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的過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壹個重要指標是城市化率,即居住在壹個地區城鎮的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的比例。城市化是人口不斷向城鎮聚集的過程,是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必經的歷史階段。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經超過50%,超過壹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化: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流動,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增加城鎮數量和規模的壹個歷史過程。主要表現為壹個國家或地區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人口的居住地向城鎮遷移,農村勞動力的職業向二、三產業轉移。城市化進程也反映了各國在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所經歷的社會變革。
這個歷史過程包括四個方面:第壹,城市化是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第二,城市化是二、三產業在城鎮聚集發展的過程。第三,城市化是壹個地域自然和景觀轉化的過程;第四,城市化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擴散和傳播過程,包括城市文明和城市意識。概括起來,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方面,表現在人們地理位置的轉移和職業的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演變;另壹方面,表現為城市人口和數量的增加,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經濟、社會、現代化、集約化程度的提高。
城市化的核心是人口就業結構、經濟產業結構的轉變過程和城鄉空間社區結構的變化過程。城市化的本質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壹是農村人口的空間轉化;二是非農產業向城鎮聚集;三是農業勞動力向非農勞動力轉移。
從農村城鎮化的角度看,城鎮化有四個特點:壹是過程性和階段性的統壹,以漸進性為主要特征;二是空間特征,表現為城鎮的組合,主要是城鎮;三是就業的特點,表現為工農業並重,以非農為主;第四,生活方式的特點,表現為“洋”與“洋”,新與舊,新與新。根據世界上城市化的發展類型,可分為發達型城市化和發展型城市化,它們的特點是不同的。包括重慶在內的中國西部屬於發展型城市化。發展型城鎮化有五個特點:壹是城鎮化的原始積累主要來自農業;第二,城鎮化重在發展第二產業而非第三產業;第三,城市化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第四,城市化的動力機制主要是推力而不是拉力;第五,城市貧困人口在城市化中占很大比例。
積極影響
從壹般國際經驗來看,城市化與人類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世界上171個國家(地區)的人類發展指數與城市化率存在直接的正相關關系。在78個人類高發展國家和地區(人類發展指數不低於0.8)中,72個國家(地區)的城市化率超過50%,只有不到10%的人類高發展國家(地區)城市化率低於50%。此外,在77個城市化率超過60%的國家(地區)中,只有兩個國家的人類發展水平低於0.7(低於平均人類發展水平)。
城市化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人口在城市中的集聚將產生顯著的規模經濟,這將大大降低私人和公共投資的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從而產生更大的市場和更高的利潤。隨著人口和經濟活動向城市集中,市場需求將迅速增長並多樣化,這將促進專業化分工,進壹步提高經濟效率(世界銀行,2009)。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許多新的業態,特別是研發、現代服務業,如金融保險、信息和計算機服務,都必須依靠城市發展來擴張。而且城市產業的繁榮和高回報吸引了更多的資本、技術和知識,這些要素的融合會進壹步誘發新的技術創新和流動,促進新興產業的形成(OECD,2010)。因此,城市是現代經濟中最具活力的地區。
城鎮化有助於普及基本公共服務,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從而促進人民教育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向城市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平均成本。與農村相比,城市在公共服務質量上具有明顯優勢,不僅因為城市有良好的經濟基礎,還因為城市集中了優秀的相關人力資源。
城市化有助於改善政府治理。當農民離開農村,聚集到城市,會在很多方面影響政府治理。城市化拉近了政府與人民之間的距離,政府及其官員的行為變得更容易觀察和監督。人口的集中促進了社會生活的組織和分工,民意表達更加專業化和專職化,傳播民意的成本大大降低,更容易采取集體行動。在發展中國家,雖然農村人口眾多,但由於人口集中程度低,居住分散,集體行動的交易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在爭取政策影響力的過程中,農民這個更大的群體缺乏與城市居民平等的影響力。
從長遠來看,城市化也有助於促進公平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和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早在1776,亞當。在《國富論》中,斯密對城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作了精辟的論述。他認為,工商業城市的增多和繁榮為農村產品提供了巨大而便利的市場,促進了農村土地的開發,使農村突破了傳統關系的束縛,變得更加有序,有了良好的政府,有了人身安全和自由(《國富論》第三章、第四章)。
從近200年來國際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來看,城市化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在機遇,包括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公共服務的普及和質量,促進社會治理的改善,縮小城鄉發展和區域發展的差距。但這種潛在的機會能否轉化為現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的政策導向,以及壹個國家的土地政策、經濟發展方式,以及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的供給和公平分配。
