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秋季養生 - 培根知識的當前意義是權力

培根知識的當前意義是權力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的當下意義是什麽?下面是我為妳整理的壹篇關於“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的文章。歡迎閱讀。更多信息在實用信息部分!

培根和知識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是16和17世紀之交英國的哲學家和經驗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歐洲已經擺脫了中世紀的陰影。雖然文藝復興最輝煌的時期已經過去,但是它的余暉還沒有耗盡,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樣的歷史背景給培根的哲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培根出生在宗教改革中發展起來的壹個新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國王的掌璽大臣。他在12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大學畢業後,他開始從政。先後擔任副檢察長、檢察長等重要職務。1617任掌璽大臣,1665438任大法官。同年,他被封為維魯拉姆男爵(Baron Verulam,6539.66666666666)正當他在官場如日中天的時候,突然被指控受賄上了官,被押往倫敦塔,但四天後被國王釋放。主要著作有:《學術進展》、《新工具》、《新島》等。

培根對哲學的最大貢獻是,他提出了唯物主義經驗論的壹系列原則;制定了系統的歸納邏輯,強調實驗在理解中的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稱培根為“英國唯物主義的第壹個創始人”;是“整個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是對培根哲學特質的科學概括。培根認為,世界是獨立於人的意誌的客觀存在,人的認識(知識)只能通過感性經驗從客觀外界獲得。他說:“人是自然的仆人和解釋者,所以他所能做和理解的只是他所看到的關於自然過程的事實和思想。”在他看來,知識的真實性與存在的真實性是壹致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直射光和反射光”,這是壹種相當徹底的唯物主義反映論。為什麽人的認識壹定要從經驗開始?因為在培根看來,客觀的外在事物只有通過感官才能被人感知。用他的話說,“個體(客觀外物)首先刺激感官,感官似乎是理性的入口和門戶”。值得註意的是,培根雖然強調了感性經驗對人的認識的重要性,但並沒有將其絕對化。他只是強調感官是人們認識外界的必要渠道,但他並沒有說通過感官獲得的所有知識都是正確的,更不用說認為這種認識就是所有的知識。相反,他認為感官本身是有局限性的。例如,感官可能無法清楚地理解空間中不太暴露、太小或太遠的物體,所以他說:“得出感官是衡量壹切的尺度的結論是壹個很大的錯誤。”這段話針對的是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提出的“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壹命題。由此可見,培根的確是壹位博大精深的哲學家。過去我們常常有壹個誤解,認為培根只強調感性認識,完全忽視理性認識。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可以通過他使用的比喻清楚地看到這壹點。他說蜜蜂采蜜,原料來自花壇和田間的花朵。蜜蜂采集花粉後,必須經過自己的加工,才能制成香甜可口的蜂蜜。人的認識是壹樣的,原材料只能通過感官從外界獲得,但這並不意味著獲得了真正的知識。人們還必須通過自己的大腦“改變和消化這些從外界獲得的材料,並使其保持合理”,從而形成真正的知識。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培根非常重視科學實驗在認識中的作用。這與培根不僅是哲學家,還是科學家有關。他認為實驗不同於經驗,經驗是自然形成的,實驗是人控制的。通過科學實驗,人們往往可以獲得從經驗中得不到的知識。"自然的奧秘在技術幹預下比在自然活動中更容易揭示."由此可以看出,培根雖然是壹個經驗主義者,但他並不滿足於通過感性經驗獲得的知識,而是強調只有通過能夠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科學實驗,才能獲得更深刻的知識。雖然培根沒有提出社會實踐的概念,他的哲學總體上也沒有超出機械唯物主義的水平,但從他對科學實驗重要作用的強調來看,他比許多舊唯物主義的哲學家都要好。

培根認識論的另壹個特點是,他認為要理解自然,就必須打破人類頭腦中的各種障礙,實現理性的解放。在他看來,人的認知錯誤來自兩個方面,即來自感受和心智兩方面,心智錯誤對人的認識影響更大。他說:“心靈遠不能與清澈明亮的鏡子的性質相比,事物的光可以根據其真實的入射角反射到其上;不,這是壹面被施了魔法的鏡子。如果不去除其邪惡影響,恢復原狀,就會充滿迷信和欺詐。“邪惡的影響,來自於精神方面,培根指出有四種幻覺:種族幻覺、洞穴幻覺、市場幻覺和劇場幻覺。種族錯覺是指人類常犯的錯誤;洞穴錯覺是指有人處處混淆自己想象的理論,強迫客觀事物符合自己的思想;市場錯覺是指由於概念和術語使用不當而導致的錯誤,特別是當客觀事物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概念和術語來不及做出相應的改變時,更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劇場錯覺是指盲目相信傳統哲學所犯的錯誤。在這裏,培根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在歐洲哲學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哲學。培根的四錯覺理論是從中世紀著名的唯名論哲學家羅吉爾·培根那裏繼承來的。羅吉爾認為認知有四個障礙:1,沒有力量和實力的權威;2.繼承的和習慣的力量;3.不學無術者的偏見;4.隱藏在聰明面具下的無知。當然,弗朗西斯·培根的觀點比羅吉爾對四種認知障礙的分析更進了壹步,而且更加具體和詳細。

