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食品是什麽?
爆肚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間就有記載,多為回族同胞經營。北京比較有名的有天橋的爆肚石,東安市場的爆肚王、後門的爆肚張,其他還有爆肚楊、爆肚馮、爆肚滿等。
羊爆肚的吃法在過去很講究,要按羊肚部位選了加工成肚板、肚葫蘆、肚散丹、肚蘑菇、肚仁等,隨顧客的選擇。爆熟的時間也因部位不同而不壹樣。近來由於受到歡迎,而且鮮肚貨難以保證,象以前分部位供應已經沒有了。爆肚除要新鮮以外,功夫在爆上,爆的時間要恰倒好處,爆肚又脆又鮮,吃爆肚的人要是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再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特別是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說法很講究在立秋的時候吃爆肚。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梨園名角就很喜食爆肚。
茶湯
北京傳統風味小吃。茶湯味甜香醇,色澤杏黃,味道細膩耐品。 清嘉慶年間的《都門竹枝詞》中有“清晨壹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老北京講究喝前門外的聚元齋和天橋的茶湯李。
1997年12月北京天橋茶湯李飲食店制作的茶湯,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炒肝
北京特色風味小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北京炒肝歷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清朝同治年間,會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當時京城曾流傳“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後語。吃炒肝時應就著小包子沿碗周圍抿食。
清代炒肝的制售者有鋪面和肩挑兩種。鋪面者首推前門外的會仙居。
北京天興居制作的炒肝,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豆汁
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
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壹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壹頭是豆汁鍋,另壹頭擺著焦圈、麻花、辣鹹菜。
灌腸
北京獨特的風味小吃。明劉若愚《明宮史》中就有所記載。灌腸的色澤粉紅,鮮潤可口,鹹辣酥香,別有風味
清光緒福興居的灌腸很有名氣,人稱普掌櫃的為"灌腸普",傳說其制作的灌腸為西太後所喜。
各大廟會所賣灌腸是用澱粉加紅曲所制。據說最初的灌腸是用豬小腸灌綠豆粉芡和紅曲,蒸熟後,外皮白色,腸心粉紅。後來由於豬小腸與澱粉不相合,就用澱粉搓成腸子形,上鍋蒸,但保持了灌腸的名稱。再後也不用綠豆粉了,顏色也不象以前的好看。老北京的灌腸以長安街聚仙居的最好。
焦圈
北京風味小吃。本品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味獨特。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老北京吃燒餅愛夾焦圈,喝豆汁的時候也愛就著焦圈。焦圈是種古老的食品。
南來順飯莊裏曾有個“焦圈俊王”,他的技藝無人能及,炸出的焦圈個個棕黃,大小壹樣,稍碰即碎,決無硬艮的感覺。
北京護國寺小吃店和群芳小吃店制作的焦圈,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姜酥排岔
姜酥排岔又叫姜汁排岔,蜜排岔,是北京茶菜的壹種。姜酥排岔色澤淺黃,光亮而不黏,精巧別致酥脆香甜,回味悠長。
北京南來順飯莊制作的姜酥排岔,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三鮮燒麥
燒麥是北京久負盛名的小吃之壹。燒麥出現於元大都,是地道的北京小吃。燒麥起源於包子,它與包子的區別在於頂部不封口,作石榴狀。明代稱燒麥為紗帽,清代稱之為鬼蓬頭。清乾隆年間的竹枝詞有“燒麥餛鈍列滿盤”的說法。
以前燒賣的餡分四季而有所不同:
春以青韭為主,夏以羊肉西葫蘆為優,秋以蟹肉餡最為應時,冬季以三鮮為當令。三鮮燒麥皮薄剔透,色澤光潔入口香醇鮮美。北京經營燒賣的餐館不少,以都壹處最有名。而都壹處的燒賣則以三鮮和蟹肉燒賣最為人喜愛
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古名為“環餅”、“寒具”,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環餅據說遠在戰國時代就有,秦漢以來成為寒食節的必吃食品。
北京地安門小吃店制作的饊子麻花,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豌豆黃
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豌豆以張家口出產的花豌豆最好。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同蕓豆卷壹起傳入清宮。宮裏吃的時候通常裝在精致的盒子裏,還點綴以金糕。紅黃相間。據說慈禧喜食。而沿街叫賣的通常加小棗,整塊出售。吆喝“豌豆黃兒哎----大塊的!”豌豆黃顏色淺黃,細膩涼甜,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
北京聽鸝館飯莊制作的豌豆黃,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蕓豆卷
蕓豆卷是民間小吃,後流傳入清宮。具有色澤雪白,質地柔軟細膩,餡料香甜爽口的特色。
北京聽鸝館飯莊制作的蕓豆卷,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北京果脯
北京果脯采用宮廷傳統秘方,由鮮果加工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適中,爽口滑潤,甜而不膩,果味濃郁,主要有杏脯、梨脯、秋海棠等上千個品種、幾百個規格的各類產品,均被農業部認定為綠色食品。
歷史:北京的果脯蜜餞制作來源於皇宮禦膳房。為了保證皇帝壹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果品,廚師們就將各季節所產的水果,分類泡在蜂蜜裏,好讓皇帝隨時食用。後來,這種制作方法從皇宮裏傳出來,北京就有了專門生產果脯的作坊。
工藝:采摘講究,果實要成熟到果核與果肉能夠分離,馬上摘下送到工廠加工,鮮杏去核成兩瓣,用白糖溶液煮制,或者浸糖液用抽空壓縮機抽去果內水分。
特點:選料精、加工細,所以產品色澤好,味道正,柔軟爽口。色澤由淺黃到桔黃,呈橢圓形,不破不爛,不反糖,不粘手,吃起來柔軟,酸甜適口。
茯苓夾餅
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是北京的壹種滋補性傳統名點,且此餅當推稻香村最佳。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
關於茯苓餅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門事親》中就有記載:“茯苓四兩,白面二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不過這種蠟煎的餅並不好吃。待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貴乎松,餅利於薄”的主張,於是,後來的餅就越來越薄。
乾隆時山東孔繁臺家制的餅“薄若蟬翼,柔膩絕倫”。還有“秦人制小錫罐裝餅30張,叫做‘西餅’”也是很薄的。繼而,人們又不滿足於其淡而無味,隨後便加了用多種果仁、桂花和蜂蜜調制的甜餡,即用兩張餅合起來,中間夾餡的茯苓餅。這種茯苓既桂香濃郁,又營養豐富,且有安神益脾等滋補之功。
