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意圖,如何理解健康康復?
可以參考以下網上摘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整狀態,不僅指身體上沒有疾病和缺陷,還包括良好的人格適應。”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是指身體的生理功能正常,臨床檢查結果在正常範圍內,主訴無異常感覺的狀態,可以通過體檢和個人感覺做出判斷。心理健康涉及認知、情感、意誌、需求、人格等心理學的方方面面,是壹種多緯度、多層次的復合感受。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雖然有很多說法,但它們的相似之處是:(1)側重於心理活動過程和人格心理的各個方面;(2)關註心理健康的綜合表現,如人際適應、生活態度等;(3)強調指標的年齡相關性。但現有標準存在壹些問題:(1)忽視了心理健康的文化相對性。在不同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和價值取向下,健康標準應該是不同的。(2)標準太高。如果將普通人的實際表現與健康標準相比較,大部分人可能被歸類為精神不健康。(3)沒有量化指標,表述模糊,缺乏可操作性。這增加了定義心理健康的主觀性,並可能混淆健康問題和道德問題。(4)標準過時,缺乏反映現代生活方式的指標,如對壓力和失敗的自我調節能力,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的選擇和適應能力等。1健康行為是指維護和改善身心健康、防治疾病的壹切行為。健康行為分為三個方面:(1)保證健康飲食、睡眠等為預防疾病而采取的壹切行動;(2)受傷或身體不適時積極就醫;(3)為恢復而進行的治療或休養。即健康的行為不僅包括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還包括幸福快樂的家庭生活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健康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學習或強化、示範、社會規範等社會因素,年老或遺傳素質等身體因素,緊張、焦慮、抑郁等情緒因素,疼痛、疲勞等癥狀感知,以及本人和健康專家的健康信念,其中個人健康信念最為關鍵。健康行為的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都強調自我效能、結果期望、對社會期望的態度、健康信念等認知因素對健康行為的影響,具體包括:(1)對患病可能性和患病風險的認知;(2)對疾病預防行為有效性的認知和期望;(3)對個體行為持續性(自我效能)的認知;(4)對健康行為的收益和成本的比較認知。健康維護包括三級預防,壹級預防是指避免疾病和不健康狀況的壹般健康促進活動,包括傳染病疫苗接種、垃圾和公共衛生管理、職業安全、健康習慣的形成(良好的衣食住行條件、休息、定期健康檢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活動。二級預防是指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包括控制疾病的發展和防止傳染病的傳播。三級預防是指鞏固治療效果,防止疾病復發,避免陷入生活適應不良,如為術後患者提供生活指導和心理服務,指導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生活習慣,對輕度精神障礙患者進行社會回歸訓練。上述三級預防是壹個工作過程的三個階段。壹級預防是通過健康知識普及和健康行為指導,強化健康意識,幫助人們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很多慢性病,如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被稱為生活方式病,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為了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成年人要反復加強對吸煙、過量飲酒、不良飲食習慣等有害行為的認識,在幼兒期就應使健康知識概念化,健康行為習慣化。近年來,生活技能訓練在健康教育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生活技能的獲得對於孩子養成健康的習慣,預防吸煙、飲酒和不健康的性行為非常重要。生活技能包括具體的技能,如意誌決心、解決問題、創造性思維、目標設定能力、有效溝通能力、自我意識、* *敏感性和情緒調節。2習慣與疾病日本學者日野原在《健康來自習慣,疾病也來自習慣》壹文中說:鳥類不能改變飛行的方式,哺乳動物不能改變爬行和奔跑的方式,但人類可以改變生活方式,日復壹日地改變生活方式可以形成新的生活習慣。新的生活習慣可以由人自己決定,新的自我可以通過用意誌和努力堅持新的行為來塑造,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運動、營養攝入、睡眠”、“安全、事故預防”、“戒煙、避免過量飲酒”、“健康的性行為”等壹切與增進健康、預防疾病有關的生活行為。生活方式疾病是指疾病發生、發展、治療的全過程,與飲食習慣、運動習慣、休息、吸煙、飲酒等生活方式習慣有關。還包括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的疾病,主要包括癌癥、心臟病、腦出血、糖尿病、腎病等。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與認知、動機、態度、情感、性格、價值觀、學習等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心理咨詢是臨床治療生活習慣病的重要輔助手段。8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癌癥死亡率超過腦血管疾病,並呈上升趨勢。癌癥的誘發因素很多,關系復雜。除了遺傳因素、傳染病並發癥、社會心理因素外,還有生活方式因素。日本癌癥流行病學研究會癌癥預防指導審查委員會總結了各種生活行為與癌癥發生和預防的關系:吸煙、過量飲酒、鹽過多、運動不足是癌癥的危險因素,蔬菜水果尤其是黃綠色蔬菜是癌癥的預防因素;情緒、心境等心理因素與癌癥的關系早有記載。古希臘醫生蓋在《腫瘤學》壹書中說,黑膽汁(即憂郁型)的女性容易患癌。從中世紀到現代醫學,對癌癥患者的描述大致如下:遭受巨大的生命損失,悲觀、絕望等等。