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廠鹽泉的形成過程
寧廠鹽泉的形成過程如下:
鹽泉,原名“白鹿泉”,因傳說是壹頭白鹿發現而得名。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獵人在大巴山南麓的森林裏追趕壹頭渾身似雪的白鹿,追來追去,追到了現在四川東部與湖北毗鄰的巫溪縣境內,大寧河西岸的寧廠鎮獵神廟前。正當獵人搭弓欲射時,白鹿突然不見了,眼前卻騰起壹圈圈銀色光環。
原來面前是壹個山洞,有壹股清凈的泉水正汩汩從洞中流出。獵人正渴,急忙蹲下去掏水而飲,不料泉水極鹹,難以下咽,於是發現了這處奇異的“鹽泉”。
鹽泉
據史書記載:“漢水平七年(公元64年)嘗引此泉於巫山,以鐵牢盆盛之。”這說明,早在19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鹽泉就已被開發利用了。當時,除了用“鐵牢盆”(鐵鍋)煎鹽,還在大寧河龍門峽西岸的峭壁上,修建了壹條長達百余千米的棧道,人們用捕竹相接鋪成管道,將鹽泉之水引到巫山縣大昌鎮去煮煉。東漢以後,人們在鹽泉出口處安裝了壹個口銜寶珠的石雕龍頭,鹽水從寶珠兩側註入鹽池,鹽池下方有出口,再以竹覽導至煎竈。據當地老輩人傳說,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曾把大寧河中遊的大昌鎮作為根據地,起義軍壹面打擊明朝官兵,壹面引泉煎鹽,以供軍需。到了清代,寧廠鎮以泉煎鹽生產已具相當的規模了。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至1795年)當地己報竈336座、煎鍋1081口,號稱“萬竈鹽煙”。其生產和貿易的盛況是:“利分秦楚城,澤沛漢唐年。噴流千尺雪,香滿壹溪煙。碧蟑連村濕,紅爐徹底煎。黃金走萬裏,但看往來船。”解放後,在寧廠鎮建了巫溪鹽廠,該鹽廠的原料,就是鹽泉之泉水。煮泉成鹽,所產泉鹽暢銷川東、鄂西各地。
泉水何以能煎出鹽?這是由於地下水在活動過程中,遇到了含有大量氯化鈉的巖層,氯化鈉被地下水溶解後,就變成了含鹽度很高的“鹽泉”,其濃度往往高於海水,水味極鹹。這些鹽水通過巖石裂隙或斷層湧出地表,就形成了奇異的”鹽泉”。由於“川東古剎之冠”的寧廠鎮獵神廟鹽泉具備了上述水文地質條件,所以巫溪鹽廠用鹽泉水就能煎出潔白如雪的食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