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秋季養生 - 重慶火鍋的美食風味

重慶火鍋的美食風味

傳統的毛肚火鍋以牛的毛肚為主。正宗的毛肚火鍋的菜品用的幾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蓮白、蒜苗、蔥節、豌豆尖等素菜。

火鍋選料包羅萬象,菜品發展到幾百種,囊括了食物王國裏可食用之物,菜品已擴大到家禽、水產、海鮮、野味、動物內臟、各類蔬菜和幹鮮菌果等。在毛肚火鍋的基礎上,發展到清湯火鍋、鴛鴦火鍋、啤酒鴨火鍋、狗肉火鍋、肥牛火鍋、辣子雞火鍋等等,品種不下百余種,還有為外國人準備的西洋火鍋。

更加註重現代營養健康觀念。傳統火鍋以厚味重油著稱,則進行科學兌配,適量減少麻辣或改變用油使營養結構不斷趨於合理。 在制作配料上,最能代表渝味中麻辣燙的典型性格,正宗的毛肚火鍋以厚味重油著稱,傳統湯汁的配制是選用郫縣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的牛油、漢源花椒為原料。先將牛油放入旺火的鍋中熬化,在把豆瓣剁碎倒入,待熬成醬紅油後,加速炒香花椒,然後摻牛肉原湯,加進舂茸的豆豉和拍碎的冰糖、老姜,加川鹽、醪糟和小辣椒熬制。

又出現了啤酒風味、酸菜風味以及海鮮風味等味型,不同的火鍋品種,有不同的火鍋湯汁和不同的調味料,數量可達30多種。此外,附屬重慶火鍋的味碟也很多,可用麻油、蠔油、熟菜油、湯汁和味精、蒜泥、蛋清等調制而成,將燙好的菜品蘸著吃,既調和滋味,又降火生津。

老火鍋館內,特制高大的桌凳,鐵銅質的鍋下,炭火熊熊,鍋裏湯汁翻滾,食客居高臨下,虎視眈眈盯著鍋中的菜品,舉杯揮箸。尤其盛夏臨鍋,在爐火熏烤中汗流浹背,吃得起勁時脫掉上衣赤膊上陣。重慶人吃火鍋的豪放與氣吞山河之勢是其他地區無法相比的,這正是巴渝飲食文化的體現,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飲食文化心理的表現。

如今的重慶火鍋已現代化了,火鍋湯由傳統的紅湯發展到紅白湯、海鮮湯、藥膳湯、酸辣湯等;出現了全牛鍋、全羊鍋、龍飛鳳舞鍋、狗肉鍋、魚頭鍋、鴨火鍋、雞火鍋、山珍鍋、粥底鍋和冷火鍋等。調味則出現了清油碟、麻油碟、幹油碟、蒜油碟、茶油碟、蛋清碟等,美不勝收。

當重慶火鍋碰到成都火鍋的時候,自然會有比較和爭鬥。雖不如足球的“渝川情結”那樣直觀火爆,但於無聲處,卻暗有各自的特色和獨特味道。

文化碰

重慶人粗獷豪放,於是便有了創吉尼斯的直徑達10米,寬積31噸,可供56人同時就餐的德莊大火鍋。

成都人幽默機趣,便有了“豬圈火鍋”、“賴皮魚”火鍋和光頭火鍋之類的搞笑好玩的火鍋和名稱。

重慶人處事耿直念舊,於是便有了流行數十年而不衰的老竈火鍋。

成都人喜歡新鮮事物,因此也就有了層出不窮花樣翻新的各式火鍋變種和衍生物。

巴文化深層凝重勇武豪放,表現在火鍋上的精神氣質也是“大江東去式”的,重慶火鍋也相應的粗獷豪放,肉食多以塊大片厚著稱,白菜用手撕,鱔魚不洗不切,血淋淋整條往鍋裏煮。連火鍋店的名字也氣壯山河,如“巴將軍”、“劉壹手”、“不醉無歸火鍋”等,聽來頗有重慶氣質。

蜀文化靈秀深邃,表現在火鍋和飲食文化上,則頗有些“小橋流水”的意蘊。成都火鍋店的裝修和包裝古樸雅致,而火鍋的湯料和食品的炮制更為細致小巧。在成都,火鍋被稱之為“熱盆景”,也與這種文化差異有關。而在店名選擇上,也充分顯示出蜀文化的特性,“皇城老媽”、“芙蓉國”、“獅子樓”等讓人可感知壹斑。

