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新常態下如何把握戰略發展機遇

新常態下如何把握戰略發展機遇

新常態下如何把握戰略發展機遇

——新常態下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思考。

領導幹部網日期:2015/3/7 14:55:42來源:

華陰市委書記盧法興、鐘* * *

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從量變到質變不可逾越的階段,就像礦砂煉成金,蠶繭破繭成蝶。只有有效跨越這壹階段的挑戰,經受住經濟發展諸多內在因素的裂變和重生,才能獲得更好更高的發展質量和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而穩定的經濟基礎。華陰作為發展中的縣級旅遊城市,要把握新常態下的戰略機遇,推動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的轉型發展和質的飛躍,與全國同步步入全面小康,必須把握好以下四個要求。

壹是要樹立加快發展意識,抓住新常態下的戰略機遇。新常態對資源驅動的傳統產業和區域是挑戰,對旅遊經濟驅動、生態環境競爭的城市是機遇。華陰作為壹個以華山旅遊為產業支柱的西部城市,在新常態下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主要是華陰與其他縣市相比具有明顯的潛在比較優勢。

壹是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享譽海內外的5A級景區西嶽華山、歷史悠久的西嶽廟、北宋陳摶隱居之地玉泉苑、仙峪景區、華山皇家溫泉、農墾生態園等著名景點,還有魏長城遺址、關帝廟等210余處歷史遺跡。即將建設的三大養老養生園、龍柏古鎮、華陽金巖溝景區,也將為華陰大力發展旅遊經濟,促進第三產業繁榮。2014年,華陰旅遊人數達68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3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6%和21%。巨大的人流為華陰打造消費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是生態環境優美。全年氣候宜人,平均氣溫13.7度,年平均降水量667.7毫升。南山六枝橫貫境內,水資源豐富,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27%以上。南有秦嶺,北有黃薇的地理環境,使華陰擁有優良的生態環境,成為旅遊休閑的有山有水的天然氧吧,增添了華陰環保發展、生態綠色發展的競爭優勢。

第三,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地處黃河、洛水、渭河交匯處,秦晉豫三省交界處,自古就有“三秦通衢、八省通衢”之說,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經之地。境內交通發達。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國道310、鄭西高鐵貫穿東西,是安壹小時經濟圈、黃河金三角經濟帶的核心腹地。發達的交通使華陰更容易與周邊城市形成優勢互補、互動發展的良性經濟生態圈,更容易拓展旅遊經濟的合作發展空間。

第四,政策疊加優勢明顯。處於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絲綢之路經濟帶、官田經濟區發展規劃、陜西東大門建設等經濟振興政策的重疊地帶,隨著各項振興政策的實施,華陰必將受益良多,發展潛力巨大。

第五,城市發展基礎好。按照東擴南連的城市建設思路,實施了太華路改造和華嶽路提升,建成了東方名城、鳳凰城、史聖名門等壹批現代化商住社區,進壹步拓展了城市框架,擴大了城市體量,使城市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9.46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6.61%,為城市景觀壹體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六,後發優勢明顯。與其他發達地區相比,華陰在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方面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城市化水平不高,人口分散,市中心經濟活躍度低,城市基礎設施仍然薄弱,建設水平不高。雖然城市發展基礎較好,與西嶽著名的華山仍形成較大反差,但也為未來投資發展提供了較大空間。

新常態下的發展是經濟的轉型升級。誰率先轉型,誰成功轉型,誰就贏得了先機,搶占了先機。華陰的諸多優勢讓經濟轉型更加從容。穩中求進才能抓住機遇,向消費驅動型經濟轉型。求穩可以加強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穩定經濟增長。在未來的發展中,華銀既要立足自身優勢,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抓住機遇,主動轉型,贏得新常態下發展的主動權,又要保持穩健的步伐,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平穩換擋,規避新常態下的各種風險。在發展過程中,要始終把握好新舊驅動引擎的平衡與協調,做到穩中求進與穩中求進相結合。首先,我們應該保持固定資產投資這個推動經濟發展的老引擎不熄火。發揮後發優勢,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解決留在山下的問題,通過基礎設施的完善,為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奠定基礎。第二,積極探索創新,建立消費驅動的新經濟發展模式。主要依托華山旅遊,整合全市自然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打造生態、循環、可持續的生態旅遊經濟圈。要通過穩中求進、攻守互補,積極穩妥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二是充分發揮“兩只手”的作用,促進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提高區域經濟創新發展能力。壹方面,要以政府有形之手為方向,推動轉型,圍繞建立消費驅動的經濟模式做好調控。壹要抓科學規劃。根據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要求,科學規劃“十三五”,優化產業結構,設置產業布局,根據南山、北水文化發展格局,劃定經濟發展功能區,完善城市發展框架。緊盯中央、省、渭南市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信息化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動向,做好項目規劃,引進壹批令人耳目壹新的大項目,帶動全市產業向高、精、尖水平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二是保護環境。以“大華山大旅遊開發”為理念,推進綠水藍天新華銀建設,嚴格項目審批,提高企業入駐門檻,做好部分汙染企業搬遷規劃,真正實現全市零汙染源,創造優美宜居環境。三是抓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各類違法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誠信、安全、可信的旅遊市場環境,規範市場健康發展。四是抓政策支持。制定了加快旅遊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強對服務企業的政策支持,通過獎勵優秀企業,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為第三產業持續繁榮發展增添活力。總之,要用實實在在的手,為整體經濟轉型升級營造強有力的政策環境。

