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陸市實驗小學
保康縣馬橋鎮小學教育科研自查報告及總結
我們的科研之路
——教育科研工作總結
保康縣馬橋鎮小學
壹、基本信息
保康縣馬橋鎮小學是壹所偏遠山區的農村小學,校園面積10870平方米。現在有656名學生,1-6年級* * * 12班。現有教職工30人,專任教師25人。校園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分開,功能區相對科學合理。學校綠化定型硬化,整體布局簡潔明快,幹凈清爽。
學校註重長遠規劃和戰略構想。如果說教育和科研永遠是辦學的核心,那麽科研學校和學習團隊也在逐漸成為優勢。用科研的理念指導學校的全局,使學校建設、管理服務、團隊成長、學生發展等。都是圍繞科研這個主題來組織實施的;幾年來,自我施壓,鍥而不舍,始終保持每壹份工作都在思考的狀態;註重學習、課堂教學、課題研究和信息應用能力,讓教育研究深入人心,沿著良性發展的軌道道路越走越寬。學校已成為保康縣科研強校、襄樊市科研強校、湖北省唯壹的農村鄉鎮實驗小學。多次舉辦縣教學研討會,成功舉辦“湖北省首屆鄉鎮小學語文優質課競賽”。近年來,學校先後被授予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實驗學校、湖北省教育改革實驗學校、市級教育教學先進單位、市級教育科研實驗基地、湖北省推進和實施地方課程綜合閱讀實驗學校、襄樊市教研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指導主動學習實驗先進單位、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先進單位等稱號。教師業務快速增長,10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市級以上獎項。這兩年學校和老師形成的科研成果已經編成壹本書,預計壹年內學校和老師會出專著。教育技術裝備發展迅速,配置標準居全縣前列。人人擁有個人辦公電腦,人人實現電子備課、在線學習和信息交流,人人擁有個人網頁;12班“班班通”組裝投入使用。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1,科學管理——教育科研的保障
科學管理的重點是打假擠水。管不好教育科研就是空談,管不好教育科研就是包袱。學校盡可能減少平時工作的自由空間。時間壹控,學生堅持課余網校制,禁止節假日補課,嚴格按照課表執行課程計劃,讓時間把汗水加進98年校史。第二,重視教學盲區的管理,加強學科間管理的平衡,對所有學科壹視同仁。要杜絕管理上強調老師忽視學生、教材忽視課堂、活動忽視平時、語言數字的盲點。所有常規檢查都要深入教室和學生,認真聽取學生對教學和教師工作的意見,認真分析檢查結論,對個別教師進行跟蹤管理,限期整改,絕不放過問題。三年來,學校做到了明天考,今天依然按照課表上課,讓全體教職工明白,做好工作的唯壹出路就是做好教育科研;三是註重教學質量管理,強化教學成果目標管理的制度性和約束性,繼續向全體學生、班級、教研組、學科下達初始目標,堅持雙雙、雙優、優、綜指標單壹綜合考核,修訂教學成果獎勵辦法,加大獎懲比例,改寫有獎無罰的歷史;第四,要嚴格考試管理,以考管教,擠掉教師教學評價和測試中的投機水分,組織所有學科和活動的測試,用優秀的測試約束所有學科的教學行為。要想在這種體制下做好工作,就必須在教育和科研上下功夫,只有真正在教育和科研上付出的人才能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
2、研究——教育研究的重點。
99年前,學校針對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教師觀念和方法陳舊的現狀,擬定了《情境教學應用於閱讀教學》和《優化應用題、計算和概念教學》課題,指導語文和數學教師分析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計劃,制定實驗目標和措施。經過兩年的探索和實踐,教師的觀念已經從用時間和汗水提高學生成績轉變為通過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方法從“灌輸、填鴨式”到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巧練;解決了“如何創設情境,如何優化教學過程”的問題。
從2000年到2003年。分析第壹階段的問題,配合新課程理念,學校擬定了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趣味數學與學生生活、思想品德學科註重情感體驗、自然科學中的觀察與探索等課題。在實驗中,學校下大力氣從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分析中引導教師反思如何教、如何學,並抓住了省級活動(湖北省首屆鄉鎮小學語文精品課程競賽)的契機。深入探討“自主-合作-探究”新課改主題,著眼於學生的參與和思維狀態,著眼於在短時間內加強學生“敢想敢說”的訓練,把握省活動後學生主動學習狀態的優勢,深入開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和“互動學習”的研究。
