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的文化特色
開河峪
在河曲這個小地方,有黃河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天下第壹鯽魚美食——黃河石鯉。這種罕見的鯉魚產於河曲西南的天橋峽。徐莉上下,激流緩水,魚的種類也各不相同,壹直是皇家貢品。石鯉的眼睛是紅色的,鱗片是金色的,脊骨上有壹條紅線。肉又白又重,以味美著稱。它只能在每年河水解凍時才能被捕獲,所以被稱為“會說話的魚”。少了幾個數量級,成為鯉魚中的佼佼者。那些在鄭州、濟南吃過鯽魚宴的巨商,嘗過石鯽之後,都感嘆:黃河美食作曲流。
杏花瓣
杏瓣,河曲縣特產,是河曲縣的傳統食品之壹。據考證,杏瓣制作於唐代。在河曲地區,幾乎每個村子都種杏樹。杏瓣由杏仁加工而成,據說杏瓣曾是貢品。
解放前,這裏生產的杏花瓣已銷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在晉西北、陜北、內蒙古西部,大部分是紅杏的杏瓣,只有河曲地區是油杏瓣。加工時,先將杏仁放入沸水鍋中煮1 ~ 2小時,然後用冷水浸泡壹段時間,再將浸泡後的杏仁撈出,用毛巾使勁擦,去掉紅皮;用開水焯壹下,用冷水泡壹夜。取出白杏仁,分別加入各種食用色素,拌入少許黃油。它被制成各種顏色的杏花瓣。
最後炒杏瓣,即將杏瓣和粗糠壹起放入鍋中炒至杏仁由白色變成淡黃色。煎的時候,加熱後有糠油滲出,所以杏瓣油油的,還產生了杏瓣。
杏瓣的特點是:色香味俱全,清脆可口,有清肺化痰的功效。
蕎面碗托
蕎面碗托是河曲的特產。蕎麥去皮,放入碗中。碗托是前壹天把碗泡在水裏,沖壓成糊狀,過篩,舀到碗裏籠蒸,中間用筷子攪拌壹次,蒸熟。在陰涼的地方放涼後,用醋、姜、芝麻、辣椒面、蒜泥、香油做成湯,倒入。
酸米飯
河曲酸粥是山西河曲的壹種特色小吃美食,能開胃健脾、養顏美容,口感極佳。
河曲酸飯歷史悠久。據河曲縣誌記載,相傳北宋年間,遼兵常侵。有壹次,老百姓正在淘米準備做飯,突然遼兵來襲,丟下還泡在水裏的糯米就逃。幾天後,士兵們回到家中,發現浸泡在水中的糯米已經發酵,變酸了。如果他們想扔掉,他們會煮了吃。令人驚訝的是,這種酸飯濃縮了精華,黃亮的堅韌,洋氣的刺鼻,酸酸的美味,色、香、味俱全。從此,酸飯被記錄在河曲傳統飲食文化的歷史中,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酸粥是河曲人壹年四季都不能斷的早餐。早上把在打米缸裏煮了壹夜的糯米(河曲特產)放進鍋裏,煮壹會兒,煮好的米湯返回打米缸,作為下次打米的壹部分。如此循環,不斷,漿湯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香。煮酸粥講究火候,所謂“緊火慢粥,增竈火煮粥”。把火調成慢火(調整炕爐蓋上的火,蓋緊了火就大,拉開蓋火就小),在鍋裏不停攪拌。大概十分鐘左右,酸粥就好了,稍微彎壹下就可以吃了。在地裏幹活,吃壹碗酸粥或者喝壹碗酸米湯,壹天不餓不渴,精神倍增,不覺得累不覺得困。全家圍坐在壹起,早上吃“酸粥”,中午吃“酸飯”,晚上吃“酸粥”,已經成為河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用鹹菜吃,是河曲人的美味早餐。壹個“米缸”和壹個酸菜缸,是河曲人必不可少的兩個器皿。
河曲民歌唱道:“妳是我哥哥心中對山藥、酸粥、辣角菜的愛”。“喝酸米湯不渴,想姐姐就難活了。”
米米
