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什麽菜?
臘八粥的傳說
臘月初八,中國人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據說臘八粥來自印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數獨國王的兒子。他看到眾生身心俱苦,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放棄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臘月初八菩提樹下成佛。這六年苦行,壹天只吃壹麻壹米。後人沒有忘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留念。“臘八”成了“成佛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全國各地的佛寺都舉行佛浴會,誦經,並模仿釋迦牟尼出家前壹位牧民供奉乳糜的傳說,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稱為“臘八粥”。臘八粥被贈送給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後成為民間的習俗。據說有些寺院,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們會沿街捧著施舍的碗,把收集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發給窮人。傳說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窮人稱之為“佛粥”南宋陸遊的詩說:“今日佛粥多互利,對面是江村存新。”據說杭州名寺天寧寺有壹座存放剩飯的“米棧樓”。平時寺裏的和尚每天把剩菜曬幹,積攢壹年的余糧,在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給信眾吃。它被稱為“福壽粥”和“福德粥”,這意味著他們吃了它們後可以增加他們的幸福和長壽。可見當時的僧人對美食之德的珍視。
臘八粥在古代是用赤小豆和糯米煮成的,後來用料逐漸增多。南宋人精心撰寫《武林舊事》說:“用核桃、松子、奶菇、柿子菇、柿子栗子煮粥,叫臘八粥。”至今,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的人們仍有吃臘八粥的習俗,這在廣東是不多見的。用料不同,常用糯米、紅豆、大棗、栗子、花生、銀杏、蓮子、百合等熬制甜粥。還有桂圓、龍眼肉、蜜餞都是熟的。冬天吃壹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好吃又營養,真的能增加幸福感,延年益壽。
春節期間老北京怎麽吃?
北京民謠:“蜜瓜祭竈,新年到”。最先進入節日的食物是蜜瓜、關東糖等用於“祭竈”的小吃。它是用膠狀麥芽糖做成的,甜味略帶酸味。在生活不是很富裕的年代,是絕佳的美食。而且家裏還有蜜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不遠了。當然,“竈神”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望“竈神”在天堂說好話,在陰間保平安的“賄賂”自然就成了孩子們口中的事。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所以有:“老婆,別貪。過了臘八就是過年了,臘八粥還要喝幾天。二十三、蜜瓜會粘,二十四、打掃屋子,二十五、炒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狗,二十八、做面條,二十九、蒸饅頭。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老北京春節期間的美食。在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在五六十年代,妳只能在過年的時候大飽眼福。
春節期間只有以上幾種食物,當然不算豐富。比如古代用來祭神祭祖的糕點——蜂蜜、薩其瑪,既是北京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食品,也是北京的必備食品。壹些富裕的北京人過去在除夕吃魚。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祀神靈的名義,後來聯想到“吉慶有余”的吉祥語。魚既是美味又是祭品。
至於除夕夜的餃子,吃素的餃子是用來拜神的,而大家都吃肉。生活不富裕的人,塞的都是肉和菜。即使是最窮的家庭也會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的“程序”。除了餃子和年糕等眾所周知的美食,“老北京”的人還會嘗試“豆醬”——壹種由皮、豆腐幹、大豆、四季豆和豆瓣制成的涼菜,顏色為琥珀色,類似於“凍肉”。此外,還有“芥菜墩”,這是壹種用來佐酒和開胃的涼菜。人們在節日裏吃很多油膩的食物,容易“上火”“生痰”。這些涼菜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當各種素菜都準備好了,北京人還會準備糖果、幹果、瓜子、“雜果”,也就是今天的什錦果脯。在當時,這些小吃是人們圍坐在火爐旁死去時的美味食物。
如今,幾乎所有以祭祀祖先和神靈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是沒有那麽顯眼了。至於今天的春節,飯桌上只能用“豐盛”兩個字來概括。有哪些川魯菜、生猛海鮮會出現在老百姓年夜飯的餐桌上。說“新派”的人會去大飯店“搶飯”迎接春節!