城鎮化有效吸引了生產要素向城鎮聚集,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成為解決就業、實現市場拓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舉措;城鎮承接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不僅帶動了農民增收,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城鎮化有利於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差異。
城市化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是落後農業國向現代工業國轉變的必由之路。
中國國情
經過60年的城市化發展,探索出了壹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城市化道路。在壹個農業重、工業化加速的大國,如何發展城鎮化是壹項全新的事業,沒有任何先例。60年來,我們根據自己的國情,走出了壹條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
從“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到“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們不斷探索,直到黨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中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不能只搞集中式城鎮化,也不能搞分散式小城鎮化。只能選擇集中和分散城鎮化相結合,據點和網絡相結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元化城鎮化。這是壹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黨的十七大進壹步指出:“按照城鄉統籌、布局合理、節約用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市化率從解放初期的10.64%提高到45.68%。60年前,工業化開始帶動城市化,而現在,城市化在與工業和農村發展的互動中實現了更高層次的飛躍。
發展生產、繁榮經濟
60年的城市化為經濟繁榮鋪平了道路。200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市轄縣)GDP占全國的63%。如今,以特大城市為基礎、輻射效應巨大的城市群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同時,小城鎮的快速發展在吸納廣大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轉移、統籌城鄉發展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109個城鎮的調查,小城鎮第壹產業就業比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2005年的38%,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別由26%和12%上升到38%和24%,58%的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內部實現了由第壹產業的轉變。
好的生活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凸顯了城市化的核心——人的發展。“樓上樓下,燈和電話,廣播喇叭……”曾經是城市化的代名詞,現在現實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夢想。有些數據更能全面反映城市化帶來的生活變化。交通更加便利。城市道路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01000公裏發展到25萬公裏,43億平方米的道路面積比新中國成立時增加了58倍。越來越多的自行車“騎手”變成了私家車“司機”。公交、地鐵、地鐵、出租車極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縮小了他們的生活半徑。房子變得寬敞了。解放前,每個瓦房或土坯房住3至5人的家庭占總戶數的70%以上。解放後,逐年有所改善。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我國城鎮居民住房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從面積小、條件差、無產權到住房設施齊全、產權齊全。目前,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從1949年的4.5平方米提高到人均建築面積28平方米。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教育、醫療、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務設施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新中國成立60年來,從沿海到內陸,各級學校、醫院、文化場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斷滿足城市居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人們在追求生活環境的最優化。60年來,城市不再是鋼筋水泥的簡單堆積,而是藍天、清新的空氣、潔凈的環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城市綠地總面積從2008年底的1747493公頃,增加到2008年底的12821200公頃。城市汙水處理廠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都經歷了從無到有的快速發展過程。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致力於建設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全面協調發展的宜居城市。縱觀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城鎮化發展,再次證明了壹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才會有不竭的動力和源泉。
四個堅持
45.68%的城市化率表明中國已經進入快速城市化階段。但是,我們的國情是,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勞動力素質較低,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因此,轉變城鎮發展方式,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緊湊的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是中國的必然選擇。
