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桂林恭城旅遊景點攻略介紹 桂林恭城旅遊景點攻略介紹圖

桂林恭城旅遊景點攻略介紹 桂林恭城旅遊景點攻略介紹圖

恭城壹日遊攻略是什麽?

壹、中山中路夜市-兩江四湖

二、象鼻山-靖江王城-白崇禧故居-漓江

三、古東瀑布-海洋銀杏-冠巖-楊堤-興坪古鎮

四、十裏畫廊-天籟·蝴蝶泉-遇龍河-大榕樹-聚龍潭-月亮山-印象劉三姐

五、恭城紅巖村-周渭祠-恭城孔廟-大嶺山桃園

六、龍脊梯田-龍勝溫泉

介紹:

恭城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總面積2149平方公裏,轄3鎮6鄉,總人口27.8萬人,居住著瑤、漢、壯、苗等19個民族,其中瑤族人口14.8萬人。依托紅巖、橫山、社山、大嶺山、潮水巖等“富裕生態家園”示範點,以“節會”為載體,把生態田園風光與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獨具特色的生態文化旅遊,逐步樹立了自己的品牌。“桃花節”成為大桂林春季旅遊新亮點,以紅巖為代表的農家樂休閑旅遊越做越紅火,2005年紅巖村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桂林恭城有哪些旅遊景點?

桂林恭城有“恭城紅巖村 恭城周渭祠 恭城湖南會館 恭城武廟 恭城文廟”等旅遊景點。

恭城紅巖村——以前是個經濟欠發達的貧困縣,經過二十年的生態農業建設,探索出了“養殖-沼氣-種植”三位壹體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簡稱“恭城模式”),“恭城模式”催生了當地以生態工業和方興未艾的以生態農業旅遊產品為中心的鄉村旅遊,正在形成“養殖-沼氣-種植-加工-旅遊”五位壹體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恭城生態村的榜樣——紅巖村,成為恭城發展生態農業旅遊經濟的壹個典範。

恭城周渭祠——建於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是祭祀宋禦史周渭的祀廟。大殿為兩榀五拄穿鬥架及三面磚墻混合結構,廂房面寬和殿進深壹致。門樓重檐歇山式,面闊五間,分明間、次間和梢間。門樓構造具有廣西特色:壹是檐柱承下檐,金柱支到上檐,體形在中間驟然收小;二是鬥拱主要起裝飾作用。

恭城湖南會館——建於清朝同治十壹年(公元1872年),此館現在是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會館布局嚴謹,紅墻黃瓦,泛翠流金,飛檐挽天,蔚為壯觀。大殿裝修華麗,壁畫花飾繁多,前後風檐鏤雕細致,檐墻彩繪構畫新穎。館內有戲臺矗立,呈凸字形,105平方米,青石壘砌臺基,臺底淺埋水缸36口,以增強音響效果。看臺能容納1000余人。

恭城武廟——始建於明朝萬歷三十壹年(公元1603年),現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印山南麓文廟的右側。印山壹山分二脊,壹東壹西,壹左壹右。左為文廟,右為武廟,文武兩廟渾然壹體,相得益彰。

恭城文廟——位於桂林市恭城縣西山南麓,是廣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廟,也是全國四大孔廟之壹。文廟座北朝南,俯視茶江,背靠印山,依山而建,逐層布置,顯得莊嚴肅穆。文廟由兩邊耳門出入,東向門叫禮門,西向門叫義路,門外立禁碑壹塊,上刻“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以示孔廟的莊嚴。正面是照壁,沒有開大門,據說等有人中了狀元,才在照壁中間開大門,稱狀元門,想從大門步入欞星門,唯狀元莫屬。1963年文廟經修復後成為廣西最大的孔廟,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桂林市旅遊景點介紹

桂林市旅遊景點介紹

桂林是壹個好地方,去桂林,有那些景點呢?看看下面的桂林市旅遊景點介紹吧!

桂林市旅遊景點介紹

1、漓江

上遊景點 桂林美最美是漓江,它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全長170公裏。由桂林至陽朔84公裏的漓江,像壹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奇峰夾岸,碧水縈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風光旖旎,猶如壹幅百裏畫卷。這百裏漓江,依據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景區第壹景區:桂林市區至黃牛峽。兩岸奇峰林立,城鎮、農村、田園錯落分布,景觀多樣,是觀賞遠山近水與人文民風的佳處,構成了畫卷的開頭部分。這壹景區的主要景點有象鼻山、鬥雞山、凈瓶臥江、奇峰林立、父子巖、龍門古榕、大圩古鎮、磨盤山等。第二景區:黃牛峽至水落村。夾岸石山連綿不斷,奇峰圍巒映帶,是漓江風光的精華所在,構成畫卷的主體部份。主要景點有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巖幽府、半邊渡、鯉魚掛壁、浪石風光、童子拜觀音、八仙過江、九馬畫山、青峰倒影、興坪佳境等。諸多景點中,冠巖水府、九馬畫山、興坪佳境最令人興奮,令人陶醉。

