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醫生——對話劉華清博士:良好的家庭關系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基石
健康的基石" img _ height = " 383 " img _ width = " 900 " data-src = "//img q8 . q 578 . com/ef/0603/2 ebbb 9693 c 3 de 6 CD . jpg " src = "/a 2020/img/data-img . jpg .健康的基石" img _ height = " 383 " img _ width = " 900 " data-src = "//img q8 . q 578 . com健康的基石" img _ height = " 383 " img _ width = " 900 " data-src = "//img q8 . q 578 . com/ef/0603/d 1 c 8053594 Fe 26 . jpg " src = "/a 2020/img/。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的避風港。什麽樣的家庭關系最重要,家庭對孩子的相處模式會有什麽影響?這些都是成長中的父母越來越關心的話題。我們與團隊專家就這些主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1
家庭中的核心關系,
是夫妻關系還是親子關系?
劉博士:
對於中國的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其實在最核心的家庭關系中,最核心的不是親子關系,而是夫妻關系。國內外很多心理學家都認同這個觀點。
比如,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曾經說過,“夫妻關系是家庭的錨。”美國聯合家庭療法的創始人弗吉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認為,“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夫妻間的美滿婚姻。”
為什麽夫妻關系是家庭的核心?因為夫妻關系壹旦出現問題,肯定會傷害到親子關系。
在工作中,我發現有些孩子經常因為父母的矛盾而自責。我覺得是因為他們不夠優秀,不夠聽話,導致父母吵架,他們總是自責。
如果夫妻總是用指責和吵架的方式解決問題,孩子不會有很高的自尊心,也不會尊重自己和他人。這種創傷可能會導致壹個人壹生的不安全感和對愛的渴望。
這樣的孩子會比較敏感,對別人說什麽做什麽考慮得比較多,對人際交往缺乏信心。
同時,夫妻關系不和諧,哪怕是在孩子面前冷戰或者吵架,孩子都能感覺到。甚至有的孩子會做出壹些出格的行為,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幫父母“和解”,把父母留在家裏。
如果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幫助父母維持夫妻關系上,那麽他可能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正常發展自己。
李九舉治療師: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丈夫、妻子、父親、母親、孩子,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功能。
劉華清博士:
我很贊同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夫妻關系是整個家庭的錨。
我補充壹下,夫妻相處的模式,他們的言行,他們的交往方式,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如果夫妻和睦,善於溝通,互相尊重,即使有矛盾和爭吵,也還是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讓家庭變得更好,對孩子會有很好的影響。
夫妻關系好,對孩子來說就是父母關系好。這樣的家庭可以給孩子提供壹個非常好的心理基礎,給孩子壹個避風港,孩子的安全感也來源於此。
健康的基石" img _ height = " 565 " img _ width = " 848 " data-src = "//img q8 . q 578 . com/ef/0603/94047209 b67a 3125 . jpg " src = "/a 2020/img。2
如何解讀
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
劉博士:
看到這句話,我開始反思,作為家長,我能教給孩子什麽?
在聖紫晶,人們說“養而不教是父親的錯”這裏的父親是指父母。如果我們有了孩子,我們只關心餵孩子而不關心教育孩子,這是我們父母的錯。
在孩子的童年,父母應該教給孩子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優秀的道德品質,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以家庭為基礎的。長此以往,壹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離不開父母的影響。
我們經常提到“不斷的陪伴不如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就是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全心全意的陪伴和愛他。這樣的陪伴會讓孩子的心理更健康。如果壹個孩子能被父母溫柔的對待,他也會有愛的力量和別人更好的相處。
在臨床上,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家長,他們對孩子要求很嚴格,但自己卻做不到。比如讓孩子看書,孩子卻在刷手機看短視頻;讓孩子專心吃飯,卻邊吃邊玩遊戲等等。
所以我覺得“第壹任老師”的意義其實就是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提供榜樣的力量比宣揚真理更重要。
李九舉治療師:
我對“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這句話的理解應該是,父母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為孩子提供壹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英國兒童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說過,“如果妳給孩子提供壹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他自然會像參天大樹壹樣成長為壹個健康成熟的人。”
就像壹棵小樹苗,如果我們能為它提供充足的生長條件,比如空氣、營養、陽光、水分,小樹苗自然就能長成參天大樹,不需要妳教它怎麽長,長在哪裏。即使成長過程中有風有雨,也不妨礙它的成長,因為它有壹種向上成長的內在傾向。只要條件充足,它就能長成壹棵大樹。
同理,如果我們的家庭環境相對穩定,父母的心理結構相對成熟,能夠感受和傾聽孩子,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向上積極的傾向,自然會發展的很好。
父母什麽時候需要教孩子,怎麽引導孩子?事實上,我們可以捕捉到答案。孩子長大後會發出各種求助信號。父母要做的就是及時捕捉到這個信號,然後給予及時正確的回應。
劉華清博士:
我們經常聽到“踢貓效應”這個詞,意思是父母在工作中被領導批評,回家後對伴侶發火,打罵孩子。孩子生氣後,要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踢貓。
其實這也是為什麽父母作為“第壹任老師”,會把焦慮、煩躁等壹系列負面情緒“教”給孩子的原因。如果父母經常恐嚇、批評、虐待孩子,那麽孩子也會這樣對待別人;如果父母在家裏經常責怪別人,孩子就可能成為這樣的人。
“第壹任老師”對孩子情緒的影響很重要。父母可以更好的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做壹個情緒穩定的人,讓家庭成為孩子更好的學習管理情緒的第壹課堂。
健康的基石" img _ height = " 599 " img _ width = " 799 " data-src = "//img q8 . q 578 . com/ef/0603/7558310 d79 b 8 CB 5 . jpg " src = "/a 2020/img。三
家庭關系和諧,
對“小家”和“大家”意味著什麽?
