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過年有哪些習俗?

過年有哪些習俗?

有句古話:“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確,喝完臘八粥,年的腳步近了。臘月二十四送廚房的時候,過年的氣氛壹天比壹天濃。神州大地到處都充滿了令人興奮的“年”的味道。

除了晚上

除夕是指臘月最後壹天的晚上,與春節(正月初壹)相連。“除夕夜”中的“除”字是“去”;容易;“交替”的意思是除夕是“月窮舊歲盡”的意思。人要革除舊部,革除舊年,來年意味著獲得新的壹年。這是農歷年的最後壹夜。所以這期間的活動都是圍繞著去舊換新,消災祈福。

周秦時期每年歲末都要在宮中舉行“驅邪”儀式,擊鼓驅走疫鬼,稱為“驅邪”,後又在除夕的前壹天,即除夕,稱為“除”。除夕是大年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

除夕是壹年中最難忘的夜晚。除夕夜,是最熱鬧最喧鬧的夜晚。剛壹抹黑,孩子們或男青年們就已經帶著香放鞭炮了,東響西響,大膽地放大鞭炮,年輕的壹個壹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出頭來,別的孩子則雙手捂著耳朵,緊張而焦急地等待著。這壹幕,即使人老了也還能記得。

除夕主要有三項活動:吃團圓飯、祭祀和觀察新年。

祭祀爐

它在中國起源很早。傳說人們怕竈王爺上天,說對自己家人不好的話,就用食物和酒賄賂他。但是,各地祭竈的日子不壹樣。送竈也是討債的和討債的人絡繹不絕的時候。但是,討債最多也就除夕夜。飯後,即使欠賬不收,主客見面時,也要拱拱手互相祝賀。

橫掃壹年

祭祀結束後,年底前,壹定要選個好日子做大掃除,俗稱“掃年祭”。掃墓拜年的習俗也由來已久。每年大掃除前,保守家庭都要提前翻翻皇歷,選個吉日來做。掃除多年積累的灰塵,幹凈地迎接新的壹年。

念詩

趕上春節是新年最重要的任務之壹。人們經常在臘月二十五到三十去市場買年貨。要買的東西數不勝數,從衣食住行的日用品到過年的鞭炮春聯,滿載而歸總是好的。

搖錢樹

為了點燃春節的喜悅,在大廳插上壹盆鮮花也是必不可少的裝飾。所以年關將至,花市交易格外熱鬧。最常見的花有桃、梅、李、牡丹、芍藥、水仙等。有些人也喜歡在過年的時候帶壹盆金桔回家。腦子快的商人會在樹幹上綁上紅色的鞭炮和閃亮的金元寶,名字叫“搖錢樹”。

貼春聯

春聯是以紅紙為底,用墨汁書寫的吉祥對聯,過年時貼在大門、墻壁、房門、倉庫、廚房等處。春聯的內容要講究對仗工整,寓意吉祥,算是中國文學的壹種特殊風格。

年畫

它是與新年習俗有關的印刷品,也是新年期間獨特的民間工藝。各地年畫的特點各不相同,但色彩活潑豪放,寓意吉祥。“剪紙”就是用刀在紙上刻下圖案,畫面的設計非常巧妙。“紙畫”年畫的內容主要是神仙。鐘馗、財神和天宮賜福都是非常受歡迎的主題。

拿起財神

據說除夕也是神仙下凡的日子,所以“接神”也是這壹天的重要任務。在眾神中,最受歡迎的是財神。除夕當天下午,“送財神”成了小男孩中最火的臨時產業。他們低價買了壹疊財神的畫,然後在大街上喊“送財神”“送財神”。通常情況下,當財神上門時,主人肯定會花幾個銅幣“請”進來。即使妳家裏已經有了,也要回答“請”,千萬不要說“不”,以免切斷妳的經濟來源。

除夕之夜的家庭團圓飯

過年的高潮是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家人團聚。無論妳平日在哪裏為生活奮鬥,除夕夜,散落在全國各地的遊子們,壹定會風塵仆仆,回家團聚。家裏的成員必須等全家人都到了再動筷子。在壹些地方,人們習慣在桌子上放壹雙筷子,在碗裏放壹些菜,即使壹個家庭成員未能回家吃團圓飯,也表明家人在等他回家。傳統上,年夜飯吃得越久越好。有些人吃到深夜。