2、陽朔西街

陽朔西街位於廣西陽朔縣城中心,全長517米,寬8米,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築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薈萃各種旅遊紀念品、小吃於街市。其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郁。 陽朔西街又被戲稱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鎮建築規模,但卻顯現著國際情調的人文景觀。 _飫鐧木瓢傘⒎溝輟⑼傘⒐ひ掌肥榛甑茸靶薹綹翊蠖嘀形骱翔擔型庥鎿信疲ひ掌肥榛輟⒎溝輟⒕瓢傻姆裨薄⑵脹ň用褚災劣誚稚下羲睦鹹寄芙慘豢諏骼撓⒂錚餼透鶻秩舊狹艘槐室煊蟶省T諼鶻值拿懇桓黿鍬洌峋?吹餃宄扇翰煌羯穆糜握吡俳治ё諞黃鷙繞啤⑵房Х取二蟻妨奶歟褂心遣皇艿鋇丶蘋拗頻鬧泄蓋綴臀髖飯業母蓋祝熳嘔煆誚稚賢嫠! 西街東頭是漓江的重要口岸——漓江碼頭,旅客遊完漓江後均從此處上岸。 上世紀80年代初,便有被當地人稱為“背包老外

3、象山景區

桂林市象山景區位於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山相距不過二三千米,瀕臨漓江,半枕陸地,半沈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華。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開發遊覽,早已成為壹方旅遊勝地,遠近文明。 早在隋唐時期,桂林城中諸山就留下了古人尋芳覽勝的足跡,吟詠贊美的詩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更是出現過車馬為之堵塞的遊覽盛況,那滿山遍布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在宋代桂林環城遊覽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節點,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巖水洞,掃葉烹茶,把酒臨風,覽山水之色,探巖洞之奇。時移世易,滄海桑田,許多盛極壹時的名山沈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名山遊覽之勝卻千年不衰。我們是否還記得,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的後半葉,對桂林山水的集體記憶,或者說高度概括是什麽?回答是“三山兩洞壹條江”。

4、靖江王城

靖江王城位於桂林市市中心獨秀峰下,廣西師範大學內。為明代靖藩府城,又因南明永歷帝朱由榔蒙塵曾駐蹕在此,故又稱“皇城”。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其任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就藩於此。五年始建王府,二十六年築府城。府第建築悉依藩王規制。主體布局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左宗廟、右社壇。主體兩側有眾多的廳堂樓閣、書屋軒室。獨秀峰東北麓的月牙池還辟作亭臺橋榭相連的禦花園。城垣東南西北四門,名為:體仁、端禮、遵義、廣智,南北長556.6米,東西寬335.5米,通高7.92米,厚5.5米,內外警以方石,內充片石澆灰漿。所有建築系大式歇山頂,紅墻碧瓦。靖江王室在這裏繁衍子孫11代,襲王14人,歷 270余年,是有明壹代封藩最長的`壹支。清順治九年(1652),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將王府焚毀自歿。現保存府第的門、殿、宮須彌座臺基及石雕欄柱、陛階和城垣。1988年起修復城埃及馬道。

5、獨秀峰

獨秀峰又稱紫舍山,孤峰似披紫袍金衣位於廣西桂林市區中心靖江王城內,有“南天壹柱”之稱。山東麓的顏延元讀書巖是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獨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氣勢雄偉,南朝文學家顏延元曾寫下“未若獨秀者,峨峨郛吧間”的佳句,獨秀峰因此得名。山峰突兀而起,形如刀削斧砍,周圍眾山環繞,孤峰傲立,有如帝王之尊。峰頂是鳥瞰桂林城全景的最佳觀景臺。“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千古名句的真跡就題刻於此。峰下的太平巖洞內有世界文化奇觀“太歲”摩崖石刻。此外,山上建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客廟、三神祠,山下有月牙池等景觀。山的東麓還有南朝劉宋時文學家顏延元讀書巖,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他曾寫下“未若獨秀者,峨峨郛吧間”的佳句,獨秀峰也因此得名。獨秀峰如擎天柱壹樣豎直聳立,峰頂的獨秀亭似乎被托著壹般,威嚴而又壯觀。西麓有太平巖,東麓有月牙池,月牙池畔有中山紀念塔,峰頂有獨秀亭。

