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德新自述
心法的學習路徑。到我12歲的時候,父親讓我背《內經》、《傷寒》等中醫古籍,按慣例我要在《易登》上午夜千言。雖然我可以日以繼夜地背誦,但我不懂它的醫學。那時候西醫還不時尚,治療主要靠中醫。有壹次,無錫的壹個農民在家門口被車碾過,流了很多血。他的父親把壹把鐵扇放在農夫的傷口上,血馬上就止住了。還有壹次,我父親的《用餐之選》醫生帶了壹個農民,他的背上長了壹個“壞疽”,腫得很高,發高燒,非常痛苦。父親為他施行了“火針”,即用有角的針燒紅後直接刺患處,膿液大量流出,使他感到苦澀、失落,退燒、炎癥消失。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讓我認識到“藥為仁”,救死扶傷,對生者就夠了。漸漸地,我決定學醫。“如果不是為了好看,是為了好醫生。”我想成為壹名像我父親壹樣醫術好的醫生。於是每當父親在門診的時候,我都會去探望壹面,看父親如何治病,幫父親抄藥方,聽父親的教誨,把父親的藥方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整理出幾十本內科、兒科、婦科、喉科、外科的書籍。父親對脾胃的學術研究特別深刻。理論上主張脾胃既是後天之本,又是百病之源。認為脾主四臟,脾病能影響四臟,四臟有病,也影響脾。所以臨床上有心脾、肺脾、肝脾、脾腎等疾病。臨床上重視運用健脾益氣、扶正固本的原則,常從脾論治,靈活多變。在用藥方面也很獨特。善於發揮“蒼術”等藥物的功效,燥濕健脾,扶正固本,使燥濕化濕,脾自健,廣泛應用於內科雜病。臨床遵從此,各可有效。經過幾年多的學習,熟悉了《內經》、《傷寒》、《金匱》等經典原著。,並逐漸掌握了較為系統的中醫理論和臨床基礎知識,為進壹步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經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我向家人學習,向過去學習,才有了今天的我。我經常記不起我已故的父親。文革結束後,我又回去工作了。總結這幾十年的臨床實踐,逐漸發現各種疾病都與氣有關,尤其是慢性病和怪病。雖然我從小就很佩服父親的成就,但是通過長期的觀察,我發現父親的健脾理論並不完善。父親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百病之源。但實際上,很多疑難雜癥並非來自脾胃,而是來自血瘀。為了尋找理論依據,我和同事們對565例疑難病患者進行了“甲皺微循環”和“血液流變學”等實驗。結果證實,所有這些患者都有血瘀證的陽性指征,治療後,實驗室指標相應改善。因此深感“氣為百病之根,血為百病之胚”的臨床意義重大,於是提出了“久必有瘀”、“奇病必有瘀”的新觀點,進而提出了“平衡法”的治療法則。
清代程提出了發汗、嘔吐、瀉下、調和、溫中、清熱、補中八法,促進了當時中醫治療方法的繼承和總結。但時至今日,中醫治療學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八法”已經不能囊括中醫所有的治療方法。我認為人體氣血順著經絡流動,循環不息,滋養著全身。如果血液循環不暢,或者血液停滯,或者由於各種原因血液溢出不循經絡,就可以形成血瘀。血脈出入停滯,不僅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行,還會幹擾氣的正常出入,造成陰陽、氣血的失衡,從而引發眾多疾病。“平衡法”是通過治療氣血,疏通臟腑氣血,使血液暢通,氣機升降適度,陰陽平衡,從而消除各種致病因素。所謂“平衡”,《禮記·曲禮俠》說“大夫平衡”,還是平的。荀子《禮記》曰:“誠懸”,指的是平衡木。可見,平衡有平衡、均衡之意,能綜合體現其疏通氣血、平衡陰陽的功能。王清任曾說:“周身之氣通而不滯,血生而不瘀,氣通則血通,何以不除?”在治療上,“平衡法”以“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為綱辨證論治各種疾病,重在活血化瘀、行氣益氣,或治氣、治血或兼治氣血。方劑用藥應以“通”字為主,以調理氣血保護臟腑為治療原則。可以總結為10的配伍方法,靈活有效,適用於陰陽、表裏、虛實、寒熱等多種疾病,尤其在心腦血管領域。
