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
春節的時間在歲首,就是每年的第壹天。古時候,歲首的時間不壹樣。夏朝的歲首是農歷正月初壹,商朝是農歷十二月初壹,周朝是農歷十壹月初壹,秦是農歷十月初壹,漢武帝時重新把歲首定在農歷正月初壹,同時采用“太初歷”,規定農歷正月初壹為元旦,俗稱“新年”。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壹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壹天是壹年的頭壹天,春季的頭壹天,正月的頭壹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壹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壹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壹上,壹,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壹年的第壹個早晨,正月的第壹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規定采用陽歷紀年,並把公歷的元月壹日定為元旦。這樣春節就成了正月初壹的稱呼。其實,春節這個名稱古已有之,是專指立春而言的。自從民間把農歷正月初壹稱作春節以後,就不再把立春叫春節了。
老北京春節如何吃 :北京民謠:“糖瓜祭竈,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竈”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當然,“竈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於是便有了:“老婆老婆妳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壹宿,大年初壹扭壹扭……”的民謠。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過年時方可大飽口福。
春節時僅有以上幾種食物,當然不算是豐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點———蜜供、薩其馬等,不僅是北京地區滿蒙等少數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備的食物。壹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還有除夕夜食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則與“吉慶有余”的吉祥話相聯,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於除夕之夜的餃子,其中的素餡餃子要用來敬神,大家吃的則是肉餡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則以肉、菜混合為餡。即便最窮的人家,過年時吃餃子的“程序”是不會少的。在餃子、年糕這些眾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還要打“豆兒醬”———壹種由肉皮、豆腐幹、黃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涼菜,色如琥珀,類似於“肉凍兒”。此外還有“芥末墩兒”,這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涼菜。節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易於“生火”、“生痰”,這些涼菜可以彌補這壹缺陷。
當各式葷素大菜已備齊時,北京人還備糖果、幹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是今日之什錦果脯。當年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閑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幾乎全保留下來了,只是不那麽引人註目。至於如今的春節,餐桌只能用“豐盛”壹詞所概括了,什麽川魯大菜、生猛海鮮,都會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講“新派”的人家還會到大飯館裏去“撮壹頓”來喜迎新春呢!
臘八吃臘八粥 :農歷臘月初八,在老北京,也算個節。到了這壹天,家家戶戶最重要的事兒當然是熬臘八粥。關於臘八粥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為了祭祀神農,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嶽飛,有的說是從朱元璋那兒傳下來的。但流傳最廣的,要算是紀念佛祖的說法。
根據佛教《普曜經》記載,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嗜山當了和尚以後,學習經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整整六年。他在學滿畢業的時候,正是中國的臘月初八日,也就是壹般的佛教徒所稱的“釋迦牟尼得道日”。又根據《因果經》記載,釋迦牟尼因六年苦行,無暇顧及個人衣食,每天只吃壹些麻麥,常年不得溫飽。在他學習期滿畢業的時候,已經是襤衣爛履,瘦骨嶙峋。他疲憊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尼連河畔,向村人乞討。村中牧牛女子,用缽孟接濟牛奶,煮熟以後送給釋迦牟尼食用,使釋迦牟尼的身體很快恢復健康。佛教興盛以後,為了紀念這件事情,就規定這個日子為古印度人民“齋僧”和救濟窮人而施舍飲食的日子。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臘月初八施舍這件事逐漸變成了熬煮“臘八粥” 的習俗。明代陳耀文所著《天中記》中說:“宋時東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諸大寺,送七寶五味粥。”這裏所說的“七寶五味粥”指的就是“臘八粥”。我國壹些佛教寺廟裏熬煮“臘八粥”,就是紀念尼連河畔牧牛女子救濟釋迦牟尼的故事。