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確定發展目標。中國的區域差異很大,不同地區的城市化條件、發展水平、發展階段都不壹樣。要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區位特點、資源稟賦和環境基礎,合理確定各地城鎮化發展目標,因地制宜制定城鎮化戰略和相關政策措施,推進城鎮化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區域人口、資源、環境條件相協調。東部地區要著力提升中心城市服務功能,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生態環保工程建設,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中部地區要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大力提升縣城和中心鎮綜合服務水平,促進人口有序轉移和聚集,重點建設糧食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要以大中城市為重點,進壹步增強人口集聚能力,支持發展服務旅遊業和內陸邊貿的特色小城鎮,加大對邊遠山區、革命老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城鎮發展的支持力度;東北地區要加強區域交通設施、能源電力、節水節能工程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改造,重視資源枯竭型城市、老工業基地城市、國有農場區森工城鎮建設,推進城鎮發展轉型。
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必須堅持城鄉統籌,使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二元管理的體制和機制已經不能適應快速城市化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統籌城鎮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進壹步完善城鎮功能,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引導農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強閑置農村建設用地安排,促進城鄉建設用地整體集約節約。結合實施“村村通”工程,加強農村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文化設施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改善農村居住和生活條件,讓廣大農村居民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
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強城鄉空間的規劃和管理。要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放在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突出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基本農田、重要自然和人文資源及生態保護區、環境脆弱區禁止和限制,嚴格控制這些區域的建設活動。同時,要劃定城鎮增長邊界,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促進城鎮緊湊布局和集約發展。
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城鎮水平。要加強住房建設,特別是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設,提高居住質量,讓“居者有其屋”。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加快“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改造,降低中心城區過高的人口密度,增加公共綠地。積極發展大容量城市軌道交通,完善路網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
有困難
城市化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然進程,是中國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當前,我國城鎮化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困難重重,形勢嚴峻。我國人口多、底子薄、耕地相對不足、勞動力素質低,在實現城市發展方式轉變方面受到很大制約。為此,我們必須找到壹條適合中國城市化的道路。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是諸多約束下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城鄉和諧穩定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壹步深入,中國經濟將繼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中國城市化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導和巨大發展動力。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和城市發展,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是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是中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建設部專家日前也指出,我國首先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高度,統籌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按照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堅持因地制宜,加強對不同區域城鎮化的分類指導,促進城鎮化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區域人口、資源、環境條件相協調;繼續發揮市場在推進城鎮化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各級政府對城鄉空間的規劃管理,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放在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突出節地、節能、節水、節材,促進城鎮可持續發展。(材料摘自《應用寫作》雜誌)
記者在蘇皖川等地采訪發現,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不少地方以推進城鄉土地規劃為突破口,大規模地將土地整理與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以解決小城鎮建設“缺錢”與城市發展“缺地”的矛盾。但在實踐中,壹些地方的城鎮化卻成了拆建占地運動,違背了農民的意願,侵害了農民的利益。農民作為產權主體、交易主體和分配主體的地位缺失。
城市化出現“惡趣味”跡象,農民利益受到極大損害
