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胡佛大壩的具體缺點?
1.人們最關心的是大壩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由於大壩庫區淹沒,必然導致天然林、草原、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喪失,物種減少,上遊集水區環境退化;也導致了水生動植物多樣性的喪失,特別是重要漁業的衰退,下遊濕地和河流沿岸、港灣、鄰居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喪失;而大壩的攔蓄使水流變慢,導致水體自凈能力減弱,水質下降,水汙染加重。但由於大壩擡高,下遊土地鹽堿化;讓我們顛覆對大壩的傳統認識的是,有研究指出,以前人們認為水力發電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比火力發電有很大優勢,但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專家對巴西的壹個水力發電項目做了具體的案例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由於植物腐爛和集水區的原因,流入水庫的“碳”總量大於同等規模的火力發電項目。當然,由於水庫的條件不同,其排放的溫室氣體量也不同。然而,總的來說,大壩對相關生態系統,尤其是物種的影響往往是負面大於正面,其中壹些影響是顯著的,甚至是不可逆轉的。
其次,還有大壩帶來的社會問題。下遊漁業開發、居民移民、當地歷史文化資源流失;此外,由於在壹條河流上修建了幾座大型導流壩,在引水問題上,上、中、下遊之間的關系趨於緊張。
當然,還有壹些大壩由於種種原因,經濟效益入不敷出。
帶著種種弊端,我們不得不質疑這個我們引以為豪的龐大工程。即使在發達國家,壹些水壩也被停止或拆除,以確保關鍵水生態系統的恢復。挪威已經宣布未來將停止修建大型水壩,美國目前每年拆除的水壩比新建的還要多。壹些人呼籲拆除和暫停大壩建設。
2.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區屬於亞熱帶沙漠氣候,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可耕地面積僅占其土地面積的2%左右,39%的土地只能用於低密度放牧。西南部雨量充沛、灌溉條件良好的吉贊農業區和蒂哈馬平原是沙特的主要農業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業,投入巨資建設輸水管道、水壩等農業基礎設施,淡化海水解決農業用水,采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農業生產和養殖業,對農產品給予優惠補貼。農產品出口占非石油出口總額的20%。目前,沙特已經實現了小麥、棗和雞蛋的自給自足。糧食自給率98%,蔬菜85%,水果70%,魚類52%,肉類46%。全國有自流井4萬口,飲用水井5.2萬口,水壩220座,蓄水量8億立方米,管道灌溉網1000多公裏。2001年3月,沙農水利部宣布建設12大壩,以應對農業發展和灌溉的壓力。沙特所需的農產品進口來源分為四大類:活畜和冷凍牛羊肉、冷凍雞肉,主要進口國為澳大利亞、新西蘭、索馬裏、土耳其和中國;乳制品、奶酪、餅幹、幹凍食品等成品或半成品食品。主要來自歐盟國家;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蔬菜和水果主要來自鄰近的中東國家。豆類、大米等雜糧主要來自印度、泰國、菲律賓、中國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