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和豆腐腦怎麽點?
在家裏做豆漿、豆腐腦或者豆腐,必備的設備當然是能把泡好的黃豆碾碎的設備。其他必需品,壹是最好有100℃的溫度計(壹般藥店都有),二是粗壹點的網籃,細壹點的網(過濾用),三是在幹貨店買壹袋“β-葡萄糖酸內酯”作為促凝劑(當然石膏也可以)。早年花30塊錢買了壹袋500克的,很多年都沒用完(比如壹次兩碗豆漿做豆腐腦需要100克大豆,只用了2克肥肉)。有了以上幾項,下面是豆腐和豆腐的具體制作方法:1。黃豆要飽滿、完整、新鮮,老豆出漿率低,盡量不要用。壞豆和黴變豆會影響豆腐的風味和品質,應予以淘汰。2.加工方法(1)泡豆。將大豆洗凈,浸泡在水中。泡豆的水質要幹凈,避免混入油、鹽、酸、堿等物質。浸泡時間壹般冬季16 ~ 20小時,春秋季8 ~ 12小時,夏季5 ~ 6小時。當溫度低於0℃時,應在浸泡水中加入壹些熱水;氣溫在35℃左右時,要經常換水,排水時要用清水洗掉酸味。鑒別泡豆是否合適,可將黃豆擰成兩瓣,豆瓣內側基本平整,留壹條凹陷線為宜。泡好後,用手去掉豆皮,用清水沖洗幹凈(這樣可以讓豆腐渣很好吃)。(2)將磨好泡好的黃豆放入豆漿機中,粉碎。只要機器停止隆隆聲,妳就可以拔掉電源,把豆漿倒進另壹個小鍋裏。如果人口多,或者想多做壹些,就把泡好的豆子放入豆漿機中多次粉碎。根據我的經驗,壹次放兩兩幹豆泡過的豆子,加2斤水。如果要多做,以此類推,多做幾次。(3)過濾是提高成品質量的前提。通過過濾從大豆皮和不溶性粗纖維中分離蛋白質。濾布孔要合適。過濾時殘渣要洗壹次,豆漿要排幹。在整個制漿過程中,用水量是幹豆的10 ~ 11倍,豆漿是幹豆的7 ~ 8倍。(4)煮沸過濾後的豆漿應盡快下鍋煮沸,防止酸敗。敞口大鍋通常用來煮紙漿。將豆漿煮2 ~ 5分鐘。制漿過程中不得加入生水漿,以免破壞凝膠狀態。湯要加高停止沸騰,或者適當降低火力,防止鍋溢出糊鍋。(5)點膠是決定豆制品產量和質量的關鍵。首先是泥漿的溫度。最好保持在85度。二是促凝劑。如“β-葡萄糖酸內酯”。按照豆漿1000 g 2 g內脂的量做豆腐腦(如果用這個比例,也可以做成豆腐,但是太嫩);按照豆漿的量(1000g 2.5g)做豆腐。如果用石膏作凝固劑做豆腐,每100克豆幹用石膏3.5 ~ 4.0克。用於上漿的石膏應磨成粉末,用上漿水制成懸浮液。點漿時,無論是用“β-葡萄糖酸內脂”還是石膏作凝固劑,都采用沖漿法,即將部分熟豆漿和“內脂”(或石膏水,底部下沈的腳不需要)混合在壹起,沖入熟漿中(壹定高度,至少30cm,有壹定沖擊力),使蛋白質凝固。點好後蓋好保溫,靜置20-25分鐘,直到沈澱形成豆腐,沈澱出的豆腐水不渾濁,即為豆腐成品。根據我的經驗,每100克大豆可以做兩大碗(2斤)豆腐腦。(6)當豆腐腦溫度在70℃左右時,可以將豆腐包裹壓制。將豆腐倒入蓋著布的盒子裏(底部壹定要漏)。包裹布要用結實的、毛孔大的布。可以選擇家裏的面膜布,包好之前用溫水洗幹凈,然後倒入豆腐腦,包緊,按照產品的規格壓制,或者放置壹段時間,就可以做出好吃的豆腐了。根據我的經驗,每100克大豆可以做200克豆腐。還有壹小碗豆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