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小時候是黃色的,長大怎麽成白色了?
大鵝是壹種比較漂亮的家禽,因為它們有著壹身潔白的羽毛,但是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都知道,大鵝小的時候,羽毛壹般都是淡黃色。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大鵝雛鳥和成鳥的羽毛顏色會完全不同呢?還有沒類似的“華麗變身”的動物呢?我們壹起來聊壹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大鵝的羽毛已經被“修改”過壹次了
大鵝是我們的祖先將野生的鴻雁馴化而來的,但是二者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外觀上。鴻雁作為壹種大型的水禽,它有著黑色的喙、灰褐色的翅膀、棕色的後頸、白色的脖子和尾部。
而作為鴻雁馴化後的產物,家鵝的喙變成了黃色、羽毛也變成了幾乎統壹的白色或者灰色。因此,我們才說大鵝的白色羽毛是馴化後的產物,那麽它們的體色為什麽發生了改變呢?
這與人為的選擇和環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系。首先,鴻雁作為壹種水禽,它們經常要在水域附近覓食,這種以褐色和灰色為主的羽毛顏色,更有利於它們的隱藏(保護色),但是當人工飼養下之後,它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改變,最關鍵的是在人工飼養下,幾乎沒有動物能夠傷害到它們了,所以這種保護色就不再必要了。此時壹個重要的轉變出現了:在野生環境下,如果出現白色的鴻雁,會優先被天敵發現,從而無法將變異的基因遺傳下去,而在人工飼養下,無論變成什麽顏色,都可以正常的延續後代。
其次是人為的選擇。人們向來就喜歡潔白的事物,這是人的選擇喜好。當壹只大鵝孵化出了壹群小鵝,這些小鵝又長成大鵝後,哪壹種顏色的鵝更容易被人選擇,顯然就是白色的,這其實是壹種基因突變。當人為選擇了白色的大鵝後,其他的鵝沒有繁殖就被吃掉了,而白色的鵝可以繼續繁衍後代,這種基因突變就被壹代代地累積了下來,時至今日,大鵝長大後的顏色基本上都統壹為白色了。
因此,大鵝如今的羽毛顏色其實是經過了壹次“修改”了,而按下修改鍵的是人類和環境。
大鵝小時候跟長大後的羽毛顏色為何完全不同?在開始我們說過,剛孵化出的小鵝壹般都是黃色的,而長大後的大鵝壹般都是白色的,這種顏色轉變是如何形成的呢?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第壹:羽毛不同。對於小鵝來說,它身上雖然也覆蓋著羽毛,但是它們與成體的羽毛有著本質的區別,它們的羽毛只能算絨毛,因此又稱為絨羽。而絨羽可以分為三種:粉絨羽、體絨羽和雛絨羽,其中粉絨羽比較少見,它通常會出現在鷺科和鸚鵡科鳥類身上,可以產生粉塵,是導致人過敏的過敏原之壹,而體絨羽是成年鳥才有的,它位於正羽下面,最後就是雛絨羽了,雛絨羽是大多數鳥類雛鳥形態時身上唯壹的羽毛,這種羽毛會壹直陪伴它們到正羽長出來。
因此,對於鵝來說,小時候黃色的是絨羽,長大後白色為正羽。而絨羽有壹個特點:色素單壹,只有黑黃白三種色素,因此我們在看壹些小雛鳥時,基本上都是這幾種顏色(各種比例下,會出現灰色),而小鵝就恰好就是黃色。當出現正羽後,其結構色的色素組成變多,於是就會出現像鴻雁那樣,不同的顏色構成,而大鵝之所以出現白色,是因為白色本身就是大鵝體內色素具備的顏色。
第二:人為選擇。上面我們說過,小鵝絨毛是由三種顏色控制的,所以小鵝的絨毛顏色並不固定,比如灰色、黃色、褐色等等。此時,人為選擇就出現了,這些黃色的毛茸茸的小鵝更符合人們的審美,這些小鵝就會被挑選出來用來繁殖,這樣這種黃色表達就會被遺傳下去,這就是表觀遺傳學。
這種單壹的顏色被選擇後,它們的成年個體也容易成為單壹顏色,當然這個單壹顏色必須是野生祖先身上原本攜帶的顏色基因。當人們選擇了這些黃絨毛的小鵝長大後,人們驚喜地發現,這些鵝竟然成了同樣符合人審美的白色。
總結幼體與成體的顏色、形態不同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常見的,這與控制顏色的基因變化、保護色、擬態等多個方面有關系,而對於大鵝來說,它們顏色在人為馴化下已經與野生祖先不同了,其實它們的野生祖先的幼體和成體顏色也是不同的,之所以出現了黃色和白色的變化,也與人為的選擇和表觀遺傳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