老百姓除了熬臘八粥供奉佛祖外,還把它當作親友鄰居間互相饋贈的禮物。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粥的用料很多,壹般是用蕓豆、豌豆、小豆、豇豆、綠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豆米摻在壹塊兒,加上小棗、栗子之類的幹果熬成的,喝的時候,再加上紅糖、白糖、玫瑰、木樨等調料。講究的,則用糯米、薏仁米、菱角米、雞頭米、蓮子肉混在壹塊兒熬成粥,再鋪上密餞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松子、桃仁、青絲、紅絲,還要擺出花樣兒圖案,真是又好看又好吃。冬季吃壹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除了熬臘八粥之外,民間還有泡臘八蒜的習俗。也是在臘月初八這壹天,把剝好的蒜瓣兒裝進壇子,加滿醋,封上口兒,我個暖和地兒放著,直到除夕晚上吃大年餃子的時候,才打開來享用。泡好的蒜瓣兒顏色碧綠,像翡翠壹樣,吃起來酸不唧兒的,稍有點兒辣,真是別有壹番風味兒。
傳說“臘八不喝粥,明年會更窮”。在清代的時候,宮裏邊喝的臘八粥是雍和宮的喇嘛熬好了以後進貢的。
“送信兒的臘八粥”,是流傳很廣的民謠:過了臘八,債主就該上門付債了。而壹般到了臘月三十,就沒人追債了。
二十三日祭竈王 :每逢農歷臘月二十三,舊北京家家祭竈。北京俗曲《門神竈》中唱道:“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竈王。當中擺上壹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土幹草壹碗水,爐內焚上壹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贊祝那竈王爺降了吉祥。”這首俗曲描寫了舊北京當時家家祭竈時的排場和真實情景。
我國商朝已有竈神之說。《莊子·達生》篇中有“竈有害”的記載。司馬彪註解說:“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淮南子·記論訓》說:“炎帝作火。死而為竈。”高誘註曰:“炎帝、神農,以火德於天下,死祭祖於竈神。”當時祭祖竈神,屬紀念性質。據說竈君在家家戶戶了解人間善惡。故聯曰:“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竈君何時回宮?大概是春節之前吧。就是在新的壹年裏,要保佑這個家庭吉祥如意,歲歲平安。這是壹種良好的祝願。
竈君,也是火神。火神的名字叫祝融,或叫回祿。祝融傳說中的祝融,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壹視為帝獸時火官,後人尊為火神。火神本是為人類造福的,也成了火災的代名詞。老北京人祭竈君、祭火神,因為自古以來,在春節前後天氣幹燥是多火災的時候。慎火是十分必要的。
古時臘月二十三日,宮庭用黃羊祭竈,這種祭竈禮儀壹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民間祭竈則用糖瓜、關東糖、糖餅等供品,以祭竈君;用清水草料祀竈君之馬。相傳竈王每到臘月二十三日,騎馬上天向玉皇大帝票報人家善惡。家家戶戶於二十三日更盡時,在院內立桿,懸掛天燈,由男主人跪拜,祝以隱惡揚善之詞,嚴禁婦女主祭,婦女只能在內室掃除爐竈。祭完之後,將竈君神像揭下,與紙元寶等壹並焚燒。每逢此日,鞭炮極多,俗稱過小年。
北京諺話有:“送信兒的臘八粥,要命的關東糖,救命的煮餑餑”之說,意思是臘八傳來春節即將到來的信息,壹到年關債主逼債,而二十三日是逼債最緊要的時候,所以是要命的關東糖,到除夕午夜吃餃子,壹般債主按規矩就不來了。
壹些窮苦之家,飯都吃不飽,哪有錢買關東糖祭竈,因此,舊京民間有歌留傳說“‘竈王爺,本姓張,壹碗涼水三柱香,今年小子混得窮,明年再吃關東糖。”
從前北京有許多竈王廟,家家戶戶供竈王爺。除少數民族外,漢族人差不多都有祭竈王的風俗。
竈神為民間竈頭供奉之神,也稱竈君、竈王、竈王爺。原始人為了表示對火的發明者的感激,每年夏天祭祖他,夏天象征火,竈也代表火。我國北方有臘月二十三日用糖果祭竈之俗。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掃塵土”。掃塵土不僅有益於環境衛生,還有益於防火,因為把壹些可燃性垃圾徹底清除了,就清除了壹個起火因素。
臘月二十四掃房 : 唐代,“掃年”之風盛行。據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經歷代相傳,形成了春節前掃房的習俗。即便是人少而又貧困的人家也要掃房。這不僅是壹種迎接諸神下界的準備,而且也是壹種掃除穢氣、晦氣、窮氣的重要舉動。
老北京的重謠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其實民間並不在臘月二十四日掃房,而是在臘月十五日以後,二十三日祭竈以前,從皇歷上擇個“宜掃舍”的吉日就開始掃房,說是“不能讓老竈王爺頂著土上天”。
掃房確是壹件相當麻煩但又不能不搞的事。大戶人家主人指揮仆人們去幹;壹般住戶則全家老少壹齊動手,將室內家具陳設壹律搬到庭院,擦拭幹凈,尤其是上邊的銅活壹定要打亮。對於室內主要是掃除墻角頂棚上的塔灰、蛛網,撕掉墻壁上的舊年畫,待進行粉刷或裱糊後,再貼上新年畫;撕掉玻璃窗上的舊窗花,擦凈後待除夕時貼上新窗花;尤其是佛堂、祠堂更要精心整理打掃,諸如香爐、蠟扡、花筒、海燈碗、供碗等祭器都必須擦亮,佛前舊聯對,掛錢等物,壹律揭掉焚化。
壹般家庭只搞半天或壹天,房屋較多的住戶則分屋分院地搞三天至五天不等。
掃房以後,人們還要“擇吉”到澡堂或在家裏沫浴洗澡,剃頭理發,表示除舊迎新。
掃房以後,全家即開始籌辦年貨,請香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掛錢、年畫、鞭炮……準備過年了。
臘月三十守歲 :農歷臘月三十為壹年的除夕。如果小年,除夕則在臘月二十九。老百姓管這壹天叫“年三十”。在所有的節日裏,“年三十”要算是老北京最忙活也是最樂呵的壹天了。
