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大學什麽專業好?
二級學科和河南省重點學科:民商法、地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農業昆蟲與病蟲害防治。
國家精品課程《材料力學》
省級精品課程:電子商務、運籌學、基礎會計學、糧油倉儲、倉儲物昆蟲學、油脂制備與加工技術、西方經濟學、土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工程材料成型與應用、食品微生物學、生物工程設備、分析化學、無機化學、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通信、電工電子技術、高級英語。
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財務會計1、食品科學與技術概論、現代飼料技術。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糧油食品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特色專業:土木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
省級特色專業:食品工程、生物技術、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機械設計與制造、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動物科學、應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家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食品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河南省優秀法律人才教育培訓基地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土木工程、食品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電子商務、建築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糧油工程虛擬仿真實驗中心
全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河南中和純粉工業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河南工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
位於河南省省會鄭州,是河南省重點建設大學。建校以來,學校秉承“以人為本、實事求是、開拓進取、持之以恒”的校訓,大力弘揚“崇尚科學、勇於探索、報效國家、振興民族”的精神,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
1.歷史演變
從1956到上世紀末,是中央下屬事業單位;本科教育始於1959,研究生教育始於1981;1998劃歸河南省管理;2010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糧食局簽約成立河南工業大學。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形成了以工科為主,工、理、經、管、法、文、藝、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擁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人才培養體系,入選首批國家。
2011
協同創新計劃、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建立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兩個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為全國糧食行業、磨料磨具行業和河南省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
2.學科和專業
辦學特色鮮明,學科優勢突出,擁有國內最完整的糧油食品學科群和強大的超硬材料學科群。現有20個
現有68個教學單位,68個本科專業,1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6大類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五
國家特色專業3個,國家精品工程專業3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11省級特色專業,雙學位專業6個,18。
壹個省級重點學科,覆蓋99個省級重點學科。學校具有同等學術能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授予權。
3.教職工
教職工2177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912人,專任教師1600余人,博士597人。
人們。教師隊伍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1人,國家千萬人才人選1人,全國優秀教師6人,河南省中原學者、省級特聘教授1人。
10人,大學級特聘教授4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部級優秀教師、優秀專家、名師、有突出貢獻專家90人。
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青年骨幹教師、傑出人才創新基金獲得者等140余人。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目前在站博士後工作人員9人。
名字。學校有權評定副教授的資格。
建校以來,學校湧現出壹大批知名專家。老壹輩專家教授中,有我國儲糧昆蟲分類學的奠基人教授,糧食缺氧儲藏研究的開創者陸教授,率先掌握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術的教授,解決糧倉防爆問題的周乃儒教授,開創我國砂輪制造和研磨行業的、張教授等著名學者。他們潛心讀書,培養人才,為我國的糧食工業、磨料工業和學校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後繼者樹立了榜樣。
現任教師中有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技術委員會糧豆分會主席邊克教授、國際糧食科技協會主席王風成教授、三屆奧運會裁判王燕教授等知名學者。還有壹批專家教授擔任中國糧油學會、中國糧食工程建設委員會、全國磨料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熱處理學會、中國化學學會有機化學與磷化工專業委員會等學術團體的主任或副主任委員。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和教學崗位上教書育人。
4.人才培養
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8000人,專科生3500人。
博士、碩士研究生1300余人,外國留學生近百人。繼續教育學生超過18000人。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為國家輸送10。
壹萬多名合格的畢業生。整體就業率連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連續十次榮獲“河南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連續兩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12年榮獲中國就業大學50強稱號。2009 ~ 2014
2000年,分別榮獲“河南省公眾滿意的十大本科院校”、“河南省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的理想院校”、“河南省綜合實力20強本科院校”等稱號。
、“河南省高等教育質量社會滿意院校”、“2014推薦20
張河南教育名片”、全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德國、波蘭、韓國、臺灣省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合作。
壹批海外高校開展了合作辦學招生和校際交流項目,為學生出國留學和深造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途徑。
5.學校條件
總占地面積654.38+0.93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3萬平方米。擁有蓮花街校區、嵩山路校區、中原路校區三個校區。學校擁有高標準的教學樓和現代化的學生公寓,先進完備的教學科研設施,優雅宜人的校園環境,為學生提供了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
學校擁有先進的網絡教育管理中心、計算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和分析測試中心。有1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虛擬實驗教學中心,18本科實驗教學中心和壹個工程訓練中心,1。
