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北京日報》是什麽時候創辦的?和現在的新京報有什麽聯系嗎?

《北京日報》是什麽時候創辦的?和現在的新京報有什麽聯系嗎?

歷史上,《京華日報》由著名進步記者、毛澤東老師邵飄萍創辦,1918 10.5,1937“七七事變”停刊。

1.《新京報》是中國共產黨宣傳部同意、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全國第壹份具有合法地位、受法律保護的報紙,是真正意義上的傳媒集團跨地區合作經營報紙。

《新京報》是中國新聞出版和文化體制改革邁出的艱難壹步,也是壹項重要成果。《新京報》的壹小步,中國報業的壹大步。中國長期以來媒體產業分區制和地方利益保護主義的落後局面可能開始改善。

壹段時期以來,我國新聞出版和文化體制改革只聽雷聲大,雨點小。他們只聽著門在輕聲歌唱,卻沒有看到旋律在大聲歌唱。從這個意義上說,新京報是壹個時代大合唱的開場。新京報是北京新聞人的光榮和夢想,也將是中國報業人的光榮和夢想。

每壹個新京報人,無論在社會上從事什麽樣的工作,都應該牢牢記住自己從此肩負的重任:新京報成功與否,不僅關系到他個人的聲譽和前途,也關系到中國新聞出版和文化體制改革的聲譽和前途。歷史的責任落在我們肩上。我們既要對歷史負責,也要對自己負責。我們只能成功。除了成功,我們別無選擇。

2.《新京報》從壹開始就承載了無與倫比的關註度和關註度,成為時代演變的風向標,成為外界判斷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不可忽視的風向標。

新京報在申請和註冊階段得到了媒體行業和相關領導前所未有的關心和支持。中宣部領導在聽取了光明日報報業集團領導對新京報經營模式和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思路後指出,兩大黨報集團合作辦報符合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和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是壹件好事,有利於黨報集團發揮優勢,優勢互補,做大做強;並在相關申報材料上作出明確說明,表示贊同和支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領導還批準新京報作為跨地區合作辦報試點,並要求有關部門註意跟蹤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新京報》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發布後,全國媒體界人士爭相傳誦,歡欣鼓舞。他們似乎看到了傳媒業的春天即將到來。

北京的幾位官員也曾親自過問,動用行政權力幹預《新京報》的註冊審批。這真是史無前例。這件事很不尋常。新京報壹定是在審批過程中被最相關和最不相關的領導質疑過的報紙。壹份小報更名改版這樣的小事,竟然演變成了壹場性和內鬥的行政事件,充分說明了改革有多難,推動改革的人有多難。新京報的人都該醒醒了,新京報壹定要做好。要為推動改革的人爭光,就不能給推動改革的人添亂,添麻煩,更不能給某些人攻擊改革的借口。

作為現代開放社會,政府官員都知道壹個很簡單的道理:處理好與媒體的關系,是考量政府自信、包容、透明和勇於接受公眾監督的重要指標;政府對媒體的容忍度與政府的自信成正比,政府的自信與政府的政績和工作質量成正比;我們要警惕的是,極少數官員用政治正確的擋箭牌來遮羞,為官不為,不怕狗仔隊敲門;做得好的、成功的官員通常把媒體當成輿論陣地、喉舌,做得不好的、甚至有問題的官員通常把媒體當成洪水猛獸;在好官眼裏,媒體可能是喜鵲,在惡官眼裏,媒體可能是烏鴉。

3.從胎死腹中的《京華時報》,到壹落地就被掐死的《北京日報》,再到浴火重生的《新京報》,我們從出生就歷經滄桑,出生時正值壯年。

多年以後,我們驀然回首,會感慨無限,內心無比豐富。報名有很多不同,理想是壹樣的。從根本上說,叫什麽名字不重要!時間很快會證明,所有針對我們的不友好舉措都是不必要的。正如電影《終結者3》中的第壹句臺詞所說:“在我出生之前,有人想殺我。”所有針對我們的不友好舉措,其實都是徒勞的。如果有人強迫我們做他們的終結者,那我們就要像終結者壹樣對他們說:“我壹定會回來的!”“終結者終結終結者,這是命運,事實是無處可逃。

由於歷史上曾經有過舊中國的壹代名報,我們的新京報,壹個浴火重生的新中國、新時代、新北京,責無旁貸地承載著非凡的現實意義。我們新京報人責無旁貸,要在中國報業中發揮帶頭作用,為飽經風霜的中國報業開辟壹片新天地。