壓歲錢

吃完年夜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就要到了。通常這個時候,長輩會坐在班裏,接受晚輩的拜辭。退休的時候,子女要給長輩說吉祥話,長輩會給兒孫提前準備好的紅包。這個紅包是“壓歲錢”。

壽穗

除夕夜,大多數人不睡覺,熬到天亮。這壹習俗最早見於當地風俗:“蜀之風俗,至除夕不睡,名為守歲”。根據傳說,保持年齡可以讓妳或妳的父母長壽。因此,除夕夜,各家通常燈火通明,徹夜不眠。到時候,鞭炮聲此起彼伏,新年到了。

新年送橘子

春節期間互贈橘子的習俗流行於中國廣東,這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密切相關。在民間,人們習慣把橘字寫成橘字,橘字和吉祥字很像。在春節,人們互相贈送橘子以求好運,希望在新的壹年裏,小橘子能成為人們的護身符。

通常女人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都會準備壹些橘子,放在籃子裏拎著,作為新年禮物,而她回贈的禮物也就是這些東西。

在廣東海豐,晚輩給長輩拜年時,要磕頭,長輩則用紅紙包錢或給他們橘子。像中國各地的習俗壹樣,年輕人在拜年時向長輩致敬。至於給年輕人吃什麽食物,自然是選擇孩子愛吃的、有吉祥意義的物品。所以選擇橘子作為這類有特殊意義的食物。至於給紅包,是讓孩子買自己喜歡吃的,玩的,後來為了簡化手續改了。雖然意義相同,但還是不如傳統的橘子有意義。

在潮州,人們稱橘子為“大橘子”,它的諧音是“好運”。因此,人們應該帶著橘子去親戚家過年,主人會把自己的大橘子與客人帶來的大橘子交換,這樣才能彼此友好,有好運氣。如果甲家的孩子在春節期間打罵了乙家的孩子,甲家必須送壹對橘子賠罪,甲家的父母也不怪自己的孩子。第二個家庭的人接受了橘子,原諒了第壹個家庭的孩子。這說明B家遭遇了壹場不吉利的爭鬥,如果A家運氣好送給B家,今年B家和B家的孩子就不會有什麽不吉利的事情發生。

春節定制貼窗花

春節期間,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能烘托節日的氣氛,還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

剪紙是壹種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多貼在窗戶上,所以人們壹般稱之為“窗花”。

窗花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為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所以窗花有相當多的內容表現農民的生活,如農耕、編織、捕魚、牧羊、養豬、養雞等。此外,還有神話傳說、戲劇故事等題材。此外,花鳥、蟲魚、生肖的意象也很常見。

窗花以其獨特的概括和誇張,將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願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繁榮喜慶。

春節習俗-新年問候

拜年是中國的傳統民俗,是人們辭舊迎新,互相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

在古代,“拜年”壹詞的原意是給老人拜年,包括給老人磕頭,祝賀新年快樂,問候他們的生活。如遇同輩親友,也要敬禮祝賀。

新年問候通常從家裏開始。初壹早上,晚輩起床後要先給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拜完後,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向家中長輩拜年後,人們外出見面也要笑臉相迎,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語,鄰裏或親友之間也相互拜年或請喝酒娛樂。

《東京夢裏行》卷六,元老孟描述北宋汴京說:“十月壹日,開封府閉關三日,士子自早互慶。陸榮在《明中葉園中雜記》卷五中說:“京城元旦,人從朝廷到庶人,連日過馬路者,謂之' '。然而,庶人每個人都崇拜他的親戚和朋友。“在與朝鮮官員打交道時,他們比專家更有愛心……”。顧鐵青,阿清人,在《賈青·魯》中描述“男女祭奠父母,主人引其卑其子,或停送其子以賀之,謂之' ' ' ' ' '”。對那些壹輩子不見面的人,此時也是互相拜拜。”

