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麽?
精神健康的標準如下:
1.智力正常:智力發展水平與同齡人相差不大。
2.情緒健康:經常表現出快樂、開朗、自信等積極情緒,對生活充滿希望。
3.健全意誌:壹旦遇到挫折,能及時調整。
4.行為協調:可以實現自我完善,有助於社會的和諧團結。
5.人際關系適應: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的水平反映了人的心理健康狀況。
6.中等反應:在日常生活中,我有適度的主動性和適度的自我批評。
7.心理特征符合年齡:心理特征和年齡差別不大,過於成熟或者幼稚都不利於自我發展。
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和活動都處於良好或正常的狀態。
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人格完善、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緒適當、意誌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與心理健康相對應的是心理亞健康和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義,衡量標準也不同。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麽什麽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身體健康有標準,人的心理健康也有標準。但是,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不像人的身體健康標準那樣具體、客觀。
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和維護人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當人們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標準,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進行自我診斷。
如果發現自己心理狀況的某壹方面或幾個方面遠遠達不到心理健康標準,就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達到心理健康的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嚴重偏離心理健康標準,要及時就醫,早診斷早治療。
心理健康是指主體能夠很好地適應並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的壹種持續的、積極的精神狀態。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身心健康的社會公民為目標,運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園環境和功能環境的改善為重點,以人文環境的改善為配合,以教師和學生為兩大主體,提供科學、健康、專業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