2001在上海市衛生局領導下成立上海市中醫心腦血管疾病臨床醫學中心。作為該中心的學術帶頭人,該中心的建設成果顯著。臨床上根據“平衡法”的原理,活血化瘀法往往能治療疑難雜癥。1986 65438+10月20日,上海新民晚報報道了壹起醫療案例。19歲女孩,自小患左上肢血管瘤,左背部、手指、前臂腫脹疼痛,無法工作。左前臂圍度39 cm,左背部圍度28 cm。青筋外露,需要有特大袖口的衣服。x線顯示左前臂及手背血管瘤,尺骨中下段增厚,橈尺遠側關節脫位。經院外會診,認為無法保存,擬截肢。我用的是清熱化瘀,軟堅消瘤的方法。過了兩年,左前臂的圍度減到26厘米,我可以穿普通衣服,避免截肢,恢復勞動力,被分配到無線電廠工作。再比如壹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紅細胞22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5克,白細胞2800/立方毫米,網織紅細胞0.1%。骨髓穿刺的結果是骨髓受到部分抑制。面色蒼白,精神疲乏,咬牙,鞏膜及眶周色素沈著,脈沈緩,舌紅,苔薄膩。壹般來說是氣血虧虛,肝腎虧虛,但我認為是因為瘀血停滯,使生化無力。第壹步應該是促進氣血。所有方藥均為活血化瘀藥。七貼後,紅細胞310/m3,血紅蛋白8.3g,白細胞5000/m3,血小板8000/m3。服用了21貼片後,才緩解。用平衡法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溫陽活血法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很多患者心絞痛發作明顯減少,硝酸類藥物用量減少,部分患者甚至停用西藥。如王某某,女,60歲,患冠心病、心絞痛1余年,用各種藥物治療後效果不明顯。1個月後,心絞痛基本消失,用於擴冠的藥物逐漸減少。本人運用益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介入治療後再狹窄,探索出壹套中醫治療此病的有效方法。如徐,女,華僑,因冠心病回國接受介入治療,術後心絞痛仍頻發。使用方法後,心絞痛明顯減輕,活動後不發作。以上醫案多收於俞著作,如《活血化瘀法臨床實踐》、《顏德馨疑難病癥診斷提示》、《顏德馨卷》。這些臨床經驗也轉化為科研成果並通過科研鑒定,獲得多項各級科技進步獎。
後來我把氣血理論和“平衡法”原理應用到抗衰老領域。我認為衰老的本質是氣血失調,氣虛血瘀,其中“虛”是現象,“瘀”是本質,“虛”是歸宿,“瘀”是原因。因為任何病因和各種疾病的發生,都會影響氣血的正常循環,首先會出現氣血不和,循環受阻,血液停滯。由於血瘀的存在,氣血失衡,臟腑不能正常得到營養,那麽臟腑就會衰弱,精氣衰竭,氣化功能受損,臟腑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發揮,從而加劇氣血失衡,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後臟腑衰老,甚至死亡。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正氣必然會在與自然和疾病的不斷鬥爭中消耗掉。因為氣虛促血虛,加重了血瘀的阻滯,形成了“虛實”和“氣虛血瘀”的局面。所以,瘀血和邪實是人體衰老的主要因素。為了長壽,必須消除導致衰老的因素——血瘀。消除瘀血最好的方法是“固本清源”。清源的人只是在努力鞏固源頭,鞏固源頭的人也是在為源頭服務。因為氣行則血行,益氣有利於祛瘀。臨床上,人進入老年,會出現明顯的血瘀,如色素沈著、皮膚粗糙、老年斑的出現、鞏膜混濁等。,這些都是血瘀的典型體征,而老年人的常見病,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老年癡呆癥、前列腺肥大、頸椎病等。