在古代,上流社會的文人有用名帖互致問候的習俗。宋代詩人周惠在《清波》雜誌上說:“宋元佑年間,常以過年為名,用仆從刺人。”。當時的士大夫朋友圈很廣,要到處拜年,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因此,壹些關系不密切的朋友沒有親自去,而是派仆人拿了壹張用梅花信紙剪成的卡片,兩寸寬,三寸長,上面寫著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祝賀的話。在明朝,人們拜訪而不是拜年。明代傑出的畫家、詩人文徵明在《過年》壹詩中這樣描述:“我不想相見,卻要談心,名篇滿蓋;我也朝人扔幾張紙,世道厭簡,不嫌空。”這裏所說的“名刺”和“名蔔”就是今天賀年卡的由來。賀年卡是用來聯系感情、互致問候的,方便實用,至今仍流行。

大約從清朝開始,新年祝福中加入了“團拜”的形式。在《邊帽玉檀》中,清主說:“年初京城必作例行團拜,以凝聚新春之誼,以表鄉情。”“每年都會以年貨的價值來預定客人,並舉行宴會來慶祝未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也在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形式。如今,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禮儀電報和電話拜年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春節習俗-放鞭炮

中國有句民間諺語,“開門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

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又稱“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燃放鞭炮可以營造節日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但如果追溯鞭炮的起源,就會明白古人放鞭炮的初衷及其演變歷史。

《荊楚紀年》說:“正月初壹,庭前雞鳴放鞭炮,避邪。”這壹記載表明,鞭炮是古代驅趕瘟疫和邪靈的聲學工具,使得燃放鞭炮的習俗從壹開始就帶有壹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古人的誤解造成的。據《神經》記載,在古代,人們穿過深山紮營,晚上燃起篝火,壹是為了做飯取暖,二是為了防止野獸入侵。但是,山裏有壹種動物,它不怕人,也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吃。

為了對付這種動物,人們想到了在火中燃放鞭炮,利用竹子的爆裂聲來驅趕的方法。這裏說的動物叫“山嫂”。古人說能使人忽冷忽熱,是鬼使人得了忽冷忽熱的病,嚇走了山,也就是驅除了邪靈,使人得了吉祥平安。

唐初,瘟疫遍地。壹個叫李天的人把硝石放在壹個竹筒裏,點燃它,使它發出更大的聲音和更強的煙。結果,山嵐的瘴氣被驅散,流行病被制止。這是最早的鞭炮原型。後來火藥出現了,人們就在竹筒裏裝滿硝石、硫磺、木炭燃燒,產生了“爆炸戰”。到了宋代,人們開始用紙管和裹著火藥的麻桿制作“炮”(即鞭炮)。關於鞭炮的演變,《優秀流行編曲》記載:“古鞭炮。都是用真竹流行的,所以唐詩也叫爆桿。後人為之卷紙。叫做“鞭炮”。

隨著時間的推移,鞭炮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和顏色也越來越多。湖南的瀏陽、廣東的佛山和東姚、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的溫州是中國著名的“煙花之鄉”。他們生產的鞭炮不僅暢銷全國各地,還出口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放鞭炮已經成為壹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不僅在春節燃放鞭炮辭舊迎新,還燃放鞭炮慶祝重大節日和喜事,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結婚、建房、開業等。

春節習俗-吃年糕

春節期間,中國許多地區都講究吃年糕。年糕又叫“年糕”,與“壹年比壹年高”諧音,寓意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壹年比壹年好。

作為壹種食物,年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學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發現了稻種,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漢代人把年糕稱為“年糕”、“魚餌”、“糯米糕”。古人也有壹個從年糕到年糕的發展過程。公元6世紀的食譜《史記》中記載了米糕“白繭糖”的制作方法,其中寫道,“當米飯煮熟,而且比杵臼的還要熱,必須煮得極其熟,才能沒有米粒……”即糯米蒸熟後,煮成米飯,再切成桃核大小。

把米磨成餅的方法也是很早的。北魏賈思勰的《齊姚敏書》可以證明這壹點。制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絲篩過,再加水和蜂蜜揉成堅硬的面團,在面團上附上棗和栗子,再用竹葉包裹,蒸熟。這種糯米糕有中原特色。

