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秋季養生 - 重慶涪陵產的榨菜和浙江余姚產的榨菜,哪裏的更勝壹籌?

重慶涪陵產的榨菜和浙江余姚產的榨菜,哪裏的更勝壹籌?

涪陵榨菜,重慶特產,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涪陵榨菜是選用重慶市涪陵區特殊土壤和氣候條件種植的青菜頭,經獨特的加工工藝制成的鮮嫩香脆的壹種風味產品。

它與法國酸黃瓜、德國甜酸甘藍並稱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國對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筍)之壹。其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出生在涪陵,對涪陵榨菜很有感情也比較了解,傳統涪陵榨菜發展高峰是在70年代,當時整個涪陵縣沿長江30公裏分布不下20家國營榨菜廠,每到冬季,作為壹種重要收入來源,當地百姓家家種青菜頭,

除留極少部分自己做鹹菜外,以每斤2壹壹3分錢價格挑送賣給榨菜廠,每個國營榨菜廠沿長江岸邊搭建很多風幹菜架,架子由兩根圓木將頂端固定,組成人字單元,將頂端用粗麻繩串聯起來,兩端受力固定地面,立於江面沙灘,人字單元左右間距7壹壹8米,圓木之間從上到下纏上壹層層竹繩,人字架高5壹壹6米,底寬4米左右,整個立體架子長度好幾百米,幾十上百個架子群延綿幾公裏,蔚為壯觀。

榨菜廠雇傭當地老百姓加工:首先將收購來的青菜頭剝掉老筋,個頭大的壹分為二,用長度2米的竹絲穿成串,每串計酬1分錢,搭在架子上風幹(江水流動帶動空氣流動,簡稱江風),

大約20天待水分去掉50壹60%以後,下架去絲入池加鹽腌制發酵壹個月,進行二次脫水,

再去掉約20%水分撈出雇人去菜筋,放入紅紅的細粉辣椒面裝壇壓實,用水泥封口進行二次發酵三個月後即可外銷食用。有的為了取得更好風味,利用天然穩定低溫環境,直接將壇子沈入水底長時間發酵保存。

當地每家也自制,所以銷量不多,絕大部分利用江船外運銷售到全國各地或出口國外。淹出的鹽水可是寶貝,加入姜、花椒、大料、陳皮、桂皮等調料熬制的榨菜醬油,那種美味就是最頂級黃豆醬油都無法比擬,目前因生產工藝改簡,純粹的榨菜醬油幾乎絕跡了。

進入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並引入市場經濟,國營榨菜廠陸續被私人收購或倒閉,私人榨菜廠遍地開花,遠在沿海市場經濟意識強的浙江也來搶這塊蛋糕,利用涪陵沿長江幾十公裏兩岸特有的地理氣候條件產出的青菜頭(特產),長途運輸到浙江余姚加工榨菜,浙江"榨菜"誕生了,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他們簡化工藝,把費時費力費錢最核心工藝流程壹壹風幹脫水去掉,直接加鹽腌制脫水,然後切絲加香料添加劑改小包裝銷售,這種榨菜沒有了自然的鮮香,味酸,像煮熟了似的沒嚼頭,跟普通腌鹹菜沒啥區別,所以,我在浙江"榨菜"打了引號。

渝浙十年爭菜頭

小小青菜頭,引發長達10年的渝浙兩地之爭。重慶涪陵和浙江余姚是國內榨菜市場兩大品牌。1995年,中國農學會等部門聯手舉辦“開發、建設、宣傳”特產之鄉活動。涪式榨菜與浙式榨菜雙方,開始爭奪“中國榨菜之鄉”稱號。

1998年,涪陵榨菜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申請商標註冊,並獲得商標註冊證,有效時間為2000年4月21日至2010年4月20日。涪陵榨菜成功取得享有原產地、原料、制造方法、質量、商品商標等保護權利。憑借這張王牌,涪陵榨菜以高出市場20%的價格,占領了國內榨菜市場70%以上的份額。

浙江余姚在2003年8月,借助申請原產地標誌機會,再次挑起兩地關於榨菜原產地的爭奪。9月初,國家質檢總局公告稱,浙江余姚榨菜向國家質監局提出原產地保護申請,並通過了形式審查和現場實地審查,開始為期3個月的公示。

余姚的搶先出手,讓涪陵坐不住了。2003年9月初,涪陵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原產地保護申請,獲得國家受理,並於當年11月赴重慶實地調查。

據悉,盡管浙江方面表示余姚榨菜的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產鮮頭5億公斤,年加工產值達到10億元。但涪陵方面在異議書中稱,浙江氣候、土壤日益不適應榨菜原料的生長,其生產商經常到涪陵采購原料,保守估計壹年下來至少有15萬噸渝產青菜頭流向浙江。同時,余姚改用鹽脫水工藝制作產品(涪陵是風幹工藝),制作周期太短,只需個把月等,都不符合原產地標準。

涪陵榨菜拓展市場和出口。今後世貿組織各成員國都將依據這壹標準,對進口的“涪陵榨菜”進行抽檢。

不管是重慶涪陵榨菜還是浙江余姚榨菜,只要是中國的榨菜走出了國門,為國家爭榮譽,都是好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