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公開課第二課“理解情緒”評析
親愛的同學們,健康的心理是壹個人全面發展的條件和基礎。通過心理健康公開課,可以學到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以下是我給大家帶來的第二課《理解情感》的五點點評,供大家參考!
心理健康公開課《理解情緒》第二課是復習。1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千萬萬教師教人求真;從萬千事物中學習,學會做壹個真正的人。要讓學生學會做真正的人,學校要壹點壹滴地培養,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教育,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年月日,我有幸參加了望江縣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在培訓班上,方法老師從自信、希望、樂觀、韌性四個方面告訴我們如何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培訓開始,方法老師通過輕松愉快的現場互動,讓老師們互相問候,互相鼓掌。老師們紛紛表示,這種活動很新穎,可以很好地釋放教學壓力,增進同事之間的感情。
方法培訓中,教師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心理咨詢與心理障礙幹預、教師的壓力管理、教師的角色與親子關系、積極心理學和提高幸福感的建議等方面進行了講述。使所有參與的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有壹個全面的了解。本次培訓采用講解體驗的方式,包括先進的心理學理論探討和生動的案例講解,用幽默、樸實、真誠的語言強烈感染和引領著參訓教師。參加培訓的教師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方法在培訓中,老師反復向我們強調,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當學生面對失敗時,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做出積極的歸因,多鼓勵他們,多關心,多理解,多耐心。就像方法老師說的,語言可能是壹扇敞開的窗戶,也可能是壹堵厚厚的墻。如果老師是花園的園丁,那就讓我們精心澆水,靜待花開吧!
心理健康公開課的第二課《理解情緒》,讓我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現在我就談談我自己在這項研究中的經歷: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不要自私自利,講究誠信,而是要創造壹個和諧愉悅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給孩子壹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壹塊綠地,讓他們種花種草;給孩子壹面繪畫墻,讓他們自由繪畫;給孩子壹個餵養園,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遵從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快樂成長。創造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他們的情操,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激發了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培養了他們對生活的探索精神和興趣。
營造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在人際交往中平等對待學生,能夠理解他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是最重要的。作為老師,壹定要在學生面前展現壹個真實的自己,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壹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真實可信。師生心理融合的基礎是情感友誼和愛的投入。老師要關註那些有各種缺點的學生,更要關註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往往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壓抑,失衡,孤僻,心理脆弱。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會產生不良情緒,對學習生活造成壹定影響。如何將這種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我覺得老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善於和學生溝通,進行推心置腹的談話和交流,然後去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感受,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用他們真摯的愛去關心。......
心理健康公開課第二課《理解情緒》點評3 1。我不知道我的情緒
在家長和老師的印象裏,3-6歲的孩子總是很開心的,壹點小事就開心。但是孩子在2歲左右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不僅僅是開心,還有難過,生氣,驚訝等等。而有的孩子在這方面比較薄弱,只能感受到開心和生氣,對其他情緒相對平淡。
比如我們情商課上,最近壹周有沒有發生什麽有趣的事情?他的回答往往是“老師,妳坐過地鐵4號線嗎?”然後告訴我4號線經過哪裏,我問他:“妳很喜歡地鐵嗎?”他回答是,然後繼續給我地鐵科普。
2.不理解別人的情緒
有些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感受很深,但對別人的表情和話語理解不是很準確。
比如有時候孩子犯了錯,家長不想過分責備孩子,就用溫柔的語氣說:“我們不要再扔玩具了好嗎?現在讓我們壹起收拾吧。”但是孩子可能沒有註意到父母的不開心。他們只覺得看到媽媽笑就可以這樣,於是繼續扔玩具。當父母耐心地跑出去,表現出壹種強烈的、非常嚴肅的表情時,孩子只有看到這種表情才能理解。
3.用不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
在幼兒期,孩子比較小,家長往往會認為孩子不懂事,所以有些事情會跟著孩子走,孩子的壹些情緒表達可能會被忽略。
比如父母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就發脾氣,或者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就諷刺說“我不要,我不去!”“或者有些孩子從來不說自己想要什麽,不想要什麽,沈默的面對父母的問題。
4.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有些孩子不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比如壓抑自己的情緒,發脾氣,回避或者聽別人說話。孩子的情緒得不到疏導,會覺得很不開心。
心理健康公開課第二課,認識情緒,是中學生認識自己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敏感、脆弱、缺乏自制力,但自尊心強,這樣的心理沖突可能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壓力。因為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所以學業壓力特別明顯。
壓力是由壓力事件和心理壓力反應組成的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中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學業壓力、家庭壓力、同伴關系壓力、經濟壓力和身心發展壓力。這些壓力通過生活中的壹些具體事件對中學生產生影響,其中學習壓力的影響在諸多壓力中尤為突出。
當學生覺得自己的能力無法滿足學習要求時,內心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從而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進而出現學習壓力。大多數學生在壓力下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適當的壓力會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當壓力超過中學生的承受能力時,就會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當學生感到壓力過大時,容易出現身體不適,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胸悶氣短、腸胃不適、頭痛、口幹、出汗、尿頻等癥狀。當學生處於生理喚醒狀態,經歷負面情緒時,認知資源會被占用,註意力更容易轉移到經驗上,阻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學生不能解決壓力事件,緩解壓力感,最終會導致壓力長期得不到釋放。
心理健康公開課第二課“理解情緒”點評5 1,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有時候,孩子可能會為了獲得大人的關註而發脾氣,所以當孩子提出問題、尋求幫助時,家長可以停下手中的事情,專心應對。
即使手頭有急事,也不要用敷衍的語氣拒絕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好,等到不忙的時候再來回答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感受到關心和認可,從而減少自己發脾氣的次數。
2.場景模擬不同的情感表達。
有些孩子面對不熟悉的情況會變得緊張慌亂,稍有不高興情緒就會失控。這時,家長不妨通過情景模擬,讓孩子體驗不同的情緒。同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以身作則。
3.用對話來表達妳的情感。
有些孩子喜歡通過扔東西、不吃飯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或者通過沈迷遊戲、和父母頂嘴來反抗。
如果妳的孩子是這種情況,家長不要急於嘮叨和說教,而應該鼓勵孩子用書面或口頭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過分責備孩子,只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更嚴重的打擊。
4.數到100,冷靜下來再說話。
給情緒壹個冷靜期,是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之壹。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家長要先讓孩子冷靜下來,讓孩子數到100再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還在哭鬧或大聲叫喊,建議家長延長孩子的冷靜期,等孩子完全冷靜後再開始對話。
5、讓孩子承擔情緒失控的後果。
凡事包容孩子的父母,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只要發脾氣就能成功。當父母試圖讓孩子承擔後果時,孩子就能很好地理解發脾氣帶來的壞處,從而學會管理和克服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