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仁堂的簡介
從1917年起,先後在北京、青島、武漢、長沙、福州、西安、長春、大連、鄭州、開封、香港等開設了分店,銷售藥物1000余種。達仁堂為采購人參,特建立達仁參號,另開辟養鹿場、蜂場自取鹿茸及優質蜂蜜,另外開辦達仁鐵工廠、達仁女校等。
尤其是1934年樂肇基、樂松生先生在任期間,引進西方科學技術,采用電動石磨、電動羅篩;安裝冷凍機、打深井建水塔,以為藥用,在當時中藥界開風氣之先。1949年全國解放,達仁堂的經營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1953年,達仁堂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成立了達仁堂國藥有限公司。1955年,達仁堂實現公私合營,調整了機構。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達仁堂曾先後兩次更名。1966年更名為“天津工農兵藥廠”,1973年更名為“天津第二中藥廠”,直至1980年5月1日,達仁堂恢復了老牌匾,由當時的衛生部副部長,國家醫藥總局局長胡昭衡先生親筆題寫了廠牌。並形成了今天的廠標。
達仁堂繼承了三百余年的“家傳蜜制”制藥經驗和傳統,始終恪守“只求藥物真實,不惜重資,炮制之術必求其精”的宗旨,選料必求地道優質,炮制上更是精益求精,各種原料認真挑選,以凈貨投料,藥粉研磨精細,細籮篩選,嚴格遵循先輩流傳的傳統工藝,壹絲不茍。達仁堂集南北炮制技術於壹家,生產的丸散膏丹“望之不甚寶貴,服之實效如神”。解放前津京壹代名醫開方時,指定患者購買達仁堂的藥。達仁堂藥品不僅暢銷全國,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就出口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