20世紀以後的免疫學研究發現,情緒低落、表達意見困難、有抑郁傾向的人容易患癌。配偶去世、人際關系冷漠、絕望和孤獨等重大生命損失是癌癥的“催化劑”。研究證實,心理因素壹般通過兩條路徑作用於癌癥等疾病,壹條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的路徑。動物實驗和對人的血液檢測表明,長期的應激、恐懼和焦慮導致副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過多,胸腺萎縮,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淋巴細胞免疫活性降低,從而導致癌癥發病率增加。其次,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煙、飲酒、肥胖、過度的性行為等,占癌癥病因的3/4。隨著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從慢性病尤其是癌癥中康復,但術後的後遺癥卻很難消除,包括無法治愈的患者,為了不增加家庭負擔和家庭痛苦,往往能忍受巨大的身體痛苦卻不能忍受強烈的精神痛苦。為了幫助他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和面對疾病的勇氣,激發他們的“與疾病作鬥爭的意識”,提供精神支持和情感關懷,開展社會康復訓練是非常重要的。3醫療保健服務與社會支持醫療保健服務是由社會公共服務部門和專業機構共同開展的健康服務,其目的是維護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防治各種疾病,幫助患者重新適應社會生活。健康服務的內容包括疾病預防、早期發現和治療、護理和護理、社會康復訓練、心理診斷、心理治療和咨詢、壓力管理、健康教育和激勵活動。工作人員主要包括醫生護士、醫護人員、藥劑師、按摩師、心理咨詢師、社工、家庭護士、營養師等。,涉及醫療、護理、護理、社會福利等領域,包括衛生相關的行政部門、管理部門和決策部門。這是壹項系統的綜合保健工作。服務場所和服務對象包括醫院、醫療保健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優撫中心、精神衛生保健中心、兒童心理轉診中心、學校或企業的保健門診、家庭保健支持中心等。在發達國家的健康服務機構中,臨床心理學或咨詢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的專業人員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的工作主要包括:病理行為矯正、心理治療、慢性病心理應對、心理咨詢輔助臨床治療等。社會支持是指來自家庭、配偶、朋友、專家和其他個人或組織的物質或精神幫助。社會支持系統與健康和預期壽命關系的最初研究是美國學者伯克在1979年進行的9年追蹤調查。受訪者為4 700名年齡在30-69歲之間的人。根據他們社會關系的廣度和質量(他們是否結婚,與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密度,他們是否有教會組織,他們是否屬於團體)來比較他們的預期壽命。結果表明:不論性別和年齡,他們擁有的社會關系越多。研究發現,家庭、友誼和社會指導在重大危機時刻非常重要,區域內的人際氛圍和凝聚力是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撐。社會支持系統對焦慮、抑郁、孤獨、無力感和工作壓力,以及各種精神疾病、慢性病、癌癥等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並與幸福感、生存價值和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特別是對於重病患者或重度精神抑郁癥患者,社會支持系統本身就是壹種治療手段,對臨床治療結果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在關於社會關系結構的問卷調查中,大部分受訪者將家庭、配偶、朋友放在內圈,可見家庭和友誼是重要的社會支持力量。同樣,當個體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疾病時,社會關系結構內層的人所承受的壓力也是最大的。發現癌癥患者家屬或主治醫生的考慮和照顧與癌癥的自然恢復有關,是癥狀轉換的原因之壹。而癌癥患者的家屬在得知親人的診斷結果後,往往會產生極大的精神焦慮,因此被稱為“二次患者”。日本學者的壹項問卷調查發現,乳腺癌術後患者的丈夫和子女中,有4%~10%的人有莫名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所以歐美國家為了控制患者病情,都有針對癌癥患者家屬的健康幹預項目。雖然國內對社會支持與疾病治療的關系有了普遍的認識,但家屬或幸存者的心理痛苦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往往被低估。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和生育觀念的轉變,我國部分地區人口出現負增長,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老年人的身心保健和生活指導以及老年癡呆癥患者的生活救助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癌癥、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疾病也在增加。因此,我國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衛生服務體系,尤其是對癌癥等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咨詢和精神支持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為了幫助處於健康危機狀態的人們,我們應該建立壹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相結合,醫療保健和心理咨詢相結合,綜合服務人員和專業醫務人員相結合的健康服務體系。應在全社會樹立健康維護的理念,幫助人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盡快構建完整順暢的健康服務體系和社會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