葡萄酒和民間傳說
在中國古代,酒被視為聖物,酒的使用更加莊重,不用於祭天、祭祀祠堂,也不用於待客。形成古代酒活動的習俗和風格。隨著釀酒業的普遍興起,酒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對象,酒的活動也隨之廣泛起來。經過人們的思想文化自覺,已經程式化,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酒俗。這些習俗涉及到人們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形式生動多樣。
酒離不開民俗。如農事節日、婚喪嫁娶、生日、慶典、迎賓等民俗活動,酒成了中心物質。如果農業節的祭拜儀式中沒有酒,就沒有對緬甸先民的寄托和對豐收繁榮的追求;婚姻裏沒有酒,忠貞的愛情沒有誓言。喪禮無酒,後人忠孝無法表達;酒席無酒,生活中的儀式趣味無從展示;送別無酒苦,壹去不復返的壯士悲壯之情難以言表。總之,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沒有酒,民俗活動也就沒了依托。
早在夏商周時期,酒就與人們的生活習俗和禮儀密切相關,並被公式化、系統化。當時屈蘗的使用使釀酒業空前發展,社會上重酒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反映在風俗民情和農業生產中的用酒活動非常廣泛。
夏朝時,村民十月在當地學校舉行飲酒儀式:“九月洗霜,十月洗田。我的朋友們喜歡每天殺羔羊,他們被稱為“我的丈夫”和“我的丈夫”萬歲。”(《詩經·七月(風))這首詩描繪了先秦時期農村飲酒的壹幅風俗畫。收割完鐮刀,打掃完打谷場,結束了耕作,辛辛苦苦幹了壹年的人宰了羔羊,來到了鄉村學校。每人擺了兩瓶酒,請朋友喝酒,高舉起牛角杯,互祝長命百歲,當然也互祝來年豐收,生活富足。
在周代的風俗禮儀中,有冠、昏(婚)、喪、祭、鄉、射、聘、朝八種,且多以酒冠,五彩繽紛。比如,壹個男人到了20歲,就要進行加冕儀式,表明他已經成年了。在加冕儀式中,“長子用酒,私生子用酒”(中國文化史)慶祝自己的成熟。在這裏,無論是晶晶的五谷雜糧,還是烈酒,都成了祝福生命的聖水。
周朝的婚俗已經規範化、程式化,形成了從求婚到成婚的制度。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側重點。男人要女人,壹定要找媒體求婚。女方同意後,還有接受、要名字、那吉等過程。到了婚期,“父命迎之,子命入內,執鵝低頭,車出,使婦在門外,引其回,與囚同吃喝。”新婚夫婦* * *吃祭品後的肉,* * *喝喜酒,靠酒讓頭發變老。射禮盛行於周代,雖有三關,但“皆射三次,首射三聯;重新拍三個耦合很多耦合都拍;射三次就用音樂射,勝者不喝。”酒成為射擊儀式中對失敗者的懲罰,充滿樂趣。
周代農村飲酒的習俗是以鄉村醫生為主,以處士聖賢為客。活動期間“每位嘉賓,60人坐,50人站”。飲酒,尤其是老年人。六十人三豆,七十人四豆,八十人五豆,九十人六豆。其尊老的民俗,在以酒為主體的民俗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三代風俗禮儀制度“集歷代之大成,而後變法”(《中國文化史》),承上啟下,許多習俗和現象至今仍保存著。婚禮酒、葬禮酒、米酒、生日酒、節日酒、祭祀酒等。現代流行的,都見於周代風俗文化的“八禮”。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俗活動的內容、形式甚至情節都發生了變化。但是,只有民間活動中用酒的現象壹直沿用了幾代。
