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名稱的由來
以前老北京有句話叫“冬天的至日餛飩,夏天的至日面”。相傳漢朝時,北方的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有匈奴部落和屯部落兩個首領,非常殘忍。百姓深惡痛絕,便用肉餡包成壹角,以“渾”“吞”之音稱之為“餛飩”。討厭吃飯,求平息戰亂,過太平日子。因為餛飩最初是在冬天的至日制作的,所以每個家庭都在冬天的至日吃餛飩。
還有壹種說法是:在冬季至日的那天,首都的所有大街上都有盛大的法會。元初道士拂袖取經,上桌為佛祖祝壽。道教認為,元初的佛象征著混沌未分、道未顯的第壹個世紀。因此,人們有吃餛飩的習俗。《燕京歲時》雲:“夫餛飩之形如雞卵,頗似天地之混沌,故在冬季至日上食之。”其實“餛飩”和“混沌”諧音,所以人們引申吃餛飩來打破混沌,開天辟地。後人不再解釋它的本義,而是流傳著“冬天至日餛飩,夏天至日面”的諺語,把它簡單地當作壹種時令飲食。
吃餛飩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在冬天的至日吃餛飩的習俗。南宋臨安(今杭州)也有在冬季至日吃餛飩的習俗。宋人細細道來,臨安人在冬天的至日上吃餛飩祭祖。直到南宋時期,在至日吃餛飩的習俗才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
時至今日,餛飩已成為壹種名多、制作各異、味道鮮美、遍布全國的著名小吃,深受人們的喜愛。餛飩有很多名字,江浙的餛飩,廣東的餛飩,湖北的面,江西的清湯,四川的餛飩,新疆的曲曲等等。各地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餛飩,深受食客喜愛。著名的是成都龍餛飩館的餛飩,品種多,皮薄餡嫩,湯汁鮮美,味道鮮美。重慶的過橋抄手,包的精致,調料多樣,蘸調料;上海老城隍廟松雲樓的三鮮餛飩,餡精美,包餡薄,味道鮮美;新疆烏魯木齊的曲曲,以羊肉為餡,皮薄餡嫩,湯清味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