相傳,有壹次慈禧太後得了病,不思飲食,廚師們絞盡腦汁,選來幾味健脾開胃的中藥,發現其中產於雲貴壹帶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於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為主要原料,配以適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澱粉攤烙成外皮,精工細作制成夾心薄餅。慈禧吃後,很滿意。並常以此餅賞賜宮中大臣。因此,茯苓餅更加身價百倍,成了當時宮廷中的名點。後來這種餅傳入民間,成為京華風味小吃。
現今北京的茯苓餅,就是繼承了由清宮禦膳房流傳下來的傳統制法,並經在用料和加工上不斷改進而制作出來的。那每張極薄的餅皮,宛如餡料的包裝紙,且餅皮外表的模印圖案清晰,精美別致,更富有藝術性。因而,以其質佳味美,馳名全國。
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壹,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制作時將蒸熟的黃米面外沾上黃豆粉面搟成皮,然後
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面糕。但為什麽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壹種形象比喻,制得後放在黃豆粉面中滾壹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
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壹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群眾非常喜愛的壹種小吃。
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讓人想起豆汁。北京人愛喝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壹種享受。可第壹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壹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 ,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壹甌。”並說:“得味在酸鹹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
豆汁是什麽?
實際上是制作綠豆澱粉或粉絲的下腳料。它用綠豆浸泡到可撚去皮後撈出,加水磨 成細漿,倒入大缸內發酵,沈入缸底者為澱粉,上層飄浮者即為豆汁。 發酵後的豆汁須用大砂鍋先加水燒開,兌進發酵的豆汁再燒開,再用小火保溫,隨吃隨盛。不要看其貌不揚,但壹直受到北京人的喜愛,原因在於它極富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並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就是民間大眾化食品。幹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壹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禦膳房當差。”於是,源於民間的豆汁成了宮廷的禦膳。
喝豆汁必須配切得極細的醬菜,壹般夏天用苤藍,講究的要用老鹹水芥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還要配套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味獨到。
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 圈。宋代蘇東坡曾寫過壹首詩,相傳是中國第壹首產品廣告詩:"纖受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也有記載:"入少鹽,牽索扭撚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
焦圈的制作,需用溫水化開鹽、堿、少許礬,加水拌和面粉成面團後,用手反復壓揉面團,揉勻後放案板餳3個小時,然後把面團壓扁,用刀切成5厘米寬的條,取成條面坯置案板,用壹手按住壹端,另壹手托住面坯的另壹端,捋成長扁片,厚約6厘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寬的劑(壹般50克面切14小劑),每兩個劑疊在壹起,用小炸刀中間切壹刀,兩邊不能切通,稍連壹點,油燒至五成熱時,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壹頭下油鍋,隨即用筷子從中間撐開,使之成手鐲形,定形後翻過來,炸至棗紅色出鍋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焦圈可貯存十天半月,質不變,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來人們喜愛的食品。
灌腸
灌腸是北京人愛吃的小吃,也是壹種大眾街頭小吃。
灌腸在明朝開始流傳。《故都食物百詠》中提到煎灌腸說:“豬腸紅粉壹時煎,辣蒜鹹鹽說美鮮。已腐油腥同臘味,屠門大嚼亦堪憐。”老北京街頭常有挑擔小販經營此食品。有記載:“粉灌豬腸要炸焦,鏟鐺筷碟壹肩挑,特殊風味兒童買,穿過斜陽巷幾條。
灌腸分兩種:壹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凈,以優質面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料配制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鹹辣。 另壹種叫小灌腸,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 灌腸外焦裏嫩,用竹簽紮著吃,頗顯特色。
老北京的灌腸以長安街聚仙居的為最好。
艾窩窩
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壹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壹年四季都有供應。
艾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歷年間內監劉若愚的《酌中誌》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可見這種食品是用糯米洗凈浸泡,爾後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就成了明萬歷年間稱之為窩窩的食品。但為什麽後來又成為艾窩窩呢?在清人李光庭的《鄉諺解頤》壹書中找到了說明。因為有壹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禦艾窩窩。” 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壹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禦”字 .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壹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禦”字,所以省卻了“禦”字而稱“艾窩窩”。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間,明代《金瓶梅》中記錄當時流行的美味中就有艾窩窩.
艾窩窩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經蒸熟的,餡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後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白粉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還註說:“艾窩窩,回人所售食品之壹,以蒸透極爛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餡,用面粉團成圓形,大小不壹,視價而異,可以冷食。”