生日酒:孩子們會在老人生日時為他們舉行生日酒。到時候會大擺宴席,親人鄰居不請自來,帶禮物祝賀。宴會室內要請民間藝人(花燈藝人)表演說唱。在黔北,花燈藝人要扮成八仙,包括、、張、何仙姑,依次演唱。壹邊唱歌,壹邊會給壽星贈送自制的長壽拐杖、長壽扇子、長壽經書、長壽酒、長壽草等東西。供品完畢,要恭敬地奉上壹杯酒,“神仙”們就和壽星壹起喝酒。
婚禮用酒:從求婚到訂婚的每個環節,酒都是常規的東西。媒人每次去姑娘家談,都要帶禮物,其中酒是必不可少的。定下婚期,男方家從酒、肉、面、蛋、糖、零食應有盡有,邀請姑娘的舅舅、舅媽、舅媽、三個親戚、四個親戚。結婚的時候,轎子擡進男院,第壹件事就是拜男家的祖宗。還有幾箱燒酒,豬頭,香燭。情侶脆弱,主人喃喃自語。最後把豬頭砍下來,把酒慢慢灑在新郎新娘面前。之後,他們去了壹個大殿拜天地,之後,新人進入洞房,舉杯暢飲,寄托彼此的愛情。婚禮結束後,新婚夫婦都要向參加婚宴的人敬酒。這時候男生難免會勸新婚夫婦振作起來,會有點放肆,會搞笑,會開玩笑。婚宴充滿了獨特的民間趣味。
月子米酒:分娩前幾天,女人要煮米酒1壇,壹壇給催乳者,即分娩的女人,壹壇給客人。孩子滿月的時候需要喝米酒,從3到5桌到2到30桌不等。酒席上有足夠的燒酒筒,每人還有壹個1的禮包,裏面有紅雞蛋,泡巴等東西。
敬酒:涵蓋面廣,壹般有兩種。壹種是建房修橋鋪路時敬酒。凡破土破土者,必置酒食,在即將動工之地,拜山神土地神。魯班是工匠的啟蒙老師,為了保證工程順利進行,要拜魯班。儀式要由有名望的工匠主持,以錢為食,以酒為紙,以拜為福。在工程中,所有的梁門都有壹個隆重的儀式,其中酒是主體。第二,逢年過節,遇災,要設酒拜。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豐盛的酒菜,焚香燒紙錢,邀請先人和逝者在除夕夜回來飲酒。在此期間,各家各戶按年齡順序磕頭,然後莊嚴地站在桌前。過了三五分鐘,父母會把拜的酒組合起來,撒在餐聲明周圍,拜完了,讓全家人用勺子吃得起。在民間,人們認為自己得罪了祖先,所以會舉行壹系列活動來娛樂神靈,乞求原諒。它的形式仍然是買水和酒菜。請先生(及燈會領導)到家裏唱歌,並以酒食獻上。崇酒是從古代對祖先和神靈的崇拜中繼承下來的。在傳統意識中,認為萬物皆有神,若有驚擾神之事,不拜則不得安寧。拜酒中的壹些現象,因為屬於糟粕類,在民間逐漸消失。)
中國糕點的發展
壹、糕點的起源
面食,即正餐以外的少量食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面食,包括主食、小吃、點心、糕點;狹義上,相對廣泛的主食和部分零食被排除在外。從糕點的演變規律看,先有主食、小吃、點心、糕點;從主食演變到糕點需要壹段時間的發展。
中國的主食很早就出現了。當“古人”或“新人”學會用火在薄薄的石板上烤野生植物種子時,可以算是主食的開始。這種食物雖然很簡單,但是已經具備了面食的壹些屬性。經過幾十萬年的探索,到了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已經可以將整粒糧食去皮烤、爆、煮、蒸,做成美味的米、粥、湯、糯米(糧食煮熟後曬幹搗碎),這是對主食的完善和發展。屈家嶺文化遺址發現壹口直徑876厘米、高344厘米、容量6250立方厘米的陶罐。據考證,是5000-4600年前煮飯的器具,壹口鍋可供50人食用。可見當時的主食制作是相當有技術含量的。但在商朝之前,主食的品種還是比較單調的。在公元前21世紀出現的甲骨文中,目前沒有發現關於精細面食——糕點的文字,所以當時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不能滿足糕點生產的基本要求。
西周時期,由於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原料(如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五味)。由於手工業生產的進步,生產工具(如杵臼、石磨、石屑、蒸鍋、陶餅鍋、藍鈾切割器等。)被提供;再加上早期祭祀和宴會的需要,誕生了壹批專門從事廚房工作的奴隸,宮廷中誕生了早期糕點。
