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殘疾人和癡呆老人提供的服務急需關註。
為殘疾人和癡呆老人提供的服務急需關註。中國約有4000萬失能失智老人。推進失能、失智人群醫養結合勢在必行,這意味著專業的養老護理人員將越來越短缺。為殘疾人和癡呆老人提供的服務急需關註。
為殘疾人和癡呆老人提供的服務急需關註。1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速,養老成為人們越來越關註的話題。去年7月,國家發布了“老年人能力鑒定師”等9個新職業。那麽,“老年人能力鑒定師”這個新職業到底是做什麽的呢?先認識壹個90後吧。
何婉婷,90後女孩,在北京壹家老年能力評估機構工作四年。她的主要工作是為行動不便的重度失能老人提供身體和心理評估服務,然後幫助老人申請相應的護理補貼。
老人能力鑒定人何婉婷:先看老人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意識,再通過多個維度看他是否屬於失能老人。
鑒定人員在工作時會隨身攜帶壹份老年人殘疾等級量表。這份10頁的評定量表,按照日常活動、精神狀態、感知與交流、老年綜合征等類別,分解出40余項指標,通過綜合評分來評定殘疾等級。
定期對老年人的評估進行分級,不僅可以幫助老年人提高健康水平,也有助於國家醫療保健政策精準發力。何婉婷說,目前她已經為100多位老人提供了評估服務,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忙。
2020年2月29日65438+2020老年人能力鑒定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正式頒布。目前,《老年人能力鑒定師職業技能水平培訓與評價》教材已經編寫完成,相關課程即將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建成的“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上線。
老年人能力鑒定師作為壹個新興職業,進入國家職業大典已有壹年多,但目前缺口較大。
近日,《老年人能力鑒定師國家職業標準》牽頭單位編制的壹份報告指出,未來五年養老市場對老年人能力鑒定師的需求將超過300萬,而從業人數目前不足654.38+萬。
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侯春暉: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6543.8+0.9億。要為他們提供專業的評估服務,需要大量的人才。
養老服務業需求增長迅速,被視為朝陽產業。市場上確實有需求,但很多年輕人並不認同,有的甚至有入行後就走的想法。
浙江長興屯溪塘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護理人員薛阿成:年輕人不願意來的壹個主要原因是工資太低,第二個原因是社會地位比較低,第三個原因是太臟太累,不願意和老人交流。
昆山市福利院養老護理員魏:養老護理行業及其相關專業比較新,職業和行業的社會認可度不高,行業發展水平也參差不齊,壹定程度上加劇了養老護理員的流失。
事實上,國家部委發布與養老產業相關的新職業已經不是第壹次了。2020年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16新職業中,醫護人員和呼吸治療師也與養老、護理相關。這也意味著,養老行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護理,隨著行業的崛起,需要越來越多的工種、更多樣的技能、更專業的人員。
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侯春暉:這個職業設立以後,更容易帶來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包括它帶來的職業價值。
除了老年人的能力鑒定師,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市場急需養老規劃師、養老護理員、養老機構管理者等養老服務專業人才。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長期來看,隨著老齡化的發展,很多新職業的潛在需求還是很大的,比如養老金規劃師。
專家指出,“十五”期間,“60後”將成為老年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以60後為主的老年人整體經濟實力、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狀況有所提高。他們的養老需求並不局限於過去的護理、機構、社區、居家養老,需要專業的養老規劃師為他們定制個性化的養老方案。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60歲群體的平均剩余壽命將達到24年,平均增加10歲,這對於理財規劃來說非常迫切。
目前,中國有4000多萬失能失智老人。推進失能、失智人群醫養結合勢在必行,這意味著老年專業護理人員將越來越短缺。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目前中國有3.8萬家養老機構。根據癡呆癥和殘疾人口的比例,需要很多護士。如果加上居家養老的智障人士,比例會更大。
專家表示,國家越來越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隨著壹系列相關政策、國家標準和規劃的出臺,對具體負責執行的人,比如養老院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侯春暉表示:智慧養老、醫療保健相結合,我們需要的人才壹定是多元化的。他不只是給老人翻身洗臉。他可能屬於智能設備設計、研發、運維人員。後臺應該有大數據管理者。養老產業周邊需要這些人才。
目前,從國家到地方,越來越重視養老專業人才的培養。許多地方正在采取措施,加快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