,是血瘀病理的表現,也是衰老和死亡的最常見原因。臨床上已經證明,很多傳統上認為是“腎虛”的陽痿、脫發、耳聾、頭暈等,都可以用理氣活血的平衡法來治療,也可以證明這種觀點的可信度。1989年主持科研項目《血瘀與衰老》,提出了血瘀實邪是人體衰老主要原因的新觀點,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其研究成果發表在《人民日報》頭版,上海科教電影制片廠根據研究成果制作了抗衰老科教片,向全國放映,反響熱烈。急性發熱是以發熱為特征的急性病,常見於各種感染性疾病和傳染病。作者是孟河馬培智學校的後代。何紀恒,前師,以善治溫病著稱。他的用藥獨特有效,讓我受益匪淺。比如石三湯可以清熱藏陰;薄荷、鐵皮石斛同用,豆豉與鮮地同用,辛甘性寒同用,透邪不傷津液;俞舒丹外用;皮溫丹治濕熱蒸;桂枝古龍牡蠣的方法用於治療陰陽;四磨印子在《傷寒論》中的應用和洋酒白蘭地的內服外敷各有特色。對於發熱的治療,我主張先發汗,註重透邪,主張寒熱結合,自創強營湯(羌活、大青葉、蒲公英)發汗退熱,療效顯著;邪氣入氣,傳導速度多變,治療需判斷時機,或疏腑,或祛濕,或散熱,或化痰,及時發展;當疾病進入血液營時,清除營中的熱量是很重要的。鮮地黃、鮮菖蒲、大青葉入藥。如果有血瘀的跡象,加用祛瘀之品,其好處顯而易見。熱入血,傷津液,耗陰,故病後期護陰尤為重要。常服太子參、麥冬、蘆根、竹葉、鮮石斛,可益氣養陰。內熱者要用石膏,用量要大,因為急性發熱的主要病機是:毒隨邪入,毒致熱,熱毒相爭,變化快。石膏能快速消除病原體,防止熱勢擴散。石膏用量可達90克至250克,是戰勝酷暑的不二法門。
2002年6月至2003年10月,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流行。中醫藥在抗擊非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贊揚。我有幸親身參與了這次專項行動,特別是在上海、廣東、香港等地的治療。我用了何師傅的經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認為SARS作為壹種急性傳染病,由於流行地區不同,患者體質不同,病程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所以要“有證用藥”,堅持辨證論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初期要註意外表,公布真相,驅邪,註意不要看不到。可以選擇銀翹散。病由表及裏,用麻杏石幹湯。中期重視痰、瘀、濕等病源兼治,主張用痱子清痰法治療呼吸窘迫。生半夏也是壹種常見的產品,其經驗表明,先將生半夏和生姜煎煮30分鐘,不僅無毒,而且遠比炮制半夏有效。活血化瘀有助於炎癥的吸收,如赤芍、牡丹皮、丹參。對於SARS引起的肺纖維化,主張祛瘀軟堅之法,認為昆蟲采摘的產品能達到壹定療效,如生蒲黃、穿山甲、生牡蠣、海藻、海帶等。蒼術用於治濕,用量通常為15g。與黃連、厚樸、菖蒲、飛機草等產品配伍更佳。如果正面治療不起作用,可以試試側面治療的方法。所謂“治濕不等於治小便”。雖然沒有小便、下肢浮腫等癥狀,但也可以用五苓散旁敲側擊。後期要根據邪正鬥爭的變化來強身健體。濕更易傷陽,熱更易傷陰。李東垣清舒益氣湯具有益氣養陰、清熱燥濕的作用,用於後期功能多的患者。如遇陽虛暈厥,應立即用參附註射液靜脈滴註,氣陰兩虛暈厥用生脈註射液。
