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大班健康活動優質課教案中“怎麽辦”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大班健康活動優質課教案中“怎麽辦”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活動設計背景

正處於身體快速發育階段的大班幼兒,競爭意識強,活動欲望強。隨著他們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不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加,尤其是孩子的耳朵、鼻子和眼睛。比如跑步時不小心撞到鼻子,就會受傷;寫字時,細細的筆尖壹不小心就會傷到眼睛;交流的時候不經意的對著耳朵大聲說話會傷到耳膜等等。《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緊密聯系幼兒生活開展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作為教師,除了積極為孩子創造安全的活動環境,避免危險事件發生外,更應該關註孩子的日常行為,結合孩子的實際生活,引導孩子學習相關的自我保護方法。健康活動“怎麽辦”是根據大班幼兒的實際生活和年齡特點生成的活動之壹。

活動目標

1,體驗眼耳鼻的作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了解意外情況下的安全處理方法。

3、會正確判斷日常行為,根據生活經驗大膽表達。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認識眼睛和鼻子。耳朵的作用,同時,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知道安全的處理方法是重點也是難點。

要準備的活動

1,實物:拼圖,醋,鈴鐺。

2.多媒體課件

3.標出幾張圖片,展示壹張黑板。

活動過程

(1)體驗耳、鼻、眼的功能。

1,遊戲活動“猜”,用耳朵鼻子眼睛判斷。

老師:猜-猜-猜。我們壹起猜猜。我問妳,孩子。

(1)唱歌是什麽樂器?妳在唱什麽歌?(貝爾x x xx x)

(2)什麽氣味來了?(醋)

(3)七巧板,拼出來,妳拼的是什麽圖形?(汽車、金魚、手槍)

2.老師總結:哇,原來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有這麽大的作用!

(2)學習處理緊急情況的安全方法。

事件壹:蟲子飛進耳朵。

1,看視頻1(內容:早上,小女孩和朋友在草地上玩,突然壹只蟲子飛進耳朵裏嗡嗡叫,真的很難受。)

問:咦,怎麽回事?這只蟲子飛進了藍藍的耳朵。我能怎麽做呢?(互相討論)

2.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看課件:媽媽用手電筒照藍藍的耳朵,蟲子飛了出來。

問:藍藍找到了誰?會發生什麽?為什麽蟲子會從耳朵裏飛出來?

老師總結:如果以後蟲子飛進我們耳朵裏,我們也不用擔心。我們可以先用手電筒試試。如果它不起作用,請立即請壹位成年人來幫助我們。

事件二:積木塞到鼻子裏。

1,體驗鼻塞的感覺。

老師:我們的鼻子有時會生病。會發生什麽?鼻塞是什麽感覺?(體驗鼻塞的感覺)

2.看視頻2(內容:午飯後,玲玲在小區壹角玩積木,不小心把積木塞到了鼻子裏,她無法呼吸。)

(1)小組討論:玲玲可能用什麽方法取出積木?

(2)小組報告,拿出積木。

老師用圖標展示:用棉簽、鑷子等工具取出;挖,擤鼻涕,打噴嚏拿出來;請醫生、老師、長輩等大人幫忙解決。

(3)集體討論:妳認為哪種方法安全,哪種方法不安全,為什麽?

(4)集體模仿外物的正確方法:按住鼻孔不放積木,用力吹氣,哼!

總結:遇到這種事情,可以先自己試試。如果沒有,請立即向大人求助。

事件三:沙子掉進眼睛。

1,看視頻3)內容:東東在戶外活動時在沙池邊玩沙子,不小心把沙子弄到眼睛裏了,睜不開眼睛。)

2、兒童選擇加工方法

第壹種:東東用手揉;第二種:向大人求助。

2.兩隊給出了他們選擇的理由。

3.老師總結:我們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傷,找大人幫忙最安全。

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危險的事情會在不經意間發生。如果發生了,我們該怎麽辦?

結論:當我們遇到危險的事情時,首先要用安全的方式自己嘗試。如果沒有,應該馬上請大人幫我們解決。

(3)判斷日常行為。

1,看視頻4(三段:對著耳朵喊,用鉛筆挖鼻子挖耳朵,坐在車裏看書)

問:妳發現哪些行為是錯誤的?有什麽壞處?

2.看視頻5(五段:嘴裏叼著筷子,滑下滑梯,躺著看書,玩沙子時撓耳朵,看綠植)

問:請用壹句話告訴他:我該怎麽辦?

3.做“健美操”

輕輕捏捏我的鼻子,然後深呼吸,吸-吐-吸-吐,我的鼻子真的很舒服;

輕輕按摩小眼睛,上下刮,12 34 56 78,我的眼睛真的很舒服;

輕輕揉我的小耳朵,從上到下揉,上下揉,全身都舒服。

教學反思

我根據這個班級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讓自己成為良好氛圍的營造者、有效討論的引導者、個性發展的支持者、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1,良好氛圍的營造者

安全、愉快、輕松的外部氛圍是構建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如果孩子不想、不能、不敢參與活動,與老師自由快樂地交流,那麽任何正面教育都無法實現。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是良好氛圍的創造者。活動中用“猜謎”遊戲激發幼兒的參與欲望,生活場景再現,用個人、小組、集體討論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最後,我們習慣做“保健操”,進壹步加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2、有效討論的指導

支架式學習理論主張兒童主體性的建構和發展需要教師的幫助,兒童以自己的主動性積極建構自己的大廈。老師的“教”是建築不可或缺的“腳手架”。在這次教學中,我以“導入”的方式帶領孩子完成討論過程。先傳問題:“如果壹只蟲子飛進妳耳朵裏,妳會怎麽做?”"玲玲可能用什麽方法取出積木?"然後對於後面的“妳覺得哪種方法安全?”獲得安全的處理方法有效地鋪平了道路。在隱性指導中,讓孩子積極主動地探索和體驗學習的快樂。

3.人格發展的支持者

《綱要》指出:“關註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在這次活動中,我問了壹個問題:“妳認為哪種方法安全?”之後,孩子們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當然,有些觀點是正確的,有些觀點是危險的。這時候我沒有馬上否定孩子的意見,而是鼓勵其他孩子大膽表達不同意見,並給出自己的理由,最後進行整理和總結。在這裏,我的觀點是傾聽不同孩子的聲音,支持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發展。

4.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在“沙子掉進我眼睛裏”事件的處理中,我參與了與孩子們的判斷和辯論,充分感受到了師幼關系的平等和諧,也讓孩子們在幫助和教導老師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討論“哪種方法安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發現有些孩子的推理(比如醫生很有經驗,專門給病人治病...)比老師考慮的更全面,值得學習。的確,師幼互動是壹個雙向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幼兒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展,教師也在體驗和成長中學習,在反思中逐步完善自己,從而實現自身學科的不斷發展和提高,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