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泳如何制膠
1,制備1%瓊脂糖凝膠(大膠用70ml,小膠用50ml):稱取0.7g(0.5g)瓊脂糖置於錐形瓶中,加入70ml(50ml)1×TAE,瓶口倒扣小燒杯。
微波爐加熱煮沸3次至瓊脂糖全部融化,搖勻,即成1.0%瓊脂糖凝膠液。
2,膠板制備:取電泳槽內的有機玻璃內槽(制膠槽)洗幹凈,晾幹,放入制膠玻璃板。取透明膠帶將玻璃板與內槽兩端邊緣封好,形成模子。
將內槽置於水平位置,並在固定位置放好梳子,將冷卻到65℃左右的瓊脂糖凝膠液混勻小心地倒入內槽玻璃板上,使膠液緩慢展開,直到整個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勻膠層。
3,室溫下靜置直至凝膠完全凝固,垂直輕拔梳子,取下膠帶,將凝膠及內槽放入電泳槽中.添加1×TAE電泳緩沖液至沒過膠板為止。
擴展資料:
電泳原理
電泳是電泳塗料在陰陽兩極,施加於電壓作用下,帶電荷的塗料離子移動到陰極,並與陰極表面所產生的堿性物質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沈積於工件表面。
它包括四個過程:
1.電解
(分解)在陰極反應最初為電解反應,生成氫氣及氫氧根離子OH,此反應造成陰極面形成壹高堿性邊界層,當陽離子與氫氧根作用成為不溶於水的物質,塗膜沈積,方程式為:H2O→OH+H。
2.電泳動
(泳動、遷移)陽離子樹脂及H+在電場作用下,向陰極移動,而陰離子向陽極移動過程。
3.電沈積
(析出)在被塗工件表面,陽離子樹脂與陰極表面堿性作用,中和而析出不沈積物,沈積於被塗工件上。
4.電滲
(脫水)塗料固體與工件表面上的塗膜為半透明性的,具有多數毛細孔,水被從陰極塗膜中排滲出來,在電場作用下,引起塗膜脫水,而塗膜則吸附於工件表面,而完成整個電泳過程。
基本原理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多糖等大多都有陽離子和陰離子基團,稱為兩性離子。常以顆粒分散在溶液中,它們的靜電荷取決於介質的H+濃度或與其他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在電場中,帶電顆粒向陰極或陽極遷移,遷移的方向取決於它們帶電的符號,這種遷移現象即所謂電泳。
如果把生物大分子的膠體溶液放在壹個沒有幹擾的電場中,使顆粒具有恒定遷移速率的驅動力來自於顆粒上的有效電荷Q和電位梯度E。它們與介質的摩擦阻力f抗衡。在自由溶液中這種抗衡服從Stokes定律。
這裏v是在介質粘度為η中半徑為r的顆粒的移動速度。但在凝膠中,這種抗衡並不完全符合Stokes定律。F取決於介質中的其他因子,如凝膠厚度,顆粒大小,甚至介質的內滲等。
電泳遷移率(mbility)m規定為在電位梯度E的影響下,顆粒在時間t中的遷移距離d。
遷移率的不同提供了從混合物中分離物質的基礎,遷移距離正比於遷移率。
百度百科-電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