米米是河曲的土特產,至今在河曲五谷雜糧中占有獨特而優越的地位。小米不選地形,不要水肥。“谷子只要抓苗,就有壹半的收成。所以糯米成了十年九旱的河曲人的傳統主食。米米可以做粥、魚飯,也可以磨成面粉做窩窩頭,做“畫攤”。”“攤畫”歷來是河曲人清明節的固定食物,由此可見米米的不凡。春節期間,每家每戶都要隔壹年做壹鍋糯米飯,希望來年多。咪咪肩負著如此神聖的使命,不免增添了幾分神秘感。據測定,糯米含有糖、粗蛋白、磷、鈣和18種氨基酸,是谷類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米米也可以被釀造成酸大米。酸飯中含有乳酸菌,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健胃、清涼瀉火的作用,口感極佳。從春節到除夕,全年有27個大大小小的民俗節日。
除夕,春節
臘月二十九或三十,家家門前貼對聯、門神,隔年做壹次飯,擺酒擺菜,祭拜屋內常拜的祖先和神靈。夜醜時,老少穿新衣,麻炮開門。男人送火龍。院子中央有壹個祭壇。祭壇上鋪著印有龍風虎紋的紅布臺裙,正面兩角掛著黃色細紙做成的長款。“三祭”、“供品”、香爐、蠟燭都準備好了,父母就要北上祭神、祭祖、燒香、燒桌燒水、端茶。桌上擺了五碗素菜——炒豆腐、白面粉裹的炒黃蘿蔔絲、炒山藥、炒豆角、炒南瓜片——獻給土地、幸福、財富和長壽之神。供品結束後,醋炭制作:壹人手持裝有炭的砂鍋,另壹人手持醋瓶。他每到壹戶人家,就在木炭上倒些醋,被稱為醋炭之神。傳說壹代之神姜子牙在被神化的時候忘了自己,只好做醋炭之神,但諸神心生敬畏,站在醋炭面前。打完醋炭,姜子牙來了,神仙才敢坐下供奉。收神時,麻炮齊發,震耳欲聾,遠處連。接通後就天亮了,然後還有人在法庭上送錢送水,都是變相乞討。家裏也有晚輩拜年,還有人跑到附近的寺廟裏拿著香燈燒香磕頭。其次是早餐,素菜長豆面,中午吃油餅,晚上吃素菜粉湯泡茶。飯前要打槍拜神。早餐後要問候西神,也叫“出門”。迎新神的方位每年都在變。到了預定的地點,要開槍,燒香,磕頭,祈求壹年的好運。回來的時候要撿些柴火放進爐子裏,作為富貴的象征。除夕夜,全家不睡覺,稱為“忍年”。說話輕聲細語,拿東西慢慢來,不要把水灑在地上,不說不吉利的話,不要讓孩子哭,不要讓狗咬,不要讓貓叫,不要關家裏和院子裏的燈,不要熄滅爐子裏的火,不要在屋檐和墻上點碗。除夕夜,水缸裏放酸梅,房間裏燉蒼術。小孩和大人腋下夾著蒼術、紅棗、大蒜,小孩肩上扛著小槍和古銅錢。爺爺、媽媽、父母要給孩子壓歲錢,幫助正氣,壓制邪氣。分娩時全家吃餃子,意在“挾金元寶”。
農歷壹月二日
親戚鄰居互相邀請喝酒,稱為“年酒”。也叫“吃壹頓飯”朋友喝酒。春風落座,婚姻修好,禮讓觀念在農村。老弱婦孺沈浸在拜年、宴飲、玩樂中。出嫁的女兒會回娘家拜年,第二年初二初三入住。回娘家之前給公婆叔叔們拜年。官員、士紳、有名望、有威望的人拜年,要留名片,商人用紅紙拜年。這些名片和貼紙也是送給外地的親朋好友、老朋友等人的。拜年的設置也很有講究:炕桌或桌上有4至6碟茶,1碟茶,1壺酒。離開後,請大家在餐桌邊邊吃邊聊,互相恭維,以彌合隔閡,尋求新壹年的合作。
農歷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稱為“破五”。天壹亮就掃房間裏的灰塵汙穢,送到巷子裏,燒香爆炸,偶爾叫“送窮”,如果有女人形狀的剪紙,就說是“送窮媳婦”。在這壹天,吃幾盤供奉給神的三種肉被稱為“破盤”,商店和車間會在吃完“破盤”後宣布解雇不滿的下屬。那天不要請客,不要出門,小心點。
營
第壹個月的第七天被稱為“戚穎”,也被稱為小年。那天天氣陰暗,人口平安。除了不接神,她跟過年差不多,早晚壹柱香,早晚三個磕頭。
祭祀明星
正月初八,晚上10點星星都在的時候,點上燈和蠟燭,給星星獻祭。每家每戶都有壹個炕桌,上面寫著五行八卦和七個蛋糕燈籠,象征著北鬥七星。全家人從小到大依次給北鬥磕頭,每個歲數敲壹個頭,然後給天、地、父、母各磕壹個頭。