另壹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市場形式是經濟規律的表現形式,規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為了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必須打破各種政策壁壘和保護機制,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得到鍛煉。只有通過市場競爭,才能淘盡黃沙後淘金,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為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首先要明確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的界限。把市場事務還給市場,減少政府對市場的直接幹預,形成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二要簡政放權。進壹步給企業松綁,提高工作效率,減輕企業負擔。按照許可不禁止的原則,放寬市場準入,進壹步激發企業活力,引導企業資金流轉,不斷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釋放改革紅利,促進新常態下經濟平穩發展。

第三,優化發展環境,打造經濟轉型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所謂核心競爭力,就是華銀在新常態下長期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消費驅動型經濟模式最根本的優勢在於兩點:壹是其對消費的吸引力,可以吸引消費者在華銀消費。第二是對投資的吸引力。有消費就會有投資。有旺盛的消費需求,就會有旺盛的投資需求。打造華銀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要讓華銀成為“吸金窪地”,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想來華銀,都願意在華銀消費和投資。這取決於華陰壹流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旅遊環境、投資環境、政治生態環境。不僅是山水之美,還有人之美,城市之美,文化之美,政治之美等等。我們說大美華陰,大美華山,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在華陰聚集各種美麗的特色,傳播華陰的好名聲,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這樣才能起到招商引資的作用。

打造華銀核心競爭力,就是打造壹流的吸金環境。

第壹,要營造壹流的政治生態環境(也是法制環境和投資環境)。其內涵是:民主科學決策;政治環境的穩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決策執行的效率等等。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是提高社會事務綜合管理能力的保證,是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的體現,是確保經濟社會健康穩定和諧發展的基石。營造壹流的政治生態環境,核心是推進華陰法制建設。通過制度的完善,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高效的執行機制、有力的監督反饋和問責機制,使公權力的運行始終在制度監督的框架內,形成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新常態。要通過依法治黨、依法治市,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長治久安。

二是打造壹流的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旅遊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新常態下提升經濟發展競爭力的核心優勢。其內涵是: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經過幾十年的粗放式發展,今天,壹切都回歸基本。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的良好生態成為現代人爭相追求的奢侈品。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將堅持綠色崛起的方向,按照“山區綠屏、塬區綠網、城區綠景、灘區綠映”的四綠要求,推進生態環境建設,使華陰的綠色覆蓋率保持在40%以上,使華陰籠罩在綠色之中,永葆生機。

三是打造壹流的宜居環境。除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其內涵是城市功能的完備性。包括:交通的便利、通訊信息的現代化、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的完備、城市環境的優美、文化娛樂的豐富等。著眼於城市功能的完善,首先加大路網建設,讓華陰的交通更加便利。完成了濱河大道、東環、黃公路、長城路、八壹路、貴妃路等道路建設,拓寬了城市框架,為城區和景區進壹步融合發展拓展了空間。二是加強文化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成了都玉河公園、城市文化公園、寶蓮燈會廣場、萬畝荷花池等壹批旅遊休閑設施,城市形象更加優美,品位更加突出。三是引水進城,實施“壹江兩帶”規劃。圍繞昌建河綜合治理,進行蓄水造湖,形成城市建設新的景區和經濟帶,沿湖建設兩條旅遊專線,連接景區和市區。四是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服務業。按照PPP模式,引導民間資本入駐公共服務領域,參與城市管理。引進優質企業投資,推動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四是營造壹流的旅遊環境。它包括:良好的旅遊秩序、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地域歷史和民俗文化的升華、旅遊消費各要素的完善等等。壹是要規範服務,在旅遊市場建立服務標準,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讓遊客感到舒適。二是要提升旅遊硬實力,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只有做好旅遊資源的保護工作,旅遊資源才能更好地展現魅力,讓遊客覺得不虛此行。第三,要提升軟實力,深入挖掘當地歷史和民俗文化資源,策劃包裝文化和演藝的旅遊產品,讓旅遊的文化精髓得到激活和體現。第四,要加強食、住、行、遊、購、娛等產業鏈的完備性,滿足遊客的基本需求。

第四,要高度關註民生,讓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狹義的民生壹般是指群眾的剛性需求,如衣食住行、醫療衛生、子女教育等保障需求。廣義的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需求,即人民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消費需求。有需求就有消費,有生產就有投資。從這個意義上說,民生是最根本的消費,也是最廣泛的消費。人民的需求是經濟發展的方向和源泉,也是經濟發展的目的。壹切發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沒有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現實,經濟就不可能健康發展。

迎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挑戰,必須把民生放在首位。華陰的根本民生問題在於民不聊生。2014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7650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8307元,遠低於發達地區。原因如下:壹是華陰農業基礎薄弱,人均耕地不足1.1畝,地質不好。二是山區塬區群眾生活困難,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制約山區致富速度。三是華山旅遊與地方經濟發展融合不夠,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沒有充分顯現。相對於華山旅遊近十年的快速發展,百姓富起來的步伐還是略顯緩慢,說明華山旅遊發展還處於登山旅遊的初級階段,要把遊客留在山下,推動華山旅遊向城市旅遊演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將重點解決以下問題:壹是做好山區貧困人口搬遷工作,從根本上改變山區人民落後的生活生產環境。二是落實各項惠民扶貧政策。做好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三是深化改革,釋放改革紅利。通過實施鎮村綜合改革、村莊合並、農村土地確權、退耕還林、林權改革,增加農村人口財產性收入,促進農村城鎮化和社區發展,徹底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第四,充分發揮華山旅遊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圍繞華山旅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群眾帶來更多就業崗位,提升當地群眾工資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