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主要特點
市場監管的起源
市場監管來自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市場監管。中國市場產生和發展的演變過程,實際上就是中國市場監管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市場,最初的原型是“市”,出現在周朝,朝廷設賈氏管理物價;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擴大,漢代設立了掌管市場的官員——“侍令”,並設有助理“侍丞”,負責管理市場內的商業活動,維護交易秩序;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清朝設立了商務部,負責招商引資和工商事務的統壹管理。土地革命時期,中央蘇區和其他根據地都建立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新中國成立後,中央私營企業局和中央外資企業局合並,組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在高度集中的國家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的需求主要依靠計劃供給,自由交易行為幾乎不存在,市場不復存在,市場監管空間大大縮小,直至取消工商行政管理體制;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成為第壹個恢復建制的國務院直屬機構。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地位日益凸顯,市場監管作用越來越重要,市場監管機制體系不斷完善。因此,每壹輪政府機構改革,市場監管部門總是首當其沖:在65438-0994的機構改革中,國務院確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為國務院主管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職能部門。承擔依法監管社會主義統壹市場、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職責,實現工商行政管理從重點監管集貿市場和工業品市場向監管各類市場轉變,從重點查處投機倒把向依法規範市場交易保護公平競爭轉變,從重點對微觀經濟活動進行行政幹預向綜合運用法律法規和行政手段進行宏觀監管轉變;1998機構改革期間,國家工商總局著力加強市場監管,進壹步強化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職責,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改革市場監管體制,實行統壹市場監管”,市場監管職能更加全面,邊界更加清晰,地位更加重要。黨的十九大後,實行大部制,從中央到地方都設立了統壹的市場監管部門,確立了大市場、大監管、大治理的格局。可見,市場監管部門與市場融為壹體,與改革同頻,壹直在發展,見證了市場繁榮、價格放開、法治化、公平競爭、質量強國、品牌崛起、標準堅定、計量精準、統壹認證、消費安全、信用約束、社會治理的歷史進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壹步完善,市場在決定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將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監管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市場監管培育和規範市場。市場是市場監管的起點,也是市場監管魅力的源泉。由於科學的市場監管,中國市場的活力被激發出來,然後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2018,16年3月6日,我國市場主體突破100萬戶。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排名31。市場監管部門自身革命化,不斷提高監管水平,拓寬監管範圍,完善監管機制,實現了從主要監管有形市場到監管社會主義統壹市場的蝶變。
壹切歸於市場,壹切為了市場。這是中國市場監管的本源,也是所有市場監管者的初心和使命。
市場監管的基本特征
市場監管是有限的行政監管。第壹,從基本性質上講,現代政府是有限政府。作為政府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監管和有限監管是其題中之義。特別是市場行政管理分開以來,這壹特征更加明顯和突出,說明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能分工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第二,從基本構成來看,市場監管不僅僅是市場監管部門的主要職責,還涉及發展改革、教育、公安等至少16個政府職能部門。第三,從市場監管部門來看,市場監管的職責也是有限的,主要是對商事登記確認的市場主體,只根據現行專門法律法規的授權,對部分市場交易行為和市場競爭行為進行監管執法。當然,與其他行政監管部門相比,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對象和行為雖然更加多樣,但仍受限於現有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和已批準公開的“三定”方案所列職責。
市場監管是依法行政監管。壹是依法成立。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壹次會議批準的《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設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市場監管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是國務院直屬機構。二是依法辦事。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賦予市場監管部門市場準入和規範市場交易行為的職能。《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也要求,壹切市場監管活動必須在國家現行法律法規框架內進行。三是依法執政。實踐中,市場監管部門堅持在法治指導下開展監管執法,堅持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處理得當的原則,較好地體現了現代政府管理的有效性。