元宵節
即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元宵節。前後三天,街上點燈籠,門口堆火龍,祝福天官、地官、水官,稱為“三元勝利會”。鑼鼓喧天,城中載歌載舞,唱鳳陽歌;數百盞燈籠插在壹起,排列成矩陣狀,觀燈人徜徉其中,稱為轉燈之旅。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有西瓜燈籠、白菜燈籠、八角燈籠、紅紗燈籠等等;五彩繽紛,五彩繽紛。閨房女子也上街看燈。甚至還有孩子上街,提著燈籠,騎著小竹馬,系著銅鈴。在大閘街的舞臺上,妳要為霍德星君唱3天,避免壹年壹場火。街道上交通繁忙。這裏有舞龍燈,那裏有滾獅繡,還有亭臺樓閣,高蹺,旱船,車頭,大頭和尚舞劇劉翠,兩個女孩拉車輪,秧歌,二重唱,武術,等等。夜幕降臨後,火龍迸射,燈籠燈火通明,各種煙花此起彼伏,猶如萬炮齊發,絢爛壯觀。
天倉,老天倉
正月二十是天倉,二十五是老天倉。晚上在房子的院子裏燒餅點燈,祭天倉的星星,祝願那壹年豐收。
農歷二月初二
二月的第二天叫做“龍擡頭”。早上起床前,躺在被子裏吃壹條蛇,叫“咬蛇頭”。中午吃面條叫“舉龍頭面”。下午帶鐵鍋去泉井裏打水,壹直流回家,叫“招財龍”。到了晚上,庭院被火龍塵包圍,稱為“圈地”。這壹天,我們還要去西樓口開燈遊覽,以消災除疾,求得好運。
上雞街
在三月的第三天,每個家庭都會在門口插上壹棵柳樹。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的盛裝,去逛城,從北極閣上去,繞城壹圈,再從北極閣下來。然後在城隍廟裏逛廟、燒香、看戲消災辟邪。
冷的食物是透明的
清明節前壹天是寒食,準備酒菜上墳燒紙錢。祭祀結束後,在當地粉絲之間用餐。今天,小米粉被用來做蛋糕,這被稱為“傳播黃兒”。村民們蕩秋千。杏子開始開花,草芽出土。清明,蒸面魚,面條,親戚互送。當天,城隍被擡到“孤魂灘”,埋葬死者的家屬要在那裏燒紙錢。
三月二十五日
藥王神農生日那天,城裏的藥王廟唱了三天。所有醫療之家都要在寺廟裏供奉祭品、素菜或兩碟點心。為神農,以及華佗、扁鵲、張仲景、王叔和、孫恩渺等十大名醫。
天齊匯
三月二十八日,我在離縣城十裏的黛玉獄廟度過了天齊集市,唱了三天。朝聖者聚集在寺廟裏,槍聲不斷。城裏的商人去集市擺攤賣貨。銷量最大的泥人——用泥土和紙漿做成,塗上顏色,價格便宜,會上的人都買下來留作紀念。這種理解是祈求天齊長壽,消災避病。
4月8日
洗佛日,家家戶戶都要給娘娘廟送香燭,所以也叫娘娘廟會。娘娘指的是“把兒子送給娘娘”。寺廟裏還有“鬥哥”。這壹天,年輕女性成群結隊地來到寺廟。齊求皇後早日給她生個兒子不要孩子,齊求有孩子的“鬥哥”讓孩子早日天花痊愈。他們布施,獻素菜,吃“姻親”,有的還偷皇後懷裏孩子的“泥”。有的給“痘哥”紙帽、紙衣祈福。
春陽街
4月14日是純陽節,意思是八仙之壹的呂洞賓。
這壹天在鼓樓開會,唱戲三天。參加集會的人在呂祖的雕像前要求壹個標誌和占蔔,以顯示他們的出路,和尚給了他們壹個懺悔,並坐了壹個小時。
端午節
五月初五,為了紀念屈原,家家吃粽子,喝雄黃酒,用在孩子的額頭、手上、腳上、心上,手腕上綁五色線,帶草藥在身上刷蒼術、大蒜。在門上掛艾葉和紙公雞,用香草艾葉煎的水洗澡,用雄黃酒在門框上端畫十字。遊和還用黃裝裱寫了對聯:“五月五日正午太陽升起,天下大幸”,“雄黃似藥驅百病,艾葉似劍殺千魔”。蓋為驅魔避毒蟲,亦可延病。好家夥,白先生送了禮物。
鬼節
中秋節(7月15日)。據說穗媽只吃小孩。人們改以面條為人形,所以親戚們在7月15日中秋節送人時互相付錢,從那以後就沒變過。