以上,我們對培根的經驗主義做了簡單介紹。由此可見,培根重視感性經驗和科學實驗,這與中世紀神學和經院哲學強調啟示和信仰正好相反。他的哲學本質上是反對神學和經院哲學的。這也可以從他提出的知識就是力量的主張中看出。長期以來,很多關於培根的書籍和論文都提到了“知識就是力量”這個命題,但培根是在哪本書裏提出這個命題的,卻沒有付出任何代價。久而久之,人們甚至懷疑培根是否提出過這個命題。不久前,我看了美國學者威爾·杜蘭特的《世界文明史》,才知道這個命題在培根現有的《學術進步》、《新工具》、《新島》等著作中並不存在,但在他的《沈思集》(sationings)的片段中卻留下了這個命題。它的拉丁文是:這部《沈思集》沒有出版,所以有人只知道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但不清楚他在哪裏說的。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力量”,“真理是時間的女兒,而不是權威”。這是17世紀傑出的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兩句名言。他被譽為文藝復興巨人中哲學和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馬克思稱他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培根出生於1561 1 22,倫敦的壹個官僚家庭。我父親是伊麗莎白女王掌管國璽的大臣。他在劍橋大學學習法律。他的思想傾向於進步,反對教皇幹涉英國內政。我媽媽是壹個眾所周知的才女。她精通希臘語和拉丁語,是加爾文主義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培根更早成熟,在各方面都表現出非凡的聰明才智。12歲時,培根被送到劍橋大學三壹學院深造。

在劍橋大學學習三年後,培根作為英國駐法國大使埃莫·波利爵士的隨員來到法國。在巴黎的兩年半時間裏,他幾乎走遍了整個法國,接觸了許多新事物,吸收了許多新思想,這對他世界觀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65438年到0579年,培根的父親突然去世,培根的生活開始陷入貧困。之後,他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四處奔走,但總是受挫。這壹時期,培根在思想上更加成熟。他決心改革壹切脫離現實和自然的知識,把經驗觀察、事實基礎和實際效果引入認識論。這個遠大誌向是他“科學偉大復興”的主要目標,是他壹生為之奮鬥的誌向。

1602年,伊麗莎白去世,詹姆斯壹世繼承了王位。因為培根主張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受到詹姆斯的極大賞識,所以培根迅速崛起,1602年被封爵,1604年被任命為詹姆斯的顧問,1607年被任命為副檢察長,1613年被任命為首席檢察官。1616年被任命為樞密院顧問;1617年升任掌璽大臣;1618年升任英格蘭大陸官,並被授予韋魯蘭男爵爵位;1621年被授予阿爾本斯子爵爵位。但培根的才華不在於國事,而在於尋求科學真理。在此期間,他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版了許多書籍。

1621年,培根被國會指控貪汙受賄,被高等法院罰款4萬英鎊,監禁在倫敦塔,終身被逐出宮廷,不得擔任議員或官職。雖然後來免了罰款和監禁,但培根還是毀了。從此,培根不再理會政治,開始專心於理論寫作。

培根常年致力於學術的偉大復興,第二部《新工具論》出版於1620,是科學哲學史上影響較大的壹部著作。

培根是科學史上壹個有爭議的重要人物。但作為科學哲學家,培根在歷史上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他是用新唯物主義哲學指導科學發展的主要代表,是第壹個認識到科學的歷史意義及其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人。

弗朗西斯·培根是唯物主義哲學家。他在科學生涯中沒有從事過具體的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想成為科學哥倫布。他在1605出版的《學術進展》壹書中,主要闡述了這壹觀點。在這壹觀點的指導下,培根從哲學原理上對科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首先,他明確指出,科學的目標是用新的發現和發明來改善人類生活。這是他的哲學的突出特點之壹。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口號“知識就是力量”。

培根在其代表作《學術的偉大復興》中闡述了他的壹系列關於科學的認識論。第二部分,新工具理論,是本書的核心。

培根認為,當時的學術傳統之所以差,是因為學術與經驗失去了聯系。他主張科學理論和科學技術應該相輔相成。他曾經列出了130個他認為值得研究的題目和操作方法,並要求詹姆斯壹世發布命令收集這些知識。事實上,他只得到非常有限的信息。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壹系列關於科學的觀點和主張。比如他提出熱的本質是運動,因為有熱就有運動。他還認為,可感熱效應的成因是現象下粒子的運動,具有原子等的特性。

