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潔白的牙齒視頻
據國家衛健委和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早在2019年,中國口腔醫療市場規模就達到1035億元,正式突破千億大關,復合增長率達到16.438+02%。
具有“醫美”屬性的正畸增速被誇大,隱形正畸逐漸成為強勁驅動力:客單價高達5-8萬,年復合增長率54.6%,毛利率50%-70%。行業內有很多上市公司年營收增長超過20%。
壹口大白牙,壹輛小寶馬;牙齒矯正要戴牙套,窮人會往後靠壹點。在壹萬元起步的牙科診所裏,第壹批年輕人已經因為牙科保健而破產。
從前,“夜光白牙”是留給黑人朋友的,是用來在漆黑的夜裏尋找同伴的。但如今,烤瓷牙已經成為國內娛樂圈的標配。沒有壹口亮亮的“夜光牙”,怎麽敢稱自己是頂級流?
胡海泉曾在吐槽大會上被王建國調侃為“滿眼手電筒”,李佳琪也曾因大白牙被推上熱搜。
明星壹直是顏值市場的風向標,“正畸美白”的牙齒經濟出路開始向廣大消費市場釋放。
口腔經濟細分有三個分支,壹是種植,二是正畸,三是兒科。“其他”的分類包括洗牙、美白、補牙。
《第三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口腔疾病患病率高達97.6%,符合口腔衛生標準的僅占0.22%。
其中,97%的成年人患有牙結石,88%的成年人患有齲齒,85%的成年人有牙齦問題,與牙本質過敏、口臭、牙漬、牙菌斑壹起構成了中國人面臨的七大最常見口腔問題。
CBNData的《健康生活消費趨勢報告》中提到,“口腔健康”不僅影響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還會影響社交自信和外貌。
調查數據顯示,72%的消費者認為口腔問題會影響社交自信,67%的消費者認為口腔問題會影響外貌。在很多消費者看來,整牙相當於整容。
根據《中國正畸消費者白皮書》中的數據,目前中國有3.78億潛在患者。但與此同時,中國隱形正畸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是壹個藍海市場。
如今,口腔護理意識從年輕壹代開始覺醒,“美牙”成為必需品,釋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
《2020年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口腔消費人群中,20-25歲占26%,26-30歲占33%,90後仍將是主力人群。天貓國際數據也顯示,各個年齡段進口口腔產品人均消費都在上升,人均消費增速最快的是95後,人群消費占比超過50%。
口腔經濟的興起壹方面是因為消費升級的趨勢和健康、顏值意識的覺醒,另壹方面也是因為供應商在宣傳等方面的反向推廣。
品牌最擅長抓住痛點,從而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很多口腔護理品牌都開始在營銷中打出“口腔美容”的概念。過去口腔醫院裏人們無法直視的“病牙”宣傳圖片,早已被明星代言人的照片所取代。
種植和正畸成為行業的金礦,不僅是因為消費者數量和需求的上升,也是因為客單價的上升。
最近做了牙齒矯正的李進(化名)告訴觀潮新消費者,他去了壹家民營牙科機構咨詢。根據他的牙齒情況,戴隱形牙套的費用超過了5萬元。
醫院的價格相差不大。先後在北京朝陽區和海澱區兩家口腔醫院咨詢過。公立醫院的正畸價格也不低於4萬,私立口腔醫院的價格甚至超過8萬元。
通常,正畸過程持續壹到兩年。傳統的金屬牙套需要壹直戴著,隱形牙套可以隨時摘下來,但是壹般半個月左右就需要更換。
隱形正畸與傳統的“大鋼牙”牙套相比,兼顧了美觀,向美觀的過渡更加自然,但這些都需要高價支持。
口腔經濟的另壹座金礦——種植牙,早在幾年前就已經享有“天價”的美譽。“種植牙相當於買了壹輛寶馬”、“種植牙相當於在縣城買了壹套房”這樣的說法,並不單純是來自消費者的體驗,也出現在NPC代表和口腔醫生在兩會上的提案中。
2萬元的正畸價格,5萬多元的均價,單價近萬元的種植牙價格,對於以90後為主的口腔經濟消費主力軍來說,無疑是壹筆巨款。
除了種植牙和正畸這兩個客單價較高的金礦,客單價較低但頻率較高的項目也是不可忽視的推動因素。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在持續增長的口腔消費中,牙齒清潔項目的消費人數占67%,補牙占13%,美白占8%。
毋庸置疑,除了健康意識,顏值付費已經成為口腔經濟的核心驅動力。
