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的來歷
春卷,又稱春餅、薄餅。是漢族民間節日的壹種傳統食品。目前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
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
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現在有關春卷的諺語很多,如“壹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裏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這裏就是春天,有迎春喜慶之吉兆。
得名習俗:
春卷是用幹面皮包餡心,經煎、炸而成。它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來。
據晉周處《風土記》載:“元旦造五辛盤”,就是將五種辛葷的蔬菜,供人們在春日食用,故又稱為“春盤”。
唐時,其內容有了發展變化,《四時寶鏡》稱:“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以後發展日趨精美,至遲到元代,已有關於包餡油炸的春卷記載。
元代無名氏編撰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記載有“卷煎餅”:“攤薄煎餅,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嫩蓮肉、幹柿、熟藕、銀杏、熟栗、芭欖仁,以上除栗黃片切外皆細切,用蜜、糖霜和,加碎羊肉、姜末、鹽、蔥調和作餡,卷入煎餅,油焯過。”
這就是早期的春卷制法。明代食譜《易牙遺意》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清代已出現春卷之名。《調鼎集》雖仍以“春餅”為名,但是已做成卷狀,其原文為:
“幹面皮加包火腿肉、雞等物,或四季時菜心,油炸供客。又,鹹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剁碎,卷春餅切段。單用去皮柿餅搗爛,加熟鹹肉、肥條,攤春餅作小卷,切段。單用去皮柿餅切條作卷亦可。”
這裏介紹了三種制法,既包餡(鹹、甜均有)又有卷,是典型的春卷形狀及制法,與今日之春卷極為相近。
歷史發展:
春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北方人也稱為“春餅”。據傳在東晉時代就有,那時叫“春盤”。當時人們每到立春這壹天,就將面粉制成的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稱“春盤”。那時不僅立春這壹天食用,春遊時人們也帶上“春盤”。
到了唐宋時,這種風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遊的“春日春盤節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壹生活習俗。在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
宋朝吳自牧在《夢梁錄》中這樣描述:“常熟糍糕,餛飩瓦鈴兒,春餅、菜餅、圓子湯。”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餅。
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以後春盤、五辛盤又演變為春餅。
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打春》中記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鬧也。”這樣,吃春餅逐漸成了壹種傳統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
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卷了。這時它不僅成為民間小吃,而且也成為宮廷糕點,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宮廷中的“滿漢全席”128種菜點中,春卷是九道主要點心之壹。
春卷典故:
據說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溫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制成薄餅,以萊肉為餡,包成卷筒形,既當飯,又當萊。這種小吃後來定名為春卷,並逐漸流行於城鄉各地。
福州人春節期間常常食用,跟北方過節包餃子壹樣普遍。蔡襄曾寫詩贊說:"春盤食菜思三九"。 當今春卷皮已改用面粉,餡壹般用豆芽、韭菜、豆腐幹,有的還放上肉絲、筍絲、蔥花等,較高級的春卷則用雞絲或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制作而成。
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黃色,外酥內嫩,又稱為"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