2004年,學校聚焦新課改,全面深刻地總結了前兩個階段的成果,反思了存在的不足,反思了教師的研究現狀和學生的學習狀況,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新階段的課題要從教師的教學實踐出發,在學習新課標中產生問題,從關註學生的學習狀況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有了新的研究思路:問題導向,問題導向,小範圍的研究。鼓勵教師圍繞學校“自主學習、積極發展”的總課題,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急需解決的問題,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找出問題的焦點,建立各級子課題和教師所研究問題的側面,形成樹形的項目網絡系統(主幹-樹枝-樹枝)。學校的壹般問題是主幹,相對集中的焦點問題是分支,稱為壹級子問題。壹級子問題下的分支或者幾個老師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或者壹個老師需要解決的問題,稱為二級子問題,然後分支就是老師們選出來作為三級子問題的小問題。根據問題的覆蓋面,可能有四個子問題。教學部門幫助教師理順課題的網絡關系,明確各級項目負責人的職責,遵循“問題即課題,分析即研究,解決即成果”的原則,指導教師做好各子課題的研究。這種項目結構有兩個好處:壹是問題小,針對性強,老師的研究難度不大,研究任務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二是各級子課題可以從屬於壹級,壹級屬於壹級,形成攻關合力,有利於把課題做大做深。
研究的本質是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避免走彎路的捷徑就是讓問題從整體上體現“樹形結構”,很多問題分布為根、幹、枝、葉。每年四季交替,綠葉中收獲果實。散、亂、自由,個人屬於流寇兵士、散俑類型,難以成就大業。
課題的相對集中和有效分布,帶動了全體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思考和解決問題中,真正進入科研狀態。這種狀態首先體現了“真”字,真就是實:實,實用,不空,不隨風跑,或者說“小猴子下山,空手而歸。”其次,反思就是研究。只有真正提高了反思能力的人,才能成為具有專業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優秀教師。學習、實踐、反思是研究的具體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寫了大量的反思日記,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各個階段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研究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在抓課題研究上,學校的定位是引導教師反思,提高研究水平。馬橋小學開展了課題研究,其認識和總結的經驗多次受到縣級表彰,多次主持召開現場會,與全縣兄弟學校交流做法。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縣級以上獎項,其典型做法和經驗多次在市級以上交流。“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學科設立省級課題並通過審定;“有趣的數學和學生生活”在市級成立並結束。從2004年春到2005年春,“樹形結構項目”的雛形已經形成,樹形結構下的子項目全部完成,並成功編制了該項目15語料庫,真實展現了教師探索、實踐、反思的心理歷程。
2005年秋,新壹輪“樹形結構項目”已經出現,學校新的發展過程中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被明確提出作為教師研究項目,並被納入樹形結構項目數據庫。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壹,數學學科的數學生活化與訓練的有效性,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發展,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英語教學中聽說能力的培養是當前學校教學中的主要問題,由教師根據實際需要自行提出。5438年6月底+2005年2月,項目全面驗收,預計壹年內完成研究任務。2006年春,各課題組已進入正常研究階段。目前各級子課題中已經解決了兩個問題。學校教學部對每個實驗老師的階段性問題總結進行評估和驗收,保證實驗過程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教學部將2005年秋季建立的各級總題和子題收集成冊,組織教師整理研究過程中形成的反思日記、安全分析和學習體會。每個研究小組將它們收集在壹起,裝訂成冊,記錄實驗過程的足跡。
3.團隊成長是教育和科研的關鍵。
