對功能性的病變,提供參考。

頸椎病的物理檢查,主要靠專科醫生手法觸摸,可檢查錯位,反弓,旋移,局部組織結構張壓力,並可作手法矯正。近年來疼痛康復專科醫師采用康復評定技術及拉伸療法評估技術,針對頸部軟組織損傷對頸椎功能活動的限制,可輕松快速的鎖定某壹組肌群,並通過有針對性的治療,每獲奇效!物理檢查是是儀器輔助檢查的有益補充,但絕對不能代替儀器輔助檢查。

總之,物理檢查和輔助檢查,各有側重,互為補充。應用得好,相得益彰。物理檢查,運用的好,可以省卻大型設備CT和磁***振的檢查費用和檢查時間。輔助檢查可以明確是否有腫瘤,結核及定位椎間盤突出,這個是物理檢查所不能及的。

小王今年32歲,是個程序員,每天在電腦前寫代碼,至少要工作8小時,剛畢業那幾年,並沒有感覺什麽不適,可最近感覺頸部的皮膚特別木,左手指頭偶爾也覺得麻木,到醫院壹檢查,發現頸椎曲度變直了,椎間盤也發生了突出,壓迫、刺激了左側的神經根。

在以前頸椎病是老年病,主要是由於頸椎退變導致的;增生的鉤突關節、椎間孔壓迫了血管,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刺激了神經根引起壹系列的癥狀。

但現在許多年輕人都有了頸椎病,癌癥年輕化了,為啥頸椎病也年輕化了?大部分都是手機、電腦、平板惹得禍。長期低頭對頸椎的損傷是非常大的。

頸椎病會有什麽表現?

頸椎病的癥狀和頸椎病的分型關系密切:

1、神經根型(最常見的類型): 頸肩、上肢頭痛、麻木,騎車時上肢可有灼熱、針刺樣疼痛。

2、脊髓型(最嚴重的類型): 下肢無力跛行或癱瘓,上肢無力,部分患者會有肌萎縮。

3、椎動脈型: 病人大多有眩暈、頭痛癥狀,記憶力減退;嚴重時會出現惡心、嘔吐及腦梗死癥狀。

4、交感神經型: 煩躁、口幹失眠、多夢、頭痛,還可以心率失常、血壓不穩。

懷疑頸椎病,應該做什麽檢查?

想知道做什麽檢查,就要先明白想要了解哪些內容。

頸椎病患者需要觀察頸椎的曲度、椎間隙是否狹窄,椎體、鉤突關節、椎間孔的骨性增生情況;需要了解椎間盤膨出、突出、神經根受壓情況,椎管是否狹窄,脊髓是否受壓變性、壞死。

頸椎X線,主要是了解骨性結果情況,頸椎的過伸過屈位還可以了解穩定性,CT也是觀察這些內容,但是它的輻射量卻平片的幾百倍,所以看頸椎骨質情況,可以優先選擇頸椎平片。

上面的頸椎平片和CT都不能反映椎管內脊髓的情況,而核磁卻可以彌補這壹缺陷,可以清晰的顯示脊髓形態、有無異常的信號,神經根也可以清晰的顯示出來。

所以對於懷疑頸椎病的患者,壹般建議做頸椎平片、頸椎磁***振,而不建議做頸椎CT。

呼吸衛士-----頸椎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