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采用火攻、水攻的人最終都是什麽下場?
縱觀中國古代的戰爭,除了陣法、武將、武器等關鍵性的因素外,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將其運用到戰爭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三國演義》中,對火攻、水攻的運用,然而很早就有了火攻折壽的說法,今天老毒就來和大家聊壹聊,三國時期運用火攻和水攻的人最終都有怎樣的下場。
火攻
首先火攻很早就出現在了兵法之中,春秋時期的《孫子兵法》中,就有專門壹篇論述火攻的文章,其中明確說明了火攻的五大目標,並且嚴格的設置了火攻所需的必要條件,風向、天氣、火器等都是火攻的重要條件。
火燒博望坡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出場就伴隨著火攻,當時面對曹軍襲來,諸葛亮明確下令采用火攻,火燒博望坡不僅幫助劉備取得了勝利。同時也幫助諸葛亮壹戰成名,讓他在將士中建立威信。隨後諸葛亮又火燒新野,火燒藤甲軍,火燒上方谷。在火燒藤甲時,諸葛亮說出了“雖有功於社稷,但必定會折壽”的話,從此火攻折壽逐漸被大家知曉,其實看諸葛亮最後燈盡油枯,病死五丈原,也讓人唏噓。
火燒赤壁
其次除了諸葛亮外,三國時期運用火攻十分在行的還有周瑜與陸遜,而這兩位也沒有得到善終。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先是由於曹操認為北方士卒不習慣坐船,所以將戰船連接起來,隨後黃忠詐降,借助東風采用火攻,隨後便是著名的火燒赤壁。火燒之後,曹操二十多萬人馬死傷殆盡。最終36歲的周瑜病逝巴丘。
火燒連營
陸遜同樣是在夷陵之戰中,抓住了劉備依山下寨、分散兵力的失誤。在炎熱的夏季采用火攻的戰術,燒的劉備幾乎全軍覆沒,只身逃回白帝城的劉備最終壹病不起,從這裏看來陸遜的火攻是完美的勝利。然而陸遜晚年卻卷入了太子之爭,最終受辱身亡。
關羽水淹七軍
另外與火攻對立的就是水攻,水攻最早記載於《戰國策》中,意思就是用水來淹沒敵軍。公元219年,攻打襄陽和樊城的關羽就采用了水攻,由於關羽長期駐紮荊州甚至氣候,看到曹軍駐紮在低窪地區,氣候又是秋天,於是在暴雨季節時建造船只,在洪水沖向低窪地帶時,率軍出擊成功生擒於禁、斬殺龐德。就在關羽水淹七軍後的不久,他就敗走麥城,最終死於孫權之手。
水攻
最後老毒想說的是,其實古人們認為火攻、水攻折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水火都是威力巨大,易造成巨大傷亡的戰術。並且三國時期運用水攻火攻的基本沒有特別完美的結局,所以才會有了火攻水攻折壽的說法。各位朋友,關於火攻水攻折壽,妳們怎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