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關鍵是學習。註重教師專業學習已經成為馬橋小學的優良傳統。“終身學習,終身進步”壹直作為馬橋小學老師的形象寫在文化墻上,時刻激勵著老師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初期,為了保證學習的落實,學校規定教師每期必須完成5萬字以上的業務筆記,期末驗收評估,成績將納入年度考核。教師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不斷的學習給了教師理論指導,豐富了教學經驗。新課改呼喚學習型教師,選擇學校沒有錯。“學”也就是學習、思考、吸收、內化。沒有這個過程,學習只是單壹信息的相加,並沒有轉化為素養。於是“學習和思考”就成了學習的第二階段。老師不只是做學習筆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反思自己的工作,時不時地回憶自己的經歷。每個學期,每個月,甚至每壹天,我們都不會停止學習,形成氛圍,形成習慣。教師受益,教師群體優化。隨著信息技術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專業學習”得到了進壹步的深化。第三階段,學校不僅為教師創造了寬松的學習環境,還支持教師配置個人辦公電腦,增添了大量書籍——教育經典、文學名著、科普文獻...滿足教師對新知識、新思想的渴求。學校規定每位老師每期精讀壹部教育名著,定期舉辦學習講座,交流學習經驗;信息技術的培訓和使用豐富了教師的學習內容。學校對老師的學習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需要提取很多,而是通過網上學習,收集,加工,整合,大容量攝入,多角度思考,學以致用。學校以高質量的學習體驗和每期高質量的講座接受教師閱讀思維的效果;信息技術的接受基於四個“人人獨立”(獨立處理文字和電子表格,獨立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獨立下載處理優秀的網絡資源,獨立制作簡單的課件)。教師的專業學習不斷抓,文化素養和理論水平不斷提高,為教師開展科研奠定了理論基礎。
抓好六年新課標教材的課堂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核心因素。作為壹項制度,我們安排全體教師進入新課標教材的課堂聽課,安排在教研組每周壹次的聽課評課活動和學校每期壹次的教師專業培訓活動中,伴隨新課程的實施。已經跟進兩年,將持續到六年級,讓每壹位老師都經歷壹次全日制的新課程洗禮。
真正的研究是冷靜思考課堂教學。幫助教師分析和整改問題,進而通過壹系列的科研評比活動,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廣闊的舞臺。每壹期的“教學競賽”和“專題討論”活動,都給了老師們鍛煉自己的機會,同時也促進了老師們之間的相互學習,會有所提高。2004年秋,“十項全能競賽”重點解決了學習課本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2005年春,學校組織了“課堂教學改革18終結”和“創新課堂八大突破”。我們把課堂教學和教研組每周聽課、評課的諸多問題總結為18問題,提出課堂“18淘汰”(防止不深入課程標準和教材;杜絕問答式教學;杜絕壹張嘴、壹支粉筆、壹本書的教學;結束學生在學習中的弱勢地位;杜絕熱鬧的課堂面;杜絕平淡的評價;杜絕教師的啰嗦;杜絕教學板書亂象;杜絕教師不註重禮儀形象;杜絕過時、封閉的思想;杜絕學生裝腔作勢,優生承包課堂;杜絕師生無視教材,在課堂上漫無邊際;杜絕沒有課堂作業和拖延癥;杜絕學科內部的選課現象;杜絕抄襲別人的教學;杜絕忽視課堂準備;杜絕教師在教學中的投入不足),讓每壹位教師都知道自己改革的現狀,知道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找到自己努力的正確方向。2005年秋,我們再次組織教師對教學行為進行全面深入的反思,開展了“教學行為模式的轉變”研究。通過課堂教學和反思,總結提煉出“五個轉變”:壹是學生學習行為管理松散的問題;二是改變課堂教學和培訓的嚴重不足;三是改變課堂教學中“拖延”的頑疾;四是改變“嘈雜”和“熱鬧”的課堂。我們把這麽多年被忽視的根本問題挖掘出來,旗幟鮮明地提出整改要求,這是我們專題研討活動的重要成果,也是實踐新課程的最大收獲。2006年春,以“課堂有效提問”為主題,分析了課堂提問的現狀,找到了“加強課堂有效提問”和“培養學生提問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
馬橋小學把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作為壹項工程,效果明顯:骨幹和菜鳥呈梯度發展,教師水平明顯好於縣內同級學校;“師學”的經驗在縣鄉大力推廣。骨幹層步入科研教師行列,成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市縣級骨幹教師。學校濃厚的學習氛圍,教師強大的凝聚力,科研的進取精神,成為很多學校推崇和向往的品牌。
4.學生發展是教育和科研的目標。
辦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育和科研的最終目的是壹切為了學生,壹切為了學生,壹切為了學生。馬橋小學是這樣做的:
(1)利用課堂主陣地,把握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學習的學習狀態。多年來,馬橋小學堅持以學生身份和學習質量來體現教師的教學效果。註重學生主動參與,利用好課前5分鐘,激發學生深層學習動機;註重教師的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效果;註重課堂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思考;註重教師的課堂角色效應,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敢想敢說、樂於學習、善於思考”成為馬橋小學學生的形象,曾在“湖北省首屆鄉鎮小學語文優質課競賽”中展露風采。
