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系
關鍵詞:心理教育,德育效能,態度改變理論
目前,我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基本上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簡稱“心理教育”)歸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由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部門統壹管理,把心理教育的內容設置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導致很多人包括教育界很多人認為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壹部分。其實是有這樣的制度安排的,只是因為德育與心智教育密切相關,而心智教育還處於起步階段,各方面都極不完善,所以不得不與德育“掛鉤”,也是出於精簡機構和人員的考慮,完全不能得出心智教育屬於德育的結論。。我認為,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應該並行,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同等重要。本文試就兩者的區別和聯系做如下分析:
首先,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很多方面有本質的區別。
第壹,目標和任務不壹樣。心理教育的目標是:學生人格健全,心理素質處於良好狀態,實現高質量的學習、生活和個體發展。為了實現這壹目標,心理教育的任務就是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幹預。德育的目標是:學生的道德水平達到壹定的標準,能夠自覺地按照社會公德承擔各種社會責任。相應地,德育的任務就是用先進的思想影響學生,用道德規範教育學生,用模範人物的高尚品格和行為感染學生。簡言之,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從這個角度來說,心理教育更類似於體育保健工作。因為壹個人的心理和生理是高度相關的。
第二,內容不同。心理教育的內容是關於心理健康、心理素質知識及相關訓練;道德教育的內容是先進的思想、道德規範和相關的活動。
第三,工作重點不同。心理教育的重點對象是心理不健康的群體;德育的重點對象是思想道德方面存在明顯問題的群體。
第四,理論基礎不同。心理教育的理論基礎是心理科學;道德教育的理論基礎是倫理學和教育科學。
第五,方式方法不同。心理教育使用心理學方法,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進行價值判斷,即是非、對錯的判斷;道德教育既可以避免價值判斷,又可以以價值判斷為基礎、方向和核心。
因此,作為學校教育工作者,我們決不能混淆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
其次,雖然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區別,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密切相關的。可以說,道德教育非常需要心理教育的支持。
第壹,德育要有針對性,離不開快樂教育的支撐。
目前,在我國的學校,特別是那些標準化程度低、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德育普遍不科學、低效。主要原因之壹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心理缺乏科學的把握。基本上是教育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甚至偏見來想當然地進行教育,導致學校德育長期道德化。
德育要有針對性,就要準確把握德育對象的心理,缺乏針對性的德育無疑是失敗的。學校心理教育的壹個重要方面就是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手段對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調查、測量和診斷,為德育的實施提供具體而科學的依據,是德育成功不可缺少的前提和堅實的基礎。
因此,心理教育對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提高德育效率,離不開科學的心理幹預(輔導)。(家教)。
(壹)德育效果是德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效率低就是效果差的體現。理想的德育效率是以最少的時間、精力和資源取得最大的效果。如何提高德育的效率?壹方面,根據德育對象的心理規律進行教育,對有心理偏差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幹預(疏導)是非常重要的。
道德教育的效果不體現在道德教育對象知道多少道理,即道德認知,而只體現在道德教育對象做出了多少道德行為。低效的德育,即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僅僅停留在向德育對象灌輸大量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層面。從道德認知到道德行為,要經歷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誌兩個階段。正如人們常說的“知易行難”,這是道德行為的心理規律。如果不按照做,效果肯定不好。再者,根據心理學原理,讓接受者願意接受、更好理解、對某種道德認知印象更深,先“動之以情”,後“明之以理”,更為有效。因為沒有情感,就不會有感覺,沒有感情,道德認知就不會內化在道德教育的對象身上。根據心理學的態度改變理論,對於那些有逆向認知的德育對象來說,不僅無效,而且往往適得其反。現實中,很多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學生)的“反復規勸”和“灌輸”是無效的,甚至是適得其反的,大多是因為沒有按照上述心理規律行事。如果這些家長和老師不反思自己,不僅會浪費教育者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很可能會出現惡性循環,即說教-違反-嚴厲的說教-違反-更嚴厲的說教(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