先是要貼春聯。家家戶戶的街門、屋門兩邊都要貼上用紅紙寫成的春聯,門楣上還要貼橫批。春聯內容大多是增福、增壽、招財、進寶什麽的,反正都是吉祥話。其次是貼門神。老北京的門神用的是唐朝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二位,壹個白臉兒,壹個黑臉兒,壹左壹右威風凜凜。據說,驅邪捉妖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有的住戶還要貼掛千。掛千也叫掛錢,用紅紙或彩紙剪成,貼在門窗上,據說可以避窮神。
過去,老北京大多數人家常年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下,是壹定要上供的。供品五花八門,有油炸的面食、月餅點心、蘋果柑桔、什錦果脯、黃白年糕、餃子饅頭,真是應有盡有。除了供品之外,供桌上還擺著香爐、蠟扡等供器,供桌前邊的地面上擺著蒲團,行禮跪拜的時候用。
據說,年三十晚上到初壹大清早,諸神要下界來考察人間的善惡,這些神裏面有財神、土地爺諸位。臘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竈王爺也在此時回到人間,繼續做他的“壹家之主”。這時候,人們都要恭恭敬敬,謹慎行事,還要燒香磕頭,請諸位神仙在新的壹年裏多多關照。
年三十晚上,是老北京人最有滋味的壹段時光。先是全家聚在壹起吃團圓飯,享用壹年中最為豐盛的吃食。菜肴中大多是燉魚、燉肉、燉雞、丸子、扣肉之類的肉食,也有清新爽口的涼菜,比如,用蔓菁、大紅袍羅蔔做成的辣菜,還有糖辣白菜、芥茉墩兒什麽的。主食則以餃子為主,壹般是用羊肉白菜或豬肉韭菜做餡兒。吃餃子時,決忘不了拿“臘八醋”當調料。
年三十晚上這頓飯,人要齊,席間還要多說吉祥話兒,預示以後的日子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按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大家要痛痛快快地玩他壹宿,這叫“守歲”。“守歲”有兩重意義。對歲數大的人來說,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借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
為了守歲,年三十夜裏要有些娛樂活動。老人多湊在壹起打打麻將,婦女們則喜歡盤腿兒坐在炕上打紙牌,小孩子們最歡勢,提著燈籠繞世界跑,在院子裏或大街上放爆竹。
壹到午夜十二點,就要舉行接神儀式了。接神儀式嚴肅而莊重,至於人們心裏在想什麽,是不是所有的人對諸神都打心眼兒裏信服,可就不得而知了。接神儀式結束,全家要進行團拜。長輩接受小輩的跪拜,並要給壹些壓歲錢。然後,全家要聚在壹起,吃壹頓素餡兒接神餃子。到此為止,除夕才算過完了。
中國各民族或地方的春節習俗:
壹.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壹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妳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裏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裏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壹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幹,如撚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裏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裏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壹個陌生人到妳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裏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壹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妳家串門或看望妳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妳,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壹點在裏面或換壹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彜 族
彜族火把節,也就是彜族年。彜族人的眼裏,火象征光明、正義、興盛,象征著能夠摧毀壹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彜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壹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壹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裏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壹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壹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竈"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壹。臘月二十三日送竈神,澳門人謂之"謝竈"。澳門人給竈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竈糖,說是用糖糊竈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壹澳門人家的竈頭見過壹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