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鱗魚吃起來方便快捷,為什麽很多人不建議吃?有什麽科學依據?
題主說:為什麽很多人不建議吃無磷的魚?在民間還有這樣這壹種說法,當然我也是從我父母那聽來的,他們就不太喜歡吃鯰魚,偶爾下館子的時候,當服務員熱情推薦各種鯰魚的時候,我爸媽都會說這種魚是“發物”,所以,我們基本上都是不太喜歡的;
1、首先給大家介紹壹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買到哪些無鱗的魚?海洋類的魚類有:海鰻、海鱔、帶魚、扒皮魚、馬鮫魚、金槍魚等;
淡水類的無鱗魚有:鱔魚、黃辣丁、鯰魚、泥鰍、河鰻、銀魚等;
2、再來說說有鱗魚和無鱗魚的區別?黃鱔、泥鰍、鱔魚等這壹些淡水無磷魚,身上總是黏糊糊的,同有魚鱗的淡水魚比較起來,魚鱗能夠起到保護自身的作用,因為魚鱗能夠折射出光線,更加容易隱藏自己,最重要的是魚鱗能夠外界細菌的入侵;
3、有鱗類的淡水魚,大多生活在淺水層,需要骨骼支撐,所以多刺,吃的時候不太方便,需要小心翼翼,而無鱗的淡水魚,雖然也有生活在淺水層的,但是大多數海洋類的,它們的生活區域大多在500米左右的深海區域,相對來,淡水類的無鱗魚和深海類的無磷魚,我們也會更加喜歡海洋類的,可能也就是這個道理;
4、從營養方面來進行分析,它們都是富含蛋白質的,只不過無磷魚的魚刺會更少壹些,無磷魚的膽固醇含量更高壹些而已;
可能也同我父親的皮膚病有關系,因為有些無鱗魚食用之後,很容易出現皮膚發炎或者是過敏,對於老爸來說,他本身就有皮膚病,可能是這方面的考量,可能這樣也就能解釋清楚什麽;
6、比如鱔魚,都是現買現做,很少有冷凍保存的,特別是壹些淡水類的無磷魚,食用不太新鮮的,會有極大的風險,因為這壹類的淡水魚類死掉之後味道會發生變化,有的還會產生壹種叫做“組胺”的毒素,死掉的黃鱔魚、泥鰍都是不能食用的,這也是為什麽,壹些淡水類的無磷魚大家都喜歡吃鮮活的原因;
7、比如鯰魚、泥鰍等,在比較惡劣的水質中也是能生存下來的,從飲食的角度來說,大家自然會通過它們生存的水質產生聯想,惡心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既然這樣,自然也就沒有了食用 的興趣;
8、另外就是烹飪時非常考驗廚師的烹飪技巧,因為壹些淡水類的無鱗魚土腥味比較重,烹飪的時候,會加入很多的調味料來掩蓋,這樣制作出來的菜肴,口味就比較重,現代人吃的都比較清淡,很多人吃不習慣也是可以理解的;
通過這樣的壹個對比,也不能完全說我們是不吃無鱗的魚的,主要還是要看品種,從地域上來進行劃分,湖北屬於魚米之鄉,淡水魚類資源豐富,鯿魚、鯽魚、草魚又新鮮又美味,而且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加上各種美味的做法,是真的吃不過來,對於那些無鱗的魚吃壹次是真的不容易;
說完淡水魚,再來說說海洋裏的魚,帶魚和扒皮魚算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也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扒皮魚的身價倍增,前幾周去超市買了兩條手掌大小的扒皮魚,四十多元錢壹斤的價格,這兩條就花掉了50多,我媳婦調侃的說道:吃壹次扒皮魚可以吃壹周的紅燒鯿魚,相對來說,更加新鮮更加鮮活的鯿魚還是更美味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