弗朗西斯·培根的哲學是唯物主義的。他反對經院哲學和唯心主義。他強烈批判經院哲學,主張打破“偶像”,根除各種偏見和幻想。他提倡雙重真理理論,強調自然科學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他認為自然是物質的,物質是多樣的、動態的,人類掌握知識是為了認識和征服自然。他認為壹切知識都來源於感覺,感覺是可靠的。

培根的科學方法主要是以實驗定性和歸納為主。他思想中進步的壹面反映了上升時期英國資產階級對科學發展的要求。但他的理論也充滿了神學上的不完整性,比如“理性靈魂”的存在。他不同意在科學方法中使用數學和演繹法,他的觀點對機械唯物主義影響很大。

弗朗西斯·培根是現代哲學史上第壹個提出經驗主義原則的哲學家。他重視感覺經驗和歸納邏輯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開創了用經驗研究感性自然的經驗哲學的新時代,對近代科學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人類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為此,羅素崇敬培根為“邏輯地組織科學研究程序的先驅”。

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長期以來壹直吸引著歷史學家的興趣。作為壹名英國法官,他是詹姆斯壹世議會項目的主要政治設計師,直到他被發現在1623受賄。他的散文和歷史劇壹直備受文學評論家的推崇,但他主要致力於對自然知識的創新。的確,他未完成的《偉大復興》在本世紀下半葉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以至於人們可以有把握地認為,當時新興的科學學會和科學院開展的許多工作都受到了培根的啟發。

紀念培根:專家解讀“知識就是力量”的現實意義,切實尊重知識、科學、人才,這是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的論斷留給當代人最重要的啟示。中央黨校原副校長邢本斯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闡述了這壹觀點。

培根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在幾百年前就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邢本斯認為,這壹論斷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它對科學技術在當代重要作用的概括。

無論從國際範圍還是從中國歷史來看,科學技術的作用日益明顯。當前,中國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優化經濟結構、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人口素質、徹底消除貧困等壹系列重大任務。這些任務的完成離不開科學的發展和進步。

邢本斯指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生態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解決這些困難,有必要進壹步發展科學技術。我們必須依靠科學技術,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合理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從國際上看,今天自然科學的快速發展對中國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迎頭趕上。”邢本斯說,科學技術對壹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至關重要,關系到中國的前途和命運。

從根本上說,加快科技發展,促進經濟振興和社會全面進步,要靠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大批高素質人才。所以,要真正把知識轉化為力量,需要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人才。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科學家,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的格言“知識就是力量”為人們所熟知。

培根出生於1561 1.22的英格蘭新貴族。他的父親出身貧寒,卻靠自己的努力成為了英國的封臣。培根還是個孩子,他的父親經常帶他去法院。他表現出了超越年齡的智慧和成熟,贏得了伊麗莎白女王的青睞,女王經常稱他為“小璽大臣”。培根12歲進入劍橋大學三壹學院。大學期間,他對傳統觀念和信仰產生了懷疑,開始獨立思考社會和人生的真正意義。從1576年到1579年,培根作為英國駐法國大使的隨員住在巴黎。在這段時間裏,他幾乎走遍了整個法國,這讓他接觸到了很多新事物,吸收了很多新思想。1579年,父親突然去世,培根匆匆回國。

父親沒留下多少錢,所以吃慣了奢華食物的培根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他向當時的統治者要壹個官員,但是沒有消息。於是進入灰社學習法律,1582考上了律師。次年,他當選為議員,隨後又多次連任。雖然議員沒有報酬,但他借這個平臺發表演講,展示自己的口才,讓他沾沾自喜。1589年取得了指揮部會議秘書的候補權,過了好多年才正式填補這個位置。伊麗莎白女王時期,培根無疑是個失敗者。詹姆斯國王登基後,培根終於時來運轉,事業壹帆風順。1603年被封爵,次年成為國王法律顧問,1607年成為副檢察長,1613年晉升為總檢察長,1617年成為掌璽大臣,次年成為首席大法官,頭銜為韋魯蘭男爵。

正當春風如火如荼的時候,培根發生了壹件大事。1621年,國會指控培根大法官受賄。培根承認受賄屬實,但辯稱自己堅持依法辦案,沒有因為自己得了好處而偏袒任何人。最後,他被判有罪,罰款40,000英鎊,並被監禁在倫敦塔。他終身不得接近朝廷,也不得再擔任任何官職。盡管幾天後,國王免除了罰款和監禁,培根還是淡出了政壇。當時英國官場賄賂盛行,幾乎每個法官都接受禮物,甚至包括原被告和被告雙方。所以培根說自己是“被時代的惡習所感染”,“犯下此罪的不僅是我,還有這個時代”。此外,他也意識到了案件背後的特殊意義,所以他警告詹姆斯:“現在攻擊妳的法官的人,將來也可能攻擊妳的王冠。”後世學者認為,培根其實是英國議會與君主制鬥爭的犧牲品。無論如何,培根沒能除掉汙垢,至少是個汙點。但培根被迫放棄了仕途,從此潛心寫書,也算是壞事變好事了。

