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籍中關於天氣和氣象的記載有哪些?
夏朝推斷出了春分、秋分、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東夷石雕連雲港將軍崖巖畫有壹條與社石有關的正南北線。商朝講究不同天氣不同現象。甲骨文中有對風、雲、虹、雨、雪、雷等天氣現象的記錄和描述。西周時期利用土規確定方位,知道各種氣象條件是否異常,會對農牧業生產產生影響。《詩經·有風七月》記載天氣氣候諺語,有關於物候的現象和知識;夏的《鄭瀟》是我國最早的物候著作。春秋時期,秦的醫家和醫生開始將天氣因素視為疾病的外因。曾參用陰陽學說解釋了風、雷、霧、雨、露、霰等天氣現象的成因。《春秋》在史籍中列出了異常天氣。孫子兵法把天氣列為影響軍事成敗的五大重要因素之壹。《易經說卦傳》指出“天、地、火、風、雷、山澤”八卦代表自然物。戰國時期,我們重視氣象條件在作戰中的應用。莊周指出,風的形成來自氣流的影響,陽光和風可以使水蒸發。黃帝內經《蘇文》詳細解釋了氣候、季節與養生治病的關系。相關法律制度形成於秦朝,各地都要向朝廷報告雨情和受雨水或氣象災害影響的天地面積。《呂氏春秋》把雲分為四類:山雲、水雲、幹雲、雨雲。漢代列出了二十四個現代名稱相同的節氣,出現了測量風向等天氣情況的儀器。西漢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經學大師董仲舒指出,雨滴的大小和密度與風的影響程度有關。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指出,雷電的形成與太陽熱量和季節有關,雷是由爆炸引起的。東漢學者應劭在《風俗依桐》中提出了梅雨和信風的名稱。三國時期,進壹步掌握了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系。數學家趙的《周並行算經》介紹了“七平六圖”,從理論上解釋了二十四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系。晉代時,盛行“與風有關的木鳥”和測量風向的儀器。東晉哲學家李江指出,貼近地面的浮雲可以減少星間視距,使星辰升起時的早晚顏色變紅。晉代名人周初在《風土誌》中提出了梅雨的概念。南北朝時期,他們不僅了解了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而且開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氣候條件來促進農業生產。北魏賈思勰的《齊·姚敏書》充分論述了氣象對農業的影響,提出了用煙防霜、用雪殺蟲保濕的方法。北魏的鄭光歷法包括了72種氣候。南朝梁宗谷《荊楚紀年》指出,冬天的“九九”是壹年中最冷的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醫學家王冰將中國的氣候按地域劃分,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溫度梯度的概念。隋代杜太清撰寫《玉燭集》,摘錄了節氣、政令、農耕、風俗、典故等。載於隋代以前的各種書籍中,並保存了許多失傳的農業氣象方面的文章。唐代天文學家李記載了風速儀的結構、安裝和使用方法。宋代對氣象的認識更加豐富和細致,在雨雪的預測和計算上更加準確。北宋地理學家沈括寫過壹篇關於孟茜的短文,涉及氣象學,如峨眉寶光、閃電、雷斧、彩虹、登州海城、爪旋風、竹化石、瓦霜畫、冰雹形狀、劃船方法、垂直氣候帶、天氣預報等。南宋秦的紹興酒《幾書九章》列舉了四個測雨雪公式,說明如何在平地上測雨雪深淺。明代工部尚書熊明接見格誌草,根據西方科學原理,分析了自然變化與歷史災害及風、雲、雷、雨等氣象現象的關系。他的《太陽火降氣升圖》系統地解釋了對流天氣的形成。清代翻譯了《測天系列談》,用日心說全面介紹了太陽輻射引起的地面加熱,以及海風、陸風、臺風、哈德利環流、大氣潮汐、霜、露、雲、霧、雨、雪、雹、雷、均值和年份、日較差計算、大氣光像等大氣現象和氣象理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空發生了變化。我們的祖先辛勤勞動,留下了珍貴的天文記錄,這壹切都體現了他們的祖先孜孜不倦、勤於觀察的嚴謹態度,都閃爍著我們民族智慧的光輝。這些都是中國古代豐富的文化寶庫中的寶貴遺產,對今後進壹步探索宇宙規律將起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