劉博士:
我是心理醫生,難免會提到壹些疾病。這裏有壹組臨床數據與大家分享:全國初壹至初三學生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抑郁發生率為42.3%,其中輕度抑郁為14.6%,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分別占15.3%和12.4%,重點中學學生抑郁患病率為40.4%,普通中學為39.5。
這些數據可以讓我們直觀的感受到青少年兒童的心理疾病是不容忽視的,會給孩子和家庭帶來很大的困擾和負擔,也是社會發展中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與家庭不和諧有關。很多孩子來醫院後,我們都會回去看看他們的家人,或多或少都會發現壹些家庭不和諧的因素,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李九舉治療師:
家庭和諧對個人和社會都非常重要。壹方面,夫妻關系好,家庭穩定,父母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貢獻價值;另壹方面,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因此,穩定的夫妻關系,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不僅對父母來說是培養孩子身心健康,而且對國家未來的人才儲備和社會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
劉華清博士:
我們推測,如果壹個人小時候被人愛著,被人溫柔對待,長大後也能以愛和溫柔對待社會。如果孩子被暴力對待,被貶低,或者在家庭不和諧的氛圍中長大,那麽他長大後,性格中的壹些陰暗面可能會以各種方式出現,對社會造成傷害。
事實上,我們現在不僅需要家庭和諧和社會和諧,還需要壹個我們整個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和諧環境。這首先需要孩子有壹個美好的童年,各種需求得到滿足,在壹個被肯定和欣賞的環境中成長。那麽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不會以壹種破壞性的方式對待這個世界了。
家庭和諧美好,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會美好,長大後內心也會美好,更有利於社會和諧和人類和諧。因此,和諧的家庭關系不僅對壹個小家庭有利,對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轉也有重要意義。
健康的基石" img _ height = " 599 " img _ width = " 799 " data-src = "//img q8 . q 578 . com/ef/0603/ba 1 bb 93 c 0 FD F8 dbb . jpg " src = "/a 2020/img/data。四
如果壹個人有嚴重的問題,
這壹切都可以歸咎於《原生家庭》的不和諧嗎?
李九舉治療師:
父母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出身家庭對我們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很多時候,這是壹種無意識的影響,會導致壹種無意識的行為。
遇到壹些突發事件,我們的第壹反應通常是它。比如從小到大經常被指責的孩子,可能特別討厭意識層面的指責,經常告訴自己“以後有了孩子我肯定不會怪他。”但是,當他真的看到孩子調皮不聽話的時候,他在無意識層面的第壹反應就是責備。
在兒童早期,我們受出身家庭的影響很大,這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可能會引起我們許多復雜的感情。
然而,當我們長大後,這些都可以通過自我意識來改變。如果妳壹直允許自己活在那種無意識中,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出身家庭,是缺乏自我覺醒和自我反省的結果,也是對自己成長不負責任的表現。
劉博士:
其實我們可以試著把這個命題倒推壹下:如果壹個人做錯事的原因是因為出身家庭,那麽在這樣的家庭裏長大的不同的孩子,往往會有不同的命運。這是什麽?