培根的人格是多方面的,他的天才也表現在很多方面。他是政治家、律師、哲學家、作家和科學家。培根不以飛黃騰達為目標,無論得意還是失意,他始終堅持寫作和思考。

文藝復興之前,經院哲學壹直處於主導地位,很多經院哲學家坐而論道,脫離實際,把古人的思想成果變成束縛學術進步的教條。在這方面,培根打算彎直腰。在《新工具》的序言中,他說他“要為認識開辟壹條新的道路,這是古人從來沒有走過,也不知道的”,即他要在壹個新的起點上建立壹個科學的知識體系。

在《論學術進步》中,培根定義了雜草叢生的知識領域,提出了新的科學分類原則和新的知識體系結構。他認為,人的精神能力可以分為記憶、想象和理性三種,所以科學作為人的壹種具體精神活動,也應該分為歷史、詩歌和哲學(歷史包括自然史、政治史、教會史和學術史,詩歌包括敘事詩、戲劇詩和寓言詩,哲學包括自然哲學、人類哲學和自然神學)。既然人的精神能力是不可分割的,那麽科學就必須是壹個統壹的知識體系。培根指出有兩條通往真理或知識的道路。壹條路徑是從感官和特殊事物到普遍性原則,即通過原則判斷發現壹些公理;另壹種方式是從感官和特殊事物中推導出壹些原理,通過漸進不間斷的上升,最終達到普遍原理。

培根非常重視科學實驗和方法,告訴我們“先點蠟燭,再燭光照亮道路”。他在《新工具》中強調科學歸納法,指出歸納法是從事物中找出公理和概念的恰當方法,也是正確思維和探索真理的重要工具。他主張從事科學工作,既不能像蜘蛛那樣從自己的肚子裏織網,也不能像螞蟻那樣收集和使用它。而是要像蜜蜂壹樣從花中采集素材,消化,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培根的觀點很獨到,但他重視歸納而輕視演繹,對當時最新的科學成果重視不夠,所以他的哲學在很多地方並不完善。盡管如此,羅素仍然稱贊他是現代歸納法的創始人,是邏輯地組織科學研究程序的先驅,是哲學史上不朽的地位。

作為“知識就是力量”這句格言的創造者,培根充分肯定和贊揚了知識的作用和價值。在他看來,知識不僅是推動國家強大、實現人性自我完善的動力,更重要的是知識是認識和控制自然的力量。所以在他看來,即使是在古代,科技發明的意義也遠在君主的文武之上。人們把發明家奉為神,而只把英雄或半神賜予那些建國者、立法者和推翻暴君的人,這恰恰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因為君主的成就往往只在壹個時間、壹個地點有效,而科技知識卻可以超越時空,永遠造福人類。

除了以上格言警句,《培根論文集》也廣為人知,深受讀者喜愛。這本書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生活各種現象的深刻理解和精辟見解,展現了作者的寫作風格和寫作魅力。這些文章文字豐富,言簡意賅,妙趣橫生,機警典雅,從容淡定。這本書自出版以來壹直很受歡迎。這本書第壹版只有十篇,第二版增加到38篇,最後壹版有58篇。奧列芬特·斯米頓稱贊這本書是為數不多的“世界書”,不是為壹個國家寫的,而是為所有民族寫的;不是針對壹個時代,而是針對所有時代。

培根雜文之所以受歡迎,關鍵在於其中蘊含著極高的人生智慧。無論妳處於什麽情況,妳都能在書中找到與妳相關的東西。讀其中的任何壹篇都能給妳啟發。就讀書而言,培根會告訴妳,讀書使人充實,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明,數學使人周密,博物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當妳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會勸妳:運氣好不是沒有很多恐懼和煩惱,運氣不好不是沒有很多安慰和希望;因幸運而生的美德是節制,因不幸而生的美德是堅忍。從倫理上講,後者是更大的美德。當妳懷疑的時候,他會開導妳:妳心中的懷疑就像鳥中的蝙蝠,總會在黃昏中飛翔;猜疑應該被制止,或者至少是克制,因為它會使人困惑,疏遠朋友,擾亂事務。對於養生,他的座右銘是:吃飯、睡覺、運動時,保持平靜和快樂是健康長壽的最好秘訣之壹。

與流行的“心靈雞湯”相比,培根論文集更有營養,值得讀者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