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從另壹個角度講述了口碑經濟的故事:貴不是產品的劣勢,也不是普及的障礙。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整體牙科經濟市場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2019年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後,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00億元。
口腔經濟行業持續高速增長,口腔醫美成為趨勢,資本和創業者開始湧入。
資本圈有句關於醫療行業的話:“金眼銀牙銅骨”。眼科、牙科、骨科在醫療健康賽道中備受資本追捧,其中“牙齒”是近年來資本市場最熱的賽道之壹。
“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研究院今年發布的《牙滾道近十年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從2011開始的十年間,牙滾道披露的融資金額超過169億元,共發生389起融資事件。
具體到每年的融資金額,“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的數據顯示,牙軌的融資熱度在2011以來的十年間有所波動,但整體處於高位。
2018年融資總額達十年最高,* * * 3913萬元,其中53起;2021年度未過半,牙道融資金額已達2914萬元,其中26起,全年數據有望再創新高。
“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的另壹項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註冊口腔醫療企業1703家,到2020年底,已經達到135500家,十年間增長了近8倍。
從產業鏈來看,口腔經濟包括上遊的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中遊的口腔醫療服務商和經銷商,下遊的口腔醫療機構。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口腔器械市場規模達到23371億元,較2018年的21.34億元增長9.50%。預計2021年口腔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88.3億元。
相對於傳統的口腔CT、口腔掃描儀、高端正畸托槽等需要進口的機器,國產儀器已經開始從多個角度切入,形成替代品,比如CBCT(錐束CT)、口腔掃描、正畸產品等等。
隨著接觸式正畸的興起,國產品牌已經占據了接觸式正畸近70%的市場份額,其中以時光天使和隱適美為代表。
今年6月,時光天使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市值超過700億港元。其招股書揭示了隱形正畸行業的秘密。
2020年,按照實現的案例,時光天使和隱適美在國內接觸式正畸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82.4%,其中時光天使占比465,438+0%,毛利率超過70%。
時代天使四款主流隱形矯治器價格均超過2萬,從源頭上“保證”了隱形正畸的高客單價。
中遊口腔醫療服務方面,口腔醫療機構的主要業務包括口腔外科、口腔內科、口腔修復、正畸、牙齒美白等。
在口腔服務更加細分的賽道上,兒童牙齒、種植牙、正畸被稱為口腔經濟的三駕馬車。其中種植占32%,兒科占18%,正畸占25%,綜合市場占25%。
沖刺a股的嘉宏口腔的招股書,揭示了種植牙行業的暴利密碼:2018年至2020年,嘉宏口腔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9.74%、47.58%、43.21%。
成本幾百元的假牙,進入消費市場後,售價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定價權也被醫療機構牢牢掌控。央視財經的報道中提到,目前種植牙費用根據材料不同在8000-20000元之間,全口牙種植費用在1000-500000元之間。而如果做壹個數字美學的項目,也就是壹個牙齒全瓷片,費用大概是654.38+萬元。
下遊醫療機構壹般分為公立機構和私立機構,包括綜合醫院口腔科、口腔醫院口腔科、連鎖口腔科門診和個體口腔科門診。
從消費角度看,口腔機構可以細分為口腔服務機構(主要是正畸、種植牙等。)、口腔材料(種植體、新型正畸材料研發制造)、互聯網口腔護理(口腔資訊、口腔app、在線服務平臺等。)和口腔護理(洗牙、漱口等。).