實踐表明,這些經驗和方法在治療非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2月,吳儀同誌在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肯定了中醫藥在抗擊非典鬥爭中取得的成績,並堅持繼承創新,決不揚棄新。中醫對急性發熱的診治是壹個寶庫,幾千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今天,中青年中醫由於各種原因很少接觸到包括急性發熱在內的突發事件,但非典的教訓告訴我們,完全有必要培養中青年中醫應對急性發熱的能力,組織壹批辨證論治水平較好的中醫建立中醫治療急性發熱的應急網絡,全力介入,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年輕醫生經常問我診療的小技巧。我認為中醫在診療過程中不僅要遵循“整體觀”和“辨證施治”的原則,而且要嘗試用“壹元論”的觀點來分析和研究疾病的發展過程及其各個階段不同的臨床癥狀。這樣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確定治療和用藥,取得更好的療效。也許這就是訣竅。壹個聰明的醫生,妳應該在庭審上證明,準確用藥。但是,人體就是這麽神秘,臟腑是無法描述的。正如張繼所說,“人賦有五臟,故有五腑,經絡為腑,陰陽相通,玄明精微,故極難改變。”但當疾病復雜、隱蔽或涉及多方面時,必然有壹種癥狀起決定性和影響作用,其他癥狀隨著這種癥狀的出現而產生,隨著這種癥狀的變化而變化。
壹元論的根本特征是從現象的不同組合來判斷現象系統的癥狀的特異性。臨床思維的痕跡基本上是先演繹,再歸納,滲透著壹元論。“從候開始,道就生”,其中病機分析是為醫生提供癥狀之間的相關性,找到決定性癥狀的最有效方法。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他們入院時,神誌不清,神誌不清。實驗室檢查顯示蛋白比例倒置。鋇劑透視顯示食管下端及胃底靜脈曲張,明確診斷為門脈高壓。輸血和中藥治療後,出血停止,立即出現高熱、水腫、腹水,並迅速加重。空腹血糖13.8 mmol/l,經保肝、降血糖、利尿、放腹水等綜合治療後,病情越來越重。會診時腹部大如骨灰盒,臍突扁平,奄奄壹息。總的印象是不耐攻,不足不補。以東原天真丸為方,輕補慢攻,以扶氣、行氣為基礎,服藥後結合發病機理。其次,會順暢有益,腹部會逐漸松弛,精神和腸胃會轉好。而是會從丹溪大溫紅中丸法開始脾陽,逐漸凝聚,通經行氣,補益腑經。服用43劑後,腹水消失,血糖變平,肌肉逐漸充盈,幹繩狀態改變。所以每壹個癥狀都有壹定的臨床意義,真正反映很多癥狀本質的是三焦失氣,而不是脾虛或水濕停滯。壹味益氣健脾會導致飽脹,壹味追水會耗氣傷正。
從證到證的認識是中醫系統辨證的結果。證與證本質的關系取決於壹元論的指揮,主要矛盾克服了,剩下的就會迎刃而解。我從醫70多年,診治過上萬種疾病。我在臨床治療中發現了三個思路,頗有收獲。我想對我的同修提出以下的建議。壹種是“補陽”,與人體的強弱密切相關。對於久治不愈的證候,加入附子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曾治,壹名腎結石患者服用了數百劑中藥。專科醫學認為結石嵌頓,部位難以移動,不手術永遠不會有效。但患者體氣虛弱,不願意做手術。為此,采用了非常規的方法,如溫陽益氣、排石利水,用龜苓湯、莪術、王不留行。7劑後2顆黃豆大結石排出,腎積水消失,腎功能恢復。蓋棺論定不如周,其效果就像是壹種回應。其次,從“血為百病之胎”的立法來看,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來克服疑難雜癥也是很有用的。王清任說:“氣能活血,為何不能除之?”唐榮川說,“壹切不治之癥,皆因血瘀不暢。”征臨床癥狀真的很合理。曾治有壹位呃逆患者,三年未愈,多次使用常規方法,但都失敗了。服通竅活血湯2劑治愈。第三種叫“脾主四臟”。人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有賴於脾胃的改造,使四臟興旺,脾則衰。壹位老年患者長期患有內臟下垂、低鉀血癥和肺氣腫,但補腎、肺、脾的藥物最終無效,於是他在原藥方中加入白術、升麻、荷葉、粳米和虛脫大象,壹舉將其搖醒。所以得出健脾不如補脾,補脾不如運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在冬季至日和春季開始之間服用滋補品是我國人民的傳統,這在長江以南地區尤其流行。孟河學校是魚米之鄉,特別有意思。我父親是馬培智的第二個弟子。我年輕時涉足過,但後來我成了申江。我效仿秦,專攻補藥。膏藥處方,俗稱養膏藥,是將中藥加水煎煮,濾渣,加入輔料制成的膏狀制劑。具有滋補強身、抗衰老延年益壽、治療疾病、糾正偏差等多種功能。藥膏壹般由30種左右的中藥組成,時間較長。所以藥膏的配方更要註重針對性。所謂針對性,即根據患者的疾病性質和體質類型,經過辨證施治,壹人因體服藥,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目的。我的經驗是:
