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總是聽說華為,格力,海爾?
那我們再來看看格力。成龍說話的時候格力已經很知名了。後來隨著董明珠本人的發言,格力被推向了新的高潮!董明珠已經成為格力的IP形象。最重要的是,董明珠壹直沈默。他有很多經營理念和對員工的態度,在互聯網上也有很強的影響力!
董明珠和雷軍的賭局是互聯網上的新熱潮,這個賭局已經打了兩輪了。因為董明珠的知名度壹直和格力捆綁在壹起,後來進入汽車制造業造新能源車。電器方面提出的驚人政策讓格力很火,但是從實力上來說,我覺得海爾還是比格力強壹點!
2021,董明珠開始在電視臺做有明星的節目,所以人氣壹下子會多壹些,所以網絡上應該有人氣,壹方面是營銷策劃推廣;另壹方面,依靠創始人進入各種圈子,制定各種戰略政策,願意在網上泡,也會帶動品牌的知名度!
董明珠如此,早期的阿裏巴巴馬雲也是如此,他推動了阿裏巴巴的品牌知名度;於在高校的講座,給了新東方啟發;所以,代表創始人的IP形象非常重要。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都有強大的驅動力!在智能手機領域,小米有雷軍的形象;華為是余承東的形象;榮耀是趙明的形象;壹加有劉的形象,蘋果有喬布斯的形象,後來還有庫克的形象!所以IP價值的驅動力和創始人的冒泡很重要!
張瑞敏有韓信的風格,兵越多越好。海爾出名後,地方政府把當地虧損的企業都甩給了海爾。如果海爾接受了這些企業,就會得到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支持。張瑞敏接過來。結果海爾的產品和員工膨脹的很厲害。
但畢竟有富余員工,張瑞敏拿不到工資,張瑞敏就搞了內部競崗等活動。人員編制還在,沒有工資。自由地在小團體裏創業,成功了就有錢了。我接觸過海爾的電腦和手機項目,都是品牌。沒有什麽獨特的技術。
所以海爾各個項目組的力量非常分散,沒有公司層面的整體規劃,所以產品處於普通水平。現在海爾靠服務還是有些面子的。
華為每年都做很多研發,產品都是壹流的。格力也有核心技術,產品質量壹流。
首先來說說華為。
華為是什麽時候開始流行的?那是西方國家對華為實施制裁的時候。如果當時的華為手軟膽小,也許後來的華為就什麽事都沒有了。
但任老絲毫沒有向西方國家屈服,而是選擇了抗爭,加大科研投入,自力更生。
華為明白自己不僅僅是壹個企業,更重要的使命是為國家科技發展做貢獻。當時華為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愛國精神深深感染了大眾,大家開始支持華為。
華為開發鴻蒙系統系統的消息曝光後,大家都對華為豎起了大拇指,因為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壹款操作系統,將是壹次從無到有的飛躍。
華為現在已經深入人心。想必其他通信設備廠商,華為還有壹張王牌,那就是5G技術。華為的5G技術已經是全球領先,這讓大家對華為有了更好的印象。
可以說華為已經坐上了中國通信領域的頭把交椅。
格力,除了自身產品的表現,還有它的舵手董明珠。現在社會上很多事情都在被炒作,董明珠就是壹個有自己話題的人。
再加上她在公開場合說了很多霸氣的話,大家對她的鐵娘子形象記憶深刻。
現在很多企業都是靠名人效應,比如小米的雷軍,阿裏巴巴的馬雲,萬達的王健林,的劉等等。這些企業靠領導制造話題,進而吸引公眾關註,提升知名度。
很多有實力的企業只是沒有這麽大規模的宣傳,行業內的人更清楚自己的地位。
海爾雖然沒有格力那麽炒作,但還是有實力的。人在沈默中發財。
不怎麽聽,投資人也就熟悉了。從今年壹季度來看,白電領域的三大巨頭格力海爾越來越走下坡路,被輕罵【捂臉】
我覺得跟名字和血統有關。華為和格力是本土企業的本土品牌,海爾誕生於德國利勃海爾。當時連品牌名稱都不願意當回事,直接用了利勃海爾的後兩個字。現在看來,當時確實有崇洋媚外的嫌疑,而海馬汽車也同樣,不希望有本土的名字,直接用短命的合資公司“海南-馬自達”的名字來表明和日本有關系。
海爾去修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