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鐵鎖的藥理研究概況
來源:石竹屬植物金鐵鎖的根。
采收:秋後或早春發芽前采收,挖去根部,洗凈幼苗的葉片和土壤或去除木栓,曬幹。
藥材:幹燥根長圓錐形,長約8 ~ 15 cm,直徑約0.5 ~ 1.5 cm,木栓黃棕色,多數縱紋;如果栓子已取出,呈黃白色,可見橫孔。易斷,斷面狀,維管束明顯呈黃色密集放射狀排列。沒有氣,辛辣的味道,刺激喉舌的味道。還不如支持大的。
化學成分:含有氨基酸、有機酸、皂甙和三萜。
味:苦、溫、毒。
①滇南草藥:性溫,味辛,微毒。
⑧雲南中草藥:味苦而苦,性溫而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痛、止血化瘀。治療風濕、關節痛、胃痛、外傷出血和跌打損傷。
①《滇南本草》:食之使人多吐,專治面寒疼痛,胃氣心氣痛,攻癰膿腫,排膿。細粉,每次五分,燒酒就送下來。
②雲南中草藥:止血止痛,活血化瘀。除了風濕病。治療跌打損傷、外傷出血、風濕疼痛和胃痛。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3 ~ 5分鐘;研磨或浸泡在酒中。外用:研磨粉末。
忌:《雲南中草藥》:“孕婦不宜服用”
食譜:治蛔蟲:先吃半個煎蛋,然後每半小時吃兩次粉和剩下的半個煎蛋。性狀鑒別:根長圓錐形,直或略扭曲,長8-15cm,直徑0.5-1.5 cm。表面黃褐色,有許多縱向皺紋和橫向皮孔。拔開木塞後,內表面黃白色,易折斷,有密集的黃色放射狀紋理。輕微的呼吸,辛辣的味道,喉嚨痛。最好是粗壯、結實、有碎面粉、黃菊花心的。
顯微鑒別:粉末特征:黃褐色。
①導管多呈網狀,有螺紋或孔洞,直徑15-40μm,有時可見黃褐色塊狀物。
②澱粉顆粒呈扁圓形、單顆粒或復合顆粒;單粒直徑為6-65438±02 μm
(3)有油滴,無草酸鈣簇。
理化鑒別:取本品粉末5g於燒瓶中,加水20ml,煮沸65438±00min,放冷,過濾,取濾液4ml於試管中,加入冰醋酸0.5ml,搖勻成黃色凍結物,在紫外光下呈乳藍色熒光。金鐵鎖最早見於明代毛蘭的《滇南本草》中,說:“金鐵鎖味辛、辣,性溫,微毒,食之令人嘔吐。專治面部寒痛,胃氣,心氣痛。攻瘡化膿。”清代吳的《植物名實考辨》載:“金鐵鎖生於昆明山中。柔軟的藤蔓拖地,直指樹葉,又粗又脆,只露出壹條直線。夏天開淺紅色小花,五瓣極薄。有橫條紋的單根看起來像沙參,長得像蘿蔔,也有幾個成活的。”中國藥物研究所編1943《滇南本草圖譜》載:“本屬為壹種,產於雲南省西部(麗江、永寧、永北)和東北部(東川、昆明),沿金沙江支流溫暖地帶,海拔2600米至3200米。在松林裏的沙地,石灰的,荒地或山坡。花期6-9月,果實成熟較晚。”根據以上記載,金鐵鎖無疑是石竹屬植物金鐵鎖的根。其性溫、辛、毒。能祛瘀止痛,祛風除濕,消炎排膿。用於跌打損傷、刀傷、肌肉疼痛、風濕痛、胃寒痛、面寒痛;瘡瘍、蛇咬、外傷出血等疾病的局部治療。& ltBR & gt還有壹種瓦草在《滇南本草》中首次記載,也載入了《雲南藥標》,是石竹科植物蘿藦的根。其產地分布、植物形態、藥用性質與金鐵鎖相似,商品易混淆。由於兩種藥物的藥效不同,且金鐵鎖的毒性較大,所以要特別註意鑒別,嚴格加強管理,不可誤用或混用,以免輕者貽誤病情,重者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