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
首先要熟悉兩個基本概念,現代健康模式和亞健康。現代健康應該包括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以及道德健康。然而,亞健康既不是壹種疾病,也不是壹種心理障礙,而是表現為學習或工作效率低下、睡眠不好、做事無聊等現象。
心理健康,也就是我們的心理應該是壹種持續的、積極的、高效的狀態。它包括兩個層次的健康,壹是心理健康,表現為自身狀況良好,與社會接觸和社會交往密切相關;第二,要采取措施保持心理健康,減少行為和心理疾病。
值得我們日常了解的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智力正常,情緒良好,人際關系友好和諧,人格健全統壹,意誌品質堅韌積極,能適應現代環境和面對現實,心理年齡和外貌相統壹(在現代社會,有些人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內心普遍成熟)。
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有許多特點,如個性極端、情緒和判斷主觀、情緒波動大、自我意識正在發展但相對不成熟、意誌水平不穩定等。所以大學生要特別註意自己的心理發展,不要因為壹時的差異而誤入歧途。我們需要健康積極的能量活動。
大學生普遍處於青春期。雖然很多高校都通過了體檢,但也有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包括與學習有關的心理問題,人際交往如戀愛、就業、社交等。大學期間有疑惑找心理老師咨詢心理問題是很常見的。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如社會文化、家庭環境、校園環境等。,都屬於客觀因素,比如心理沖突,忍耐力,自制力都是主觀因素。這些因素我們無法拒絕,但我們要勇於接受,勇於面對。當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我們千萬不要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