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湖北人的小吃
鄂州:紅燒武昌魚
在壹個充滿水的地方,吃魚是很平常的事。這裏有句諺語:“沒有魚是不可或缺的”。最有名的壹道菜是紅燒武昌魚。毛主席有首詩形容為“飲長沙水,食武昌魚”,以表達對它的喜愛。紅燒武昌魚色澤金黃,脂肪肥厚,肉質細糯,油滑可口。很多人對武昌魚的起源有壹個誤區——以為武昌魚起源於武漢三鎮之壹的武昌,其實不然。其實正宗的武昌魚是鄂州的,和武漢壹湖之隔。為什麽又叫武昌魚?因為鄂州古稱武昌,且有山依武興。在風景秀麗的鄂州梁紫湖,魚兒在壹波壹波地翩翩起舞,屬於武昌魚的“海洋”。
仙桃:綿陽三正
綿陽,現稱仙桃,地處千裏之外的江漢平原,人傑地靈,物產眾多。最有名的菜是綿陽三生。綿陽人愛吃蒸菜,有“蒸無菜”的習俗,被稱為蒸菜之鄉。說到蒸,所謂“三蒸”就是蒸畜禽、水產、蔬菜,所謂“三”就成了壹個大概的數字。蒸法不下九、十種,粉蒸、蒸、湯蒸、扣蒸、釀蒸、包蒸、封蒸、花樣蒸、幹蒸。綿陽三正有自己鮮明的特點:1,用料廣泛,操作簡單,適合批量生產;2、融薄、卷、爛、淡於壹體,集色、香、味、營養於壹體。粉香,肉肥而不膩,魚嫩而不腥,菜清淡而不匱乏;3、原汁原味,不破壞營養,符合現代健康理念。在油菜花開的季節,“松花釀酒,春雨煎茶”是人間壹大享受,雷軍這種仙桃人肯定會把綿陽三正作為自己的最愛。
荊州:公安郭奎
“公安鍋盔”是流傳在楚國很久的壹種著名小吃。很多外人第壹眼可能會誤以為是燒餅。其實比燒餅好吃多了,當然也更精致。壹般有兩個人做郭隗。壹個人叫白安,負責在案板上揉面,不停地在手中揉面,直到滿意為止,然後放在壹邊醒神;另壹種可以叫紅案,被喚醒的面團被拉伸三下兩下,有時是海棠葉的形狀,有時是鞋底的形狀。最後用手抓壹把白芝麻,均勻的撒在表面。多幾次少幾次都是免費的。這壹切都是在三兩分鐘內完成的,紅案師傅迅速將面食放入爐中。爐子的燃料很講究。無煙煤搗碎後,放入小桶中,加適量水攪拌。高溫下,水和碳會發生化學反應,這是烘烤頭盔的唯壹能量。大概過了三兩分鐘,師傅用帶刷子的專用鉗子,師傅用刷子在未成熟的鍋盔上輕輕刷了壹些菜籽油。等了壹分鐘左右,師傅用特制的鉗子把體積近壹倍的鍋盔從爐中取出,鍋盔的制作才完成。還記得高中的時候,每天下午都餓。壹個鍋盔配壹杯綠豆沙真的太好吃了。這個鍋盔又嫩又軟。
襄陽:襄樊豆腐面
漢水流經襄陽市,在這個寶地有許多眾所周知的故事。三人參觀的古龍中學就在這裏,悠久的歷史也造就了深厚的小吃文化,襄樊豆腐面就是其中之壹。襄樊豆腐面:也叫窩子面、黃油面,主要有豆腐面、牛肉面、牛雜面。屬於壹種肉末面,以普通堿性面為主要原料。襄陽豆腐面很講究臊子,含有20多種調料。作為主料的豆腐有兩種,壹種是用幹白豆腐幹煎成的豆腐泡,另壹種是簡單的白豆腐切成方塊,吃的時候放在開水裏煮。吃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加不加黃油,各有風味。因其麻辣鮮香,回味悠長,久吃不膩,成為襄陽人最愛的早餐之壹。固有的是“三天不吃黃油面,嘴裏的食之無味,大打折扣。”被稱為。吃豆腐面的時候,喝壹碗襄陽特色黃酒,愜意舒適。
恩施:公婆蛋糕
