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詩詞歌賦
1、唐元稹《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
風卷清雲盡,空天萬裏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
誰知壹樽酒,能使百秋亡。
首聯,“風卷清雲盡,空天萬裏霜。”是說,清風卷起清雲而去,空天萬裏披上了早霜。風卷清雲,是說霜降節氣的壹個特點。不但雲清,連風也清。
頷聯,“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祭月:這裏指霜降物候之豺乃祭獸現象。這句話的意思是野外的豺狼陳列獵物,仿佛在祭拜月亮;仙子般純潔的菊花恰好遇到了重陽佳節。這句寫了霜降的第壹候豺乃祭獸,意思是在此節氣時豺狼開始捕捉獵物,多了的食物就堆在哪裏,看起來像是祭獸。
頸聯,“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這句寫了霜降的二候,草木黃落。意思是秋天過去草地都枯了,樹葉飄落,樹木也都黃了。
氣候漸漸寒冷,冬天馬上就要來到。這句意思很明顯,秋天的景色,稀疏的草木,令人悲傷;鴻雁的鳴叫,遙遠的故鄉,令人追憶。這裏雖然沒有寫到霜降三候蜇蟲鹹俯,意思是蟄蟲在霜降的時候,都在洞中躲藏了起來。但是我們看鴻雁的鳴叫,風卷雲清,鳥蟲躲藏,就知道冬天不遠了。
尾聯,“誰知壹樽酒,能使百秋亡。”這句話有壹些誇張的成分了,是說,誰會知道壹杯酒,就能使得百秋的惆悵去除殆盡呢。就跟曹操說的壹樣,“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秋天這悲傷的情緒四散蔓延,無所排解,唯有飲酒,壹醉解千愁吧。
2、唐白居易《歲晚》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復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分上下兩部分來看這首詩。前三句,“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宴,物皆復本源。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意思是秋天的霜降過後,河水就會流回原來的深淵,樹葉也會被秋風吹落到山澗裏。
壹年的時間,就這樣緩慢流逝了。萬物都回歸到它們的本源,為什麽被貶到南方的客人,五年還不能回鄉。
後面的四句,“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意思是命運是早就安排好的,日子長了,心裏也就坦然了。我常把心中所思所想,趁著沒有人的時候,悄悄地拿來自言自語。
離開故土固然不高興,但是回去了,就壹定會開心嗎?何必自尋煩惱,放棄簡單的生活,再回去自找麻煩。
秋天霜降以後,秋風飄起,葉落於塵,思鄉之情皺起,煩惱之時頗多。然而“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想通了,也就壹句話,凡事皆有命,萬般不由人呀。
3、唐李商隱《霜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秋天也不光是悲傷的季節,李商隱的這首詩,就借著秋天的霜月表達了自己的誌向。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霜月,說明時間在深秋。《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寒蟬鳴,仲秋之月鴻雁來,季秋之月霜始降。”所以詩中說,聽到南飛大雁啼叫聲時,已經聽不到蟬兒的鳴叫。而霜降時已經是深秋。
深秋季節,作者在壹座臨水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景。秋空明凈,月白霜清,月光如水,給人們帶來了寒涼的秋意,也讓人心曠神怡。為何?我們看下壹句。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嫦娥,月中仙女。嬋娟,美好的姿容。意思是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這句就有意思了,作者的想象非常奇特,運用想象與神話典故,創造出清幽而又瑰麗的意境:青女和素娥兩位仙女不怕寒冷,在霜月中爭比彼此的美好姿容。也寄托了詩人不懼寒冷和高標絕俗的情懷。要不說這朦朧詩,也只有李商隱能寫得出。
4、宋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先看上闕,“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意思是深秋霜降時節,水位下降,遠處江心的沙洲都露出來了。酒力減退了,才覺察到微風吹過,讓人覺得涼颼颼的。破帽卻多情留戀,不肯被風吹落。
這裏意思是世事的紛紛擾擾、官場的勾心鬥角,自己想要超脫卻深陷其中。
再看下闕,“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意思是重陽節如何度過,只借酒消憂,打發時光而已,世間萬事都是轉眼成空的夢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重陽節後菊花色香味均會大減,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感嘆發愁了。
這下闕表現了蘇軾後半生的生活態度。在他看來,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雲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於懷。
如果命運不允許自己有為,就飲酒作樂,終老余生;如有機會壹展抱負,就努力為之。這種進取與退隱、積極與消極的矛盾雙重心理,在詞中得到了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