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油茶的歷史與文化
恭城油茶是恭城瑤族的傳統食品。據史料記載,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恭城油茶有消食健胃、祛濕止痢的作用。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區的瑤族根據山區潮濕、瘴氣重的地理環境發明的壹種保健飲料。其中的茶葉富含茶堿,起到身體調理的作用。生姜驅寒祛濕,大蒜消毒,花生含有人體必需的三種微量元素,可以補充能量。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沿途百官矚目,山珍海味幹得茶飯不思,廚師們束手無策,驚慌失措。這時,壹個恭城籍的廚師突然想起家鄉油茶的功效,於是趕緊制作工具,奉上壹碗恭城油茶給朝廷。喝下去之後,滿嘴都是口水,胃口大開。歡喜中,恭城油茶被賜以“雙參湯”的稱號。
只是傳說,但很多美食傳說都和乾隆皇帝有關,這也很奇怪。可見這個老皇帝是個吃喝玩樂的高手。
恭城油茶因其醇香澀口,被譽為全世界油茶之冠。90年代後,傳播到桂林、廣西等地。現在不僅僅局限於恭城,很多在外地打拼的恭城子弟,其他地區的人,都把油茶作為自己的休閑享受。看看滿大街的油茶店,就是很好的證明。
油茶說的是“打”,而不是煮,因制作過程中打茶葉而得名“打油茶”。但不同地方的油茶,由於制作方法的不同,風味也各不相同。
恭城油茶的生產以老葉紅茶為基礎。壹般選擇清明和谷雨季節采摘的茶葉。先用少許開水浸泡5-10分鐘,減少煙火味和苦味。然後,在茶鍋裏放壹點豬油加熱,姜、蒜、泡好的茶葉略炒。之後,他們在鍋裏用木錘敲打。打漿後用水煮至入味,加入精鹽。
喝完壹壺茶,也可以往壺裏加水,反復煮五六次。第壹鍋和第二鍋的油茶味道很濃很澀,第三鍋和第四鍋是最適口的好油茶。入口後有茶的苦澀,也有蔥花香菜特有的清香。再加上香脆的炸花生米、炒飯花、炒飯,真是味道濃郁,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喝油茶時的各種小吃。雖然家鄉沒有喝油茶的習俗,但這些小吃是相通的。通過別人家的油茶吃壹頓家鄉的小吃,會極大的滿足我的思鄉之情。
油茶多配以各種油炸香食,如炒黃豆、花生、炒玉米、炒飯或爆米花、酥果(類似油條疙瘩)、炒飯團或糯米糕等。,而且往往有十幾種。喝油茶的時候,壹桌子擺放的零食看起來像是請客,很招搖。
事實上,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沒有油茶連飯都吃不上。請客人喝油茶,相當於請他們吃飯。
說到把油茶當飯喝,我想起了第壹次喝油茶。因為沒看懂,開了個傻傻的玩笑。
那是我高壹的時候。班主任恰好是恭城人。壹個周六,他家玩油茶,邀請班上三個恭城女生到他家喝油茶。因為我和其中壹個女生是好朋友,所以被邀請壹起去。總覺得能被邀請還有壹個原因,就是和班主任同姓。
我們大約在上午十點鐘到達老師家。老師和珍妮已經準備好了油茶和隨行的食物,包括散(用面粉炸的酥脆點心)和糯米糕。大家圍著爐子坐著,邊吃邊聊,倒也熱鬧。
以前沒聽說過油茶,更別說喝了。我嘗了嘗,但不太喜歡。再加上我比較害羞,不像其他女生那麽大方,所以坐在桌邊很慎重的吃了壹些糍粑之類的食物,所以沒怎麽動筷子。
坐了大概壹個小時,我們離開老師家,回宿舍了。正是食堂吃午飯的時候。我傻乎乎地對好朋友說,我們去吃飯吧。
恭城的好朋友瞪大眼睛看著我,詫異的說,妳不是剛吃過飯嗎?原來喝油茶就是吃飯,妳們都吃飽了,我還餓了壹半。我不明白這是吃。
30多年過去了,班主任已經離開我們20多年了,很多東西已經模糊了。我壹直忘不了喝油茶這件小事,不是因為它澀,也不是因為它缺糧。有些事情,如果妳無緣無故地記住了,妳就永遠不會忘記。
現在回想起來,我從來沒有喜歡過,直到喜歡。油茶的做法和口味都沒變。應該是我自己的口味和感覺。
經歷了幾十年的人生大起大落,也許現在的我適應能力更強了,對事物更包容了,也更能接受油茶強烈而苦澀的味道,這樣才能更好的品味苦中帶甜的清香。也許這就是老話“先苦後甜”,人生也是如此。只有當妳經歷了青春和年少,經歷了苦和累,妳才會慢慢成長,妳才能嘗到生活的甜頭。
(此文,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