清江素有“水清清澈,人見其清”的美譽。恩施位於南清江中遊,風景如畫,也是少數民族聚集地。這裏生產的小吃公婆餅特別有特色。公婆糕具有外表金黃、外酥內軟、層次分明、油而不膩、香味十足、回味悠長的特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符合人體生理和營養需求的健康食品。其油香、蔥香、餡香、面香留香,回味持久,令顧客百吃不厭。公婆蛋糕也象征著中國的孝文化。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湖北鶴峰縣壹戶姓唐的大戶人家新娶了壹個媳婦,第二天回家,給公公婆婆獻上自己的飯菜,公公婆婆命仆人給媳婦送來兩兩小麥面粉和壹點小米做早飯。公公要求:“十個兄弟每人分壹塊餅,餅要連在壹起。”婆婆問:“十兄弟家的阿姨和他們的孩子可以嘗嘗餅。“用二兩小麥粉做十個餅不容易,讓幾百個人品嘗餅就更難了。但聰明的媳婦巧妙地解決了公婆提出的問題,開創了公婆蛋糕的先河,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廚藝和智慧。
武漢:熱幹面
李白詩“玉帝吹黃鶴樓,五月梅花落江城”,江城就是武漢。作為湖北省的省會,這裏有上百萬的大學生,屬於年輕人。當然,中國還有很多著名的小吃,熱幹面是最著名的壹種。熱幹面與河南的徽面、山西的刀削面、四川的擔擔面壹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面。熱幹面的面條細長,筋道,黃油油的,很好吃。拌以香油、芝麻醬、鮮辣粉、五香鹹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熱幹面是過早吃早餐的武漢人(武漢人稱之為“過早”)的首選小吃。對於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待過壹段時間的朋友來說,熱幹面不再只是壹種小吃,而是壹種情懷。不吃的話懷舊感強,吃了會噴香氣。吃熱幹面的時候,可以來壹杯豆漿,壹盤煎包。可惜熱幹面現在只能做,包裝好的熱幹面味道差遠了。
武漢:三鮮豆皮
武漢以小吃聞名。武昌自由路上的戶部巷是小吃聚集地的首選,三鮮豆皮是巷中的重要主角之壹。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壹種主食,也是武漢人的傳統小吃。過去,人們在節日時用綠豆和大米研磨、攤皮,用糯米和肉丁包裹,油炸成節日佳肴。後來就變成了普通的早餐。武漢以“老桐城”餐館的三鮮豆皮而聞名。這裏的三鮮豆皮不僅有肉蛋蝦餡,還有豬心、豬肚、香菇、玉蘭花片、叉燒。餡很精致,煎的也很精細。油炸後有光澤,黃色,香味。如果妳去的不是“老桐城”,而是武漢,很難說妳嘗過“韓偉”美食。當然,在快節奏的今天,每天去戶部巷品嘗豆皮的人更多了。在擁擠的人群中,聞到香噴噴的豆皮是壹種難得的享受。
武漢:棉窩
武漢的早餐種類繁多,在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如果在武漢呆幾年,去外地,會懷念江城的美食。太多太好吃了,其中面窩是中國風味獨特的小吃之壹。面窩色澤金黃,形狀渾圓,中間薄脆,邊緣厚軟。味道鮮美,含有蔥、姜、芝麻的香味,眾所周知。今天,武漢三鎮有壹些特殊的做法,使面窩獨具特色。如謝炒的面窩,用料講究,選用優質大米,配以壹定比例的糯米、香油、蔥花、芝麻、姜末作為調料。他不惜重金做了壹個獨特的面窩。他壹放入油鍋,香味四溢,吃起來更是香脆爽口,被譽為謝氏面窩。
“楚前田裏清秋”在遼闊的湖北,巴蜀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在這裏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博大開放的飲食文化。湖北的美食讓我流連忘返,生於斯長於斯。歡迎大家來參觀這個古老的楚國,親自體驗迷人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