(2)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馬橋小學通過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序列活動,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習慣、閱讀習慣、聽力習慣、思維習慣、觀察習慣。在培養習慣的同時,“主動參與、深思探究、主動交流、廣泛閱讀”的學習品質也得到了提升。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保證在1小時以上,壹生每個時期閱讀10本書。60%的學生每期閱讀20多本書,20%的學生有200本書,40%的班級堅持每天背誦壹首古詩和壹句名言,每天摘錄壹段精彩的插曲,記日記。這壹成功實踐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支持和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3)註重發展學生的特長。馬橋小學堅持不懈地註重學生的特長教育,成效顯著。壹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充分利用語文課堂陣地、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和閱讀比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二、註重學生的演講和口才訓練,堅持每天1分鐘即興演講,每期組織壹次高質量的演講比賽,培養壹批演講專家。第三,註重手抄報創作能力的培養,編寫創意作品集。壹種是抽象主題手抄報,壹種是創意類報紙(主要是新聞、經歷、感受);三是口頭兒歌和故事的創作,三四年級選日記,五六年級選作文,如詩歌、山水、人物、記敘文、經歷等。手抄報堅持每月壹次展覽,形成了學校的壹大特色。班報,作文選集,每期壹集,可以手抄,也可以電腦打印。內容充滿童心和趣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第四,抓好“英語情景喜劇”練習,開展鄉鎮小學英語教學。第五,註重“琴棋書畫”的修養。學校開設校級特色班,滿足不同性格和愛好的需求,聘請專業老師指導興趣活動;班裏有課外興趣小組,由班幹部組織實施。學校每年舉辦壹次藝術節,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舉辦校級特色班,開展藝術節活動,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支持和好評。近年來,許多學生的書畫作品在省、國家級上獲獎或發表,許多學生的作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在縣級以上征文比賽中獲獎;其中壹些還入選了《大風車》欄目(中央電視臺青年中心主辦。每月系列)。
沒有學生的特長教育,就沒有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馬橋小學堅持把“關註學習狀態、培養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發展個性”的學生觀作為教育科研的重要內容,堅持抓到底。效果不言而喻。
回顧這幾年學校教育科研的發展軌跡,經過努力,感覺收獲滿滿;我在心路歷程中留下了堅實的足跡,壹步步找到了適合學校發展的道路,拓寬延伸了道路;搭建了教師相互學習、探索、成長、進步的平臺,提供了實踐、研究、思考的空間,引領教師從盲目走向清晰,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狹隘走向開放,從書商走向科研教師隊伍。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獲取知識,為學生的個性發展、人生成長、人格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這所學校工作的教師勤奮、有思想、樂觀,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學校洋溢著濃厚的科研氛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第三,對問題的反思
壹是學校對教育科研的整體發展缺乏全面科學的規劃和論證,缺乏系統的目標管理、過程管理和評價,具有臨時性、零碎性和隨意性,不利於教育科研的漸進性和開拓性發展。
第二,只關註自身發展,與外界的橫向和縱向聯系不夠。特別是對省教育規劃辦的科研理論和實踐指導不夠,科研思路、方法和成果與省優秀實驗基地學校差距較大。
第三,各項工作都處於升級換代的壓力下,壹些科研領域粗糙膚淺,很多好的理念和做法沒有深入研究;大眾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研究在階段目標實現、研究力度和有效性上打折扣;壹些教師的知識水平、科研態度和自身能力不適應學校科研的發展。
第四,努力方向