根據目前的史料,從西周到戰國早期的糕點大約有20種。他們的材料主要是大米和小米。它可以整個煮熟,粉碎和蒸,或制成糊狀。餡料有肉、蜜、酒、花,形狀多為圓形,屬性介於餅與餅之間。其他則是米、粥、湯、糯米等精制主食。它的品種有“面粉”(炒熟磨碎的大麥)、“米”(用肉醬煮的米粉)、“餌”(蒸糕或蒸餅)、“行軍幹糧”、“蜜餌”(加蜂蜜的粉餅)和“糯米”(酒發酵
第二,糕點技術的快速變化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植物油的出現,出現了精致的石磨、盛滿火和湯的大蒸鍋、方便的鍋竈、壹次成型的動物模具和穿孔的竹勺,酸漿發酵和酒粥發酵的方法被廣泛使用。然後隨著“胡餅”技術的傳入,糕點技術的發展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形成了中國糕點發展史上的第壹次高潮,主要有四個標誌:壹是原料多為粉狀。二是發酵技術和模具成型應用廣泛,品種數十種,風味各異。第三,面條壹直是壹個系列,多為片狀、條狀或環狀,有蒸、煮、烤。第四,創新品種多。饅頭、開花饅頭、發酵制品、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蓮蓉零食紛紛推出,形狀比以前更加精致。
漢魏六朝糕點的繁榮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壹,有很多描述糕點的古籍。有的《集九篇》、的《方言》、的《人名解釋》、崔琰的《四人月令》、高澄的《物極原》、《後漢書》、《晉書》、《齊書》、《荊楚紀年》等。其中,賈思勰的《齊·姚敏書》系統地介紹了白餅、粉餅等20多種糕點的制作方法,是飲食典籍中第壹次詳細記載糕點譜。舒曦的《餅賦》是我國第壹部謳歌糕點的文學作品,描繪了海豚耳朵、狗舌頭、瘦壯、獄丸等10多個品種。,並將它們的色、香、味、形、形介紹得淋漓盡致。
二是花色品種豐富,有“胡餅(類似燒餅)”、“蒸餅”(最早的饅頭)、“湯餅(煮面)”、“切餅”(用牛羊奶和面油炸)、“春餅(現代春卷的前身)”、“索餅”(粗濕面)、“髓餅(由骨髓、油脂制成)”、“豚皮餅(先烤後煮)”、“彭餌(早期蓮子餅)”、“大棗(米制)(早期蒸餅加水果餡)”。 “片粥(蒸成棋子形狀的面團,澆上肉湯)”、“粽子(用濃縮草木灰汁熬制)”、“米壹”(糯米加蜂蜜、大棗等)。
第三,糕點制作的精細化
隋唐五代宋金元時期是中國糕點整體發展的新階段,具有五個鮮明的特點。
壹是糕點制作技術大幅提升,面團、餡料、澆頭、成型、烹飪方式多樣化。就面團而言,發酵面團有四種:發酵果汁發酵、發酵葡萄酒發酵、發酵面團發酵和發酵堿性酵母。摻水面團有兩種:冷水拌和沸水燙。脆面越來越成熟,還有綠豆粉皮,狗蛋面團。餡料方面,準備了各種肉餡、菜餡、雜餡、豆沙餡、水晶餡、蜜餞餡、堅果餡。在澆頭上,肉和蔬菜壹起使用,有些澆在表面,有些混合面團和中間。還有洋甘菊冷淘之類的寶貝。在造型方面,可以卷、漏、壓、切、雕,註重模擬潛水植物的圖形。烹飪方面,蒸、煮、煎、炸、烙、煎、燉並用,還有石包子、竹筒板等古法。
二是有大規模的糕點作坊和面館。如隋唐長安,長興坊賣(成品)(成品),福興坊賣胡餅,授賣餛飩,盛業坊賣蒸餅,具有明顯的專業化傾向,有“與眾不同”、“美在手中”的著名面點師。五代的南京,推出了“養生七絕”。春餅可以拍照,餛飩可以熏黑。到了宋代,汴京、臨安等地已有數十家專業蛋糕店,有的有20多竈,甚至50多竈。