比如壹對兄弟,從小就被經常喝醉的父親打罵。壹個人長大後對孩子也是這樣,另壹個人反思覺醒,壹直在調整自己的無意識行為,防止這樣的情況再次出現在自己的小家庭裏。
所以更多取決於個人的成長,以及他如何看待自己過去的經歷。這其實是心理治療的壹個重要觀點——即使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的痛苦,但我們可能會改變對痛苦的看法,改變現在和未來。
健康的基石" img _ height = " 571 " img _ width = " 839 " data-src = "//imgq 8 . q 578 . com/ef/0603/a25e 7299 f 7941b 72 . jpg " src = "/。劉華清博士:
如果妳覺得自己童年的不幸和創傷比較多,有兩種方法可以緩解:
第壹,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並不可恥。在這個時代積極尋求幫助解決心理問題是值得鼓勵和贊揚的。
第二,我要多了解心理學,要有清醒的頭腦知道出身家庭給我帶來了什麽,我要承擔什麽責任,保持更多的意識和警惕,這樣我的生活才能更好,我的小家庭關系才能更好。
沒有人能把每件事都做得盡善盡美,但家長要學會反思。如果我們意識到我們對孩子的不良影響是家庭文化帶給我們的,我們小時候有過這樣不愉快的經歷,受過這樣的心理傷害,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那麽我們就應該更加自覺地停止繼承,把這種不良的家庭文化傳給我們的下壹代。
父母真的為孩子的性格背景打下了基礎,童年生活對壹個人的影響真的很深遠。但是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能夠壹生學習成長,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認識自己,提升自己,為自己的幸福和心理健康負責,這也是我們作為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北京回龍觀醫院
兒童和青少年心理病房
回龍觀醫院兒童心理門診成立於2000年,兒童青少年心理病房(兒科心理病房)成立於2003年,分別成立於2012。
現在有15張床位。每年都積極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兒童精神科醫生、兒童精神分析師前來授課、查房。
健康的基石" img _ height = " 720 " img _ width = " 1080 " data-src = "//imgq 8 . q 578 . com/ef/0603/0a6f 78522 c8 d 5548 . jpg " src = "/a 2020/img。孩子住院,家屬可以陪床嗎?
兒童開放式心理病房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寬松的活動空間和貼近現實生活的環境和條件,患者將享有更多的自由和尊重,家屬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這是中國第壹個開放式兒童心理病房。父母和其他家屬(目前需要壹名家屬陪護)可以全天候陪護。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重點大學的誌願者經常來到病房,幫助孩子們學習文化課和表演戲劇。
哪些孩子適合住開放式病房?
兒科病房是我院為滿足患者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而專門設立的病房。病房服務於網絡遊戲障礙(網絡成癮)、學校恐懼癥、兒童焦慮癥、抑郁癥、兒童情緒障礙、兒童雙相情感障礙等各類患者。,適合住在開放式病房,對病房和服務有特殊要求的人。具體疾病如下:
1行為問題(厭學、逆反行為、遊戲成癮行為)
2情緒障礙(離別焦慮、學校恐懼癥、抑郁癥、強迫癥)
發育障礙的診斷和治療(抽動障礙、孤獨譜系障礙、輕度精神發育遲滯)
孩子住院後享受哪些服務?
健康的基石" img _ height = " 720 " img _ width = " 1080 " data-src = "//imgq 8 . q 578 . com/ef/0603/030 c 31 fc 4c 65d 75 . jpg " src = "/a225。相對專屬病房:配有陪護床、電視、空調、獨立衛生間等設施。
親友陪伴:所有患者均可由親友陪伴。
開放式管理:目前疫情防控期間,開放式病房為封閉式管理,患兒可自帶電子設備。
優質的醫療服務:病房擁有優秀的醫療護理團隊,包括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臨床醫師、研究生。兩位醫生分別擔任病房主任和心理科主任多年,醫療工作經驗豐富,護士充足,護理經驗豐富。護士長2014當選北京市回龍觀醫院金牌護士,2015當選北京市先進工作者。住院後有兩三輪查房,病房在積極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註重心理治療。有專門的心理治療師,定期與患者交談,還有每天壹兩次的集體治療,家庭讀書會等。,可以為患者提供多種模式的心理治療服務,幫助家屬改變親子關系,更好地陪伴患者。
方便隨訪:病房將確保為出院患者提供門診預約和電話咨詢服務。
如何掛號和住院?
目前我院北京醫通平臺預約時間為每天下午6:00(第8天來源發布)。註意,這段時間是信息系統使用的高峰期,很容易出現部分患者使用系統速度慢甚至短時間無法預約的情況。門診預約相關問題,請撥打010-83024383。
想了解更多關於兒童心理病房的情況,請撥打:010-83024227(醫生辦公室)/83024226(值班護士辦公室)。
- -結尾--
文章| 2022年5月刊《父母必讀》雜誌(略有刪減)
排版|陳昭
圖片|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