歷史上,《京華日報》由著名進步記者、毛澤東老師邵飄萍創辦,1918 10.5,1937“七七事變”停刊。邵飄萍的《北京日報》,以“使政府在它面前服從合法的民意”為宗旨,以監督政府、教育民眾、喚醒民眾為方針,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當時的中國,政治黑暗,政府腐敗,戰火紛飛,人民水深火熱。邵飄萍多次被流放,於1926年4月26日被軍閥張所殺。但《北京日報》依然名滿天下,沈從文、魯迅、孫伏園、石評梅等壹大批知識分子成為《北京日報》的主筆或主編。《北京日報》像壹盞不斷擴大光照範圍的探照燈,成為照亮壹個時代的良心,與雙峰宣言並肩而立的舊中國兩大著名報紙之壹。

外界普遍將《新京報》的創刊解讀為壹次偉大的復刊。這真的是壹個善意且有創意的誤解。雖然不敢偷別人的美,但也不能數典忘祖。作為壹個有理想的當代中國記者,在仰望《紐約時報》等外國報紙巔峰的同時,也要向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報紙傳統致敬。知識分子的良知壹直是報業大廈的基石;知識分子的脊梁,壹直是報業大廈的脊梁。《紐約時報》如此,《新京報》在歷史上也是如此,《新京報》也應該如此。關心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呼籲理性,制衡行政,接近真相,追求美麗,捍衛正義,揭露醜惡——這些是超越國家和不同社會制度的媒體的普遍和終極價值觀,這也是中國執政黨壹直倡導的價值觀,即“權力為人民所用,感情系於人民,利益為人民所謀。”

負責任的大佬和政客都明白這個道理:報業是社會生態鏈中的壹環,不能弱,不可或缺。如果社會生態鏈中沒有報業,就像樹林裏沒有鳥鳴,田野裏沒有青蛙呱呱,屋子裏沒有貓呱呱,耳朵幹幹凈凈,卻是死壹般的寂靜;壹個地區的報業是否繁榮,是判斷這個地區社會生活是否正常、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必須警惕貪官、準貪官以“政治正確”的名義打壓媒體,為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腐敗和醜惡裹上層層遮羞布;資本主義有天災人禍,社會主義也有天災人禍。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矛盾危機、突如其來的災難,在任何社會制度下都會發生,絕不會因為媒體的沈默而消除或稍有減少。相反,他們只會因為媒體的沈默而變得更糟。

第四,以整頓報刊為導向解讀當前新聞出版改革的重大意義有三種方式:

壹是停止報刊亂攤派,減輕農村和基層負擔。這是目前宣傳最多的說法,也是大多數人最容易接受、爭議最小的說法。這種說法被黨和國家領導人廣泛使用,也在文件和報告中使用。關於這個說法,有兩個未經證實的故事很有意思。有個故事講的是,壹個領導到南方某市的郵政發行部視察,發現倉庫裏堆放著壹捆捆過期的報刊,就問為什麽。郵政發行部門負責人表示,這些報刊是強制征訂和攤派發行的,被強制攤派的單位和部門不願意認領他們的報刊,說沒人要也沒人看,建議郵政發行部門不要浪費那個時間,直接拉到廢品收購站也不是兩全其美。另壹個故事說,壹位領導最近到西北某省視察,說新聞輿論也要支持西部開發。在省領導的陪同下,他們根據情況提了壹個要求,說,那就多保護我們省的報刊,不要砍那麽多。領導說不夠!砍掉更多強制發行、行政攤派的報刊,就是對西部大開發最大的支持!

第二,讓行政權力逐步退出壹般競爭領域,讓報業回歸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其實是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在行政操作中掌握的壹個原則,也是新聞出版和文化體制改革的壹個清晰的思路,是這次報紙整頓的理論基礎。充滿深思熟慮和遠見。

第三,新聞出版改革實際上是政治文明進步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先導,意義重大。然而,鑒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敏感性、復雜性、諸多困難和巨大阻力,作為政治文明進步和政治體制改革先行者的新聞出版改革,卻只是只字不提,甚至故意矮化其意義。我最多只說第二層意思,就是權力逐步退出報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甚至只是第壹點,即停止報紙亂攤派,減輕農村和基層負擔。

新京報真的產生了,說明新聞出版改革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新京報必將成為標誌性的政治事件,成為下壹階段新聞出版改革的試驗場,對我國政治文明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進程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