第三,顏色的多樣性是前所未有的。改良品種100種,如蜜餅、小米餅、芝麻餅、社餅、新樣、滿麻、廣焦等;創新品種有面(追)、酥脆、餃子、餃子、賀樓、水團、馬團、月餅、元宵、釣魚、蒸餃、五福餅、煎餅、油炸水果、光頭和包邊等。其中有百味餅、古樓子、知土、吊酥、八方冷食餅。
第四,節日小吃、宴席小吃、食療小吃受到重視。節日小吃方面,除了漢魏六朝已有的春餅、粽子、重陽餅,還增加了二月十五的涅槃兜、五日的如意圈、五日的青荷包、元中期的夢蘭餅、十二日的萱草面。點心方面,點心多,另壹個小。如宋帝壽宴,有雙駝峰角、蜜飄酥花、白肉胡餅、太平(畢比)(羅綺)等10元以上。魏菊園的美食清單有很多產品,比如貴妃紅、漢宮棋牌、玉露園、金鐘烤20。食療小吃大多收錄在醫學書籍中,有50多種比較知名,如神仙粥、牛骨髓糊、五味子湯、姜蓉餛飩等。
第五,少數民族傳播快,中外糕點交流。此時,契丹的年糕、黃金的軟脂、西夏的花糕、蒙古的尋根、維吾爾的天花包子、惠耳尾、女真的高麗小米糕,都在中原流傳。與此同時,中國糕點東傳到日本,西傳到意大利,東南亞的婆羅門和西域的塔納也傳到中國,飲酒市場相當活躍。
第四,糕點體系的形成。
中國的糕點在明清時期達到了第三次高潮。它的第壹個表現是生產過程的深化。這裏不僅有優秀的“飛面”和面粉,還有完善的發酵方法和糕點,發明了肉凍等特殊餡料,還有30多種成型方式,混合加熱熟化。二是花樣繁多,新產品層出不窮。壹方面,老品種不斷拓展色彩(像面條壹樣,推出了拉面、刀削面、五香面、八珍面、逸夫面、擔擔面、油面、鵝肉面、魚面等40多種色彩),陸續載入各種筆記或菜譜;另壹方面,當地小吃脫穎而出,以其獨特的風味獨占鰲頭(如金陵薄皮包、淮陽三鼎包、蘇杭餃子、閩粵凍筍、湘鄂情豆腐幹、馬舒紅油餃子、雲貴餌絲、松湖南翔饅頭、徽贛鳥飯團、冀豫四大油條、甘寧炮兒油餅、京津狗不理小籠包、秦晉羊肉泡饃、虞姬四大)。第三是時令小吃和盛宴小吃的標準化。節心,差不多二十四節,月餅幾十個,臘八粥因地而異;宴席之心,有宴席之祭分,喜宴之喜分,壽宴之壽分,果茶宴之茶分,滿漢全席之壹套分,東南西北,各有各的方式;尤其是在民族酒宴上,民族小吃更是五顏六色,風情萬種。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糕點體系初步形成。糕點有三個流派:北京風味、蘇聯風味和廣東風味。小吃在北京、天津、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廣東等地有多家分店。有著名的系列點心,如北京故宮、山西民俗禮、蘇州四分、無錫太湖船、揚州富春茶、上海南鄉花、廣州早茶精、杭州靈隱齋、回民開齋節、滿族祭祀、蒙古蒙古包奶、藏族標花酥等。
五、糕點制作的創新
辛亥革命後,由於世界食品科技的飛速發展和飲酒潮流的改變,中國傳統手工制作的糕點面臨挑戰。為了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糕點生產技術不斷創新。壹是註意選擇新的原料,如咖啡、蛋片、奶酪、煉乳、奶油、糖漿,以及各種濕潤劑、調味劑、膨松劑、乳化劑、增稠劑、強化劑,改善面團和餡料的品質,然後根據營養衛生的要求調整配方,低糖、低鹽、低脂肪、高蛋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大力發展健美面食、滋補面食、食療面食和特殊工種營養面食。三是積極使用現代化的機具(如原料加工機具、成型機具、熟化機具、包裝機具等。)來改善成品的外觀和質量,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四是開展科學研究,培訓技術人員,出版糕點書刊,積極實現配方科學、營養合理、生產機械化、風味民族化、貯藏包裝和食用方便化。這樣,糕點在飲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二月二為什麽要吃豬頭?
