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有益健康嗎?
長壽和信仰之間的另壹個可能的聯系與人們的心理健康有關。柯尼希懷疑,許多宗教活動的好處來自信徒所謂的安慰或“感覺生活有目的”的自我體驗:他發現,有宗教信仰的人壹般比其他人更少患抑郁癥,即使他們確實感到抑郁,也能很快調整過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宗教不僅能起到精神慰藉的有益作用,還能幫助信徒掌握擺脫壓力和焦慮的方法,進而促進身體健康。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員埃絲特·斯滕伯格博士出版了壹本非常好的新書《奉獻平衡》。斯騰伯格在書中用實例證明,只有培養堅定自信的情感世界,相信自己的存在是真正有意義的,有明確的目標,才能提高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斯騰伯格並不是從壹個超然的環境中獲得他的精神健康理論的。畢竟,斯騰伯格觀點的前提基本上與後現代主義有害健康的觀點相差不遠。學術界很多人對宗教信仰能讓人心理更健康的例子相當不安,因為這意味著在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之間,前者是應該遵循的規範。
“信念與健康”的關系理論與目前心理學領域正在興起的“美好生活”運動有著相同的基礎。戰後,心理學和社會科學壹直專註於功能障礙的研究,即探索是什麽使人異化或變得反社會。相反,“美好生活”運動致力於強調什麽使人高尚無私。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好生活”運動就是選擇理想的人生道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馬丁·塞利格曼是美國心理學協會的現任主席,他是這個發展中學科的領導者。塞利格曼說,學者“應該看到生活中更多美好的地方。”
目前大多數人接受的觀點是,人被逼瘋了,社會就會露出猙獰的真面目。“美好生活”運動聲稱,當人們變得無私時,社會的光輝壹面就會大放異彩。但今天的學術界只會哀嘆社會的醜陋,不願意贊美世人的美德。
在這裏,“美好生活”的心理學與“信仰與健康”的關系有壹個明顯的推論。如果心理學應該專註於探索道德的根源,如果主流教派能夠培養良好的道德,促進心理健康,那麽我們就有了為什麽要認真對待信仰的新依據。由於戰後對宗教的疑慮在知識界根深蒂固,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直到1994年仍將強烈的宗教信仰定義為“精神錯亂”。現在看來,信仰可以造福人類。這是觀念上的巨大轉變。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醫生有義務給病人提供壹些有益於長壽的建議,比如不吸煙。大家都認為醫生可以和病人討論性生活等個人隱私問題。那麽,如果信仰宗教能讓人更健康,這是否意味著醫生有責任建議人們信仰宗教呢?哥倫比亞大學的斯隆擔心醫生們很快會在這樣的壓力下提出這樣的建議。斯隆反駁說,雖然研究表明婚姻和健康之間存在正相關,但這並沒有導致醫生建議他們的病人去教堂快速結婚。這個推論的關鍵在於,和患者談婚論嫁是沒有用的,誰也不能保證壹定能找到滿意的另壹半。另壹方面,向他人推薦壹種宗教也是壹種切實可行的建議。任何人都可以信仰宗教,參加宗教儀式比戒煙容易得多。
然而,信仰與健康的支持者拉森說,“即使研究表明宗教對健康有益,也不意味著醫生應該把它當作抗生素。柯尼希認為,這項研究只是表明醫生應該“問病人是否信仰宗教;“如果信仰宗教,醫生能給什麽樣的幫助?從這壹點來說,我們有足夠的研究證明這壹點,這確實是臨床上的良藥。”雖然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可以使人受益匪淺,但醫生只是行醫,並不兼任神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