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書裏提到了鯰魚效應。
真相的故事“鯰魚效應”其實是壹種負激勵,旨在教會管理者如何激活員工團隊。其真實性值得商榷,目前看來很可能是捏造的。
示範
因為這個鯰魚效應的故事來源沒有確切的記載,所以只能從各方面推測故事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來看看故事中提到的兩種魚,沙丁魚和鯰魚,有沒有可能同時在挪威生產。挪威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西部,西臨挪威海(北大西洋的壹部分)。由於北大西洋暖流和冰凍冰島寒流的交匯,挪威海的漁業非常豐富,有鱈魚、鯡魚、沙丁魚、鳳尾魚等。沙丁魚是鯡魚目下各種富含油脂的小魚的統稱。挪威海出產的沙丁魚為Claupea harengus,主要分為北海鯡魚和挪威春鯡魚兩大類[1][2]。鯰魚通常指鮎形目的所有魚類。鯰魚棲息範圍很廣,覆蓋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內陸水系和沿海地區。大多數鯰魚生活在淡水中,少數生活在鹽水中(海水和鹹水湖)。這些生活在鹽水中的鯰魚包括鮭科和鰻鱺科,以及鮭科和疣科的壹些種類。不幸的是,這些鹹水鯰魚只分布在熱帶和溫帶鹹水中[3],而不是北大西洋。
所以北大西洋沒有“鯰魚”?嚴格來說沒有鯰魚,但也有壹種英文名中帶有“鯰魚”的非鯰魚。這種魚的英文名為Atlantic鯰魚或Atlantic wolffish,seawolf,中文名為北大西洋狼魚,屬於兩棲綱亞目狼魚科狼魚屬,學名為Anarhichas lupus。這條魚會不會是故事裏追沙丁魚的鯰魚?可惜不是,因為這種狼魚以貝類、甲殼類、棘皮類等為食。,而且它不吃魚[4]。從上面的介紹來看,“鯰魚”和沙丁魚在挪威可能很難相遇。
另外,從捕撈方式來看,沙丁魚壹般都是圍網捕撈,收到的沙丁魚會用鹽水浸泡,直到上岸[5]。所謂“把新鮮的沙丁魚帶上岸”,完全是故事作者杜撰出來的。
此外,沙丁魚是壹種洄遊魚類,遊泳速度很快。海洋中各種靈活的捕食者通常只吃壹些老弱病殘的個體,並不存在所謂的“慣性”。
另外,根據維基百科對鯰魚效應這個術語的解釋,這個術語在英語文化中很少被討論,更多的時候出現在漢語中[6]。而且挪威作為這個故事的發源地,當我們嘗試在挪威語steinbit effekt(鯰魚效應)中搜索時,並沒有相關的結果。
所以,從鯰魚和沙丁魚的地理分布和生活習性、沙丁魚的捕魚方式以及在英語和挪威文化中使用這個詞的頻率來看,這個故事極有可能是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