6、樂滿地休閑世界

樂滿地主題樂園占地90公頃,是樂滿地度假世界第壹期工程投資最大的項目,且在2002年度通過了ISO9001質量認證及ISO14001環境認證,同時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景區。園區***有五大主題區:歡樂中國城,美國西部區,夢幻世界區,海盜村,南太平洋區及森林遊樂區。園區裏所有的服裝,餐飲,景觀,表演及遊樂設施,都與各區的主題有關。它是壹個刻意營造不同時空背景的遊樂場所,讓妳置身其中,亦真亦假,享受在主題區猶如進入時空隧道中模擬環境所提供的樂趣。樂滿地主題樂園引進國際級大型遊樂園的設計,拮取世界各地的夢幻情境。在樂滿地的夢幻王國中有:時空交錯的歡樂中國城、驚險刺激的美國西部區、奇妙魔幻的夢幻世界區、充滿神秘的海盜村、熱情洋溢的南太平洋區將帶人進入時光隧道體驗奇幻多變的精彩樂趣。小木屋區。依山勢而建了數十座造型獨特的小木屋,晨露晚鐘,推窗臨湖,樹木繁茂,果樹成林。春天桃李爭艷,綠柳成行;夏

7、桂林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沈水山,簡稱象山,位於廣西省桂林市內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是桂林名山之壹,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巖、普賢塔、宏峰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附近還有隋唐開元寺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緊靠江邊,漓水流貫其間,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飲水漓江,景致極佳,唐宋以來即為遊覽勝地。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詩:“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形象地描繪了這壹景致。國家首批4級景區,位於桂林市濱江路,桃花江與漓江的交匯處,2、23、16、57、58、88路公交車可到達。占地11.88萬平方米,屬於喀斯特地貌自然風景區,因山形酷似壹匹豪飲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早在唐宋就成為著名遊覽勝地,有1000多年的遊覽史。象鼻山在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西距文昌橋200米。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

8、兩江四湖

是桂林市中心區的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等環城水系的總稱。其環城水系全長7.33公裏,水面面積38.59萬平方米。該工程最早形成於北宋年間960至1127年間,當時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縱橫,遊人如織,興盛壹時。由於年代久遠,壹些湖塘已經填沒。為了再現當年桂林“水城”的繁榮景象,並恢復桂林宋代水上遊的城市遊覽模式,桂林“兩江四湖”工程的構想,經過建設者們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桂林“兩江四湖”於2002年6月2日上午實現了通航。南宋著名詩詞家劉克莊詠嘆桂林“千山野立,壹水抱城流”的夢想,從此成為現實。1998年9月18日,0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設桂林市環城水系的構想,把桂林市中心區的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貫通,即“兩江四湖”工程。

9、七星景區

七星景區(國家級景區)位於漓江東岸,距市中心1.5公裏,面積134.7公頃,因有七星山,七星巖而得名,是桂林市最大、歷史最悠久、景點最多的綜合性景區。 七星山七峰並峙,宛如北鬥星座;北四峰象鬥魁,稱普陀山,南三峰象鬥柄,稱月牙山。著名的七星巖就在普陀山山腹,巖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千姿百態、蔚為奇觀。從壹千多年前的隋唐時代起,七星巖就洞。桂林山水的精品“三山兩洞壹條江”,其中“兩洞”即是指七星巖、蘆笛巖。七星景區具有典型的巖溶地貌景觀,它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於壹體,歷史上形成了“北鬥七星”、“棲霞真境”、“月牙虹影”、“駝峰赤霞”、“龍隱奇跡”等名勝。園內樹木花果成片,每當金秋時節,滿園桂花湧金流銀,芳香馥郁,茂樹修 竹,金桂丹楓,芳草綠茵,繁花似錦,使奇山秀水更加絢麗多姿。

10、疊彩伏波景區

伏波山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區東北,濱江路北端與風北路交界處,孤峰突起,西枕陸地,東臨漓江,有遏波伏瀾之勢,因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祠而得名。伏波山公園由多級山地庭園組成,有還珠洞、千佛巖、珊瑚巖、試劍石、聽濤閣、半山亭、千人鍋及大鐵鐘等景點和文物,集山、水、洞、石、亭、園、文物於不足1萬平方米的範圍內,成為獨特的桂林山水的縮影。進入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第壹級臺地庭園景觀:伏波勝景。在這個三開對稱,硬脊斜坡,黃琉璃瓦蓋的仿古牌坊建築上方的正中位置,有楚圖南先生手書“伏波晚掉”的匾額,令人頓生詩情畫意。第二級平臺上“u”形的臨江遊廊與平臺北邊的檔土墻自然形成壹個院落,院內種植花木,曲折有致,步移景換,妙趣橫生。廊前置亭,亭內存放著壹口“千人鍋”,直徑1米,高約l米,重約l噸,它與還珠洞入口處左側的古鐘同為定粵寺的法器。

;

桂林恭城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1、恭城文廟

恭城文廟,又稱孔廟、學宮,是紀念我國古代傑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廟宇。孔子誕生於公元前551年,是世界四大極峰人物(孔子、耶穌、釋加牟尼和蘇格拉底)之壹。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世界十大著名思想家之壹。孔子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極其巨大。孔子思想,至今仍給人們以深刻啟迪。

