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什麽?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21世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世紀。我們是成長在這個偉大時代的年輕人和大學生。好在盛世,我們是無限幸福、令人羨慕的壹代,也是責任重大、任務艱巨的壹代。黨的十六大指出:“本世紀頭二十年,我們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富裕。”黨的十八大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並列的突出位置,作為我們黨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之壹。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樣化和經濟全球化是兩大歷史趨勢,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正在迅猛發展。以和平為主流的外部環境,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激烈競爭,新科技革命浪潮,使中國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只有牢牢抓住機遇,從容應對挑戰,中國才能在新世紀實現經濟發展,趕上先進國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1.關心國家大事,了解中國基本國情。中國的基本國情是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並且長期處於這壹階段。十壹屆三中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鄧小平同誌曾經告誡我們:“中國應當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艱苦奮鬥。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落後,決定了我們還有壹個艱苦奮鬥的過程。”對此,江澤民同誌也明確指出:“必須看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在的小康社會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社會。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國生產力、科技、教育水平還比較落後,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城鄉日益二元的經濟結構有所改變,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扭轉,貧困人口還不在少數:人口總量繼續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加大;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們還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壓力;經濟體制和其他管理制度還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還存在壹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鞏固和提高目前已經達到的小康水平,需要長期的艱苦努力。”“妳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系”是歷史的需要,是國家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作為確定的人和現實的人,妳有規則,有使命,有任務。妳是否意識到這壹點並不重要。這個任務是由妳的需求及其與現有世界的聯系產生的。”
2.把握自我發展的機遇,知道國家的發展機遇。世紀之交,往往潛伏著重大的歷史機遇。比如從19開始的20世紀之交,美國抓住了機遇,用4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第壹強國。今天,中國也面臨著20世紀和21世紀的時代。能否抓住這個絕好的機遇,用4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出,這是壹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1.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中國極有可能爭取壹個較長時期的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周邊,有利於中國聚精會神搞建設。第二,從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看,世界科技革命進程正在加快,可以抓住新科技革命產業化的環節,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實現跨越式發展。特別是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可以更大程度地直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這為我們利用世界先進的技術、資金、市場和管理經驗,加快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第三,國內方面,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步入21世紀。經過探索,我們形成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從中國的具體實際出發,采取了逐步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責任壹步步落到了我們年輕壹代的身上。如果中國要發展,就必須對外開放。和外國人打交道,妳要學會競爭,努力在競爭中取勝。
3.265438+20世紀中國面臨的嚴峻挑戰。國際環境的挑戰、知識經濟的挑戰、經濟發展前景和社會就業的挑戰、經濟安全、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挑戰、增強科技能力的挑戰、人口的壓力和挑戰、人才的壓力和挑戰、能源的壓力和挑戰、資源的壓力和挑戰、財富和分配的挑戰、基礎設施建設的挑戰、民主和法制建設的挑戰等。具體包括綜合國力競爭的挑戰、新技術革命的挑戰、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挑戰。
時代在呼喚青年人堅決完成新的歷史使命——認真學習科學技術和文化。我們大學生是有更多機會接受現代科技教育的年輕人中的壹部分,是“科教興國”戰略的受益者。“科教興國”已成為全民族的意誌和共同目標,而高校是“科教興國”的主力軍,肩負著為社會輸送全面人才、服務經濟建設的重大責任。在受益的同時,也要做“科教興國”的實踐者和完成者,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振興祖國科技事業、迎接新技術革命挑戰的重任,成為祖國復興的中堅力量。我們中國錯過了第壹次工業革命的機會。我們壹定要把那些學習的人培養成政治和專業全面發展的人。在知識經濟時代,衡量人才不僅取決於其智力因素,即知識水平,還取決於德育的各種表現形式。“德”的標準很寬泛,也很實用。但是,壹個真正被視為人才的人,至少是壹個合格的公民,必須遵守國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會道德。當代大學生只有努力成才,才能在未來為社會服務和貢獻,這是我們成功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壹個人道德品質不好,與社會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難對社會做出貢獻。
因此,我們當代大學生必須深刻認識中國的基本國情、歷史機遇和嚴峻挑戰,以及自身的不足和落後,以便迎頭趕上,現實地行使我們的歷史使命。五四時期,青年學生以“救國救民”為最高使命。如今,愛國不再是救國,而是興國強國。當代生產力對科學技術的依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隨著經濟全球化,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日益轉向科技創新能力的較量。壹個國家的技術已經不能靠模仿和引進來保證經濟的真正優勢。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該肩負起振興祖國科技事業的歷史責任,努力使中國早日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