口味碰

火鍋最終是用來吃的。因此口味非常重要。對於大多數巴蜀以外的食客來說,是很難在看似壹模壹樣的“麻辣燙”之中找出什麽差異的。但事實上,二者在口味上差異是非常大的,這就如同很多中國人美國人和俄羅斯人的長相那樣,看著都是高鼻子大眼睛,但事實卻有天壤之別。

重慶火鍋起源較早,口味較厚,以麻辣見長,對麻的感受永遠不及對辣的渴望,屬醬香型。

成都火鍋湯汁中名堂很多,即使最普遍的紅味火鍋,也以雞、魚、牛棒骨熬湯。在香味上,是以五香味和豆瓣味為主。

二者最大的區別不在於燙的食物是什麽,而是湯汁上。總體感覺,重慶火鍋味道偏重,偏辣,成都火鍋相對較淡,但追求麻辣的均衡。

商業碰

與渝蓉兩地的球迷在球場上爭誰是“雄起”的發起者,誰又是“學起”的模仿者不同。重慶火鍋與成都火鍋的戰鬥決不是看起熱鬧實際卻無關痛癢的口水仗,而是兵對兵將對將真槍實彈的搏殺。據專家估計,渝蓉兩地每年各有100億以上的市場份額。如果再加上正在升溫的全國乃至海外市場,簡直難以想象。因此,兩地的政府和業內人士對此都沒有等閑視之。無論是在“渝洽會”“美食節”等正式場合還是在大街小巷的各式店鋪的江湖地面,在火鍋市場上攪起壹個又壹個精彩的浪頭。

成都人以其特有的應變思維,搞出壹個火鍋變種——“串串香”來,把剛剛在成都市場攻城掠地的重慶火鍋打了個措手不及。這種燒烤與火鍋結合產下的混血兒仿佛壹枝短小而射速奇快的微型沖鋒槍,有效地阻止了重慶火鍋的攻勢。重慶火鍋當即以“江北老竈”為前鋒,打出“正宗”的旗號,且使用較低的價格應對“串串香”壹角壹串的價格優勢,結果活生生在成都市場上硬擠下壹片天地來。而與此同時,成都壹大批改良了的火鍋新貴在全國沖鋒陷陣時,忽然發現自家後院起火,於是索性也來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紛紛跑到重慶火鍋的老窩裏置地購鋪,搶占高端市場。形成重慶搶占成都低端市場;成都拼搶重慶高端市場的場面,不過如今成都火鍋已經全面敗陣,市面出名的火鍋基本都來自重慶。從各方面來說,重慶火鍋占足優勢。

兩地媒體和業內人士卻不這麽看,他們從對方的行動中看出了自己亟需改進的許多問題。這又顯現出兩地火鍋的又壹重要特征——圍城效應。看對方,招招新鮮,樣樣生猛。而看自己,則危機四伏,十面埋伏。這種心態的結果,是兩種火鍋不斷取長補短,並向同壹個方向融合的趨勢加快。

進入二十壹世紀以來,壹大批經過改良的重慶火鍋新勢力高舉8632的旗號再壹次殺入成都,此次進攻摸準了成都中高檔火鍋的命門,以葷菜8元6元,素菜3元2元的絕對優勢價格,將成都火鍋拖入火鍋“微利時代”,成都火鍋在驚呼狼來了之後,也不得不認同了市場的價值規律,統統更名重慶火鍋。

汙點碰

重慶火鍋最大的負面事件莫過於2004年2月曝出的少數商家用石蠟做火鍋底料的醜聞,壹時之間在國內引起巨大的轟動,險些釀成“冠生園”陳餡做月餅和金華毒火腿那樣的幾顆老鼠屎打壞整個行業的嚴重後果。除此之外,重慶火鍋免收鍋底費的老油,在某些地方也受到過查處和罰款。老行規與國家衛生法規的沖突之處也不能小看。

成都人迷信“雞要吃得叫,魚要吃得跳”,於是便有了成都火鍋中名聲最壞的“生摳鵝腸”這壹汙點,據看過摳鵝腸的目擊者稱,店夥計將鵝踩在腳下,用刀在鵝屁股上割出壹個洞,然後活生生將鵝腸摳出,其殘忍程度令人不忍卒聽。至於成都火鍋裏的各式青蛙、野魚甚至保護動物等,也是亟需修正的。

總的看來,重慶火鍋與成都火鍋在彼此的碰撞和學習中,不斷進步和發展並相互融匯著,並博收眾多兄弟菜系的特征和長處,飛速成長著。誰也不知道100年之後的火鍋是什麽樣子。但可以肯定的說,經過下100年的演化和歷煉,應該比更好100倍,這不是奢望和不可即的理想,而是保守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