那是日本城隍第二次“出家”,家家戶戶上墳祭祀。到了中秋節,城裏的三官廟就組織普通的家庭和水路交易的商人集資在河廟裏唱三天,晚上在黃河上放船燈,五顏六色,非常漂亮。
這個節日是河曲的盛大節日。除了在河神廟唱歌,河面上還有365盞燈籠,河中央還有壹場煙火表演。
中秋節
8月15日,家家戶戶加工月餅;親戚互送,數量取決於親戚朋友之間的距離。晚上,月亮被獻上並享用。月餅和水果放在院子裏的桌子上,燒香,磕頭,點燃桌子。香是壹種特殊的月香,做成長生字或者沒完沒了。可以從晚上燒到第二天中午。店堂對月更隆重,要給嫦娥搭個彩棚,準備壹間月亮裏的“臥室”。
重陽節
爬山訪,釀菊花酒,吃滑油餅,是月上贈衣,砧杵,鄰巷相答,針線縫衣,夜上開燈做。
冬季至日
氏族的長輩們依次祭拜,這就是所謂的“冬拜”,食物和娛樂,配以羊肉湯和紅棗釀造,以及羊羔朋友和酒的遺產。
實驗室用動物飼養者協會
天亮吃紅粥,配軟飯和江豆;紅棗做的,叫臘八粥。不知道第七天晚上在大門口,房子兩邊,糞上立冰塊,澆紅豆湯面是什麽意思。哥哥,妳去西邊,小妹妹,我真的待不下去了;
握住我哥哥的手,把他送到門口。
哥哥,妳去西邊,小妹妹,我有消息要離開;
走路要走大路口,人多解憂。
……
壹曲《向西走》唱出了黃河兒女的辛酸;壹曲《向西走》顛覆了世界鐵人的錚錚鐵骨;壹曲《向西走》讓大家知道,在黃河的拐彎處有壹座古城叫河曲。河曲的民歌藝術在山西可以說是獨領風騷。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二人臺”,曾經很醜,也能歌善舞,蓬勃活潑,深受山西、陜西、內蒙人民的喜愛。《二人臺》有壹百多部戲。其中最著名的有走西口、探病、掛紅燈、玩錢、種果樹、撿碳等等。這些名曲大多以歌頌黃河兒女的愛情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黃河風情。“山廟會整天都是流水,鎮戲二人轉唱得特別晚。”古代河曲城的繁華,好戲連連,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太原路註:“走西口”和二人臺請參考本網山西名曲板塊)
元代大戲劇家白樸是河曲戲劇繁榮昌盛史上的代表人物。白樸,字仁甫,先生,生於1226,卒於1312,生於伊(山西河曲)。作為元曲四大家之壹。他的作品多以表現男女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為題材,如的《死嫁》蘇小小的《月夜錢塘夢》、唐的《秋夜雨》、裴的《馬上上墻》等。這些傑作中有許多仍是戲劇舞臺上經久不衰的劇目。
在河曲縣城走壹圈,很想找壹些關於大戲劇家白樸的文物。雖然歷史上有非常明確的記載,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痕跡。就在我滿心惆悵的時候,收音機突然想起了婉轉活潑的二人臺。這時,我終於明白,河曲人是把白蒲先生的文化精髓溶進了那首貪得無厭的民歌裏,他們真正在精神上繼承和拓寬了先生的思想。由此,我想到了目前的壹個怪現象:山西個別縣為了利用名人效應,吸引遊客,不斷捕風捉影,攀拉著早已死去的歷史名人當鄉賢,修建寺廟、紀念碑,從不傳播他們的精神。從這壹點來看,淳樸的河曲人比他們高尚、聰明得多。壹段深情的對唱,立刻讓人想起歷史上第壹位創作《梁祝》的大戲劇家白樸。壹脈相承,壹脈相承,河曲的文化藝術就像黃河壹樣,充滿靈魂,川流不息。
2006年,山西省河曲縣申報的《河曲民歌》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音樂項目類別編號為33個。
河曲縣2010獲得“中國北方民歌之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