目前壹些地方的城鎮化熱潮中,有兩種情況值得關註。第壹,很多地方幹部對城鎮化有壹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城鎮化就是大規模征地,大規模拆遷,建設新城。
當地國土部門壹位幹部告訴記者,由於國家對人均建設用地有指標控制,壹些地方為了突破指標,大做規劃文章。特別是小城鎮的規劃,貪得無厭,提出十年二十年內人口要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面積幾十平方公裏,是不現實的。在他看來,正是這種盲目的規劃導致了壹些地方的拆建和圈地運動。
二是壹些地方的城鎮化導向出現了“惡趣味”的跡象。有些地方城鎮化的出發點是解決城市擴張和土地緊張的問題,卻忽略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公共服務的保障。這種以土地為切入點和導向的城鎮化,無疑容易侵害農民利益。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民主體地位被忽視、“自願”的現象時有發生。
其次,土地出讓拆遷補償低,公共服務銜接不到位。記者在蘇萬川等地采訪時發現,各地推進城鎮化過程中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不壹,但總體標準過低。打著“統籌城鄉”旗號的城鎮化,最終變成了“統籌土地”,忽略了社保、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等配套措施。
再次,農民處於分配鏈條的末端,利益“弱化”現象突出。節省下來的土地增值收益完全由政府獲得。
記者在成都采訪時也了解到,在過去6年統籌城鄉的實踐中,成都不斷提高農民和農村在發展成果中的分配比例,但地方政府是這種提高的主導者。在“分配比例、方式、時機”等關鍵問題上,農民仍然處於弱勢地位,沒有平等談判的能力。
“三權”模糊,農民權益難以保障。
農民財產權、參與權、收益分配權嚴重缺失。產權不清是制約農民權益維護的重要原因。由於農民對土地的產權不明晰,農民的資產得不到有效保護,壹些地方政府的強制征地拆遷也顯得“堂而皇之”。據了解,目前,城鎮化過程中違法占地主要有三種類型,即以租代征、非法擴建或設立各類工業園區、未經批準強占。無論哪種方式,背後都有地方政府的影子。強迫農民交出耕地,同意拆遷房屋,收回農民承包經營權證;參與權的缺失是農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的直接原因。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被征收土地的農民應當享有事先知情權、審批結果知情權和土地補償知情權;收入分配主權的缺失也是農民利益受損的原因之壹。工業化過程中農民收入的來源主要有三個,壹是農產品收入,二是勞務收入,三是通過城鄉土地規劃讓農民分享增值收益。然而,記者了解到,在這壹輪城鎮化熱潮中,由於尚未建立合理完善的城鄉土地收益分配機制,壹些地方農民參與城鄉壹體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不高。
謹防“統籌城鄉”演變為“以城帶鄉”
采訪中,有專家指出,壹些地方政府低價流轉農民土地,或者用農民節約下來的土地指標,通過行政推動置換到城市,獲得差別化收入,但只拿出壹小部分解決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其他教育、醫療、就業等仍處於“二元結構”水平。這種“統籌城鄉”的城鎮化,實際上演變成了“以城吃鄉”,是對農民利益的新壹輪剝奪。
很多村民說,要城鎮化,但不是違背農民意願的大拆大建,也不是強行掠奪性低價轉讓。更重要的是將農民的土地、房屋等資產與城市對接,同時在教育、醫療、就業、社保等公共服務和福利方面與城市對接,實現真正的城鄉壹體化。
大埔實驗區村民朱敏告訴記者,集中居住和村莊整治改善了農民居住環境,實現了城鄉居住環境均等化,受到農民歡迎。但是,城鄉統籌不僅僅是讓農民住樓房。如果就業不解決,保障不完善,教育醫療不配套,農民就不得不擠進城市打工謀生,仍然會不顧壹切地把孩子送到城市讀書。小城鎮的房子,建得再漂亮也只是空殼,沒有生命。
農村稅費改革推動者、“三農”問題專家何開銀指出,在地方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以土地為突破口推進城鄉統籌是必然的。而農民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致富的天平上仍然處於弱勢地位,能否實現利益最大化很少被考慮。政府和企業在獲得土地統籌的級差收益和開發收益後,要彌補在公共服務和相關福利上的欠賬,真正實現城鄉壹體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必須建立有效的制度,保證城鎮化的規範運行,確保農民利益不受侵害。
截至2009年,中國城鎮化率為46.6%,城鎮人口達到6.2億,城鎮化規模居世界第壹。目前中國的城市化呈現典型的不完全城市化特征,城市化率在統計上有些高估。不過,藍皮書作者也指出,中國城市化的速度和質量嚴重不協調。“中國的城市化是壹種缺乏質量、不協調、不和諧的城市化”。
這種不和諧主要體現在:大城市土地城市化快於人口城市化;大城市過度擴張,小城鎮發展不足;“城中村”“垃圾圍城”等問題大量存在,城市質量低下。
壹要加強領導,狠抓落實。要把壩區耕地保護和山地城鎮建設擺上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以黨政壹把手為龍頭,切實加強領導,完善領導機制、決策機制和工作機制,大膽實踐,有序推進,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努力探索符合各州市縣實際的耕地保護和城鎮化道路。各級領導機構和部門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把推進耕地保護和山地城鎮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二要完善政策,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要建立健全適應壩區耕地保護和山地城鎮建設的規劃、引導、調控、激勵約束、耕地補償、農民土地權益保護、土地資源儲備和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機制。積極探索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通過有限的財政資金引導,為城市建設開辟融資渠道,為保護壩區耕地、建設山地城鎮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三要務實,始終維護群眾利益。要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積極進取,量力而行,有大思路、大舉措,科學謀劃,紮紮實實組織實施,防止急於求成、壹哄而上,防止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在引導農民進城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農民自願為前提,不得強迫農民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四,必須徹底宣傳,廣為人知。保護壩區良田、建設山城的決策,涉及到雲嶺的每壹戶、每壹塊地。為了使正確的決策取得應有的積極效果,我們必須最充分、最廣泛、最深入地宣傳和動員壹系列政策,使所有幹部和群眾都知道,所有幹部都理解和支持。贏得了絕大多數人民支持的決定將會成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