年糕多由糯米粉制成,糯米是江南特產。北方有糯米之類的粘粒,古代最早推出粘小米(俗稱小米)。這種小米去殼粉,用水蒸熟後,呈黃色,粘粘的,甜甜的,是黃河流域人們慶祝豐收的美味佳肴。明朝崇禎年間出版的《京師風光略》壹文,記錄了當時的每壹個北京人。quot“正月初壹,我們吃小米餅,叫年糕。不難看出,“年糕”在北方是“粘糕”的諧音。

年糕有很多種,北方的白年糕,塞北農民的黃年糕,江南水鄉的年糕。ツ旮狻⒱ㄍ宓旃旮旮旮旮旮旮廦旮旮旮旮旮旮旮旮旮旮旮260嘿?

北方有蒸年糕和炒年糕兩種,都是甜的;南方年糕除了蒸、炒,還有切片炒、湯煮,甜鹹兼備。

據說最早的年糕是在除夕夜用來祭神祭祖的,後來成為春節的食物。

年糕不僅是壹種節日食品,而且隨著壹年的過去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壹首詩所說,“人心高,和食作,使年比年好,以祈年景。”

春節習俗吃餃子

餃子是壹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民間有句話叫“好吃但不如餃子”。春節期間,餃子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美味。

據三國時魏人張儀所著《廣雅》記載,當時有壹種月牙形的食物叫“餛飩”,基本上與現在的餃子形狀相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已“形如月牙,遍天下可吃”。據推測,做餃子時,他並不拿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壹起放在碗裏,所以當時人們把餃子稱為“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壹些地區仍然流行。比如河南人、陜西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壹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食材。大約到了唐朝,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壹模壹樣,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壹個人吃。

交子在宋代被稱為“焦耳”,這是後世“交子”壹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之後的元、明、清、民國時期依然可以看到。

元代稱餃子為“平食”。明朝萬歷年間,沈邦《萬部雜註》記載:“元旦快樂...作為斑塊食品”。劉若愚《議事錄》記載:“大年初壹吃水果點心,即吃片。”元明時期“匾食”的“匾”,現已常用作“平”。“卞氏”,可能來自蒙古語。

到了清代,出現了壹些關於餃子的新稱謂,如“餃子”、“水上小吃”、“燒餅”等。交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地理傳播在不斷擴大。

春節吃餃子的民俗在明清時期已經相當流行。壹般餃子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之前包好,半夜吃。此時,正是農歷正月初壹的開始。吃餃子是“年少交友”的意思,“子”是“年少交友”的意思,與“餃子”諧音,意為“大團圓”、“吉祥如意”。

關於春節吃餃子有很多傳說。壹個是紀念盤古創世,結束混合狀態。另壹種是把它作為“餛飩”的諧音,意思是“五谷豐登”。另外,還說吃餃子的民間語言和女媧造人有關。女媧土致人時,黃土人的耳朵因為天氣寒冷,很容易被凍掉。女媧為了使耳朵不被固定,就在耳朵上安了壹個小眼,用壹根細線紮起來,把線的另壹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這樣耳朵就好了。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把餃子包起來,用面粉塑造成人的耳朵,用餡(線)包起來,用嘴吃。

餃子已經成為春節不可或缺的節目食品。原因如下:第壹,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春節期間,人們吃餃子,得到“生財之道”的聲音。其次,餃子有餡,方便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放進餡裏,寄托人們對新的壹年的希望。

包餃子時,人們通常把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包成餡。吃最好的和糖的,來年生活更甜,吃花生的,健康長壽,吃棗和栗子的,早生貴子。

在壹些地區,當人們吃餃子時,他們不得不搭配壹些副食來顯示他們的好運。如果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子象征萬事如意;吃三個新鮮蔬菜。象征著三陽開泰。臺灣省的人吃魚丸、肉丸和海苔,象征團圓和發財。餃子有各種各樣的餡和制作方法。即使是同壹種餃子,也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用粉條肉湯煮餃子。然後連湯帶餃子壹起吃;在河南的壹些地區,餃子和面條壹起煮,稱為“金線穿金錠”。

餃子美食在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成為了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