山東是老年人口大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400萬,居全國首位。近日,山東省出臺的“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到2022年底,全省將培養2000名養老院院長、20萬名護理員、1萬名社區養老工作者,到2025年底,護理員崗前培訓率達到1.000%。濟南實施了全市養老服務人才培訓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認定了23個養老人才培訓基地,培訓從業人員2萬余人。
濟南養老護理員司曉宇:我們這個行業還是缺少壹些年輕的力量。希望有更多的專業人士融入社會。
針對養老服務業留不住年輕人才的情況,《江蘇省養老服務發展“十四五”規劃》要求,明確全面建立專業對口的畢業生準入激勵制度,鼓勵高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打造養老服務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發達國家,接受過養老服務職業教育的人收入並不是很低,很多職業院校都應該開設這些養老服務。
江蘇省昆山市還探索了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托專業養老機構向五保、失能、孤寡老人等老年人家中派駐愛心護理員,免費為簽約老人提供個性化居家養老服務。
昆山樂惠居養老服務中心站長徐葉為近10萬名老人提供了專業化、個性化的居家養老服務,有效減輕了家人的護理負擔,解決了老人居家生活的實際困難。
在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方面,浙江省要求“十四五”期間每萬名老年人擁有25名持證養老護理員,高級和技師護士占持證護理員的比例超過18%。
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侯春暉:壹個國家如此重視的產業領域,人才的需求和培養在目前是非常關鍵的。應該有壹個好的頂層設計,然後向下延伸,滿足整個社會的需求。
為殘疾人和精神錯亂的老年人提供的服務急需得到重視。2央視網消息: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消息,今年以來,我國在北京、山西、遼寧、四川等15個省份開展了失能失智老人預防幹預試點。
目前,中國約有4500萬失能失智老人。為從源頭上減少老年人殘疾和癡呆的發生,國家在15個省(區、市)的15個幹預縣(市、區)實施了老年人殘疾和癡呆預防幹預試點項目,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預防或延緩殘疾和癡呆的發生。在首批試點地區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家庭醫生團隊正在對社區老人進行問卷調查,評估生活自理能力、認知功能、慢性病防控等指標。
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衛生院家庭醫生龔燕:我們現在做的是極限評估,然後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篩查。篩查後,我們會進行有針對性的幹預。
中國疾控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晶:我們對失能癡呆的高危老人采取了壹系列的措施,比如管理心腦血管疾病及其危險因素,比如飲食管理,比如他的體重管理,比如他的運動等等。,綜合治理,促進管理。
老年人殘疾和癡呆的預防和幹預試點項目主要針對有肢體障礙的高危人群和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高危人群。通過宣傳、培訓和賦權訓練,延緩殘疾和癡呆的發展進程,減輕社會護理負擔和經濟負擔。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養老問題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6億,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654.38+0.9億。
此外,據統計,中國有數千萬失能失智老人。他們如何獲得長期的專業護理?如何聘請專業的老年護工?我國老年照顧者的制度建設現狀如何?能否滿足龐大老年人口的護理需求?
近日,“老年保健培訓師”第五期全國培訓班在線舉行,醫生報采訪了中國老年醫學會會長、國家老年醫學臨床醫學中心(解放軍總醫院)主任範麗教授。
老年人的醫療問題是壹項“大事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預期壽命延長了,但許多老年人面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慢性病、* *病、失能、癡呆的人數逐年增加。面對中國的老齡化形勢,傳統的養老家政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範麗教授指出,老年人的醫療保健是當前必須高度重視的“大事業”。
客觀來說,我國目前的養老體系並不完善,市場供給明顯不足,護理服務的標準也有所欠缺,很多矛盾非常突出。更嚴重的是,專業的老年護理人員嚴重缺乏,水平參差不齊。
數量不足的養老機構的從業人員大多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只能為老人提供簡單的生活照料,卻無力應對各種護理風險。長期以來,照顧老人的員工被稱為老年工作者、護士甚至保姆。他們的名字不好聽,而且往往待遇很差,得不到社會的尊重。
因此,加快養老體系的建設和發展迫在眉睫。在2019全國老齡辦主任會議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全國老齡辦主任馬指出:推動建立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要研究解決誰照護、誰照顧、哪裏照護、照護什麽、誰付費的問題。
“根據老年人的壹般狀況、器官和系統功能,建立老年人醫療保健的評價標準,確定健康狀況等級,是第壹步。”範麗教授說,同時要積極培養各個層次、各個階段的專業養老護理人員,把他們培養成懂醫學知識、會基本護理技能的護士。“根據護理技能的考核,進行初、中、高級護士的資格認證,使之成為壹種社會職業,得到社會的認可,工資也會得到提高和尊重。”這是老齡化中國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