2、恭城武廟

恭城武廟,又稱關帝廟,是祭祀三國名將關羽的廟宇。始建於明朝萬歷三十壹年(公元1603年)。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現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廟宇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33平方米。坐落在印山南麓文廟的右側。印山壹山分二脊,壹東壹西,壹左壹右。左為文廟,右為武廟,文武兩廟渾然壹體,相得益彰。

3、周渭祠

周渭祠,恭城人稱它為周王廟或嘉應廟。 它建於明朝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是祭祀北宋監察禦史周渭的祠廟。

4、湖南會館

湖南會館建於清朝同治十壹年(公元1872年),為當時的三湘同鄉會集資所建,占地面積為1847平方米,建築面積1420平方米。由門樓、戲臺、正殿信兩邊廂房組成。因其結構獨特,造型奇巧,雕飾豐富,花草人物繁雜,故有“湖南會館壹枝花”之美稱,它是恭城“四大會館”(廣東會館、湖南會館、福建會館、江西會館)至今惟獨保存完整的壹座。

5、社山生態農業示範村

社山,是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鄉的壹個自然村,距縣城7公裏。這裏交通便利,民風純樸,自然風景秀麗,群山環繞,享有“小橋流水人家”之美譽。壹九九九年,這裏來了壹個來自法蘭西***和國的旅遊團,其中有壹個法國朋友說道,這裏簡直是中國南方的“香格裏拉”。

6、大嶺山桃花圓

桃花歷來讓人喜歡。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充滿奇巧,劉禹錫的“人面桃花映相紅”情意最美妙。每當三月桃花盛開的時候,恭城縣大嶺山上漫山遍野的桃花,爭相怒放,艷麗迷人,向遊客展示包含春意的芳容。大嶺山的桃花有兩色,壹是細嫩粉紅的,壹是耀艷鮮紅的,兩相交映,如壹典雅壹鮮亮的少女並行。

7、生態田園風光

恭城近幾年來以沼氣為紐帶的農業生態模式得到了迅速發展。豬樣——沼氣池——沼氣入室照明燒飯,沼液、沼渣入田入地做肥料,既發展了經濟,保護了生態環境,實現了良性循環生態。它集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壹體,增加了經濟收入,保護了生態環境,解決了農民的生活問題,節約了勞動力,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勞動效益四得利。隨著“養殖——沼氣——種植”三位壹體的生態模式的應用推廣,恭城的水果業發展迅速。到處是壹望無際的開放式果園,特別是社山村,集山水、田園風光於壹體,那小橋、流水、人家、綠樹、古道、碩果的田園意趣,似乎讓人感受到桃園仙境的迷離。是久居鬧市的人們返歸在自然,享受田園的好去處。

恭城怎麽樣,恭城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恭城很漂亮,恭城好玩的地方有恭城文廟、恭城武廟、湖南會館、周渭祠、紅巖生態旅遊新村。

1、恭城文廟

文廟始建於1477年,是為祭祀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而建的聖廟。整座廟宇氣勢恢宏,是迄今廣西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式明代建築。位於桂林市恭城縣西山南麓,是廣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廟、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四大孔廟之壹。

2、恭城武廟

恭城武廟,是祭祀三國名將關羽的廟宇。始建於明朝萬歷三十壹年(160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清鹹豐四年(1854年)毀於兵燹,清同治元年(1862年),再度重修。

恭城武廟,建築面積1033平方米。內設有戲臺、雨亭、前殿、正殿和後殿、兩側還有東西廂房。坐落在印山南麓文廟的左側。

3、湖南會館

湖南會館為湖南學子進京趕學安歇之處,民國後逐漸成為湖南同鄉、學子赴京求學或謀生的旅居之所。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位於在宣武區爛縵胡同101號。現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表面上看,會館都是壹些破舊的小平房,裏面卻積澱著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會館實際上成了政治、社會活動的場所,近代很多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都與會館有關。

4、周渭祠

周渭祠即周王廟或嘉應廟,是祭祀宋禦史周渭的祀廟。位於恭城縣城東,建於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周渭祠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40平方米,由戲臺(毀於三十年)、門樓、大殿、後殿及左右廂房組成。現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紅巖生態旅遊新村

紅巖生態旅遊新村位於恭城瑤族自治縣南面,距蓮花鎮圩1.2公裏,交通和通訊十分便利,自然環境優美,蓮花河流經該村,河畔翠竹林立、綠柳成蔭,河水清澈緩流,是泛舟休閑之佳處。

紅巖人註重水果生產及養殖業的發展,也註重生態農業旅遊業的發展,萬畝月柿園觀光、庭院養殖觀光、吃、住、玩壹條龍服務設施建設正在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