市場監管是壹種動態的行政監管。壹是體現在法律規定的原則性和監管執法的靈活性的統壹。在實踐中,市場瞬息萬變,主體各異,行為復雜多樣,地域各具特色,法律法規相對穩定。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行政,堅持從實際出發,實現了市場監管寬度、力度和厚度的統壹。二是體現在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壹。根據經濟違法行為和具體情況,壹方面從監管入手,堅持重拳出擊大漢奸,剛性懲治嚴重違法行為;另壹方面,從發展的角度,堅持謹慎原則,對輕微違規行為,特別是法律依據不足、部門職能邊界不清的違規行為,實施包容審慎的監管。三是實用性和規範性的統壹。堅持創新,針對新經濟、新業態、新問題,積極探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需要解決但無法可依的監管執法瓶頸,自下而上總結完善,將基層模式創新和機制探索轉化為系統的制度實踐,有的上升為國家法律法規。
新時期市場監管的價值取向
法治。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行政機關是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最大、與公民關系最密切的部門之壹。依法行政是市場監管部門的生命線。加強法治建設,堅持依法行政,無疑是市場監管部門壹項根本性、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壹是恪守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現代法治原則,自覺踐行“法定職責必須履行”的現代法治精神;第二,秉持“法無授權不可為”的現代法治精神,擁有法定職權,建立健全程序性權力規範機制,堅持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並重,實現依法行政和依法監督;三是遵循“自由無禁止”的精神,堅持對法律負責和對市場主體負責的統壹,自覺把市場主體自由作為市場監管的出發點,自上而下進行商事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更多的自然人成為市場主體,實現市場監管和服務發展的統壹;第四,完善以“雙隨機壹公開”為基礎,不以任何名義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事後監管機制,實現日常監管執法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正義。實施公平監管,保障公平競爭,是構建統壹開放有序的市場秩序的應有之義,是新時期市場監管的基本遵循,必須體現在市場監管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市場監管的公平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壹,市場參與者機會均等:所有市場參與者在準入方面不受歧視;日常經營活動獨立進行,“法無禁止即可為”;執法檢查遵循“雙隨機壹公開”原則,平等接受監督;違法必究,待遇用尺子衡量。二是監管規則公開透明,監管執法過程依法公開,檢查處罰結果依法公開。三是實現信用監管,構建以信用為基礎、連接事前事後全監管環節的監管新機制,準確把握市場主體整體信用狀況,對食品、藥品等重點商事主體進行全生命周期的針對性管理,盡快實現“壹處破、處處限”的監管預期。
安全。“嚴守安全底線”是市場監管總局在“三定方案”中明確要求轉變的五大職能之壹。安全監管成為新時期市場監管部門最鮮明的特點。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堅持生產經營並重的理念,實現安全監管和產業發展的享受;二是在方法上堅持綜合施策,實現全鏈條全過程管理;第三,堅持在環節中前行,更加註重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溝通;第四,在力度上,堅持社會治理,實現從“少數人治理多數人”到“多數人聚焦少數人”的轉變。在實踐中,要按照“最嚴格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總要求,依法加強食品安全、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強化現場檢查,嚴懲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真正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整個。新組建的市場監管部門職能職責更加集中,要求從合作共贏、相互賦權的角度構建市場監管現代治理體系,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努力將行業、環節、產品的碎片化監管轉向統籌治理、系統整治、綜合安排,更加註重市場監管效率的提升和執法手段的壹致性和連貫性。壹是堅持全生命周期的主體監管,覆蓋從市場主體準入到退出的全過程;二是堅持產品監管全鏈條,覆蓋食品藥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三是堅持全過程行為監管,覆蓋市場準入、生產經營、交易各個環節;四是堅持全方位的監管方式,既要體現行政處罰的剛性,又要體現行政指導的簡便高效;第五,堅持信用監管全覆蓋,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連接好人好事事前、事中、事後各監管環節;六是堅持監督素質全面提升,以政建局為引領,統籌推進執法幹部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全面提升;七是堅持手段監管的全智匯,自覺將現代科技應用於監管執法實踐,率先實現市場監管數字化轉型。
清晰而正直。只有執法主體的規範才有市場主體的規範,只有市場主體的規範才有市場秩序的規範。忠誠幹凈擔當是新時期高素質專業化市場監管幹部的必然內涵。忠誠,就是在政治上對黨絕對忠誠,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壹致,立場堅定可靠,是新時代市場監管幹部的底色;幹凈,就是時刻保持自己的思想、行為、清白、正直、自尊、骨氣,這些都是新時代市場監管幹部的特質。擔當是指在緊急情況下承擔責任,有所作為。懂得負重前行、攻堅克難,是市場監管者的優秀品德,也是市場監管部門的優良傳統,更應該是新時代市場監管者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