1,重視脈案寫作,辨證論治立法。這種藥膏不僅是滋補強壯的藥物,也是治療慢性病的最佳劑型。因此,膏方的配制首先要註意辨證論治。醫師應從患者復雜的癥狀中分析病因及部位、正氣的盛衰、邪氣的深淺,探尋病根,從而確定固本清源的方藥。這套中醫特色的理、法、方、藥,壹定要充分體現在膏方的脈案上,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否則患者肯定得不償失。
2.分析體質的差異,發現人體體質的減弱是邪氣入侵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但體質因年齡、性別等而異。,所以在處方和用藥的選擇上也不盡相同:比如老人臟氣下降,氣血運行緩慢,藥膏往往輔以活血行氣的產品;女人天生肝,容易肝氣郁結,宜輔以疏肝理氣的藥物;小兒為純陽,不宜過早服用本品。14歲以前以健脾土為主,14歲以後只吃六味地黃丸之類的。先師秦伯未先生壹直以白術、山藥為君。第壹,顏陸毅先生不輕易給小兒開藥膏,偶爾開,但只用沙參、白術、六味地黃為主藥,均有法度。
3.調理氣血陰陽,利用藥物的偏性,糾正人體陰陽氣血失衡,以“守陰陽秘,治神”是中醫養生治療最基本的主要思想,也是配制藥膏的主要原則。就臨床而言,中老年人由於臟氣逐漸下降,血液循環衰弱,處於虛實夾雜的病理狀態。如果他們壹味的補充,使之綽綽有余,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在使用藥膏時,不僅要考慮“行為不足者,以氣溫之,以味補之”,還要根據患者的癥狀和血瘀等病理產物,適當調理氣機。
4.健脾健胃,以快樂為補膏含有很多補氣養血、滋陰壯陽的藥物,粘稠難溶。如果純粹是進補,往往會阻礙氣血,不利於健康。所以,藥物的配伍是關鍵。清代名醫葉曾說:“胃裏充滿了快樂”。口服藥膏後,胃部舒服,可以消化吸收,才能填飽肚子。因此,在配制藥膏時,總是選用能運脾健胃的產品為宜:或用檀香炒麥芽,醒脾開胃;或用桔梗、枳殼,壹升壹滴,以清降濁。臨床上特別喜歡用蒼術,蒼術氣息刺鼻芳香,要運脾。將其添加到許多滋補滋補品中,可以消除滋補品的粘性,贊助脾臟運輸和吸收。中醫習慣於服用壹些藥物開道,或祛外邪,或化滯,或健脾和胃,處處照顧脾胃的運化功能。
5.進補進補,動靜結合,常輔以阿膠和國外產品制成的藥膏,引起腹脹便溏等不良反應。因為不符合“既補又補,動靜結合”的原則,補藥是“靜藥”,壹定要和辛香的“動藥”結合,才能補而不滯。臨床上可用於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大黃、決明子通腑排毒、降血脂;葛根和丹參具有活血化瘀、凈化血液等功效。,與補藥搭配,相輔相成,從而起到固本清源的作用。回首黃綺路,70年過去了,生命有限,藥物有限。中醫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的感覺是,要學好中醫,首先要有獻身祖國中醫事業的決心。如果我們沒有決心,我們就不會明智。如果我們對壹門學科沒有信心,如何學好它?其次,學醫要伴隨臨床實踐。我們既要繼承前人的寶貴經驗,又要有開拓思想和實踐創新的精神。要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恒心的態度,努力學習,持之以恒。這樣臨床療效才會提高,功夫不負有心人。長江後浪推前浪,希望後來者努力實現中醫的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