其中,“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顯示,口腔服務機構融資金額最大,十年融資總額達到130,總金額近百億元,主要包括拜博口腔和瑞爾口腔。
同時,口腔醫學也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披露融資金額6543.8+0.765億元,融資事件95起。
《2020年口腔醫學白皮書》顯示,線上購買服務,線下體驗服務的online to offline正在成為口腔消費的主流。其中,壹線城市成為網絡口頭消費的主要區域。88.5%的用戶通過網絡進行口頭消費的頻率在1到2次之間。
在更廣闊的消費市場中,口腔經濟也正呈現出強勁的滲透力。除了固定使用頻率的牙膏,以漱口水為主的口腔護理的快速移動軌道也進入了加速期。
比如黑人、高露潔、雲南白藥、李士得林等品牌也從牙膏、漱口水等快消品切入市場。聲波電動牙刷、洗牙機、牙線、牙膏、牙粉、漱口水、牙貼、口腔噴霧等快消口腔護理產品百花齊放,已經上市的優思邁、剛剛完成4億元B輪融資的畢比等新品牌也開始占據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資本和創業者的湧入,釋放了口腔經濟的想象空間,但同時也暴露了行業轉型中的短板。
“量”和“價”的上升,凸顯了口碑經濟的波瀾壯闊。這項既是醫療又是服務的業務,正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拐點。
正如李進提到的觀潮新消費,經過多次比較,他選擇了價格適中的口腔醫院,公立醫院的身份讓他更放心。在價格和服務沒有實質性差距之前,選擇公立醫院可能是大多數消費者的潛意識慣性。
但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加口腔醫療”已經成為壹種趨勢,數字化口腔平臺正在加速崛起。
其中既有以阿裏、美團為首的流量池互聯網巨頭,也有新氧、白梅等新興醫美平臺,還有貝齒、牙套之家等垂直口腔醫療平臺。
作為連接產業鏈上下遊的關鍵,口腔醫療服務數字化正醞釀著行業改革發展的機遇。
例如,在種植牙、正畸、修復等牙科經濟商業化、成熟的領域,3D建模、3D打印等數字化程序的介入,可以讓牙科護理更安全、更高效、更精準,催生遠程診療、互聯網醫療等新產業。此外,大數據和數據庫的應用也可以使診斷結果更加準確,從而帶來個性化的口腔醫療服務。
然而,新興市場往往伴隨著問題。相比傳統醫院的口腔醫療行業,互聯網醫療有很多痛點。
根據《2020年口腔醫學白皮書》,醫美行業的營銷費用約占總成本的30%~50%,約為4000元~ 6000元/人。醫美口腔作為相關業務,營銷成本相對較低,但平均仍占總成本的30%以上。
對於平臺來說,撬動千億市場的關鍵點不僅是技術和服務,還有高昂的獲客成本;對於消費者來說,炒作營銷套路背後是否有足夠的實力作為支撐,依然是付費前最難的選擇題。
隨著口腔服務機構的數字化,新興技術成為降低價格的障礙,商業保險逐漸成為突破點。
比如壹次牙齒治療的費用達到5萬元,消費周期長達壹年。12免息支付壹旦推出,將成為部分消費者的首選。
與此同時,以牙科保險為代表的金融產品開始向口腔醫療服務行業滲透,行業內出現了“牙科+保險”的閉環模式,超過壹半的牙科連鎖機構已經引入或計劃引入商業保險。
在壹系列的轉折中,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口腔經濟上千億的市場規模和年復合增長率之高,並不足以掩蓋行業中的問題和亂象。
首先,中小玩家生存空間狹小,亂象頻發。
以行業驅動力之壹的隱形正畸為例。兩個頭部玩家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他們的商業模式是只做上遊,不直達消費者。
所以很多創業公司需要設備供應,只能把自己定義為頭部廠商的銷售渠道。初創公司使用的正畸是廠家提供的,負責使用的醫生也是廠家指定的,這就使得很多看似獨立的機構實際上變成了頭部廠家的銷售部門。
這種模式進壹步降低了進入門檻,只需要資金和門店就可以進入市場,產品、設備、人力甚至宣傳營銷方案都可以精簡。
門檻降低,同時擠壓了下遊的利潤空間,而已經很高的客單價抑制了下沈市場的需求釋放,“黑診所”趁機擠進來。
第二,人才匱乏。
口腔正畸是口腔經濟的金礦,但也是口腔領域最專業的分支。口腔正畸從2000年開始正式成為研究生課程,但是從壹個醫學生到醫生的時間跨度通常是5-8年。
咨詢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約有21000名普通牙醫和5300名正畸醫生,也就是說,平均每10000人僅有14.8名普通牙醫和0.4名正畸醫生。
相比國內97.6%的口腔患病率,口腔醫學人才的稀缺成為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培養壹名優秀口腔醫生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這個問題需要從政策層面解決。
壹口好牙被稱為“口中的愛馬仕”,不僅是為了健康無痛苦,更是為了美麗。對面值的信心往往是最容易被感知的信心。
收入和消費意願都提高了,需求拉動了上千億的網點。資本和人才向網點上聚集,口腔經濟進入快車道。
但是在巨頭的壓力下,這裏的創業者還有機會改變行業嗎?也就是說,壹萬元的種植牙,幾萬元的隱形矯正,會是永遠的財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