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不容易結塊,是因為它純凈嗎?!
但是現在家裏的鹽放了壹段時間還是幹的。因為我是學化學的。
直到有壹天看到這樣壹個標題:鹽裏的神秘抗結劑!
抗結塊劑,壹種添加到顆粒和粉狀食品中的物質,用於防止它們聚集和結塊,並保持它們松散或自由流動。我國允許使用亞鐵氰化鉀(鈉)、鋁矽酸鈉、檸檬酸鐵銨、磷酸三鈣、二氧化矽、矽酸鈣、微晶纖維素。
?按照我國國家標準,食鹽中添加的抗結劑含量不得超過10 mg/kg,以亞鐵氰化物為例。
?亞鐵氰化鉀又稱亞鐵氰化鉀,分子式為K4fe(CN)6·3H2O。為淡黃色單斜體晶體或粉末,無臭,微鹹,相對密度為1.85。它在室溫下是穩定的。加熱到70℃時開始失去結晶水,加熱到100℃時完全失去結晶水,成為吸濕性白色粉末。分解發生在400℃,釋放氮氣產生氰化鉀和碳化鐵。溶於水,不溶於乙醇、乙醚、乙酸甲酯和液氨。其水溶液遇光分解為氫氧化鐵,氫氧化鐵與過量的Fe3+反應生成普魯士藍顏料。毒性亞鐵氰化鉀毒性極強,因為分子中的氰離子與鐵牢固結合。
六氰合鐵酸鉀
普魯士藍
?鹽堆久了容易板結。加入亞鐵氰化鉀後,鹽的規則六面體晶體轉化為星形晶體,不易結塊。(未發現晶體變化的具體原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的評估數據,亞鐵氰化鉀要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成人每天至少要攝入1.5mg。
按照我們國家的標準,相當於每天要吃三盎司左右的鹽(150g,相當於壹袋的三分之壹),而如果我們正常人壹天能吃20g的鹽,我們的身體早就已經鹹的難以忍受了。
?含有氰離子,為什麽毒性這麽低?因為...
他們的愛情結合指數(累積復合平衡常數)是10的35次方。有證!如下圖。
?亞鐵氰化鉀在400℃分解,釋放氮氣生成氰化鉀和碳化鐵。壹般的炒菜溫度不會達到這麽高的溫度,因為在這種高溫下,油已經被燒焦碳化了,菜肯定變成炭了!
?但如果是街頭的幹炒鹽或者炒栗子加沙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根據反應的可逆性,亞鐵氰化鉀水溶液可與酸反應生成劇毒的氰化氫(HCN)。如果和醋或者胃酸反應,肯定會產生氰化氫。會死嗎?!我找到了以下解釋:人體也有天然的排毒CN離子的能力,排毒速度約為每小時5mg CN離子。妳可能在壹天內通過食鹽攝入氰離子,只需要2分鐘就能自動排毒。最後,維生素B12是壹種極好的氰化物解毒劑,壹個雞蛋中含有的VB12可以處理通過鹽攝入的氰化物離子至少5天。
我發現自己陷入了壹個類似的謠言:食鹽中添加碘酸鉀的陰謀論。
在醫療上,鉈可取代普魯士藍上的鐵形成不溶性物質,隨糞便排出體外,對治療口服急慢性鉈中毒有壹定療效。劑量壹般為每日250mg/kg,分4次,溶於50毫升15%甘露醇中口服。
(適當補氯化鉀?高鉀可增加腎臟對鉈的清除率,這可能與鉀競爭性阻斷腎小管對鉈的吸收有關。同時,鉀可將細胞內的鉈動員到細胞外,增加血液中鉈的含量,加重臨床病情,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