農歷二月初二,龍擡頭,大倉庫爆滿,小倉庫川流不息。當春節到來時,在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家家戶戶都提著燈籠去井裏或河裏打水。回家後,他們點燈燒香,供奉供品,這就是所謂的“吸引天龍”。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面條、炸油餅、爆米花、豬頭肉,比“摘龍頭”、“吃龍膽草”,金豆盛開,龍王升天,雲開霧散,五谷豐登,以示吉祥。二月二為什麽要吃豬頭肉?
古代的豬頭是祭祖和祭天的。北方人在二月二日煮豬頭,此時龍擡頭,因為農歷正月初壹、十五已過,二月二是春節的最後壹個節日。壹般的農家辛辛苦苦壹年,臘月二十三殺豬宰羊。過了正月,臘月殺的豬肉基本都吃光了,2月2日只剩下壹個豬頭吃。
二月二日,龍擡起了頭,大地萬物開始復蘇,所有的動植物都開始擡起頭來。我們應該在新的壹年開個好頭,迎來好天氣。龍王掌管降雨。當他去天宮時,農民會給龍王獻上最好的祭品。好像是說豬頭是用來祭祖祭天的供品。
宋代《丘遲筆記》中記載了壹個故事:王忠嶺平定巴蜀後饑腸轆轆,於是闖入壹個小村廟,卻遇到壹個喝醉了煙的和尚。王忠嶺大怒,想砍了它,但他不知道和尚害怕了。王忠嶺非常吃驚,向他要食物。不久和尚呈上壹盤“蒸豬頭”,並為其題詩。蒸的時候,芭蕉葉已經包好,熟了就用杏槳澆水。紅的,清新淡雅,叫金氣喘籲籲,熟的,軟的,真的是如玉。王忠嶺吃了壹個香噴噴的蒸豬頭,聽了幽默獨特的“豬頭詩”非常開心,於是封和尚為“紫衣大師”。俗話說“手裏拿著豬頭找不到廟”,更是不言而喻。不符合自己的才華也不要氣餒。妳遲早會找到壹個能理解妳,接受妳的人。看來二月二吃豬頭是壹個古老的傳統,也是吉祥的標誌。
那麽現在二月二怎麽吃豬頭肉呢?想想王忠嶺吃過的蒸豬頭,嘗過的豬頭詩,那壹幕已成歷史。如今,北京金三元餐廳發明的“豬肉面”非同尋常。他們給了豬頭肉最高的待遇,給它裝上了時代最時髦的名字,獲得了中國烹飪第壹個專利。
“烤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泡洗、制醬等12道工序的標準化制作,經過十多個小時的培育,才可以端上餐桌。吃金三元有三種“烤豬臉”。壹種是照吃不誤;二是蘸醬吃;三是卷煎餅吃。每種吃法都有不同的味道。“二月二”吃現代的“豬肉面”,回憶五千年的餐飲歷史,是當代與歷史交融的完美體現。“烤豬臉”肥而不膩,肉骨分離,味道鮮美,給現代人帶來美容健腦的功效。更令人欣慰的是,當代高科技與市場的結合,讓消費者坐在家裏就能品嘗到美味的“豬肉面”,而不用去餐館。這正是:二月二,春龍節,龍的傳人過龍年,龍年要吃豬頭肉。
龍與中國飲食文化
龍是非常神奇的動物。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幾千年來,龍的影響已經延伸到中國文化的許多領域,它已經深深融入中國人民的生活。