1,以整體科研主題(理念)-“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為導向,構建以“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為主體,以“德育、校本研究(課題研究、新課改創新)、寄宿發展”為分支的樹狀管理框架,使科研各領域突出“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2.從更高的層面,從尊重學校歷史的角度,制定科學適宜的十壹五規劃和階段性目標,制定“宏觀、中觀、微觀”的管理規則,加強“嚴格程序、註重細節、追求真理”的過程管理,使科研各領域沿著“規範發展、自主發展、創新發展”的思路走向“系統化、系列化、個性化、專業化”。
3、主動及時向上級科研部門匯報,爭取政策支持和專家指導;承擔並完成市級以上課題的研究工作,並按程序要求完成課題;主動多渠道接觸名校,學習更多的寶貴經驗,增強自己的科研實力。
4.努力提升科研水平,提高科研人員素質,爭創“科研品牌”和“科研名校”。
2006年7月12日
教育科研工作自查報告
保康縣馬橋鎮小學
壹,教育和科研的現狀
1,領導重視。校長站在學校發展的高度,註重長遠規劃和戰略構想,以科研為大局,把教育科研作為辦學的核心要素,對教育科研的規劃、硬件建設、經費投入、制度建設等進行決策;主管科研的副校長教育科研工作責任的落實情況;學校定期召開領導會議,研究解決學校教育科研中的問題;有中長期和年度教育科研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能積極參加和配合省教育規劃辦公室組織的活動,並能向教育規劃辦公室提交教育科研工作總結。有發展學校教育和科學研究的規劃和相關政策;定期召開教育和科學研究會議;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經過科學論證。
2、學校教育科研有專項經費並保證落實,為科研人員和教師從事教育科研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提供交通、通訊、網絡、信息交流、辦公等必要條件。學校有專門的教育科研成果獎勵基金。
3.有條件的設備。學校圖書資料豐富,教職工人均藏書不少於500冊;其中,人均擁有不少於30本教育科研類圖書,每位教師訂閱教育教學刊物1余種;學校有《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雜誌。辦公條件現代化(所有教師都有個人辦公電腦);登錄“湖北教育規劃網”,及時上傳更新信息,確保教學科研信息渠道暢通。
二、組織和團隊建設
1,機構建設。學校設立了教育科研機構,有專門的辦公場所。形成校長辦公室、教學部、課題組、班級四級教育科研體系。教學部門職責明確,分管領導職責明確,能保證參加教學和科研活動。
2.團隊建設。參與教育科研的教師占全體教師的83%,教育科研骨幹教師占全體教師的20%以上。學校對教學改革中教育科研人員和實驗教師的工作量、成果獎勵、職稱評定、先進評選、職稱晉升等都有明確相應的規定。教育和科研人員有壹個學習和培訓系統。
三、科研課題
承擔任務。學校承擔並完成了省級課題“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引導主動學習”和市級課題“趣味數學與學生生活”的研究工作,並按程序要求結題。
第四,科研活動
1,規章制度。學校制定了教育科研項目立項制度、教育科研工作條例、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管理辦法、教育科研獎懲辦法,並得到有效執行。
2.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開展綜合或專題研討(有記錄並附資料)。組織科研人員和實驗教師參加培訓、觀摩活動和實驗研究。學校形成大眾教育和科研的氛圍,教師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和科研知識。以“自主學習,積極發展”為總課題,通過全體教師提問,學校教學科研領導小組討論論證,形成了“樹形結構課題”框架,成立了語文、數學、信息技術、英語等課題組。所有老師都有自己的研究課題,在“樹形結構”的分支上。實驗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加強案例分析、反思、總結和討論,形成了學校“樹狀結構”課題研究的個性特色。
動詞 (verb的縮寫)科研成果及推廣
1,科研成果。2005年獲“湖北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襄樊市教研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指導主動學習項目實驗先進單位”等稱號,擁有省教育廳認可的教改經驗:在湖北省教育規劃辦組織的教育科研工作會議上兩次交流辦學經驗。
2.成績的提升。推廣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業務部門)要求的科研成果(壹、向省教育規劃辦提交學校幾年來在科研工作中的過程管理、專項活動、反思、論文、師生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榮譽;二是提交給市教科所參加“引導主動學習”實驗的論文和案例。);有計劃地學習國內外教育改革的經驗。
2006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