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六七十塊錢壹斤,壹頭牛可以賣兩萬元,為啥農村人不養?
牛肉作為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肉食之壹,具有益氣養胃、促進術後康復的作用,對手術、病後需要調理的病人有很大的好處。而且,牛肉的價錢不算便宜,壹般都在50元以上,壹般成年牛都重達600斤以上,這樣壹算,壹頭牛最少可以賣出3萬元。作為農村比較常見的牲畜之壹,現在卻很少有農村人養殖它,究其原因有三點。
第壹、牛在農村最主要的作用是耕種,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少農村人還用牛耕種田地了,農用機器已經完全代替了牛的作用,慢慢的,牛就淡出了農村人的市場。為什麽用機器代替牛,是因為機器比牛來說耕種效率更高,更省時省力。牛壹天到晚能夠耕種的土地畝數以個位數可以數的過來,但是用機器耕種土地面積則能大大超過牛,所以現在很多農村都購買了農用機器。而且,以耕種作用來說,牛還需要被照顧,它有累的時候,需要休息,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耕種效率。
第二、從開始養殖到可以售賣的時間長,成本高。相比於其他的牲畜來說,牛是壹種出欄很慢的動物,對養殖戶來說,都希望自己養殖的東西能夠盡快售賣,盡快回本兒,這樣子成本就會小很多,獲得的利潤也會很大。壹般來說,養殖牛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才會見效,兩年的時間裏,牛從小牛犢長大成可以出欄的水平,每個月需要的飼料和人工勞力就是壹筆不小的花銷,賣出壹頭牛,養殖戶可能最多獲利壹萬塊,所以很多農村人也都沒有這個財力和精力養殖它。
第三,牛養殖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辦法批量化養殖。牛犢的價錢比較高,批量化養殖也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財力和人力,還有養殖場的土地租金,如果想要批量化養殖牛的話,這就是壹筆很高的成本費用了。所以,牛養殖在農村沒有那麽多人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