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設有物理、化學、力學、電工電子、機械基礎等壹批基礎實驗室,食品工程、建築工程、機電工程、化學工程、生物工程、電子商務、證券期貨等專業實驗室。配備了大量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目前全部超過。
5億元,其中教研儀器4.4億。
學校是“數字校園”示範單位,河南省高校“智慧校園”和“網上學習空間”試點單位。擁有河南省高校首個萬兆校園網,教育網、聯通、電信、移動四大網絡總帶寬。
21G
,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信息門戶整合、大數據綜合利用。網絡應用系統涵蓋了校園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務提供了強大的信息平臺。
早在1992,學校圖書館就被原商務部批準為“全國糧油文獻信息中心”。目前總建築面積達
5.06萬平方米,中外紙質圖書235萬冊,中外電子圖書300多萬冊,中外紙質出版物近2000種,SCI、EI、
IEL、愛思唯爾、SpringerLink、EBSCO、CNKI中國知網、重慶維普、萬方中國學位論文等中外數據庫。
43、自建糧油食品、超硬材料和磨具2。
專題數據庫。在線圖書館系統使讀者能夠方便快捷地查閱校內外的電子文獻資源。豐富的館藏資源、先進的服務設施和服務理念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了切實有效的保障,現代化應用程度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6.科學研究
學校擁有強大的科研隊伍,形成了具有壹定特色的科研體系,涵蓋了糧油食品全領域和裝備制造、工業自動化、化學工程、生物工程、建築工程、計算機科學、工商管理、經濟學、超硬材料等學科的部分領域。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7項,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重點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科研項目307項。
項,承擔961省部級科技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6項;主持並參與制定或修訂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174。
其中主持並獲得1國家標準貢獻獎壹等獎,為國家糧食行業獲得國際標準制定最高獎。發表學術論文10421篇,其中SCI、
EI,ISTP等。收錄文章2108篇;出版學術著作398部。作為第二主辦單位聯合申報的“河南省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學校入選首批“國家級”
2011協同創新計劃進入國家高端創新體系。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國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和全國糧食行業權威學術期刊。《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被評為河南省壹級期刊。
學校擁有小麥、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糧食儲運國家工程實驗室、教育部糧食信息處理與控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糧食儲藏與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糧食物流研究培訓中心、國家大豆改良中心(鄭州)深加工研究所、河南省糧食資源轉化利用重點實驗室、 河南省糧食光電檢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糧油倉儲建設與安全重點實驗室。
29
國家、省、部級科技平臺;物流研究中心和糧食經濟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校還擁有河南省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4
地市級科技平臺;校級教學、科研、實踐、培訓平臺近百個。建立了河南省首個高校院士工作站。學校作為股東高校之壹,發起成立河南大學科技園,與社會共建。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河南民營經濟學院”;學校還設有巖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54個校級學術研究機構。
7.社會服務
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建設,在糧食儲運、倉庫建設、糧食經濟與物流管理、糧食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糧食機械、超硬材料、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壹批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科技進步,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約70%的大中型小麥加工企業,50%的植物油加工企業,90%的國家。
大豆磷脂加工企業采用學校開發的技術。作為“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改善中國糧食流通”項目的骨幹力量,學校完成了大部分核心技術研發和工程設計,為中國現代糧食流通體系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學校編制的國家糧庫建設標準和設計規範,為我國糧食行業重大工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國家投資
337億元的國家重大儲備和物流設施建設項目,全部采用我們的倉儲技術;同時,學校還承擔了1/3項目。
工程設計的任務使中國的糧食儲藏工程和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8.交流與合作
積極探索政產學研合作發展模式。有壹個“國家糧食行業(鄭州)教育培訓基地”,46年來承辦各類培訓班。
期,累計為全國糧食行業培養高層次人才2700名。
很多人。與國家糧食局科研所、河南省科學院、鄭州機械研究所、鄭州磨料磨具研究所合作;與鄭州市、周口市、鶴壁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合作;與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上海良友集團、雙匯集團、三全集團、思念集團、許繼集團、貴州大眾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合作..
積極利用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大力推進中外合作辦學;5與威爾士大學和雷丁大學的本科專業;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開展學生交流。2007年,它開始招收外國學生。
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糧食科技協會等國際組織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與美國小麥協會、加拿大小麥局、法國小麥協會、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發展中心合作交流;成功舉辦“聯合國糧食物流國際區域研討會”、“小麥品質與面粉改良國際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
2008年被批準為國家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承辦單位,迄今已為86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500多名糧食行政管理和技術官員。
9.校園文化
形成了“團結進取、務實高效”的校風,“博學敬業”的教風,“勤政廉潔”的學風。學校堅持以文化育人,開設人文教育公共課,舉辦壹系列校園科技文化體育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社團活動眾多豐富,為大學生素質教育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10.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堅持“以發展為中心,抓黨建促發展”的方針,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推動學校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學校積極開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營造團結、進取、創業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河南省高校先進黨委、河南省五好基層黨組織、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五壹勞動獎狀、河南省文明單位、全省校風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