龍起源於中國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目前,在內蒙古、河南、山西、遼寧、陜西、甘肅等地的原始社會晚期遺址中,已經出土了壹些與龍有關的文物,如龍紋彩陶壺、龍紋彩繪潘濤等。但當時的龍的形象與秦漢以後的龍的形象相差甚遠。有的身體粗壯,長鼻子,塌鼻子,像豬;有的昂著頭弓著背,眼睛和鼻子向上突出,給鱷魚拍照;有些身體彎曲細長,沒有腳和爪子,類似於蛇...在龍的發展過程中,這些龍屬於“前龍”階段,也就是說,龍的形象處於起源時期。不同地區之間,甚至同壹地區內部,龍的形象都有很大的差異。
3000多年前的商代,龍的形象已經初步規範。甲骨文中的“龍”字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心目中的龍的形象,青銅器和玉器上的龍紋與甲骨文中的“龍”字相似。比如安徽阜南出土的壹件商代酒器——“龍虎銅尊”,在性質上與任何動物都不壹樣。而是從鳥、獸、魚、蟲等各種動物中選取某壹部分,重新組合成壹個有機的整體。當時龍的形象主要有頭、冠、角、眼、耳、鼻、口、眉、足、鱗(羽)、尾、身。我們稱之為“真理”。
通過龍形象的變化,可以追溯龍的起源,可以看出龍的起源與農業生產有關。中國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發源地之壹。早在1萬年前,中國就有了原始農業。湖南道縣玉蟾巖出土了距今100萬年的米粒。眾所周知,水是農業的命脈。原始農業,沒有灌溉工程,只能靠雨水,更怕河水泛濫,所以祖先渴望治水的能力。但當時他們真的很難有這個能力,於是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創造的龍這個神話形象上。前龍階段的蛇、鱷魚、蜥蜴等爬行動物都與水有關,有的甚至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看到能潛入水中的鱷魚,能在水中快速遊動的水蛇,沒有腳卻能自由活動的蛇,都感到神秘,由神秘轉化為敬畏和神化。進入真龍時期,人們幹脆把龍安頓在水中。人們讓龍生活在水中,是為了讓它們主宰水域,以至於農業需要水的時候,就請龍王來養雲和雨。
在祖先的眼中,龍既然是聖物,當然在概念上與吉祥聯系在壹起。人們用龍來比喻美好的事物和事物,龍的形象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種藝術作品、語言和文章中,都有許多龍的形象。在“食”的領域,它和龍結下了不解之緣。如龍蝦、桂圓、龍裏、龍須菜、龍虎鬥、龍井茶、龍須面等。這些食物名稱有些形狀相似,有些則是吉祥的。比如早在元代就有“二月二,龍擡頭”的記載。為了表達豐收的希望,這壹天許多地方都流行面食。這壹天做的面叫“龍須面”,煎餅叫“龍臨”,餃子叫“龍牙”。到了清代,龍擡頭的那壹天,人們還用白灰從外面蛇入廚房,繞著水缸走,稱為“畫龍回”。北京人要把玉米粉、棗糕、麥飯炒成食物,這叫熏蒸。此外,人們還要在元宵節舞龍燈,在端陽節賽龍舟,這些都是與龍有關的美食和文化活動。
在人們使用的飲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